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将醒 > 第2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4节

    陈恕笑着放下小西,揉揉他脑袋,对姜醒说:“先吃饭?”
    “嗯。”
    姜醒开车,陈恕和小西坐后面,一大一小说个不停,姜醒默默听着,偶尔从后视镜里看一眼陈恕。
    他认真同小朋友讲话的样子很讨人喜爱。
    她唇角勾了勾,兀自笑着。
    晚饭遵从小西的意思,吃的是披萨,还是之前带小西吃过的那家店。吃完后,小西又要去抓娃娃。
    姜醒头疼,问他:“家里不是有一堆吗?”
    小西说:“我送给张甜甜两个,又给赵子涵三个,还给了我的新同桌李茵茵一个,现在只剩两个最小的了。”
    “……”
    姜醒无语,这么小就如此卖力讨好女孩子,长大还得了。
    小西还在央求:“小姨,陈叔叔没玩过那个,我们带他玩一会。”连陈恕都搬出来了。
    姜醒看了一眼陈恕,他正笑着看她,仿佛在等她做决定。
    姜醒松了口,说:“就玩十分钟。”
    小西高兴地说:“都听你的。”扭头看陈恕,“陈叔叔,哦?”
    “嗯。”陈恕应了一声,眼里笑意隐约。
    陈恕第一次玩抓娃娃机,前两次都失败了,小西在一旁着急,“哎呀”了好几声,喊:“小姨你快教陈叔叔。”
    姜醒示范了一次,陈恕认真看完一遍就明白了诀窍,后面再也没有失误。
    小西高兴得直夸:“陈叔叔好厉害。”
    姜醒也觉得陈恕是个很聪明的人。
    离开时,小西又抱走一堆娃娃,笑得小嘴都合不上。
    夜色初起,各色霓虹已经亮了,城市的夜生活刚刚开始。
    原本打算和陈恕多待一会,无奈孙瑜打来了电话,姜醒只得带小西回去。
    道别时,她先将小西塞进了车里。小西忙着比较一堆娃娃,也没注意车外两人。
    姜醒牵着陈恕的手,拉他到车尾。
    不等她动作,陈恕已经张开手将她抱进怀中。
    姜醒立刻环住他的腰,脸埋入他肩窝。
    一见面就想做的事,因为一个小电灯泡,一直拖到现在。
    不远处是车水马龙,喧闹声不绝于耳。
    但他们的拥抱这样安静。
    短暂的几十秒一闪而过,陈恕松开手。
    姜醒说:“明天我找你。”
    陈恕应道:“好。”
    话说完了,姜醒转身走,手却被拉住。
    她回头,陈恕紧走一步,又抱回她,迟疑了一下,轻轻在她左脸印下一个吻。
    *
    七月书吧已经打烊了,但门还是开的。
    孙瑜站在门口,看到人回来了,埋怨道:“买个披萨人都买没了。”接着注意到小西怀里的娃娃,便明白了,“又跑去玩了?
    “是啊。”小西欢喜地汇报,“妈妈,陈叔叔好厉害,你看好多娃娃。”
    孙瑜一顿,脸黑了黑,问姜醒,“又去见他了?”
    姜醒“嗯”一声,往店里走。
    孙瑜却叫住她,指指厅里,姜醒转头朝那方向看去,蓦地一愣。
    书架前,一个男人侧站着,手里捧着书。
    厅里灯光明亮,她看清他的侧脸,也认出来了。
    这时孙瑜走近,低声说:“人家等你很久了。”
    久到孙瑜已经全方位考察了一遍,想了解的信息全都问到了,包括姓名、工作、学历、和姜醒的关系等等。除此之外,她还抽空给姜梦打了电话确认。
    见姜醒没反应,孙瑜又说:“你姐说给你发了邮件。”
    这句话说了也是白说,姜醒现在哪有时间看邮件,她连多想一下的空隙都没有。
    厅里的男人已经放下书,隔着落地窗看过来。
    姜醒走进门。
    小西奇怪地看看里面,仰头说:“妈妈,那个叔叔是谁啊。”
    孙瑜弯腰捏了捏儿子的脸:“小孩子别问那么多。”
    心里却叹了口气:但愿是你未来小姨父吧。
    ☆、第20章
    姜醒推开门的一瞬,屋里的男人也走过来。
    “林时。”姜醒先打招呼。
    林时却没有开口,一直走到她面前。
    他似乎长高了很多,姜醒大三之后再也没长,现在只到他肩膀。
    两人上次见面是八年前,但姜醒对林时现在的样子不陌生,去年春节还看过他的照片,在姜母的手机上,是林时母亲发来的。
    但林时却不同。一别八年,这是第一次看到她。那年匆忙出国,或多或少带着逃避的意味,不再见她,也不再关注她的任何事。
    八年不短,足够令人事皆变,姜醒变了多少,林时不确定,但他看得出,她已经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小女孩。
    这令他百感交集。
    林时突然伸手,紧紧抱住了她。
    姜醒一愣,接着抬起手回抱了一下,“林时,好久不见。”
    “姜姜……”林时的嗓音已是成熟男人的醇厚低沉。
    几秒后林时没有松手,姜醒意识到这个久别重逢的拥抱好像太久了点,拍拍他的背,说:“松开我吧。”
    平复情绪后,两人坐下来。
    孙瑜送来两杯咖啡就带小西回去了,给他们留下空间。
    姜醒问:“什么时候回国的?”
    “上周回来的。”说完补了一句,“探亲。”
    姜醒“哦”一声,又问:“阿姨也回来了?”
    林时点点头说:“就是我妈很想回来。”
    “也是,她肯定住不惯吧。”姜醒接了一句,低头搅拌咖啡。
    “嗯。”林时垂眸,脸色略沉,“如果没回来,我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你的事。”
    姜醒顿了一下,听见林时说:“我以为是我妈不告诉我,没想到她也不知道。”
    姜醒抬起头,“我妈要面子,她觉得丢脸,没跟你妈说吧。”
    这是事实,姜醒刚离开沈泊安那一年,姜母都不愿去见朋友。姜醒跟沈泊安的事亲戚朋友都知道,怪她当年赌气闹了办酒席那一出,后来跟家里关系坏了,谁都知道姜家小女儿不听话,为一个大她快十岁的男人跟家里闹翻了。
    姜醒因此成为亲友茶余饭后嚼舌根的谈资。
    那两年姜醒很少回去,大家渐渐有了新的话题,很少再聊她,谁也没想到姜家这个作死的小女儿又突然跟那男的断了,一个人回了家乡。
    这种事瞒不住,只要一个亲戚知道,半天内就能传遍整个亲友圈。
    刚回家那两个月,姜醒面对过各种目光,同情的、惋惜的、幸灾乐祸的、看热闹的,什么都有。
    她成了别人口中被抛弃的离婚女人。
    姜母觉得丢脸,一有亲友来便跟人澄清姜醒不是离婚,只是分手,没领证呢,谁知这样一解释人家更有话聊了,好好一个小姑娘跟个老男人,连酒席都办了,浪费多年青春,到头来顶个离婚的名声还分不到半毛钱,老实讲,还不如人家真离婚的女人。
    后来姜母再也不提了。
    林时的母亲与姜母是多年闺蜜,六年前搬去美国与儿子生活,但两人一直保持联系,林母时常发一些她和林时的生活照,说说林时近况,然而姜母从来不提姜醒。
    这几年,看到姜醒一年比一年大,眼看要进三字头了,姜母心态也改了一点,开始积极给姜醒相看对象。毕竟是亲生的女儿,心里再埋怨,也不能真不管。
    母女两个虽然很少交流,但姜醒不傻,这些心理都能明白。只是没想到,姜母连亲密的老朋友都瞒着。
    想起这些,姜醒笑了一声,林时看着她,觉得那笑容有点苦,再看一眼后,又觉得看错了,她眼里淡淡的,似乎不是很在意那件“丢脸”的事。
    林时一直很清楚,姜醒是个直接的人,她不会装模作样,碰到在乎的事会倔得吓人,但若是不在意的,那怎么样也进不了她的心。
    这是林时的切身体会,是经验,也是教训。
    说起来,林时和姜醒也算青梅竹马,穿开裆裤时就在一起玩了,后来长大一点,到了青春期,就有人开玩笑。姜醒心大,从来不理。林时也不理,因为他都认同。懵懵懂懂时,就觉得要一辈子跟姜醒那丫头玩在一块儿。
    哪料到半路杀出个沈泊安。
    十三岁的小女孩儿,一张白纸,遇到了二十二岁的沈泊安。他是她小舅舅的同学,暑假过来旅游,姜醒那两周寄居在外婆家,小舅舅举荐沈泊安给她辅导数学,就这么认识了。
    林时不清楚他们最初是怎么发展的,只记得某一天去找姜醒,她正在家里哭,脸上的巴掌印格外清晰,地板上都是撕碎的纸片。就是那天,他知道姜醒早恋了,跟一个上大学的男生。
    那年她才十五岁。
    后来的事林时再也控制不了。他不是轻易放弃的人,努力过,坚持过,但没有用,她眼里只有沈泊安,看不到别人,甚至看不出他喜欢她。
    林时一度不看好他们,他默默等他们分手,一直等到大四。
    毕业的第三天,收到了请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