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科幻小说 > 我们生活在南京 > 第59章 摸索与总结中的三大定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9章 摸索与总结中的三大定律

    [采访实录节选·摸索与总结中的三大定律:
    笔者是在2020年年末见到赵博文的,这位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日程安排得很紧,工作很忙,在微信上约定的日期连续推迟了两次,他才抽出时间接受笔者的专访。
    我们在中山路附近找了一家咖啡馆,约定的时间是下午两点,笔者一点四十就到了,在小桌上打开电脑和手机,点了一杯茶,等到两点时,赵博文准时到场。南京的冬天仍然很冷,玻璃落地窗外还下着毛毛细雨,一个高挑瘦削的男人推开咖啡馆的门走进来,灰色的长风衣,黑色长裤,玳瑁框眼镜,手里捏着折叠伞,他抬起头扫视一圈,目光落在我的身上。
    我轻轻地挥挥手,他也挥挥手。
    目的性与携带信息,这是两个物理概念?
    我问。
    不。
    坐在对面的男人摆摆手,笑了。
    这是两个口胡概念。
    口胡?我有些惊奇。
    严格来说,就是口胡。
    赵博文点点头。
    我们没有来得及做任何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尽管它在实践中确实表现出了指导作用,是挺有用的,但有用和正确是两码事,天瑞老师,你清楚我们当时的境况,是死马当活马医,所有人两眼都是一抹黑,你只知道过不了多久天就要塌下来了,除此之外什么都不知道,这是最可怕的。
    赵博文挠了挠额角。
    如果要深入研究的话,这或许是一个可以颠覆现代物理学体系的重大切口,但是么,当时的情况是一切以逆转未来、消弭灾难为最优先目的,其他事都被放下了,毕竟要是人类都毁灭了,那研究物理还有什么作用?是吧?整个事件结束之后,我们倒是有足够的时间和人力来研究这个问题……可是又没机会了。
    教授说着端起桌上的热咖啡,呡了一小口。
    嗯,这咖啡味道还行。
    他抬起头对我点了点头。
    那姑娘是个好孩子。
    他忽然说。
    笔者愣了一下,旋即点头,是的,她是个好孩子。
    赵博文自知失语,稍有点尴尬地笑笑,埋头接着喝咖啡。
    教授,你刚刚提及目的性和携带信息这两个概念在实践中确实起到了指导作用,请问什么叫目的性?什么又叫携带信息?
    我说。
    是,它们确实起到了作用,让我们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摸索,目的性其实是个负面buff,它会让这个世界阻挠你,打个比方来说,我相信天瑞老师你日常生活中一定也有这样的经验,某个东西找不到了,你越是努力地去找,偏偏越找不着,但你要是不刻意地找,它什么时候就自己蹦出来了。
    笔者:这只是单纯因为你近视吧?
    赵博文:你礼貌吗?
    ·
    ·
    ·
    赵博文接着说:
    这个负面buff,在时光慢递中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你的目的性越强,遭到的阻挠就会越大,运送失败的概率越大。
    可是目的性是我们人类的主观思维,它仅仅是我们大脑中的意向,比如说我想去某个地方,我想把这杯咖啡给某个人,这种思想能影响客观的物理世界吗?
    我有些疑惑。
    有点玄乎,对吧?就像量子力学中的哥本哈根诠释,薛定谔的那只猫,观察者能够决定猫的生死,你不去看它,它就是波函数的叠加态,你一看,它就坍塌成了一个确定状态,好像观察者本人的思维在影响客观世界。
    赵博文笑了笑。
    不过在这里,目的性并非一个唯心的概念,它是有实在影响的,我仍然举那个老例子,天瑞老师,我把一颗石子随便扔在门外,以及把它藏在路边的花坛里让某个人来取,这两种行为有什么区别?
    第一种行为毫无目的,第二种行为有明确目的。
    我回答。
    赵博文点点头:
    根本区别在哪儿?
    我窒住了。
    赵博文又喝了一口咖啡,揭晓答案:
    很简单,区别在于是否携带了信息,天瑞老师……你听说过香农么?
    ·
    ·
    ·
    笔者从未想到会在咖啡馆里和物理学教授讨论香农的信息论,那个白发苍苍的长脸老头毫无疑问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是信息时代的理论奠基人,是一个人搞定了整个理论体系的奇葩,当代发达的互联网和信息产业——无论什么2g、3g、456g都得跪下来叫他一声祖师爷。
    在赵博文看来,目的性的根本特征是携带信息,你把石头随手往外一丢,这种行为不携带任何信息,但你要是把石子埋在花坛里,等待某个人来取,那就携带了大量信息。
    香农信息论的基础之一,就是揭露了信息的根本特征是消除不确定性,消除的不确定性越多,那么信息量就越大。
    明天要下雨。
    这句话里包含了信息。
    明天要下中雨。
    这句话里包含了更多的信息。
    接下来,赵博文话锋一转,又跟笔者讲起了麦克斯韦妖。
    天瑞老师,你听说过麦克斯韦妖么?
    听过。
    我点点头。
    麦克斯韦妖,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史神兽,和薛定谔的猫齐名。
    麦克斯韦妖,那个控制阀门的小妖怪,它能探测单个粒子的内能,粒子的运动速度,对吧?飞得快的粒子就放它过去,飞得慢的粒子,它就拦下来。赵博文说,那我们假定,再来一个妖怪,一个大妖怪,就叫它——
    教授看了我一眼。
    ——就叫它天瑞说符妖,天瑞妖,这个妖怪非常非常庞大,庞大到能把整个世界都笼罩进去,它也能控制一个阀门,不过这个阀门辨别的不是运动速度,不是蕴含的内能,而是信息量,携带巨量信息的目标,就会被它拦下来,不携带信息的物体,就能畅通无阻。
    我陡然明白了赵博文的意思。
    时光慢递运送失败,是因为这个?因为目的性太强,信息量太大?
    赵博文点点头。
    这是为什么埋藏时间胶囊需要遵循双盲原则,这其实就是在削弱的目的性,严格来说,时间胶囊在埋藏的过程中,经手的次数越多,步骤越混乱,它的目的性就越弱,在这个世界看来,它的行为就越接近随机变化,不确定性就越多,携带的信息就越少,就越接近于我随手把石子扔到外面。
    这是在欺骗世界。
    我说。
    是的。
    赵博文点头。
    这是在欺骗世界。
    那……那这个天瑞妖,它具体的存在是什么?
    我问。
    是灾难。
    赵博文回答。
    是黑月降临,天翻地覆的灾难,我们当时把这个机制,叫做过滤器机制,这个世界像个大过滤器一样,把我们送过去的东西统统过滤一遍,作为一个妖怪,它很调皮也很可恶,成心给人找麻烦,你给他一个拧好的魔方,它一定要给你拧乱了,但你给它一个本来就乱的魔方,它就懒得动。
    它是主动这么做的吗?
    我问。
    当然不是,无论是天瑞说符妖,还是大过滤器,都只是对这种机制和现象的描述,打个比方好让人理解,本质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灾难降临后人类文明巨大的熵增和信息的耗散与失真。
    赵博文回答。
    携带信息量越大的目标,失真得就越厉害,最后丢失。
    我说。
    赵博文点点头:而一开始就不带多少信息量的目标,则不受什么影响。
    此时笔者终于理解了时光慢递的运送机制,通过双盲乃至多盲的埋藏方法,尽可能地降低时间胶囊的目的性,增大它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则越少,此时此刻,时间胶囊所携带的信息是弥散向全宇宙的,由此即可通过大过滤器——这就是所谓的欺骗世界之前,必须欺骗自己。
    但光欺骗自己是不够的,一个信息弥散在全宇宙的目标,没人能找到,就好比你把胶囊随意扔进玄武湖里,也没人能捞出来,接下来就是计划的后半部分,让那个女孩找到它。
    赵博文说理论上这个胶囊是不可能被找到的,它携带的信息量太少了,可恰巧他们拥有理论之外的救世主。
    icom725。
    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先把自己置之死地,将我们拉出来的那根救命稻草就是拐两五电台。
    赵博文悠悠地说。
    这很奇妙,如果没有拐两五电台,这种计划根本不可能成功,它才是完成闭环的最后一个关键,电台传递过去的话,能让弥散在全宇宙的信息瞬间坍缩至一个确定的点,如同扩散至全宇宙的波函数坍缩成一个具体量,只有电台存在,那个女孩才有可能将原本就混乱的魔方还原,在那一刻,原本巨大的熵将陡然降低!
    这就是时光慢递第三定律。
    赵博文轻声说。
    也是前两条规律的总结和涵盖。
    ——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削弱目的性,减少携带的信息量。]
    ·
    ·
    ·
    白杨沉默良久。
    “搞明白了?”赵博文吸完了手里的烟,把烟蒂按在地板上搓了搓。
    “照这么说,其实运送物资的方法不只有时间胶囊。”白杨说。
    “当然不止。”赵博文点点头,“理论上来说,但凡遵循三大定律,在这三条规律框架内的方法都将可行。”
    “那能不能给她送一台空调?”
    赵博文一愣,“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