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科幻小说 > 灵棺夜行 > 第5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5节

    我追问道:“谁?”
    瞎子道:“他叫无道,出没于庙街一带,具体在哪儿还得找。”
    庙街一带!
    我的脑海之中不知道为什么浮现出送给我小棺材的那位老板,难不成是他?
    我道:“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去找他。”
    瞎子摇头道:“不急,找他只能是午夜子时之后。”
    我听了差异不已,找人居然要大半夜去找,这也太奇葩了吧,除非他不是人,想到这里我的眼睛瞪了起来:“他不会是鬼吧。”
    瞎子道:“没错,就是鬼僧无道。”
    跟一只鬼学阴阳术,这……心里实在有点接受不了。
    瞎子道:“他原先是青云观的道士,后来做了和尚,死后滞留人间,一身阴阳术深不可测,只是他从不收徒。”
    第47章木屋
    据瞎子描述这位鬼僧无道先在青云观修道,战争年代弃道成僧一双草鞋一干法杖走遍大江南北替亡灵超度。
    是位不世出的得道高僧。
    听瞎子这么说,这位鬼僧无道的形象在我心中不禁高大了起来。
    我们在青云观附近一连找了好几天,可惜都没有遇上。
    我道:“他会不会不在这一带了?”
    瞎子道:“应该不会,我听说他在这一带积阴德,这里毕竟是他的家乡,他不会离开的,除非,他投胎去了。”
    我道:“不会这么巧吧。”
    瞎子在心中默算了一会道:“按照江湖上传言他要积阴德一甲子岁月,按照他圆寂的时间,日子还没有到,他应该还在。”
    又在青云山附近找了一宿。
    第二天我就让瞎子在家休息了,瞎子年纪大了,山上湿气重,容易生病,他用不着跟着我一起折腾了。
    毕竟拜师是我自己的事。
    这晚我手捧着一撮香沿着山道又来到青云观附近。
    缝木过林就插上一根。
    青云观晚上很安静,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而且道观保持着点香烛的传统,不用电,建筑也保留了南宋道观的风格,深夜来到这里有种乱入古代的感觉。
    夜风徐徐。
    乌云遮住了天上的明月,顿时全黑了下来。
    今晚的阴气比往常要重很多啊。
    算了下时间,原来今天是初一了。
    我拐进一片树林,十米就插一根香,这一带我并没有找过。
    树林内黑漆漆的。
    树叶婆娑声,参杂着虫鸣声,不禁让人心惊胆颤。
    树林阴气本来就重,是鬼祟极喜欢的地方。
    突然从树林深处传出一声怪叫。
    吓得我一哆嗦,香都掉地上了,赶紧捡了起来。
    瞎子的书上记载过,如果某一个地方深夜有怪叫声,那么最好不要进去,因为里面多半会有脏东西。
    我心里开始打退堂鼓了。
    前几次面对鬼祟虽说都死里逃生了,但我自己清楚,那是运气,我很清楚自己的实力。
    可都已经找到这里了,难道就这样放弃?
    咬咬牙。
    以后将要面对两只更加可怕的鬼,如果连孤魂野鬼都害怕的话,怎么报仇,怎么就父母跟乡亲。
    不过,礼貌一定是要的。
    我每隔几米就插一根香,树上地下都插。
    再从随身的书包拿出纸钱撒向天空,说道:“无知小儿借道此处,多有打扰!”
    一边撒着纸钱一边往里面走。
    快走出树林时,不远处的山脚传来交谈声。
    我闻声望去,却见一行人,大概有三四十人,手里各捧着根红蜡烛,沿着石阶正往山上走。
    现在才一二点,远没到晨练的时候,更何况,晨练的人也不会捧着蜡烛这么诡异啊。
    不对!
    我心中一惊,不会是……鬼!
    想到这里全身的寒毛不受控制的倒竖了起来。
    不会又这么巧吧!
    黑暗中的烛火散发出微弱的光辉,如同黑夜中的鬼火,晃晃悠悠的往山顶飘去,诡异的让人头皮发麻。
    我压下心头的惊慌,不对,不对!
    鬼是不可能手捧蜡烛的,他们本身就惧怕这种东西。
    为了安全起见我还是用通灵术照了一下。
    没有异常。
    这些上山来的全都是人。
    我不由的松了口气,可是奇怪了,他们为什么深夜捧着一根蜡烛上山呢?
    我问其中一位大妈:“大妈,你们这是干什么啊?”
    大妈答道:“求姻缘?”
    求姻缘!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半夜三更捧着蜡烛求姻缘,难不成是求鬼姻缘。
    不过,他们走的这条道,我没走过。
    我从随身的书包内找出一根红蜡烛,点上后,也学他们捧在手里,然后跟在人群中。
    越往上山走,周围越安静,好像大家都感受到了这种诡异的静谧,也都不敢说话了。
    夜风一阵一阵的吹着。
    每一阵夜风吹过来,我都感觉寒毛倒竖。
    让瘆人的慌。
    我感到不对劲,周围这些人都浑浑噩噩起来,目光游离,脸色发青,蜡烛的烛火还照在脸上实在是很吓人。
    我紧张的叫道:“大妈!”
    走我前面的大妈好像没听到我说话,继续机械的往上走。
    我又转过身对身后的人道:“小哥!”
    那个青年人也好像没听到我说话。
    怎么会这样?
    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
    上方有一条道,而且是修的很整齐的石阶路,一直通往山顶,在山顶还有一间木屋。
    木屋坐落在山头竟然一点都不突兀。
    好像很久之前就存在了。
    在石阶的边上有一口清泉,大家都排着队喝上一口,喝完,拿起边上的翠绿竹竿在一块石头上连敲了三下。
    然后木衲的沿着道路进了木屋。
    而其他人都在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我好奇的向木屋张望,里面透着一点微弱的烛光,还有刚进去那人的身影在窗户上晃动。
    我不由的瞪大了眼睛。
    窗户竟然是木框糊纸的窗户,这是很古老的工艺,在玻璃广泛运用之前的,只有民国之前的建造才用这种窗户。
    这木屋到底多久了。
    而且窗户纸竟然还没有破损的迹象。
    太诡异了。
    我忍不住用通灵术照了一下木屋,没有任何异常。
    不过一二分钟后那人就从里面出来了。
    出来后沿着山路下山去了。
    紧接着另外一个人也是喝了泉水然后敲三下竹竿进去了。
    一二分钟后也出来了。
    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
    大概半个小时候后轮到了我,我觉的还是别喝泉水比较安全,万一水里面有什么东西岂不是糟糕。
    我只拿起竹竿敲了三下。
    然后走向木屋。
    木屋在一片树林内,还挺深的,一路往里面走,看到道路两旁摆着一个个酒坛子,坛子上面塞着红布,还贴着黄符。
    这个东西我在瞎子给我的书上看到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