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李白宠妻录 > 第17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79节

    许萱与那人对视了一眼,不可置信道:“知...知礼?”
    李白闻言也才发觉面前人似乎有点熟悉,刚想仔细看看,那人将手中银两一扔,转身跑了开来。
    许萱欲追,却被李白拉住:“算了,他不想见你,更不想接受你的施舍。”
    郝家被抄,他居然没有死?那么他是如何躲过这一劫的?这么多年,为什么不去找郝象蓉呢?
    那摊主叹了口气,道:“这人是前段时间才来的,经常看见他乞求施舍,好像是脑子不大好使了,一条胳膊还是废的,不知道经历了什么事情,可怜人哪!”
    许是那时候侥幸逃出来的时候受了伤罢,许萱很是内疚,这些年来苟且偷生,对于他们这些读书人来说,倒还真不如当时就......
    “你可知他晚上住在哪里?”
    摊主道:“这些要饭的可多了去了,兵事一日不止,流民就会越多,不过他们也不会在这里待长久,说不定明天就离开安陆,去别的地方要饭了。”
    李白道了声谢,揽着许萱离开了此地,见她情绪一直低落,便安慰道:“这么多年了,即便他一开始不适应吃了很多苦,现在也该是习惯了,否则既然来了安陆,怎么不去寻他的亲人和从前的朋友,不管怎样,都不至于继续乞讨,靠人施舍度日,他不想要你的可怜和同情。”
    许萱无言,有时候觉得命运是公平的,有的时候又觉得不公,即便安生度日,也有可能被人累及,主要还是没有强大的可以保护身边重要的人吧。
    “我们的生意一直很好,如今得了许多钱,虽然现在因为兵事的缘故,粮食价越来越高,买酒的人少了一半,不过我们的存货和钱还是有很多,不如哪日专门设个摊子,发些银钱给那些无家可归之人,好歹能在安全的地方有口饭吃。”
    李白宠溺的看着许萱,她总是这样善良,让他与有荣焉:“好,都听你的。”
    发放钱财,使得李白再一次美名远扬,得了许多民心,然而有民心又有何用,在这战乱年代,也只能做这么一点小小的事情来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即便是能力有限,哪怕只能帮助眼前一些人,在他们看来,也很是满足了。
    钱财散了一大半,两人一点担忧的意识都没有,战事终将结束,以杨玉环的性命,换取更多人的存活,也算是个划算的买卖,然又有谁会替杨玉环不公呢?
    战事逐渐平息之时,李白已经将石室前后的土地都开垦了出来,平时耕种一些庄稼,每日里对着自己的成果念书作诗,甚为清闲。他们的酒生意又再次好了起来,不过经历过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只要心存期待,总会是越过越好的。
    有时收到杜甫或者高适等人的来信,俱是羡慕不已。
    李白也只是一笑置之。
    次年,太子李亨于农历七月十三日在灵武登基为帝,遥奉李隆基为太上皇,改元至德,史称唐肃宗。
    李亨一即位,便广招人才,还特意派人书信一封送至李白手中,这么多年,他依然记挂着李白,希望有朝一日能助他一臂之力。
    他在信里还提到了许萱,说一直记得那年,尊夫人道朕将来定会有一番作为,先生若愿协助朕,朕随时恭候先生大驾。
    如今太子已是真龙天子,李白想,哪怕是再早一些时日,他或许还会动心,但现在......他的志气全然被这个不公的时代磨灭,不想勾心斗角,不想与人周旋,更不愿到了这个年纪,还要学会圆滑世故,太累了。
    “你回去告诉圣人,会有更优秀的年轻人协助他的,只要他做明君一日,大批贤人志士,自会像百鸟朝凤一般。”
    这个决定是他自己做的,没有告诉许萱,他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就这样吧,人生几十载,他已经过了一大半了,已然承受不起更多的失望和绝望。
    ---
    公元750年,李伯禽娶妻,一家人办了酒席,并未大张旗鼓,是位普通人家的女儿,没有显赫的身份,也没有万贯家财,却生的很乖巧,一对小夫妻也很是相爱。
    李平阳也越长大越好看,远看像是小许萱的翻版,近看又有些像李白,完全是将二人的优点全都遗传到了。随着她渐渐长大,便开始有人向李家求亲,李白连听都不听,就将说亲事的人统统赶了出去,敢打他女儿的注意,绝对不可能。
    后来被许萱说了一通,他们二人年纪越来越大,总不能剩下女儿独自一人活在这个世上,没有人照顾该多可怜。李白这才大发了慈悲,勉强看那些年轻后生一眼,却也是挑肥拣瘦,一个都看不上。
    年纪越来越大,儿女成家后,父母自然也早已不在世间,李白和许萱也乐得清净,每日里过着二人世界,然他们有时还会一同携手出游,只是身体已不如从前,走不了太远的路了。
    ---
    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床榻之畔,许萱紧紧握着他的手,看他眉眼间仍然俊朗非凡,几十年过去,在她眼中似乎不曾变过一分一毫。
    李白望着她的眼神,仍然带着无限的深情和宠溺,只是这一次,却多了一些内疚和担忧:“我这一生啊,到了最后,还是有些遗憾的,最年轻的时候的愿望没有实现,终归是一件憾事,幸而有娘子一直陪着我,我很是满足和幸福,纵观过去的六十年多里,最大的运气,便是遇见娘子的那一日,秋叶纷纷而落,娘子翩然而至我面前。”
    似乎到了这个年纪,对生死大事已经不像年轻时那般畏惧和难过,看他每日病的痛苦,许萱宁愿他早些解脱。
    她轻轻拍了一下他的手:“胡说,明明是你走到我面前的。”
    李白笑了笑:“我虽看透,想通,但心里总是有那么一块地方,是遗憾的,人的欲望和需求总是无穷无尽,有了这个,便想着那个,不过至少这一生有娘子陪在我身边,我的快乐多过不快乐。”
    “不能走在你后面,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失信于你了......若有来世......”
    握着的手缓缓滑落,许萱一怔,抬头看他慢慢阖上了眼睛,忽而就忍不住伏在他身上哭了出来。
    “一代绝世才子,能遇见你,才是我的幸运。”
    同年五月,唐肃宗李亨驾崩,其三子李倓即位为唐代宗。
    -------
    后记。
    三年后,安陆白兆山。
    一位身穿浅蓝色长衫的少年背着一个箩筐,里面装满了书,他却丝毫不觉得沉一般,迈过几大步,他终于看到了祖父说的那间石室。
    他走到门口张望了一番,见院内并没有人,便轻轻喊了一声。
    过了许久,里面才传来一点动静,一位头发花白的妇人走了出来,看到他忽然愣了一下。
    少年忙行礼道:“晚辈许浑,见过姑奶奶。”
    乍一被人这样称呼,许萱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但见来人生的唇红齿白,甚为标志,不像个坏人,便招呼进来道:“朝青出去买菜了,家里便没有什么人了,你可是来讨口水喝的?方才猛一见你,还以为看到了一个故人......”
    “哦?”许浑接过许萱递来的水,好奇道,“那故人也似我这般俊朗么?”
    许萱忍不住笑道:“他比你好看多了。”
    许浑不服气的哼了一声,将杯子放下,又从身后的一箩筐书里拿出一本,递给许萱道:“这是我祖父让我给姑奶奶带来的,说以前姑爷爷给我祖父的,还说这本书原有第二本的,当年姑爷爷让祖父看完记得寻姑爷爷要,后来我祖父跟着我祖父的父亲去了长安,便再没有机会,前些日子知我来安陆,便特意让我过来寻姑爷爷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