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如意缘 > 第4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7节

    可这会儿,太后反而不自在起来了,这丽妃为了自己的位分,连根本不认得,不知道具体如何的人都荐进宫里来了,虽然确实得益,可丽妃的那用心就很不可取了。
    这是要拿她老人家的身体来博前程啊!
    太后娘娘这样想着,就对赵如意道:“你们家的宅子那是朝廷的事,跟你并不相干,来人,赵九姑娘有功,赏赵九姑娘白玉如意一对,贡缎十匹,金玉簪子各一对……”
    宫里动赏,向来不太直接赏金子银子的,就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赏许多样,以表达太后娘娘对给自己解除了病痛的赵九姑娘的喜爱。
    也亏的太后娘娘记性好,赵如意想,说这么一串,简直就像师父说的,只差没送面锦旗了!
    赵如意看好了太后的病,赏她自然就是给自己体面,是以就格外多赏了两样。
    太后又道:“护国长公主引赵九姑娘进宫,孝心可嘉,赏华缎四端,金玉一匣。”
    丽妃娘娘脸色微微一变,忙低下头掩饰,旁边有些宫妃就跟着微笑了一下,谁都明白太后娘娘心中的考语了,赏护国长公主不赏丽妃,丽妃这次荐人,那只怕是适得其反了!
    只有皇后娘娘脸上那点儿微笑依然一点不变。
    赵如意得了赏,知道没自己什么事了,便看向护国长公主预备告退,正在这个时候,却听外头太监高声通报:“皇上驾到!”
    真是有运气,一来就见到皇上了,赵如意想,那可是九五至尊呢!
    侍立在一边的掌宫太监于桂这原本还没出去,听了这一声,连忙出去迎,没想到皇上也不知道在急什么,并不是往常那样和缓,反是大步流星的走进来,于桂不妨,在门口就差点儿撞到了皇上,急急的往后退,狼狈的差点儿就坐倒在地上了。
    “恭请皇上圣安!”
    在场宫妃和命妇自然要都跪下去见驾,只有皇后娘娘和护国长公主站了起来。
    皇上来了,年轻的宫妃都高兴的脸色泛红,她们到太后宫中侍疾,一大期望就是能碰见来探望太后的皇上,这会儿一个个目注皇上,都希望皇上能多看自己一眼。
    可皇帝的目光只是粗粗一扫,只管找那个他唯一没见过的人!
    赵如意好奇心一向很重,虽然跟着人跪下见驾,可还是忍不住悄悄抬头去看那位九五至尊。
    天下人大约没有谁会不想看一看皇帝的样子的吧?赵如意理直气壮的想。
    她以为自己悄悄抬头很谨慎,却不料抬头一看,皇上居然就正看着她!
    低下头未免太欲盖弥彰了,于是赵如意就甜甜的笑了一下。
    第31章 沈大人
    第三十一章
    天门訇然中开, 漫天星子闪耀!
    皇帝怔在了当地。
    太后的声音响起来了:“皇帝不认得吧?这是护国带进宫来的姑娘,别看她小小的年纪, 医术却好,这才一会儿,我就觉得舒服了许多。”
    太后说话了, 皇帝才算回过神来, 把眼睛勉强移开,其实赵如意也就只是笑了一笑,早低下头了, 她总不能老盯着皇帝看啊!
    皇帝随手命众人平身, 早有小太监搬了凳子来放在太后床边请皇帝坐了,皇帝探身看看太后娘娘的气色,便笑道:“母后这气色看着就是好了许多了。皇姐素来是最有孝心的,如今母后病着, 皇姐自是寝食难安, 母后既好些了,我与皇姐都欢喜的很。”
    这话一说,又有人悄悄的去看丽妃的脸色, 她平白算计一场, 这会儿太后完全当没她的事, 还在皇上面前这样说, 那可真就是板上钉钉白筹划一场了。
    说不得太后娘娘心里还要记她一笔呢, 难免叫人幸灾乐祸。
    丽妃只管低着头, 谁也不看, 脸色虽然看着还是十分平和的,两只手却在袖子里把一块手绢子绞的稀烂。
    南郑侯夫人站在一边,脸色比她姐姐还差远了,颇有点惴惴不安,她也知道蒋侍郎这次倒霉了,而自己还不得不踩上一脚,回头侯爷知道了,只怕又是一场气生。
    可是她是真的不得已啊!她总不能对太后说,是自己要蒋侍郎拟的那斩立决啊。
    皇帝当然没有留意到这底下的眉眼官司,他又笑道:“这是谁家的姑娘,这样能干?”
    皇帝问话,赵如意便走出来一步答话:“回皇上的话,臣女是锦城人,二伯父是永宁侯赵桦。”
    “好,很好。”皇帝一脸笑容:“几岁了?”
    皇上真随和,不仅和太后完全不同,与皇后娘娘那种制式的温柔和气也完全不同,赵如意第一回得见九五至尊,居然一点儿震慑,惧怕,威严等等的感觉都没有,反而就在心里琢磨开了,嘴上还规规矩矩的回答:“回皇上的话,臣女十五了。”
    “好,很好。”皇帝又一脸笑的说。
    十五有什么好的?赵如意这样的人都有点发蒙了,还是护国长公主一脸惨不忍睹的开口了:“皇上,赵九姑娘虽然年纪还小,医术却十分高明,母后得她用了药,这会儿看着精神都好多了!”
    “好,赏赵九姑娘!”皇帝好歹还是个皇帝,总算是回过神来了,笑道:“朕为了母后的病情日夜悬心,赵九姑娘这是为朕分了忧了,赏赵九姑娘南洋珠、珊瑚各一匣,尚宝司上进秋季使的各色首饰等物,准赵九姑娘自行挑选。”
    没说挑选多少件,那就是赵如意想挑多少就挑多少的意思了,这听起来有点古怪,赵如意便推辞道:“不敢当皇上的赏赐,太后娘娘已经赏了臣女了。”
    “太后赏了就不许朕也有孝心了?”皇帝和气的笑道:“你这小丫头还跟朕客气呢,只管挑去。”
    护国长公主就抿嘴笑道:“母后您瞧,皇上知道您这好些了,就欢喜的这样,回头真照赵九姑娘说的再用三天药就大安了,皇上不知道还多喜欢呢!”
    太后这会儿心情颇好,虽然也觉得皇帝的赏赐有些不寻常,可她看赵如意也顺眼的很,便点头道:“皇上素来纯孝。”
    可皇帝简直听不得赵九姑娘这三个字,忍不住又问:“赵九姑娘说再用三天药母后就能大安了?”
    护国长公主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只得说:“赵九姑娘看了太后的药方儿,说太医用药并没有错处,原是出于谨慎,虑了母后的圣寿,这才是大医风范,只要照着药方再吃三日药,就能大安了呢!”
    “真能干!”皇帝击节赞叹。
    赵如意简直不知该如何答话,她就只能笑了。
    当然,这会儿得了机会,她还是忍不住悄悄的打量皇帝,皇帝并没有穿龙袍,只穿着寻常常服,看起来四十多岁的样子,生的颇为俊美,身材偏瘦,看面相骨骼,果真与护国长公主有一脉相承之处,但看得出不同母,甚至连安郡王的容貌,也寻得出与皇帝相关的蛛丝马迹。
    不过安郡王身量颇为高大,也健壮些,大约也是因着父系武将的缘故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