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三国]一统天下 > 第9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6节

    不能火烧,还剩下水淹啊,下毒啊之类的计策。然而长江上水淹,搞不好就把我军所在的赤壁一同也淹没了,毕竟长江主河道不同于其他的小支流,一旦决口难以控制。
    至于下毒……往哪儿下?夏季瘟疫确实容易传播,但想到之前庐江遭遇的那场瘟疫,沈娴摇摇头打消了这个念头。她十分庆幸自己在瘟疫尚未来得及扩散之前就将它消灭了,而不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饱受瘟疫之苦。
    所以大面积下毒药,传播瘟疫一类的还是算了吧。
    参详了半天,沈娴发现若是不想刚正面,还是只能把人引上岸再前后包抄。但佯败和诈降一样是个技术活,如何演的不让人觉察出不对劲儿的地方……哦这件事情是孙策需要操心的,毕竟沈娴只负责出主意。
    “其实我们若是在长江北岸就好了。”沈娴指了指华容的位置:“这里是荆楚之地著名的云梦大泽,当中泥泞不堪,若是能赶着樊义明的军队逃入其中……”
    “如果主公你打的是这个心思,这里也可以。”沉默了半晌的黄忠忽然说道,他指了指洞庭湖的位置:“相比于长江,洞庭湖的水流要平稳许多,可以想办法将战场转移至这里,再让太史子义提前埋伏。”
    “好主意。”刘繇眯起了眼睛:“不过如何能让樊义明在以为自己获胜之后乘胜追击去长沙郡,而不是顺着长江往豫章郡打呢?”
    沈娴眨眨眼睛:“韩玄投奔我们的消息传出去了没有?”
    刘繇一愣,他看向黄忠,黄忠则迟疑地摇摇头:“这个……我并不清楚。”
    “问问好了。”沈娴拽过宣纸铺开,准备给郭嘉写回信:“就把我们刚才讨论的方案告诉他们,佯装败绩,诱敌上岸,前往洞庭,一举歼灭,伪装敌军,反入江陵,里应外合——”
    沈娴说着说着忽然闭上了嘴,她看看自己手里的毛笔,又看看雪白的宣纸,最后默默地把狼毫塞入了刘繇的手中。
    “你来写,我说。”沈娴面无表情地抱着胳膊说道。
    字写的不好看真的很忧伤啊。
    几天之后孙策在同一天收到了沈娴、贾诩和周瑜的回信——其中周瑜竟然亲自来了。
    这让孙策一边感叹这三人真是太默契了!一边嗷嗷叫着朝周瑜狂奔而去。
    周瑜伸出一只手把他那如同哈士奇一般的义兄推到一边去,对缓步跟来的郭嘉说道:“进去详谈。”
    “你来西陵了,豫章怎么办?”
    郭嘉随口问道,他知道周瑜并非冲动的人,必然是已经安排好了后路,这么一问也不过是为了让孙策手下那些老将安心而已。
    周瑜闻言音而知雅意,他解释道:“我的好友鲁子敬前段时间来投奔,我将豫章托付给他了。子敬为人仗义豪爽,且颇有急智,深谋远虑,大家不用担心。”
    黄盖很想说这鲁子敬是哪里冒出来的毛头小子我们并不放心好吗!然后就听见孙策乐呵呵地说道:“啊,我知道子敬,你跟我说过他,挺好的。”
    黄盖:“……”
    挺好的什么呀公子!你醒醒啊!
    孙策都点头了,其他人再纠缠这件事也没什么意义,程普偷偷地扯住了黄盖的衣摆,示意他等会儿再讨论这个。
    “你这次来是干嘛的呀?”孙策挠了挠头问道:“我们这儿还好啊。”
    周瑜顿了顿,语气淡然地说道:“我不放心,过来看看,等你打败了樊义明我再回去。”
    “好!”孙策目光灼灼地看着周瑜:“公瑾你来了我就安心了!”
    郭嘉呵呵一笑,并不说话。
    寒暄几句之后周瑜再不废话,他本来就是为了攻打樊稠的事情而来,当下便开门见山道:“我建议此战不打水战,引他们上岸决战。”
    孙策刚想反驳,郭嘉抖了抖手里的两封书信笑道:“先别急,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说的。”
    贾诩的回信一如既往地短,好大一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看着就觉得浪费:雨季水流湍急易洪涝,建议陆上决战。
    沈娴的回信倒是挺长的,洋洋洒洒写了满满的四张,且字迹流畅龙飞凤舞,郭嘉瞄了一眼就知道不是她的亲笔。他笑了笑,把最后一页纸推到了众人的面前,那上面写了句总结的话:“夏季不宜在长江上打水战,最好佯装败绩引人上岸,若是非要水上决战,洞庭湖是个不错的地方。在赢了之后可以伪装成荆州军,反入江陵城,里应外合。”
    沈娴要是知道自己的观点和周瑜、贾诩一样,肯定得美滋滋地说上一句:“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你要是非想打水战呢,那就用三妹的法子,把人引去洞庭湖。”周瑜面带微笑柔声道:“我觉得她的办法其实不错,而且她想得很长远啊。”
    引樊稠的军队上陆地上决战并不能全歼他带来的所有人,因为如果只是过江打一场,江北大营那边必然要留下守卫来接收补寄,而不会是一座空空荡荡的营地。
    什么情况下才能让樊稠的军队倾巢而出呢?
    自然是让樊稠认为这是一场决战,他可以把孙策一网打尽的时候。
    所以说要败的就败得真实一些,从西陵城一路败到洞庭湖去,引着樊稠朝既定的目标而来,同时为了突出这场败绩的真实性,周瑜则应该从柴桑派出支援逆江而上。有了豫章这边的策应,樊稠会选择尽快拿下洞庭湖,歼灭孙策之后,周瑜的援军自然不足为惧了。
    至于为什么孙策会往敌人的腹地跑而不是往豫章郡跑,或许是他想跟周瑜里应外合东山再起,也或许是洞庭湖这边有太史慈的营地,让他以为他能翻盘吧。
    这个猜测不是很符合孙策倔强不服输的人设嘛?相信樊稠也会是这个想法的。
    这么看来沈娴比其他人都要狠,她并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为了一劳永逸地干掉樊稠,竟然舍得放弃已经落入手中的江夏郡的大片土地。
    “这计策……放弃大片土地,诱敌深入,再在合适的时机一举歼灭……跟黄祖对付昭姬的办法是一样的啊。”郭嘉低声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最后樊义明反应过来了,会是个什么滋味呢?”
    经过大家的讨论,最后孙策拍板定下了这个计策,于是派谁充当先锋去佯败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孙策肯定是不会去的,败了就跑不太符合小霸王的风格,小霸王应该是在战场上一往无前直到死的类型。
    听起来还蛮悲壮的。
    孙策摸了摸下巴,提议道:“要不黄老爷子你去?”
    黄盖:“……”
    “老夫看着就像是投降的人吗!”黄盖愤怒地咆哮道:“让德谋去!”
    程普:“……”我招谁惹谁了?
    孙策低头偷笑。
    “其实我不介意我去的,但很显然我带兵一看就不对劲儿……”郭嘉慢吞吞地说道,他看了周瑜一眼,无奈地将目光转向了黄盖:“老爷子,您别说,这活儿还非您不可呢。”
    “怎么说?”黄盖皱眉问道。
    郭嘉微微一笑,沉默不答。
    黄盖见状,有些烦躁地说道:“啧,有什么话直说!这种时候老夫还能跟你计较?”
    孙策撇撇嘴心说您已经计较多少天啦!然后就看见郭嘉对黄盖郑重地作了一揖,他说道:“全军皆知老爷子您与太史子义不合,对主公也颇有不满,趁着两军对垒之时故意落败遁走……想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郭嘉话音刚落,周瑜便继续说道:“在战败后您被伯符问责,心生不满,一怒之下便决定带人另投他处,然后……”
    周瑜顿了顿,他也跟郭嘉一样对黄盖作了一揖:“您看如何?”
    所以说还是需要进行沈娴并不看好的诈降活动咯?
    大帐之中安静地可以听见怦怦的心跳声,这时孙策忽然一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只见他满脸恍然大悟的样子:“哦……我知道了,你们的意思是让老爷子先佯败,再去诈降?”
    黄盖想了想,最后还是同意了郭嘉和周瑜的提议。虽然他不大喜欢这些总是胡闹的小辈们,但眼下除了佯败诱敌深入和硬碰硬之外真的没别的办法了。对于他们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军们来说,人命显得特别珍贵,一场战争能让更多的人活下去是他们都希望的事情,如果能用计策减少我军的伤亡程度,黄盖本身受点委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具体的还需要再想想。”周瑜沉吟道:“不做点什么樊义明不会相信老爷子是真投降的。”
    孙策拎着沈娴的四大张信看来看去,他指着当中一句话问:“三妹为什么问我们,荆州那边是否已经知道了韩玄投降的消息呢?”
    “嗯?”郭嘉眨了眨眼睛,他接过信后与周瑜一起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
    “原来如此……”周瑜笑了:“三妹的意思是让樊义明和韩玄前后夹击对付子义,有了‘盟友’的支持,樊义明会更放心地往洞庭湖这边走。”
    “说起来文和临走前好像确实叮嘱我不要把韩玄投降的消息到处乱说来着……”孙策忽然嘀咕道:“难不成他早就料到了今天?”
    “大约是为了以防万一。”郭嘉撇撇嘴:“文和一向滴水不漏。”
    “我是没往外瞎说。”孙策摊开手耸耸肩膀:“至于黄祖和樊义明那边能否打听到这个消息,我就不知道了。”
    “赌一把吧。”周瑜拍拍孙策的肩膀:“有时候也要学习一下三妹那种无所谓的态度,反正就算樊义明知道韩玄这边是个陷阱,他还是会过来的。”
    就算一直在乌林僵持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总有一方要主动出击才能决出胜负,孙策迈出了第一步,樊稠定然会继续跟上,一旦双方都动了,平衡被打破,就不可能再回到之前那种僵持的状态,到时候哪怕樊稠知道是陷阱也不得不来。
    而樊稠一旦上岸,渐渐脱离了江陵城的范围,黄祖就无法庇护他了。
    毕竟黄祖那边还有蔡琰牵制着,大部分的兵力都投入去了夷陵,江陵只是个空壳子而已了。
    “那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
    随着孙策的话,所有人整齐划一地将目光投向了黄盖,那种饶有兴趣的目光看得黄盖毛骨悚然。
    “老爷子,”孙策满脸真诚地问道:“到底怎么做才能让人家相信你是真的去投降呢?”
    第88章 【085】无法逃脱的板子
    就算沈娴不同意诈降这个办法,黄盖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被揍一顿的命运。
    这事儿动静闹得还挺大的,据说长江对岸的荆州军们都感受到了西陵城的骚乱,樊稠还派人潜过去打探消息呢,探子回来就告诉樊稠,是原孙坚的老部下黄盖不满益州牧沈娴,结果惹怒了孙策,被拖出去狠狠拍了五十军棍。
    五十军棍啊!打在肉上噼噼啪啪听着都疼啊!樊稠感同身受地哆嗦了一会儿,不解道:“黄公覆不满益州牧,为何会惹怒孙伯符?”
    “这……”探子愣了愣,试探着说道:“据说刘商羽是孙伯符义结金兰的兄弟啊!”
    樊稠眯起眼睛自言自语道:“等等,这里面绝对有猫腻。”
    早几年樊稠还跟着董卓祸祸司隶呢,他当然知道沈娴和孙策是义结金兰的兄弟,他还知道沈娴这人颇有点手段,因为吕布在董卓军中最丢脸的一件事情就是沈娴和孙策联手干的。
    那时沈娴带着几千人就敢去劫董卓押运朝廷文武百官的队伍,在救走了大批官员后,正巧碰上了匆匆赶回来的吕布,为了让属下们有机会逃走,沈娴亲自出马拖住了吕布。按照常理来说,沈娴那小身板完全不够接吕布一方天画戟的,尽管后面孙策单枪匹马赶来救援,俩人加一起被吕布穿成串也是迟早的事儿,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明明胜券在握的吕布竟然被沈娴一琴弦震晕了。
    按照吕布的说法,当他一戟朝着沈娴的门面戳过去的时候,沈娴刚好抬手划过琴弦,随即吕布就听见了“嗡”得一声巨响,像是有千万烟火在他脑海中瞬间爆炸了一眼,把人震得晕头转向,直接就昏过去了。
    其他人当面表示惊讶,背后里却凑在一起嘲笑吕布。大家都觉得吕布在撒谎,他要么是被一个无名小卒打败了心中不甘所以找个借口,要么就是撞晕了头脑子不清楚,总之,谁会被琴弦震晕啊?那人弹琴得多难听?
    但就算吕布不是沈娴震晕的,他毕竟是栽在沈娴手上了,单凭这点就很值得樊稠重视沈娴和孙策。所以自从他接受了刘表的委派,来到江夏郡抵抗入侵的孙策后,从来都不敢轻举妄动,而是先老老实实地扎下营寨等待大军集结完毕,再商议反击之事。
    樊稠想了想,觉得自己不能跟孙策碰硬的,孙策联合了刘繇和沈娴两方势力,再加上他自己打下来的地盘豫章郡与会稽郡,可谓是实力雄厚,而荆州不只是江夏一处受到攻击,南阳郡和南郡都遭受了入侵,这种四面开花的状态很难让刘表专心致志地对付哪一方,他要是都抵挡不住,荆州可就易主了。
    想到这里,樊稠忽然微微一愣,他陷入了沉思之中。
    当年樊稠走投无路从武关逃出来的时候,他其实可以选择去投奔袁绍的,但想想袁绍那里实力雄厚,自己带着兵过去,说不定就留不住兵权了,寄人篱下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樊稠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正在犹豫的时候,樊稠碰上了黄祖,黄祖是奉了刘表的命令走小路逃出襄阳城去调救兵的,襄阳城被孙坚给围住了。
    想起把自己打得四处乱窜丢尽面子的孙坚,樊稠和黄祖一拍即合,直接去了荆州。
    最开始樊稠过得很舒坦,因为他的到来直接帮刘表解了襄阳之围,所以刘表很看重他,并没有剥夺他的兵权,那些西凉兵马依旧由樊稠自己统领。可是渐渐地,当刘表平定了荆州的内乱和匪贼,逐渐安定下来的时候,他们之间就开始产生矛盾了。
    手下的兵力比自己还强大,这能忍吗?刘表天天看着樊稠,就好像看着一颗随时会在自己地盘上爆炸的炸弹一样。而樊稠自然也发现了刘表的敌意,开始有意疏远他。
    眼瞅着两方就要撕逼了,彼此之间甚至都已经开始产生了各种小冲突,就在这个时候,孙策打荆州的消息忽然传来了。
    攘外必先安内,不管将来荆州是谁的,至少这一刻不能便宜了外人啊。
    所以樊稠和刘表终于暂时握手言和,刘表更是十分大方地把荆州的精锐水师交给他统领,一路向着长江岸浩浩荡荡地开来。
    在跟孙策试探着打了两场后樊稠就断定这位小霸王比昔日讨董时成熟沉稳多了,现在的孙策可能比他还要强大。说老实话樊稠风里来雨里去这么多年了,他倒不是怕了孙策这个愣头小子,然而当线报中出现了一个人的名字时,樊稠还是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番。
    贾文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