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如意缘 > 第5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2节

    旁边还有康家的三姑娘,和两位李姑娘,看起来是亲戚关系,三姑娘的身材就和二姑娘不同,像普通的小姑娘,略有一点柔弱,现在的小姑娘们都是一样的,坐的多,走动的少,自然都不会太结实。
    不过那位二姑娘格外娇弱一点的样子。
    听说是赵家九姑娘,这几个姑娘都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估计也是不知道谁是谁吧,直到康五姑娘问:“赵姐姐怎么一个人在这里?赵七姐姐八姐姐呢?不是一起上京来了?还有秀姐姐。”
    赵如意说:“姐妹们都没来,我跟着护国长公主来的,公主到那边儿去了。”
    她是故意这样说的,果然,原本没什么表情的康二姑娘康三姑娘都看了过来,这才打量赵如意。
    那康二姑娘看起来十分矜持,想要问话,又不好意思开口的样子,就在后头轻轻碰了一下一位李姑娘,李姑娘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见到康二姑娘的眼色,就明白了过来,转头问赵如意:“赵姑娘跟护国长公主是亲戚?”
    赵如意笑嘻嘻的说:“不是啊。”
    她故意不多说,只又道:“公主叫我过去说话了。”
    然后她就走了。
    其实护国长公主根本没叫她,护国长公主只是在和宁国公夫人说话,宁国公夫人是亲王府正儿八经的郡主出身,封号安齐,是护国长公主的堂姐,这会儿正坐在那边说些家常事,赵如意坐过来,护国长公主就对安齐郡主笑道:“这是赵家九姑娘,如今住在我那里。”
    这些人都是最懂得眼色说话的,见护国长公主并没有介绍跟她的关系,自然也不追问,只是笑道:“好个齐整的姑娘。”
    赵如意笑着问了好,又转头看那边,果然见康家几个姑娘聚在一起说话,又在往这边看,而且碰到赵如意的目光就赶紧转开,这明显是在议论她了。
    可是那位康二姑娘虽然是看了她两眼,可她的神情却并没有嫉恨,不满,恼怒这样的情绪,甚至连不安这样的情绪也没有,好像就只是因为第一次看到一个可能和自己有点关系的人,只够她注意一下,并没有深究。
    她坐在一边,心不在焉的听着旁边拉家常,心中倒是琢磨开了。
    这位康二姑娘,对她的兴趣,甚至还没有那位康三姑娘对她的兴趣大呢。
    那位康三姑娘轻声说:“这位赵姑娘,莫不是公主给郡王爷选的侧妃?”
    康三姑娘可是知道,伯父和伯娘都是十分有意想要自己这位堂姐嫁做郡王妃的,三姑娘也巴不得,她自知自己是没有做郡王妃这样的身份的,可康家还没有分家,若是出了一个郡王妃的姐姐,那自己的亲事岂不是也更好选一点吗?
    赵如意没有看错,那边的话基本都是康三姑娘在说。
    康二姑娘却是心不在焉,她也就刚看了两眼罢了,柔声细气的说:“那又如何,跟咱们家有什么关系?且这样的话,哪里是我们好说的?”
    康三姑娘就撇了一下嘴,到底从小儿一个家长大,虽然后来境遇身份逐渐差了,可她到底多少还是明白一点儿。
    她这位堂姐清高的很,不仅长的美,琴棋书画更是精通,在京城早有才女之名,这一年来,京城几次有名儿的诗会花会上,做诗都拿了彩头,且传到男宾那边,也都博的喝彩,更有名士唱和之作,那位有名的神童田小公子也唱和了几回,堂姐更是爱不释手,在嘴里念了不知多少遍。
    听丫头说,还迎风洒泪,对月长吁呢!
    康三姑娘父母没有什么前程,不得不早入俗世,一心为自己筹划,竟忘了自古美人如玉,爱的都是俗世翩翩佳公子,并不爱那等荣华富贵,郡王头衔。
    她们说了一会儿,就有别的姑娘过来了,赵如意看的清楚,康二姑娘眼睛一亮,神情也变了,她对那里头的姑娘的兴趣,远比对自己大。
    这真是旁观者清,要不是自己离的远些,也看不出这样细微的变化来。
    赵如意看过去,新过来的姑娘里头,虽然都没有见过,但有一个姑娘偏偏有些眼熟,唔……看起来,有些像田太太的形容?
    田大姑娘?
    在通州码头遇到过她们家,赵如意当然知道她们在京城,不过竟然也来了这样的场合,倒叫赵如意有点意外。
    护国长公主不是说这里都是京城里有数的人家吗?怎么有她们?
    一靠近,康二姑娘就不自觉的拉住了田大姑娘的手,脸上带出了笑来。
    过了一会儿,安齐郡主走开了去,赵如意才拉拉护国长公主的袖子笑问:“这里这么多姑娘,公主属意哪几位?”
    护国长公主啼笑皆非:“你这小丫头,倒还惦记着这个!我是说来哄老太太的。”
    赵如意摇摇脑袋就想明白了:“那您其实是已经选好了吧?”
    “谁啊?”赵如意悄悄的问。
    护国长公主笑着点一下她的脑袋,皇上的意思,并不想要如意今后留在京城,京城人太多,关系太错综复杂,且太后一党势力不可小觑,皇上并没有把握护的她周全,倒不如在外头自在如意。
    是以,既然没有必要,护国长公主并不打算把京城的那些人家,那些形势一一的说给她知道。
    护国长公主看了这几年,确实最有心康家二姑娘。
    康三老爷康修瑾任礼部侍郎已经四年了,他进士出身,又有实干,皇上有意提他一级,外放大员,不过有些位置很是要紧,不是皇上有把握的人,皇上也不敢用。
    那康修瑾也是聪明人,琢磨了一圈,康三太太就带着康二姑娘常去公主府给护国长公主请安了。
    康二姑娘长的美貌又有才情,琴棋书画皆通,生的袅娜婉约,说话也柔声细气颇为温柔,尤其是性情体贴柔和,护国长公主也确实喜欢她。
    长寿常在军营,回来还不得有个知疼着热的人么?
    康家则更心热些,指望着拿下了郡王妃位,不仅女儿前程有了,自己的前程也更好了。
    到底皇帝比太后娘娘年轻许多呢。
    赵如意没打听出来,转头,护国长公主又跟另外一个贵妇人走出花厅,不知道说什么去了。
    第34章 出头
    第三十四章
    田大姑娘在京城这些姑娘们的圈子里, 居然意外的颇为受欢迎。
    田家在京城里, 可是说不上有什么名气的人家,唯一的名气, 来自于皇上曾经夸过田小公子,现在更近了一步,已经考到了乡试第二名。
    不过在姑娘们这里, 名声就不完全来自于皇帝的夸奖和科举了,更多的是来自于田小公子俊秀的长相, 潇洒的举止, 纵横的才气,温润如玉的气质。
    有这样一个兄长, 田大姑娘便意外的发现,自己才刚进京,就很成功的进入了京城闺秀的圈子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