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贵妃养成记 > 第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节

    “红儿姐姐,我原本是有的,只是一连做了几次藕丝糖,都用完了,不过我缺的也不多,麻烦姐姐开柜子看一下,只需一点便成。”初雪想起今早青云阁来人说王爷指名要藕丝糖,心里有些着急,她知道红儿的柜子里还有不少黑糖。
    见她这般说,红儿便将眼一瞪:“笑话,我的柜子里有什么东西,我不会不清楚!你是来显摆王爷爱吃你做的糖么?对不住,我可要干活了,你请便吧。”
    见她这般蛮横,初雪不禁气往上冲,她强抑怒意,语气平静:“红儿姐姐,文琴姐姐一直都说,各灶房之间一定要互通有无,这是点心房的规矩,况且你昨日还在我那里借来许多玉兰片,不是么?”
    红儿哼了一声:“我就是不借,怎么着吧你!”说完,她自顾自去切菜,口中还哼起了小曲儿。
    初雪正色道:“红儿,你当真不借?既然如此,青云阁来人取糖时,我可就是照实说了,是你红儿故意把黑糖锁在柜子里,才害得王爷吃不上藕丝糖!”
    “你——你居然拿王爷来威胁我?”红儿大怒,扔下菜刀,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初雪。
    初雪报之以冷笑:“就是拿他威胁你了,怎么着吧你!你敢打开柜子,说自己没有黑糖么?”
    红儿见她横眉竖目,一概往日谦和之态,再一想此事的后果,不由得咬牙道:“好,算你狠,不过,你可别太得意,看不惯你的人多着呢!”
    说完,自去开了柜子拿黑糖。
    取出装黑糖的布袋,往初雪怀里一扔,实在不想看她脸上得逞的笑容,转身便往门外走。
    出了房门,没走两步,就听一个清朗的声音道:“这位姑娘,可是点心房的人么?”
    红儿抬头望去,只这一眼,便是魂飞天外。
    只见院子正中,静静站着一个青年男子,剑眉星目,鼻直口方,身形高大威猛,头戴方巾,一袭青布直缀,虽是文士打扮,神态却隐约有不怒自威之态。
    自出娘胎以来,红儿从未见过这般英俊迷人的男子,她的一颗少女芳心,几乎快要跳出了胸腔,刚才在房里那一肚子气,早飞到呱哇国去了。
    见眼前这个胖胖的少女也不回答自己的话,一双眼睛只是直愣愣地盯着自己,那男子下意识地微微咳嗽一声。
    红儿这才回过神来,羞红了脸:“公子,你刚才说什么?”
    “在下是想问,这里可是点心房?”
    红儿点头:“这里就是点心房了,公子想来找点心吃么?”
    那男子摇了摇头:“在下是想找一个叫初雪的姑娘。”
    听他说出初雪这两个字,红儿心头泛起一阵不自禁的妒意,顿了一顿方将手往房里一指,没好气地道:“她就在这房里!”
    男子道了声谢,迈步便往房里走去,红儿想了想,到底还是跟着一齐走了进去。
    这男子走进屋内,一眼就看见一个身段婀娜的少女背影,正低头弯腰往柜子里放东西。
    “初雪,有人来找你!”红儿叫道。
    初雪站起,转身。
    男子微微一怔,眼前的少女身着月白衫子,鸦青裙子,一张素面,面庞却极是清艳,一双黑宝石般眸子,看人的时候略略倾斜,仿佛若有所思,却总是能让人不由自主将目光锁定在她的脸上,总之,这是一张美丽的,具有莫名吸引力的脸。
    想不到厨役之中,居然藏有这等人物。嗯,能把点心做得出类拔萃的女子,自身材质又能差到哪里去。
    初雪见来人面生,有些不解:“公子可是找我?”
    男子道:“初雪姑娘,在下张居正,在青云阁经常吃你做的点心。”
    张居正?红儿一听这个名字,就是一阵激动,这可是翰林院的编修,裕王爷的老师,当今世上赫赫有名的大才子啊,早就听说他是京城出了名的美男子,今日一见,果然是——红儿简直兴奋到不行了。
    初雪也听说过张居正的名头,也知道他是裕王的老师,只是,她没有红儿那般激动,张居正是谁,跟她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她只是点了点头,淡淡地道:“原来是张公子,不知公子来找奴婢,有何要事?
    张居正道:“托王爷之福,前日赐给在下一盒姑娘所做的水晶油包,说是江南地道点心,在下因家母是江南人,便将包子带回家中,谁知家母一尝之下,竟是大为赞叹,说很多年没吃过这般纯正的故乡风味了。”
    初雪闻言,心中一动:“敢问公子,令堂是江南哪里人氏?”
    “家母乃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氏。“
    原来是故乡人,初雪不由得面露微笑,对眼前这个男子不由得生了一份亲切之感:“慈溪可是个好地方。”
    “在家母心中,宁波是世上最好的地方,可惜我们很久没有再去外祖家了,姑娘,在下今日冒昧来访,实是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姑娘不要推拒。”
    “公子请说。
    张居正脸显黯然之色,呐呐地道:“前日家母卧病在床,病势竟是日渐沉重,她和我念叨着,想再吃一碗地道的宁波汤团……”
    听到这里,初雪已经明白对方的来意,便道:“汤团要现做现下,不如,傍晚放工之后,我去贵府,给令堂做一碗吧。”
    张居正低声道:“姑娘厚意,张某感激不尽,傍晚时分,我府中会有轿子在王府门前等候姑娘大驾。
    说完,便告辞而去。
    这里,红儿对初雪怒目而视,初雪也不去理她,拿了黑糖径自回房去了
    傍晚放工之后,初雪便出府邸而去。
    她走之后,娟儿来到偏厅给文琴报账目。
    “姐姐,我听红儿说,初雪出府给张大人的母亲做汤圆去了。”
    文琴微微点头,表示已经知道,继续算她的账目。
    “姐姐,那张大人是裕王的老师,姐姐难道就任由事情这样下去?
    文琴看了娟儿一眼,反问道:“事情就这样下去,有什么不好?”
    “初雪名声越来越大,万一东窗事发,对我们点心房只会更加不利。”
    文琴放下账本,直视娟儿:“浅草蝶粉的事情,你是听谁说的?”
    “这——这听谁说的并不要紧,要紧的是赶快把这个祸害给赶走啊姐姐。”
    文琴叹了口气:“这几日,我一直在暗中查看初雪放调料的柜子,她所做的点心,我也一一品尝过了,压根就没有浅草蝶粉。
    “姐姐——”
    文琴摆了摆手:“我爹爹是郎中,我家中曾备得有浅草蝶粉,我识得那种味道,初雪的点心里,没有那种味道。”
    娟儿涨红了脸,不吭声了。
    文琴轻声道:“娟儿,你和红儿还有小玉小书,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我们五个快十年的情分了,初雪再能干,在我心里,也越不过你们去,所以,以后若听了什么闲言碎语,自己先想一想是真是假,天色不早,你回去安歇吧。”
    第6章 赏赐
    傍晚时分,初雪寻了个借口走出王府,张家的车夫已经驾着马车在大门外等候多时了。
    张居正依旧身着那身青布长衫,走出大门来迎接她。
    初雪想起红儿等人素日里提到这位名震京师的大才子时,那双眼发光的样子,忍不住仔细打量了他一眼。
    眼前的男子二十五六岁的年纪,高大强壮,丝毫没有文弱之态,面目英俊明朗,气宇轩昂,顾盼之际,隐隐有着沙场秋点兵的豪气,可这样一个人,却才名远播,初雪也不禁暗暗称奇。
    张居正将她引进客厅。
    初雪没有想到,张府的马车只是普通的青布帷幕,朴实无华,住宅也只是普通的三进院落,可内里却如此阔绰。
    客厅里那些镶金镂银的茶具器皿,那些不明质地,却闪闪发亮的桌椅屏风,无不透露出厅堂主人的奢华生活。
    初雪在皇宫和裕王府呆了一段时间,早已不再是那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丫头,她一眼就看出来,这厅中的富贵气象,丝毫不输于裕王府。
    张居正似乎看出了初雪心中的诧异,便自动解释道:“在下的外祖几代都在江浙一带经商,略有积蓄,这些物件,都是母亲的陪嫁,东西粗鄙,不比王府富丽堂皇,让姑娘见笑了。”
    初雪寒暄了几句,心中却暗想,你说你外祖父略有积蓄,真是太谦虚了,能给女儿这般陪嫁的商人,一定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富之家。
    张居正请她坐下,随后丫头便奉上茶来。
    初雪认得,这茶壶茶杯是失传已久的唐代秘色瓷,珍贵无比,整个王府,只有陆侧妃有一个秘色瓷的盘子,被屋里的丫头看成宝贝疙瘩,只有在王爷想吃点心的时候,才会拿这盘子来点心房装点心。
    揭开盖盅,香气浓郁,浅缀一口,唇齿留香,初雪家里世代种茶,当然辨得出这是顶尖的好茶,这张家也真是古怪,吃的用的那么好,住的行的穿的却又那般寒素。
    初雪不曾忘记此行的目的,放下茶盅:“张公子,不知府上的厨房在哪里,物料可曾预备齐全了?”
    张居正笑道:“已经备齐,只等姑娘来了。”
    初雪手脚麻利,一顿汤圆做好,夜色尚未降临,张居正亲自将她送出大门,初雪正要上马车,张居正突然道:“姑娘暂且留步。”
    初雪愕然回头,只见张居正从身后一个婆子手里取过一个深红色的小锦盒,双手捧到初雪面前:“这盒中有一对珠花,是家母对你的一点心意,望姑娘笑纳。”
    初雪心头掠过一丝不悦,这是什么意思?赏赐吗?她是王府的下人,可不是他张府的下人。
    她垂下眼睑,没有去接那个小锦盒:“张公子有所不知,我也是浙江宁波府人,与你家老太太本是同乡,为她做碗家乡食物,是我自己愿意的。”
    张居正眸光一闪,他当然听得懂眼前这少女话里的含义,人家的意思很明显,我给你母亲做汤圆,是顾念着同乡之情,我要是不愿意做,我完全可以不做,别把我当下人,想到这里,他有些暗悔自己做事欠思量。
    便笑道:“既然如此,张某再送财物给姑娘,便是玷了姑娘的故园之思,请恕张某鲁莽。只希望姑娘不要嫌弃寒舍简陋,招呼不周,时常来与家母小坐,叙一叙家乡风物,家母一定会视姑娘为忘年之交。”
    初雪这才展颜一笑,点了点头,转身上车而去。
    次日清晨,初雪照旧在点心房准备青云阁和抱月轩两处的点心。
    抱月轩里的陆侧妃还算好伺候,每隔一日做一盘千层肉饼就可以了,可是王爷那里,却要求点心每天都不带重样的,这可真是难为人了。
    初雪拧紧眉头,想呀想,突然想起福建有一道著名的吃食肉皮馄饨,自己的家乡乃是鱼米之乡,何不将这道吃食改成鱼皮馄饨呢!
    想到这里,她便兴致勃勃地选面粉,选鱼肉,去掉鱼肉的腥气,研制调料,经过三个时辰的反复试做,终于做出了令自己满意的味道。
    青云阁的丫头取走那三大碗热气腾腾的鱼皮馄饨之后,初雪便搬个小马扎,坐在灶台边和林嬷嬷一道剥蒜瓣儿,一时无话,只听见院子里传来似乎是青云阁小太监的声音,一会又寂静下来,眼见窗外太阳要西沉,林嬷嬷就道:“今儿你算是混过去了,不知你明儿还能想出什么花样的点心给青云阁那边。”
    初雪眼角一弯:“王爷不是说每天的点心都不能重样吗,我今儿鱼皮馄饨,明儿猪肉皮馄饨,后天羊肉皮馄饨,搁上不同的调料做出不同的味道,不就成了!”
    一番话说得林嬷嬷也笑了,正要说话,就进点心房里烧火的小丫头坠儿进来道:“初雪姐姐,文琴姐姐叫你去偏厅。
    初雪心中立刻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上次去偏厅,是因为陆侧妃的千层肉饼,这次煞有介事地叫自己去偏厅,难不成那鱼皮馄饨又惹出什么事端了?
    她站起身来,看了一眼林嬷嬷,林嬷嬷脸上也有忧色,对她道:“我随你一同去吧。”
    俩人一起来到偏厅,只见文琴坐在正中的八仙椅上,红儿娟儿小玉小书等人都都在厅中。
    见初雪来了,文琴便道:“初雪,你今天做的鱼皮馄饨,王爷吃了觉得甚好,真没想到,你做的点心居然连续投了陆侧妃和王爷两位主子的口。”
    “那是姐姐教导的好,我不敢居功。”
    文琴点了点头,正要说话,红儿突然恨恨地道:“姐姐,初雪得了王爷的赏赐,我们大家好都是打心底不服!”
    初雪讶然,朝屋角的桌子上一瞥,果然看见两吊钱整整齐齐堆在那里,这才明白过来,怪不得刚才院子里传来青云阁小太监的声音,原来是给自己放赏钱来了。
    这王爷出手,就是跟陆侧妃不一样,陆侧妃赏一吊钱,都已经算得上是大手笔了,王爷居然一赏就是两吊。
    只是这一次,初雪没有像上次得赏钱那么欢喜激动,她明白过来了,三爷的酒菜不是那么好吃的,红儿和娟儿是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得了好处默不作声地,怎么也要找点事给自己添堵。
    文琴微笑着问红儿:“怎么,你又有什么委屈了?”
    红儿推了身边的小玉一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