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李白宠妻录 > 第14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4节

    李白闻言也下了马车,烈日照射的人眼睛都睁不开,他眼中亦闪过一丝迷茫,而后洒脱道:“随缘吧,能遇到是你我的运气,若是遇不到也在常理之中。”
    杜甫一想也对,他近来遇见李白之后,觉得怎样都挺满足的,他忽而灵光一闪,兴奋道:“先生,既然你我二人都这般喜欢道教,不如就入了道家,去寻道教的师承造真箓、授道箓,入道教,不枉来这东鲁一遭了。”
    李白顿觉是个好主意,总不能白来一趟,两人拍手即合,先去了齐州,那有紫极宫道士高天师,李白慕名许久,奈何只收取了李白一人,杜甫只得另去他处寻师。
    李白回来后很是高兴,和许萱说起受箓,看起来比入宫为官要高兴许多,杜甫在一旁是又羡慕又遗憾,不过天下之大,道家这般多,他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毕竟李白如今名气这般大,而他还一无所有,就算是按照年龄,也该是李白的。
    “要是收两人就好了。”杜甫不甘心道。
    李白劝道:“这一次没有授成也没什么关系,你又年轻,以后多来两次,总还是有机会的。”
    许萱看着李白十分新颖:“李郎以后就是道士了?”
    李白笑道:“怎么样?有个道士的郎君是什么感受?”
    见杜甫还在,许萱不好说什么,只不好意思道:“我原来以为道家和佛家一样,都是不能娶妻生子的。”
    李白哈哈一笑:“道家从没这些规规条条框着,只要诚心,是同道之人便可。”
    杜甫羡慕的看着两人,忽然觉得李白纵然没有施展自己的抱负,但这样的生活似乎也很不错,毕竟这些日子他都看在眼里,李白的快活没有一丝一毫的作伪。
    李白还在兴奋的说着受箓当时的场景,又道:“总算是又圆满了一件心事,听说李邕的家似乎就在这里,不若明日打听一下,前去拜访。”
    杜甫顿时又精神了起来:“好啊,我也久闻他的大名许久了。”
    很久没有见李白这么高兴过了,许萱自然任由他折腾去,衣裳只做了四分之一,她打算在离开齐州之前将衣裳做好。
    李白和杜甫每人提了一壶好酒,便走便打听李邕的家在何处,好在李邕的名气很大,许多人都知道这位以文章书法闻名的“李北海”,故而他们很是顺畅的来到了李邕府前。
    听说李太白前来拜访,向来喜欢结交的李邕甚是开怀,亲自出门将二人迎接入内,好茶相待,见两人带了好酒,也不客气的收下了。
    “昨日听说太白来了齐州,但总归是道听途说,不敢贸然相信,没想到你们今日竟然来看我。”李邕见杜甫气质亦不同凡响,惊讶道,“这位是?”
    杜甫便自我介绍道:“在下姓杜名甫,因在洛阳偶遇太白先生,一聊之下甚觉交心,同慕先生名讳,便一起来了此地。”
    李白附和道:“子美文采非凡,白初看他亲手作的诗时,亦惊为天人,暗叹实在是后生可畏啊!”
    “某一见此人便觉非等闲人耳,既然又是和太白交好,定然也是个希世之才了。”李邕捋了捋胡须,他今年已经年过半百,但精神看起来仍然很足。
    第108章 醉里挑灯看剑(五)
    李邕的府邸充满着书香气息, 到处都是他亲手写的字, 他向来都是以书法闻名, 每逢过寿和过年,都会有人请他来写对子, 只是李邕岂是随便什么人都给写的!
    李白边看边感叹道:“太守的字乃举世无双,以前也只是偶尔看过一两眼, 着实令人震撼, 这世间再也寻不到第二人与太守相同的书写了。”
    李邕闻言,冷哼了一声:“总是有人喜欢将别人的东西拿来稍加改动, 便说是自己的东西,此举才是令人最痛恶所为。”
    这个李白倒是有所耳闻, 李邕平生最厌恶别人学他的书法,喜欢有创新的后生,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似我者欲俗, 学我者死。可谓是深恶痛绝,便能令人知晓李邕是如何厌恶反感别人学他的了。
    杜甫道:“若这世间所有人都有太守这般觉悟,不知能逼出多少杰出的人来,奈何更多人喜欢偷懒。”
    “正是如此!”李邕不能再认同道, “也不知那些人究竟是如何想的。你们二人打算在此停留多久?”
    杜甫略带遗憾道:“若是无事,自然想多待一段时间,只是先前和人约好,恐怕明日就得回洛阳城了。”
    李白奇道:“来之前怎么没有听你说?”
    杜甫笑了笑:“不想扫了先生的兴致,况且我本也对太守慕名已久,早就想来这里了, 也是兴致所及,一时忘了和别人的约定。”
    李邕惋惜道:“本想介绍一位南陵名家的后代与你们结识,不知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刘祺这个人?他比我小上几岁,几十年来收藏了许多名人名士的字画,你只随意说出一个人的名字,他几乎都有那人的真迹。之前是一直住在南陵,去年才搬来的齐州。”
    “哦?”李白甚是感兴趣,“那我倒还真有几位的名人的字画想要观摩一二,子美啊,看来你没有这个好运气了!”
    杜甫听了更加难受了,但与人相约,定然不能无故失约,那岂是讲信用之人做的事情?
    李白见他可怜,也是于心不忍,问道:“若是今日能见一面,你也不必满脸遗憾的回去了。”
    李邕呵呵笑道:“那我这就亲自写个帖子,看他今日是否得空罢?”
    杜甫忙感激道:“那就多谢太守了!”
    也不知李邕在帖子里都写了些什么,那刘祺很快就来了,甚至还带了些字画,皆小心的放在匣子内,亲手抱进来,看起来甚为珍爱。
    “文祺来了?还以为你今日没有空闲。”看这两人甚为熟络,应当是尝尝聚在一处。
    刘祺笑道:“你都写了帖子了,我哪敢拂了你的面子,这两位就是你曾提起的后生才子?”
    “正是!”
    几人相互行礼介绍后,刘祺将目光从杜甫身上收回,放在李白身上来回打量,甚是满意,他指了指李白的浅色长衫,意有所指道:“在长安待了一年,还能这般素净,也是不容易,我读过你写的诗,都很好,只是没有你亲手写的真迹,若是不嫌弃的话,可否亲手书写一首诗,赠送与我?”
    李白忙道不敢:“先生收藏的字画,定然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白怎能与那些名人相提并论。”
    刘祺却道:“某这一生,最是喜欢你们这些有才之士,我年轻时也写过一些诗,作过一些文章,奈何都平庸无奇,后来索性就当了个收藏家,即便自己作不出来,能每日看着你们写的东西,也是很满足了。”
    “先生才真是喜欢文才之人,白受教了。”
    刘祺又对杜甫道:“后生,你也写一首,待你名气大了以后,我还能吹嘘一番。”
    几人哈哈笑了起来,他都这般说了,李白和杜甫自然不好拒绝,只得将自己觉得作的最好的诗写了来赠予他,又得来李邕和刘祺的连连称赞。不过刘祺却万万没有想到,他今日这一番鼓励的言语,不过数年之后,还真的有了吹嘘的机会了。
    刘祺将二人的诗好生放了起来,又将自己带来的前朝名人字画与几人欣赏,李邕看了调侃道:“往常我去文祺那里,也不曾见过这么宝贝的字画,看来文祺还是对某留了一手啊!”
    刘祺哈哈笑道:“老东西,这些还是我前段时间去别地高价买来的,我那里有什么你不比谁都清楚,本来也想今日找你,就是给你看这些字画,你倒是先倒打一耙了!”
    李白看了这些字画,深觉此行着实太值了,不仅入了道教,又见了李邕,还看到了前朝的真迹,真是不虚此行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