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凤枭(作者:九月轻歌) > 第3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8节

    “这是自然。”许持盈把手边的东西亲自整理好,交还给贺太医,又问,“你与贺知非,可是本家?”
    贺太医称是,“只是很少走动。家父年幼时,贺家的大老太爷、二老太爷便分家了,微臣是二老太爷那一支,三代行医;大老太爷那一支则三代从文。”
    “知道了。”许持盈笑了笑,端了茶。与明月叙谈的时候,她听说了贺知非即将回到京城,是郗骁的主意,跟父亲做了笔买卖:父亲若是不答应,他就跟父亲赏识的后生找辙。
    父亲气得说这不是耍赖么?郗骁一本正经地说就看上贺知非了,姓贺的一日不回京做官,他一日抓心挠肝夜不安枕。父亲被这不伦不类的话气笑了,却也知道他的脾气,被磨烦了几回,也就同意了。
    她到这会儿还是啼笑皆非。
    郗骁坚持如此,是否与当年那桩婚事有关?
    敛起思绪,她命甘蓝去找沈令言一趟,“跟她说,必须照着我的意思办,不准视为儿戏,不然的话,每日来坤宁宫按时服药。”
    “奴婢晓得。”甘蓝笑吟吟地去找沈令言。
    到傍晚,许持盈听说了陆乾离京办差,由沈令言、梁攸合力暂代统领职责。
    其次,便是符家的去处:褫夺官职、流放千里。
    再一件事,就是许幼澄已死,今日许之焕请半日假,便是料理家事——这一节,萧仲麟也知道了,是锦衣卫指挥使苏道成领命寻找李二爷之后,与他提了提近几日几位重臣近日的动向。
    只是,锦衣卫只知道许幼澄暴病而亡,并不知晓原因。
    萧仲麟想着,许持盈一定清楚原因,横竖是上不得台面。她都若无其事,他就更不用当回事。
    此外,苏道成又提了一嘴郗骁曾先后两次夜访沈府的事儿。
    萧仲麟只是一笑。
    ·
    申时,值班房的大臣们按时下衙。
    郗骁慢悠悠地走在路上,别的官员都没他品级高,也就慢悠悠地跟在他身后。
    他听着乱七八糟的脚步声、絮絮低语声不耐烦,停住脚步,睨着众人,慢条斯理地道:“跟着我做什么?等我请你们吃饭啊?”
    这是又气儿不顺了,说出口的话却叫人发笑。众人俱是陪着笑拱一拱手,加快脚步,走到前面去。
    苏道成笑着赶上来,走在郗骁身侧,“没事儿总去沈府做什么?我可是照实告诉皇上了。”
    苏道成今年二十七岁,跟郗骁相识十几年,很有些交情。对有些事,隐约知道一些。
    郗骁道:“那是你本职。说不说的,我该去也得去。”
    “我还听说,你那些幕僚在帮你物色王妃人选?”
    郗骁瞥了他一眼,“怎么着,想毛遂自荐啊?”
    苏道成笑得不轻,“你这是又要疯啊?”
    郗骁继续胡扯:“你这婆婆妈妈的,比我认识的那些小丫头话还多。这脸细皮嫩肉的,捯饬捯饬真就能立马儿上花轿。”说完自己也笑起来。
    “你少疯话连篇的。”苏道成只关心一点,“那事儿到底真的假的?”
    “你管呢。”
    “我担心是假的。就你这一根儿筋瞎了心的人——”苏道成笑着收住话。
    郗骁笑,“我都这么缺心眼儿了,还不赶紧离我远点儿?”
    “我是得回去了。还有点儿事情没忙完。”苏道成临走之前,道,“我盼着是真的。何必呢?你就非得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
    “你见过用直溜溜的竹子杨树上吊的?等你忙活半晌把自己吊上去的时候,也懒得死了。歪脖树怎么你了?稳稳当当的就让人咽气了。”郗骁摆一摆手,“快忙你的去。”
    “得得得,我走。”苏道成哈哈地笑着转身,回了值班房。
    ·
    晚膳前,敬事房总管太监孙福托着银盘进门来,跪倒在书案一侧,举起银盘。
    银盘之中,盛放着美玉打造的膳牌。
    孙福恭声请萧仲麟翻牌子。
    萧仲麟翻一页书,道:“晚膳摆在这儿,晚些时候回坤宁宫。”
    李福称是,躬身退下,去坤宁宫传话。
    萧仲麟得空就会比照着西越舆图翻阅的书籍、公文、卷宗,是西越地域志与各地贫富、军兵驻扎等方方面面的情形。吞咽式地阅读、消化。
    地方上的折子送到龙书案上,总不能一无所知,单凭直觉批示。那样批示完,也会被许之焕和郗骁原封不动地送回。
    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一目十行、即刻批示?总这样慢吞吞,实在是让他起急。
    不积压奏折的皇帝屈指可数,而他奉行今日事今日毕的准则已久,短时间难以中和。
    匆匆用过晚膳,便又转回到书案后方落座,攻克奏折堆积成的小山。
    亥时正,卓永轻声提醒:“皇上,早些歇下吧?到底还没好利落呢,可不能这样操劳。”
    萧仲麟想一想,“把皇后接过来,让她先到寝殿歇下。”
    “……”卓永站在原地不动,有些心疼。皇帝今日可是足足忙碌了整日。
    “去。”用他熟悉的时间算,刚十点,睡觉太早了点儿。
    到了子时,他眼睛有些泛酸了,这才伸个懒腰,回到寝殿。
    许持盈已经睡着了,穿着正黄色寝衣,平躺在床里侧,睡颜恬静。
    萧仲麟看了她一会儿,低头亲了她的唇一下,放轻动作歇下,又唤人熄了灯。
    这两日没费多少力气,累的是脑子,精神上特别疲惫。有她在身边,只觉心安。
    将要入梦时,他忽然意识到:腿伤应该是要痊愈了,今日都没怎么发痒。
    ·
    许持盈醒来的时候,晨曦初绽,身形蜷缩在他温暖的怀抱。
    她揉眼的时候,听到了他温柔的语声:“醒了?”
    “嗯。”许持盈抬眼看他,“这么早就醒了?”
    “惦记着跟你说说话。”萧仲麟低头抚着她的面颊,“你睡着的样子怎么那么好看?”
    许持盈失笑,关心地问他:“昨日又忙到很晚吧?”
    “还好,不算太晚。”
    “别总熬夜。”许持盈抬起手,“总这样下去可不成。”本来那一场大病就让他身体亏损许多,痊愈后再不好生调理,怕是会落下病根儿。
    “怕我活不长?”他笑。
    “胡说。”许持盈点着他的唇,打趣道,“看你平日这做派,真要疑心你在临朝时也没个正形。”
    “不至于。”萧仲麟笑道,“这不是怕宫里宫外的人说我懒么?”
    “我可不敢。”
    萧仲麟亲了亲她的手指,“今日贺知非便可进宫,往后在户部行走。其实他本该在外面多历练几年。”
    任谁都这么看,但是郗骁不会。只是,这话她不方便说,便只是附和,“的确。”
    他忽然道:“这事儿是郗骁促成的。”
    许持盈看着他,“应该是。”
    “有些事情,你真该早些跟我解释的。”
    “你也没问过我啊。”许持盈扁了扁嘴,“我总不能好端端地跟你说这些,从何提起?”
    “……勉强说得过去。”萧仲麟点了点她的鼻尖,“只是,让我云里雾里那么久,一个一个比我还不当回事,心里总归有点儿不痛快。”
    “摆明了就是无稽之谈。”许持盈语声柔和,“我跟明月从小一起长大,性子相差无几。摄政王还是襄阳王世子的时候,有时候一看到我和明月就头疼——真是把我当妹妹甚至当小辈人。”
    萧仲麟刻意将这话题延伸下去,“怎么说?”
    “嗯……”许持盈将面颊上一缕发丝别到脑后,“我和明月小时候淘气,只要有机会,就往郗王府世子的书房里钻,去找好看的摆件儿、匕首,尤其喜欢他私藏的名画。那时候个子小,总要登着凳子拿东西,好几次都摔到地上,顺带着碰掉一些物件儿。每一次他都气得跳脚,又不能打骂,只能发发牢骚。”
    有一次,郗骁气得点着她和明月的鼻子,说你们这俩小兔崽子,整个儿就是俩讨债鬼,你们哪儿是我妹妹啊,活脱脱就是我姑奶奶。
    郗王妃在一旁听着他这乱七八糟的话,又气又笑,当即就拧着他的耳朵把他往门外拎,嘴里则柔声哄她们,说持盈别怕,我去给你修理阿骁哥哥,他就这一会儿的脾气,转头就忘了。
    知子莫若母,郗骁真就是一会儿的脾气。她们还凑在一起商量怎么弥补他呢,他已经是没事人了,一手领着一个,带她们去湖上划船、爬小山摘果子。
    那样热热闹闹的回忆,过了太久太久了,久到她现在偶尔看着郗骁,有恍若隔世之感。
    阿骁哥,摄政王,早已不可重叠,成了两个人。可爱的率性的哥哥,被他埋葬到了逝去的岁月长河。
    但是,那份兄妹情还在。
    去年秋日,他命人送密信给她:进宫与否,要三思而后行。决定之后,给我答复。我与令尊只是同朝为臣,与你却是兄妹,到何时都不会坐视你受委屈。
    她看完那封短信,心里暖暖的。
    随着老王爷老王妃相继离世,随着他南征北战的岁月越来越长,随着明月与她年龄渐长,他与她们说话的时越来越温和有分寸。但是初衷始终不改,总是护着她们,盼她们好。
    人们都说郗骁有好几个面目,的确是。
    往事在脑海一闪而逝,她听到萧仲麟语带笑意:“你淘气,我倒是不意外。郗骁跳脚的样子,我可想不出。”小时候淘气、顽劣的孩子才不受委屈,也讨人喜欢。
    “现在不叫跳脚了,现在是有些喜怒无常。”许持盈笑道,“他们兄妹一堆七大姑八大姨的,时不时就给他们添堵,被烦的紧了,就一点儿情面都不给人留。横竖都不是在意名声、面子的性情。”
    萧仲麟笑意更浓,“只宫里这几个,就够他们受了吧?”
    “应该是。”
    “沈令言说,建宁这一两日就会进宫。”
    许持盈问道:“会不会在宫里住几日?”
    “不好说。到时你看她怎么说,随她去。她跟太后能共事,但没多少情分。”
    “这话怎么说?”
    “就是相处时不像母女,但有事会站在一起。”萧仲麟道,“太后宫里的事,只能看出点儿端倪,参不透原因。”宫里奇怪的可疑的事情太多,单就记忆里那些,都已让他见怪不怪。
    “建宁公主和郗家兄妹,应该还算亲近。是以前,现在就不知道了。以前时不时听明月说起建宁。”
    萧仲麟想到沈令言针对萧宝明、赵习凛说过的话,玩味地笑了。
    说了一阵子话,卓永在门外叫起,两个人相形起身。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