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戏精太子追妻日常 > 第12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9节

    因卖的急,一时不好出手,这家只得低价出售,一口价,六千两银子。
    金掌柜一得知这个消息,就赶来求见似锦。
    似锦也干脆利落,马上把银子交给了李飞,让他陪着金掌柜去见西隔壁的家主,请祥符县县尉曹翔做保人,立了合同文书,交付了银子,把西宅给买了下来,然后去衙门备案。”
    不过几日工夫,似锦就又多了一个产业。
    她也不急着布置,吩咐金掌柜让人把宅子打扫干净,先放在那里。
    这日是盼兮生日,周夫人命陶妈妈备了席面,一家人聚在惠畅堂吃酒说笑,热闹非凡。
    酒席散后,周胤因要回外书房处理公务,和周夫人说了一声,起身就要离开。
    似锦忙道:“爹爹,等等我,我有话要问您!”
    周胤微微一笑:“似锦,不用着急,我在外面等着你。”
    似锦在春剑的服侍下穿上娇绿缎面皮袄,戴上海獭卧兔,向周夫人屈膝褔了福:“母亲,我先回去了。”
    周夫人笑着道:“去吧!”
    自从似锦被册封为皇太子妃,她待似锦越发温和了。
    似锦出了明间,挤到了周胤伞下,跟着爹爹一起往前走。
    春剑打着伞远远缀在后面,一边走,一边看着人。
    似锦低声问周胤:“爹爹,太后宫里的兰女官,是不是我姨母?”
    周胤眼睛正视前方,用极低的声音道:“是。”
    似锦又问:“爹爹,我想和她见一面,怎么才能和她联系?”
    周胤低声道:“等你嫁入东宫,她会和你联系的。”
    似锦记在了心里,笑吟吟转移了话题:“爹爹,郑轶跟着和墨尘和先生读书,以后是要随着和先生留在京城了,姑父和姑母不在身边,他一定觉得孤独。”
    周胤不在意道:“好男儿志在四方——”
    他忽然觉得似锦似乎话里有话,便看向似锦:“似锦,你的意思是......”
    似锦看着前方的细密雨丝:“我只是觉得姑父若能调入京城,他们一家三口团聚,还挺好的。姑父是晋州豪富之家出身,也不在乎是不是肥差,他性格又恬淡,也不在乎是不是晋升。”
    周胤笑了起来:“我知道了。”
    又道:“其实皇太子平定肃州叛乱路过洛阳,洛阳知府赵时春及治下几位官员,包括你姑父,都表现很不错,殿下也吩咐过让吏部酌情重用。”
    殿下早和他商议过,要对平定肃州叛乱时表现出众的地方官员进行奖励,洛阳知府赵时春和洛阳判官郑欣都在名单之内。
    似锦听了,大为欢喜:“姑父不求重用了,能有一个让他发挥才干做实事的职位就行了。”
    周胤看了女儿一眼,又一次感叹:似锦若是男儿就好了!
    她很有政治嗅觉,天生的善于观察人,目标明确,做事认真,有野心,有耐心,有恒心,有承担,愿意配合别人,最重要的是,似锦天生有一种悲天悯人感同身受的能力——这样的人,真是天生的政治家。
    不过似锦能成为皇太子妃,未来的大周皇后,已经够幸运了。
    郑夫人今日去铺子里查账了。
    等她回来,已经过了酉时,天灰蒙蒙的,雨丝已经变成了雪花。
    似锦得知姑母回来,忙命人往西偏院送去羊肉锅子、各种涮菜和上好的南酒,自己也带着素心过去了。
    外面雪越下越大,风声呜呜,窗纸被风雪刮得啪啪直响。
    屋子里暖洋洋的,骨头汤在炭锅里咕嘟着,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方桌两侧整整齐齐摆着甜白瓷碟子,里面盛着腌好的羊肉片、豆腐、粉条、大白菜、蒜黄和切好的面条。
    郑夫人和似锦相对而坐,一人一碟香油蘸料,一杯加了蜜的热南酒,对着羊肉锅大快朵颐。
    腌好的羊肉片在锅中翻腾了片刻就捞出,在蘸料中滚一滚,肉质鲜嫩,美味之极。
    似锦握着酒盏尝了一口,觉得甜香醇厚,整个人从内到外全热了起来。
    她敬姑母饮了一盏酒,这才道:“姑母,过完年吏部考评,不出意外的话,姑父应该可以回到京城。”
    不待郑夫人说话,似锦又笑盈盈道:“姑母,我可没出力,我只是替您去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先前殿下前往肃州平定天神教叛乱,洛阳各级官员在知府赵大人带领下,出人出力出钱,立下功劳,殿下本来就下了褒奖之令,我姑父也在褒奖名单里。”
    郑夫人开心极了,道:“真是太好了,哎呀,真是太好了!”
    又道:“你姑父口中不说,可是我知道他想念郑轶,毕竟我们膝下就郑轶一个孩子......”
    似锦能理解姑父和姑母,笑容灿烂,举杯道:“姑母,我猜郑轶也快回京了,到时候你们一家三口就能团聚了。”
    她和小凤凰大婚在即,和先生作为她和小凤凰的共同老师,应该会赶回来参加婚礼的。
    和先生虽然不大能看上她,却把小凤凰当宝贝似的,似锦猜测他一定会在她和小凤凰大婚前赶回来。
    想到和先生得知她要嫁给小凤凰时的表情,似锦就乐滋滋的,心道:和先生一定会觉得自己的好白菜被猪给拱了哈哈哈哈哈!
    过了戌时,雪越下越大,渐渐转为鹅毛大雪,被风扯着呜呜飞舞着。
    似锦告辞姑母,在漫天飞雪中回到了正院。
    呆在温暖如春的房间,她忽然想起前世之事。
    前世这一年,也有这样的一场雪,那时候她已经开始做布坊生意,见雪太大,就安排当时的布坊女管事汪大嫂收留了不少无家可归的女子和孩童。
    想到这里,似锦忙吩咐幽客去门房内叫了李飞过来,隔着屏风吩咐了一番。
    如今的她不能兼济天下,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好了。
    李飞听罢,答了声“是”,自带着人去了嵩岳街寻金掌柜和药坊的女管事汪大嫂。
    大雪整整下了三日,等雪化完,又是五六日过去了。
    眼看着十一月就要过完了。
    这日药坊的女管事汪大嫂来给似锦回话。
    金掌柜得了似锦的传话,当晚就让人把黔药堂西隔壁的宅子打开,收留了不少无家可归之人,其中有一些愿意留下的女子和孩童,都被汪大嫂收留在了药坊后院。
    似锦思忖了片刻,道:“愿意留下的这些,得让她们吃饱穿暖,然后细细查看,根据每个人的资质品性不同,安排不同的活计,你和乔大夫郭大夫也说一下,让他们也留意一下,选些聪慧的男童女童做弟子。”
    汪大嫂如今有了事做,能够挣钱养家,气色越发好了,眉目也舒展了,眼睛里也有了光彩。
    她褔了福,道:“姑娘,您放心,我都晓得。”
    似锦前世就见识过汪大嫂处理事情的能力的,笑着点了点头,命人送汪大嫂离开。
    把每个人每件事都安排好了,似锦却依旧提不上劲儿来。
    她真的好想小凤凰啊......
    许皇后正与几个女道士在福宁殿偏殿讨论易学,探讨筮草和龟甲哪个更适合演算天数。
    自从小凤凰去了晋州,她对宫里嫔妃的动向再也没了兴趣,任凭年轻嫔妃争奇斗艳,自顾自投入易学和明理之中,快要成为易理大师了。
    讨论得正激烈时,女官王云芝急急来报:“启禀皇后娘娘,陛下驾到!”
    许皇后起身去迎。
    洪武帝穿着明黄缎面玄狐披风,一见许皇后便道:“东宫已经修缮完毕,皇后可愿陪朕去看看?”
    许皇后见洪武帝满脸的欢喜掩盖不住,心中诧异,却恭顺地答道:“臣妾自当从命。”
    洪武帝亲手扶着许皇后上了辇车,往东宫而去。
    在东宫外下了辇车,洪武帝却不急着进入东宫,而是立在东宫外面,向南张望着。
    许皇后正诧异,却见前方甬道上一群青衣卫簇拥着一个穿着宝蓝斗篷的人骑马而来。
    当先那人打马到了前方下马石旁,翻身下马,抬手推下兜帽,露出了一张清俊异常的脸——正是林岐。
    许皇后心跳加快,一把握住了洪武帝的手腕:“是......是小凤凰!”
    小凤凰回来了!
    洪武帝甚是得意:“皇后,朕安排这个惊喜还算不错吧?”
    林岐笑容灿烂,大步上前,拱手行礼:“儿臣见过父皇母后!”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婚(1)
    今日天气还算晴朗, 天上也有太阳, 只是这太阳似是隔了冰块照过来, 白惨惨的, 且没有一丝热度。
    似锦与倩兮盼兮一起去了惠畅堂。
    因惠畅堂庭院里的红梅开了, 似锦姐妹三人就剪了些梅枝和冬青,一人一个土陶瓶, 在东暖阁坐着插花。
    周夫人在一边坐着看书。
    似锦刚插好自己那份, 正和倩兮盼兮讲解, 孙妈妈就过来了:“大姑娘, 老爷请您到外书房见客。”
    “见客?”似锦一愣, “什么客人?”
    到底是什么客人,还需要她去见?
    总不能是小凤凰吧?
    孙妈妈笑了:“是一位姓和的先生。”
    似锦一听,就知道是和墨尘和先生了, 忙道:“我知道了。”
    周夫人笑道:“似锦, 你的瓶梅既然插好了,顺带给你爹爹送去,摆在他书房里, 到底雅致些。”
    似锦答了声“是”,亲自捧着瓶梅,与孙妈妈一起离开了。
    外书房院子里也是一片萧瑟,房顶上和竹林里的雪还没有化, 堆在那里,看着就让人觉得冷得很。
    大约是太冷的缘故,书房院子里、走廊里一个人都没有, 静悄悄的。
    孙妈妈掀开了门上的暖帘,请似锦进去。
    似锦一进去,就闻到一股极清澈的茶香,分明是沏了上等的毛尖,定睛一看,却见爹爹坐在东边靠窗的榻上,爹爹对面是一个清瘦英俊的中年文士,正是她和小凤凰的共同老师和先生,当下又惊又喜:“和先生!”
    想起和墨尘教授的礼仪,似锦瞬间收敛喜意,裙裾款摆,莲步轻移,缓步上前,端端正正屈膝行礼:“给父亲请安。给先生请安。”
    和墨尘打量着似锦,道:“小丫头长成大姑娘了。”
    似锦笑意盈盈:“先生却依旧是老样子,卓尔不群,清新俊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