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天灾末世行(重生) > 分卷(125)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125)

    然后带着自家的饭盒,每天馋的人口水流成河,因此他说那十多斤肉是买回自家囤着吃,没人会不信,毕竟他们家的条件就摆在那儿了,的确不值当为了这么点肉犯纪律。
    然而越是这强烈的对比,越是让江轩魔障,他父亲生生冻死,母亲如今还在暖棚里苦熬着,自己赚的工资已经上交过去排队等分配租房,手里剩下的那点钱给母亲买了两张暖棚的餐卡,一张餐卡只能一天供应一餐,他不想冻死了父亲,再饿死母亲,所以干脆买两张。
    加上现在温度太低,上面发放的救济餐,一天吃三顿还是没问题的,又担心母亲一个人住在暖棚会被人欺负,他距离远又看顾不到,难免就要多买点东西打点一下住在母亲旁边床位的人,让他们平时对他母亲多照顾一些,这么花下来,他手里也剩不了几个钱。
    这次买肉他还是跟人合买的,连半斤都买不起,只买了三两肉,这些肉他还要提前做成饺子,每次休假去看他母亲的时候带过去吃一点,这还不能直接放在暖棚那儿,暖棚里可没几个买得起肉的,这太打眼了,会招惹麻烦。
    大环境如此,他能这样已经很好了,但前提是没有对比,而秦淮就是那个强烈的对比。
    大白米饭,每天不重样的午餐,甚至还有条件自费小罐酸菜搞什么项目竞技,肉一买就是十多斤,这带的肉菜更是花样百出,还不说他家里还有个不事生产的拖累,看秦淮就能知道慕楠在家里过的什么日子,有供暖的屋子住着,不用挨饿受冻,天塌了都有人替他挡着,这巨大的落差让江轩恨的牙痒。
    以前的江轩多少还会伪装掩饰,但当心里的恨意到了扭曲的程度,人就会失去一些理智,经常有人看到江轩用阴恻恻的表情盯着秦淮,莫名觉得有点可怕,而跟秦淮关系好的,当然会把这事告诉他,至少让他心里有个数。
    秦淮倒是不在意,三言两语就将之前的事情给说了一遍,然后事情自然就传开了。
    还以为这种思想扭曲的人,只有奇葩电视剧里能见到,是我短视了。
    多大脸呢,当初秦老大没办法出国去了,托他照顾弟弟,不乐意就不答应啊,答应却不做到,还两头欺骗,真不知道这人图啥。
    这就有点搞笑了,托他帮忙照顾一下家里人,他不乐意,还能舔着脸怪别人不给他屋子住害死他爸,真心不懂这种脑回路。
    听说秦老大的弟弟也没多小,那时候也快成年了,自己能独立生活了吧。
    啧,这不是独立不独立的事,你可以不管啊,但你不能骗啊,明明没有管人家小弟死活,却还骗的秦哥以为他多照顾自己弟弟呢,对他各种感谢各种帮忙,人家在国外,这逢年过节的,怎么都要寄点礼物回来吧,事没做好处怕是没少得。
    那秦老大没跟他弟弟联系吗,这在国外又不是不能跟国内联系的。
    听说这里面还有点弯弯绕绕的事,要是能联系,还有江轩什么事啊。
    这种人就有点可怕了,两面三刀的。
    几人在茶水间休息的时候闲聊来着,看到江轩进来了,所有人顿时消音,相互看了一眼就端着茶杯走出去了。
    江轩顿时脸色铁青,他从来不知道,秦淮能不要脸到将家事到处说,而这些人,简直跟个长舌妇一样!
    独自在茶水间泡茶的江轩突然觉得眼前这一幕有点熟悉,直到他坐回了自己的位子上后才想起来,刚才那一幕,不就是他曾经在以前的公司里,逼走过一个实习生的场景么。
    那个实习生也是长得白嫩无害那一类,虽然长得跟慕楠没有一点像,但活泼爱笑的气质跟慕楠小时候很像,江轩发现秦淮对那个实习生有点爱屋及乌的不同后,便用了同样的方法霸凌了他。
    传言不需要证据,编造的像就够了,他甚至还准备了好几套方案,但没有派上用场,因为那个小实习生一个月都没待到就走了,他当时还想着,就这一点经不起打击的玻璃心,怎么在职场混,没想到现在茶水间谈论的对象,竟然变成了他。
    所以当江轩直接嘲讽秦淮也就这么点本事的时候,秦淮只是漠然的瞟了他一眼就无视了,他有什么不能说的,舆论力量也是资本手腕的一种,更何况,他又没说半句假话。
    他们单位的肉是先发的,他们这也算政府单位了,才有这种福利,等他们这边的肉发下来的时候,官方购物网上才上货,慕楠虽然知道秦淮买了不少,但也守着货品上架。
    他家有肉,可以帮邻居抢啊,僧多粥少的,如果都没抢到,他就看从他哥买的那些匀几斤给邻居,反正他家不缺肉,总不好他们大口肉吃着,身边的好朋友连点肉渣渣都吃不着,对比落差太大了,他自己心里都过意不去。
    肉价不便宜,但抢的人还是很多,慕楠幸运的抢到了一斤,也只抢到了一斤,他甚至都来不及增加一份,一上架戳戳两下秒付款才抢到,等他付了款再去看,已经售罄了,所以别看好多人冷死饿死,这时候有条件吃肉的人还真不少。
    慕楠将抢到的截图发到了群里:谁要?
    邻居们都在相互谦让,他们条件都不算差,家底都是上千的人,但有钱没货也是头秃,吴峥是第一个在群里发话的,他截了个图,他手速比慕楠还快,买到了两斤,宋嘉就在群里道:我家有了,你们要是不要,我多要一斤也是可以的。
    喻子柏也发了一个截图,他抢到了一斤,简初没抢到,徐茗的手速戳手机也不太行,也没抢到,刚好慕楠这一斤可以让给徐茗,这样家家户户都能有肉吃了。
    简初还在群里可惜:肉太少了,只能省着慢慢吃,不然咱们可以烧烤撸串。
    慕楠在群里道:别想了,有肉偷偷吃吧,还烧烤,那孜然味飘香十里,也不怕被人抢上门来。
    除了肉让整个居住地很是愉快了一段时期,简直像过年一样,很快又一个在现在来看,也不知道究竟算好,还是不好的消息,上面要征兵了。
    征兵的好处是管饭吃,只需要训练,甚至看目前的形势,以后政府很多重要的工作岗位,都可能是从军队里面选拔,但不好的地方是,如果再遇到极端的天气变化,那需要冒险救援的就是他们了,总之利益和风险并存。
    他们这个院子里的,几个没工作的也都没想过去当兵,但别人是年纪已经超了,唯一年纪还在限制内的慕楠也没这个想法,按照慕楠对秦淮说的,他还没有去扛起这份神圣职业的觉悟。
    秦淮对他这种美化的说法只是轻笑了一声:说白了吃不了苦也受不得约束。
    慕楠跳到秦淮的身上捂住他的嘴:你信不信我去应征,留你在屋里哭!
    秦淮捏了捏他这瘦胳膊小细腿的,表示一点都不担心,就这体格,哪怕年龄够,人家恐怕也不会要。
    征兵的消息一发布,转移了不少人对于寒冷天气的关注,连暖棚里被寒冷和死亡笼罩的阴沉氛围都有了稍稍的改变,明显变得活跃了一些,整体环境的变化,也让不少人有了些精气神,不再是认命一般等死的姿态。
    现在征兵的年龄条件放宽了一些,满十六岁即可,上限是二十四岁,超过这个年纪,一个体能跟不上,一个服从性会差一点,有不少年纪刚好的大小伙子,本就失去了亲人,就剩自己一个,活的迷茫又没有目标,这征兵的信息一发布,就仿佛找到了活下去的动力一般,一扫满身的沉沉暮气。
    而有的单纯就是觉得这样的日子熬不下去了,还不如去当兵,至少有个组织有个奔头,还管饭,去扛砖消耗的体力可不比当兵操练的少,说不定以后还能分配工作。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抱着向往去的,经过了大灾大难,他们也想成为在曾经的黑夜里,见到的那抹光亮一般的存在。
    不管什么原因,很多人填写了意向书,这也让上面的人稍稍松了口气,本来现在人就少了,一个省经过这一场场灾难,幸存人数可能连一半都没有,太多的死亡,比起灾难,真正消磨人的是精神上的意志力,现在还有这么多人愿意入伍,证明他们这个国家的人民精气神还没有完全消磨掉,这一点才是最让人高兴的。
    接连两件可以说是事关民生的大事稍稍驱散了一些寒冷,等人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外面的气候再次有了变化,一连数日的阴沉暴风雪似乎过去了,天空放晴了,大雪也停歇了。
    虽然体感上来说变化的并不是很明显,但上头有详细的观测数据,现在的气温每天以零点几度的增长在缓慢提升中。不少人觉得这是冬天快要过去的信号,甚至很多地方开始加紧动工,争取在这种尽管冷,但至少天色晴朗的时候加盖住房,让那些住在暖棚里无处可去的人,尽早有个安家落脚的地方。
    暴雪天过去后,大牛他们也搬过来了,之前没办法过来是外面的风雪肆虐的让人连动一下都困难,现在稍稍放晴,自然是早点过来比较好,住在供暖的屋子里,总比住在那种集体的暖棚中要强一些。
    慕楠他们虽然跟大牛接触的次数并不多,但以前短暂时期的邻居相处还是可以的,所以大牛搬过来的这天,他们也商量了一下送点东西,就当是乔迁之喜了,慕楠家送了两斤豆丝,简初他们没别的送了,想着大牛刚过来,条件也有限,所以送了两斤大馒头,徐茗就简单了,拎了一斤粘豆包送过去,至于宋嘉,他们不认识大牛,就没必要破费了。
    反正这么点食物,至少能让大牛吃一个星期,等居住稳定了再去找工作,怎么都饿不死自己,要不是年纪太大了,大牛都三十多岁了,他这体格,真的适合进部队,体格合适,性格也合适,憨厚直爽,心眼子也少,可不就适合部队那种简单的环境。
    慕楠算着日子,当外面的温度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回升,到了零下二十多度的时候,就搬回了三楼,全屋供暖下,外面温度也不算低,屋内能暖的人只穿一件单薄的衣服,更甚至经过了将近零下七十多度的寒冷,不少人觉得这零下二十多度,简直可以穿毛衣在外面狂奔。
    有对比才能有幸福,自从气温回暖,慕楠每天在家里都能听到一些小孩的尖叫笑闹,难得可以出来玩,而且这么深厚的积雪,对于南方的人来说,真的是一辈子都没见过。
    南方的雪跟北方的雪其实差别很大,北方的雪像细沙,就是干干的,抓一把都不粘手,而南方的雪是黏糊糊,湿哒哒的,哪有那些干沙一般的细雪好玩。现在他们虽然身处南方,但一整个冬天雪几乎就没有停过,也没有太多湿气,因此难得见到这种细沙白雪。
    慕楠坐在卧室的飘窗上,抱着一杯热可可看着外面玩闹的小孩,他也好想出去玩,可惜没人陪他,见今天院子里的积雪还没铲出去,慕楠忍不住换上衣服,干脆在院子里堆雪人,这零下二十度,还有太阳,简直可以用温暖来形容了。
    同样在往楼上搬家的徐茗刚把床重新铺好,一转头看到慕楠在院子里堆雪人,笑了笑也换了衣服下楼:这么有童趣?
    慕楠转头看到是徐茗,也笑着道:趁着天气好出来放放风。很快就要热起来了,再不趁机玩玩雪,今年就没机会了,至于明年是个什么情况他也不知道。
    徐茗道:我跟你一起,我去找几块炭来做眼睛。
    不一会儿,妞妞也从屋里跑出来了,虽然吴峥没有出来,但他把妞妞放出来,估计也是想要让妞妞放放风,那么冷的时候,关在屋子里个把月,把狗子都要关出抑郁症了。
    妞妞一冲出来直接将慕楠给扑到了雪堆里,这是养过它一段时间的铲屎官,它还记得,所以第一个亲近的就是慕楠。
    慕楠倒在雪堆里哈哈大笑,楼上的喻子柏开了个窗户缝隙将院子里闹腾的景象拍了下来,发到了小群里。
    秦淮正在吃饭,看到视频便点开查看了,见到慕楠在外面玩雪,被妞妞扑到的时候,还能隐约听到笑声,看得他也跟着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坐在秦淮旁边的张奇听到声音,也忍不住笑着转头看了一眼:这是秦哥的弟弟吧。
    秦淮嗯了一声,笑着数落了一句:多大人了还玩雪。嘴里这么说着,手里放下筷子,在群里发了一句,让喻子柏看着点时间,别玩太久了,玩久了记得喊他上楼。
    喻子柏在群里应了一声,然后朝楼下喊了一声:慕楠,你哥让你别玩太久了!
    慕楠扭头看向楼上:知道啦!多大人了,还把他当三岁小孩一样。
    等秦淮他们下班回家的时候,院子里已经堆了四个雪人,一边两个,像站岗执勤的守卫一样,害得他们开车进来时都要注意左右两边,生怕把雪人给剐蹭了。
    几个女生直接在院子里下车,还啧啧道:咱们院子里的这群男人,还真是童心未泯。
    孙思思直接跑到了两个雪人中间:来帮我拍一张。
    结果被杨靖一巴掌按头:外面这么低的温度,手机早就自动关机了。
    一旁斯文文静的胡萱默默拿出手机,帮孙思思拍了一张,其他人扭头看他,胡萱耸耸肩:国产机,才零下二十度的温度,没问题。
    几个人轮流跟雪人合影,四个雪人四个表情,直到已经将车辆入库,半天都等不到姐妹们进来的凃娟站在家门口怒吼:你们还回不回来啦!
    三个女生笑嘻嘻的往屋里跑。
    冰雪逐渐化去,万物是否会重新复苏人们不知道,但他们珍惜这种难得正常的温度。
    当气温恢复到零度的时候,外面又来了一大批幸存者,这其中还有一些慕楠熟悉的面孔,就是上一世曾经一起去过私人基地的那些人,正如上一世所发展的那样,私人基地根本没有扛过一个冬天就已经破灭了,要不是风雪阻路,后来又没有救援的车辆巡查,他们早就投奔过来了。
    现在熬过了一个冬,眼见着温度已经到了可以走出来的时候程度,他们怕再耽误下去又会有什么变化,所以这才成群徒步的走了过来。
    当初他们这些人还算走得早,那个私人度假村所在的地方也是地广人稀的三环之外,所以尽管遭受了一些波折,但至少没有被困在市区中心,这已经算是万幸了。现在从那个度假村绕路过来,哪怕地上的雪逐渐化掉了,温度也不算太极端,他们也走了将近半个多月。
    他们是从风雪停了,气温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时候开始动身,越走越热,到了这边的时候,好多积雪都已经化完了,连暖棚都已经重新收拾成了种植棚。
    他们这些后面来的人要隔离观察,从那边转移过来的至少有好几百人,人数不算少,一个个饥寒交迫的,只能安顿在居住区的外围观察屋内等待隔离,这期间他们要学习新城的规矩条例,等隔离期过了要先身份登记,政府可以预支小舱房的租金让人暂时住下,但后期要做工偿还。
    这一切都是慕楠经历过的,但现在,他不用住在外城等隔离期过去,上面通知他们可以按照批次去打疫苗了。
    直到现在,市区中心还是瘟疫遍布,那些病毒并没有被极端的寒冷给杀死,反倒是带走了无数条无辜的生命,但再如何极端的环境,也有一些幸存者,其中不少依旧带着疫病,所以为了防止瘟疫随着气温的升高再次爆发蔓延,首先要确保健康的人注射疫苗形成抗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