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科幻小说 > 阴阳师秘录 > 第13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4节

    除了葬人的墓外,还有葬妖兽鬼怪的地墓,古代有些国家和部族崇尚图腾,将兽视为神族,如蒙古一些草原民族将狼视为膜拜的图腾,狼王死后就会得到厚葬,修建狼墓,这样的墓在历史上也有证可查,汉武时期的汗血宝马墓,东三省地区巨鹿之王的陵等,这些墓穴里面的东西多为兽尸和一些珍贵草药或是图腾传说的神秘宝图。
    鬼墓一般都是养尸的墓,有些玄门中人在天然形成的洞穴里或者鸠占鹊巢一个墓,在墓里面大量养尸,尸洞若是长久无人进去,便会形成一个有进无出的鬼墓,鬼墓有时也会天然形成,这样的墓穴里面多数都有灵物或者不干净的东西,像小阎王那样阴气离地三尺以上的鬼墓,盗墓贼遇到只能转身就走。
    而在地墓之中,最为传奇的便是这灵妖之墓,比如黄皮子的坟,里面藏着一些诡谲玄奇的东西,黄皮子的内丹就是其中之一。妖墓发现极为不易,而且凶险无比,因为这东西已经超出普通人所能接受的范畴,说起来跟天方夜谭一样,盗墓贼在发现妖墓的时候更是不敢贸然进入,那纯粹和送死没区别,因为没人知道妖墓里的东西到底是死还是活。妖墓的存在并不是不可考证,只是大多数人都不承认而已,例如白蛇的塔,金蚕蛊虫王的窟,凤凰的冢和锁龙的井。
    如今,我们面对的就是狐妖的墓,而这只狐妖跟道家地仙中的黑老太太有极大关联。
    摸金校尉胡万方在将大手放在狐妖墓的墓门上后,门内机括轴承顷刻间被他看到,他将构造图画在纸上,由造墓的大师分析墓穴的开启方法,半个小时后,造墓的大师分析出结果,让四门九派带来的手下分别站到大门的两旁手拉着铁链。
    一个道骨仙风的老道士这时候走到门前,我看到他身上有一层道气环绕,只不过极其微弱罢了。
    “门上有五鬼封印。”这道人沉声说道,他不知从那里捏出五张符纸,符纸上印有镇山符印,这符印以前我在太阴观学道的时候见过,用以镇压山林里的邪祟,我纳闷他既然看到了这狐妖墓门上印着五鬼封印,干嘛还用镇山符印,岂不是往门上又糊了一层保护,这谁还打得开墓门?
    谁知就在这时,五张镇山符印围着他转了起来,这道士口中念咒,那符印上的附着的气尽皆散开,很快这些符印就成了废纸,他缓缓将这些符印贴在五鬼封印的五个气穴上,猛然向后一拔,墓门上的五处封印中的气便附着在符纸之上被他连根拔了出来,我看得惊奇,未想到符印还能这样的用法,果真是应了师傅的那句话,山野奇人多,奇招更多。
    那道士将五张符纸撕下来后,两旁拽着铁链的人忽然觉得手中一轻,那大门就应声打开了。
    墓门开启,里面依旧漆黑一片,大家都拿出手电照向墓穴里面,那里面似乎是一个很大的空间,看起来还是一个洞,高约十丈,宽约三丈,在巨洞的两旁尽是些身穿战袍的骷髅,身上已经烂成了完全的白骨,白骨上附着着一些几百年都没干涸的血皮组织。
    这些身穿战袍的人应该就是建造狐妖墓时参与进来的官兵,这些人中还有几个人是身穿道袍的骷髅,一眼就看出来生前是道士。这些骷髅的腰间都有一块已经烂得不成样子的腰牌,地上是一堆已经被风蚀的铁剑铁钩,还有一个骷髅的手上攥着一块帛书,上面隐约写着一些歪七扭八的字。
    当四门九派的其中一人想要捏起帛书的时候,他的动作带起的一阵手风就让帛书化成了飞灰。
    而这时候,李青山却稍稍皱了皱眉头,他看着那散成灰烬的帛书,然后又看向不远处的洞壁,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到了洞壁边上的一只半埋在土里的车轱辘,已经烂得不成样子。
    李青山说:“这外洞中的东西有一些不属于明清两代,是战国时期的东西。”
    李青山这么一说,顿时有一群人哈哈大笑起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说道:“这死人身上穿的可是清朝八旗战袍,你说是战国时期的墓,是不是要笑掉大牙?”
    另一名穿着黑长衫的老者说道:“都传言李青山得了老李头的真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浪得虚名罢了。”
    李青山说道:“我只是说看到了战国时期的东西,并未说这是战国的墓,再者说你们看看这些骷髅头的脑后和脊椎就知道了,他们并不是被设计妖墓的人杀死的,而是被什么东西震死的。”
    众人循着李青山的话看向这些东倒西斜地死在洞壁边上的官兵,果真见到这些人的脑后颅骨碎裂,颈椎也断裂得不成样子。
    “这能说明什么,难道你的意思是说郭守真带着帮道士和官府的人是来盗墓的,而不是埋狐妖,然后不知道被什么高手给震死了?”刚开始嘲讽李青山的那个老者又说道。
    “莫不是你以为这些人是被狐妖震死的吧?”又一人补充说道,他的话又引起一帮人的哈哈大笑。
    “你们!”胡良想帮李青山说话,但是却被李青山示意打断了。
    “李大哥,我也觉得这墓好像不对劲。”我小声跟李青山说道。
    “先跟上去看看吧,怕是这狐妖并不是郭守真那个年代的。”
    第135章狐妖初现
    我、安小武、李青山和胡良跟着四门九派的人继续往狐妖墓的墓洞里走去,那墓的两旁都用圆木支撑着,防止洞口的坍塌。
    李青山看到这圆木后眉头皱得更紧了,李青山小声地告诉我们说,这支撑墓洞的是铁黎木。又叫铁木,木质坚硬,分量极重犹如钢铁,就算是长期埋在地下或者浸泡在水里也不会变形和腐烂,这铁黎木一般都是生长在河南河北,广西和陕甘地区,东北并不多见,在墓洞里用到铁黎木是支撑盗洞用的,而且如不是孙殿英那号人物,四门九派的人怕是还没人会用这铁黎木来做盗洞架子的。这里以前肯定是被人凿过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又把洞口给埋了。
    我说:“李大哥的意思是有人挖通了洞。然后又走了?”
    李青山点了点头说:“对。”然后他指着盗洞的两旁散乱的器皿继续说道:“你们看这些古董器皿,明显本来不该摆在这里的,有人将这些东西抬出来,但是还没来得及搬走,你们再看看洞顶。任何一个盗洞也不可能会打得这么大,看起来比城墙都要高了,没这个必要,如果我猜的不错,过一会,我们直接就可以进入主墓室,门都不用开。”
    我们心里都琢磨着李青山的话,一头雾水地跟着四门九派的人向里面走,一路上看到盗洞的两旁陈列着许多古旧的陶罐和细软,大家都是四门九派里的中流砥柱,对这些东西并不在乎,眼下最重要的的还是寻出狐妖所在的位置再说。倒是安小武不知道什么时候找来了一把小锤子,东瞧瞧西砸砸,一副深沉的样子。趁大伙不注意的时候偷了一串子珠子塞在口袋里。
    咱们一伙人大概又走了一百来米,前方忽然出现了一个大门,门的两旁镌刻着密密麻麻的古篆,上面分明附着着强大的气,这股气让我惊骇,因为和我身上的道气相差太大,我忽然想起了师傅曾经说过的话,他说他在年轻的时候进过一口古洞,在里面看到一张符箓,而符箓上有先秦时期练气士的气。
    本来大伙都以为又遇到了需要开启的大门,但是当最前头的汉子伸手推门的时候,险些一头栽了进去。大家这才惊恐地发现,原来这前面漆黑的门框之中,根本就没有门!
    而可怕的是,刚刚众人的探照灯竟然没有照进去!
    “这里就是主墓室了。”摸金校尉胡万方忽然说道,他的手从黑漆漆的大门上缩回来,对我们说道。“分金到此,风水尽断,四面环山。”
    我、安小武齐看向李青山,心中不得不佩服,我想不通他是怎么能从那铁黎木上看穿前面的主墓室里没有门的。
    那两个道骨仙风的老道士又捏出几张符箓,上面隐隐附着一股腐蚀之气,他们将符箓贴在主墓室大门两边镌刻的古篆上,那些古篆当即发出嗤嗤声响,化成脓水,从门台上淌下来,而原本古篆上的气也随之消失,我们眼前一亮,隐约看到了主墓室里的场景。
    这是一处类似于先前我们在地狱魔窟时看到人皮灯笼的迷雾洞天,只不过这里要比那处洞天小上一些,四壁触目可见。
    最先印入眼帘的就是这主墓室中间的一个圆台,这圆台直径十米,高约两米,圆台的四周镶嵌着散发莹莹微光的夜明珠。
    这圆台的上方对着一层圆鼓鼓的黑色小山丘,小山丘上长满了钢刺一样的植被。
    大伙都惊奇地拿着探照灯照向这个奇怪而瑰丽的圆台,不少人眼中露出贪婪的神色,夜明珠价值连城,这圆台边上镶嵌的鹅卵大小的夜明珠明显都是真的,凿下来一颗转手卖出去也够吃一辈子的了。
    然而这时候,我们进来时的墓门忽然轰隆隆地响了起来,在大门的两旁,分别有一道石门正缓缓向中间闭合,此时大家都挤在了主墓室的圆台边上,想要回去已经来不及。
    “不用慌张,搬山、卸岭两派都在这里,一道石门算不得事。”胡万方开口说道。
    这时,从四门九派的人群中走出来两个身形极其壮硕的大汉,正是两名卸岭力士,看起来有一种力大无穷的感觉。
    这卸岭力士起源于何时无可考证,五代十国时期就已经有记载,传言这卸岭力士的老祖在年轻时期于山中遇到了一个老翁,那老翁言称自己是黄巾力士的后人,传了他一套行气练武的法门,那青年不信老翁所说,黄巾力士可是传说中的仙吏,他回去之后半信半疑地练起了老翁所传的练气法门,只觉得身心舒泰,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后来到处打仗,青年被征兵从军,凭着高强武艺和自身的力大无穷屡建战功,成了将军,再后来传闻是被奸人所害便落草为寇,干起了摸山倒斗的行当,逐渐形成了今日的卸岭一派。
    只见那两名卸岭力士不慌不忙地走到即将闭合的石门两旁,双手各自抵住石门,大吼一声。石门当即被他们拦腰掰断,扯到一旁,我注意到这些人在动用力量的时候身体里猛然爆发的一股类似于道气厚积薄发的力量。
    一群人都为这两名卸岭力士叫好,古篆被废,大门横断,就再也没有能阻止大家的机关枢纽。
    这时候,那两名仙风道骨的道人从腰间的摸山袋中掏出几只铜镜分别固定在主墓室的洞口,名其曰是防止狐妖魅惑人心,传闻中的狐妖与黄皮子都懂蛊惑之术,盯着普通人的眼睛看一眼就可以控制人心,我这才知道这两个道人就是搬山派的人。叼团岁扛。
    当大家将探照灯都固定好之后,这才发现主墓室的四周墙壁上,清一色地全部画着一个老太太的画像,那老太太眼神阴翳地看向中间的圆台,眼睛散发幽幽绿光一般。
    如此情景让很多人都毛骨悚然,若在一般墓穴见到如此诡异的情景早就吓得退走,但是此时主墓室内一百多个人,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套绝活,哪还有怕的到底,更多的人则眼睛放光,盯着那圆台上镶嵌的夜明珠。
    不过大家也都懂规矩,摸金校尉胡万方没开口也就没人敢动那圆台。
    “胡爷,这圆台恐怕就是那狐妖冢,如此我们兴师动众地来了一趟就是为了杀那狐妖,谁知狐妖没找到,倒是找到了一堆宝,您看这夜明珠怎么分,咱四派九门的弟兄如此之多,是不是该多拿一些?”两名卸岭力士之一的大汉说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