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鬼面将军宠娇娘 > 第10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3节

    朱思琪忙道:“够了,够了,施粥又不是只有我们两家人而已,何况我祖母每年都施粥,又不是一日两日了,不少人看在我祖母的面子上,都参与进来了,筹到米粮银钱,足够施粥到正月十五”
    “那就好。”宁如玉安心了些,想起另外的事,又道:“我听说最近二皇子也在想办法处理灾民的事情,不知道他那边筹得怎么样了?”
    朱思琪扑哧一声笑出来,“他天天上门去找那些朝中大臣捐钱,可是那些大臣们,都知道这银子捐出去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自私自利的人不在少数,让他们捐银子,就跟割他们身上的肉一样,少的捐个几十两,多的捐个几百两,出个多就没可能了,二皇子到现在还没把救灾银子凑齐呢!”
    ☆、178
    宁如玉想, 二皇子凑不够救灾的银子, 这下就尴尬了, 以他的性子,只怕不会轻易放弃。
    “二皇子就没有想想其他的法子?”宁如玉问。
    朱思琪一听更乐了,笑着道:“他如何没有想法子,他可想了一个很绝妙的法子, 逼着朝中的大臣都必须捐。”
    “逼捐?”宁如玉很吃惊,意外二皇子怎么会想出这么一个蠢笨的法子来。
    “可不是,他也不知道怎么就说通了皇上, 让皇上同意了他的法子, 现在他要求朝中大臣根据职位每家每户必须捐多少米粮呢!不捐钱就叫侍卫到人家家里去守着,家里有就什么拿什么, 还要让人家签欠条!”朱思琪道。
    “这不就成了硬抢了?”宁如玉觉得二皇子人傻了,用这种逼捐硬抢的法子,还不得把所有的朝中大臣都得罪个精光, 往日里看二皇子那么聪明的一个人, 也不知道是谁给他出的这个馊主意。
    “就是硬抢啊!”朱思琪点点头道:“二皇子大约也是被逼急了,捐了这么多天都找不到人出银子, 只能硬性摊派在每个大臣的头上了。其实我还挺同情他的,这个时候要处理受灾的事情, 也算是他倒霉,现如今城里城外好多地方受灾,我每日在粥棚施粥,都能看到许多受灾的百姓, 衣衫单薄,流离失所,惨不忍睹,二皇子估计也是愁得火烧眉毛了,才一急之下想出这么一个笨对策来,不过好在他脑子还算清楚,逼捐的都是朝中真正有钱的大臣,家里生活困难的,他倒是好心的放过了。”
    “可是就算这样,他也把朝中的大臣得罪得差不多了。”逼捐一事,宁如玉能够想象得到朝中那些大臣心中对二皇子存了多大的不满,只是现在二皇子得了景宣帝的信任,帮着处理朝政,他们敢怒不敢言,但是一旦有机会,只怕这些大臣恨不得都上去狠狠踩他一脚,就跟当初四皇子一样。
    朱思琪在武安侯府陪着宁如玉说了许久的话,两个人后来又去园子里转了转,用过午膳,她还要回去粥棚监督施粥,就告辞离开了,临走之时,宁如玉让碧荷给她包了一包茶叶带走,朱思琪欢欢喜喜地收了。
    宁如玉亲自送了朱思琪到二门外坐马车,看着她马车离开之后,才回去崇安堂。
    时辰还早,宁如玉就回房去午睡,一个时辰后醒来,就看到霍远行坐在桌边看书。
    “明宗。”宁如玉坐起身叫了他一声。
    霍远行放下手中的书,起身走到床边,伸手将她垂落下来的发丝别到耳后,道:“今天朱思琪过来玩儿得开心吗?”
    “你说了?”宁如玉没有回答,而是俏皮地反问他。
    “我想你应该很高兴。”霍远行挨着她在床上坐下来,将她连人带被子一起抱在怀里。
    宁如玉打了个哈欠,柔柔地靠进他怀里,声音软软糯糯的,“许久没见思琪了,看她过得开心,我也高兴,跟她聊天,就像回到以前一样,以前真好。”
    霍远行捏了一下她的脸,皱眉道:“现在不好吗?”
    宁如玉吃痛,赶紧改口道:“也很好,有你更好。”
    霍远行轻笑出声,低头在她的唇瓣上亲吻了一下,“小嘴真甜。”
    宁如玉轻捶了他一下,睨了他一眼。
    霍远行则一把握住了她的手,不让她再继续作乱,也不给她逃脱的机会,飞快地噙住了她的红唇,爱怜深情的亲吻起来。
    最后就是两人又在床上胡天胡地了一通,宁如玉被霍远行压在床上娇软无力地求饶,化身成饿狼的某人吃饱喝足心满意足地砸吧了一下嘴巴,看着她□□在被子外面雪白的皮肤,上面青青紫紫的痕迹,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强迫自己拉过被子给她盖上,念着她怀着身孕,害怕她身体受不住,才没有再来一次。
    宁如玉被霍远行折腾惨了,到晚上用晚膳都没能从床上爬起来,最后还是霍远行让人把晚膳送到房里,抱了她起来,亲自喂她吃饭。
    “我要吃肉。”
    “好,吃肉。”
    “我要喝汤。”
    “人参鸡汤,味道很好,你多吃一点儿。”
    ……
    转眼就到了大年除夕,这几日侯府里的各项事宜都是由霍远行负责安排,处理得井井有条,府中到处张灯结彩,一派喜庆的气象。
    早上起来,霍远行对宁如玉道:“今日是除夕,一会儿我陪你回去看看岳父岳母吧。”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令宁如玉感动不已,抱住霍远行的胳膊道:“明宗,谢谢你。”
    霍远行抚了抚她的长发,嘴角边噙着一抹笑意,“那就赶紧收拾吧,一会儿我们就出发。”
    宁如玉欢喜得很,凑过去在霍远行的脸上亲了一口,“我们回去看我父母了,祖母会不会不高兴啊?”
    霍远行道:“不会,我之前已经跟祖母说好了,她也同意了,我们先过去陪岳父岳母过除夕,傍晚再回来侯府陪祖母过除夕,不是刚刚好吗?”
    “这个安排好,明宗你真是太好了。”宁如玉朝他竖起大拇指夸奖道。
    ……
    一个时辰之后,宁如玉和霍远行坐上回去宁府的马车,马车从巷子里驶出去,很快驶上大街。
    天空中下着小雪,很快就落在地面上化成了水,路面上之前的积雪也已经扫开了,就堆在街边,混合着泥土,黑白相间,脏兮兮一团。
    街上的行人很少,哪怕是要在街上做什么,都赶紧做完了回家,只剩下一些身上穿着单薄,受了灾又穷苦的人手中拿着碗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
    “前面是在施粥吗?”宁如玉透过马车窗看到街上的情形,开口问道。
    霍远行看了一眼道:“前面就是我们侯府和慧怡长公主一起筹建的粥棚。”
    宁如玉点了点头。
    马车一路行过去,果然看到一处热闹的粥棚,三口大锅正冒着白茫茫的热气,几个壮汉在负责掌灶,另外有十来个人在负责维持秩序,还有几个妇人在负责施粥,拿着碗领粥的人排成了长队,中间不乏老人和小孩,都是受了雪灾的穷苦百姓。
    “太可怜了。”宁如玉看着他们,不由想起她自己小时候,继母让她站在雪地里,处罚她不给她饭吃,她饿一顿都难受得很,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儿,而且她那个时候日子再苦也没有这些受灾的穷苦百姓艰难,这些老人和小孩子实在太可怜了。
    霍远行没有说话,只是将她揽了过来拥在怀里,静静地抱着她。
    有些事他也很无力,哪怕想要改变,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很快马车就从粥棚前驶了过去,马车里两人陷入了沉默。
    不一会儿,宁如玉听到街上传来有人抱怨的声音,其中一个略显粗嘎的声音道:“牛伯,你别去前面领粥了,二皇子主持施的粥,哪里能算得上是粥,根本就是水里加了几粒米而已,根本就吃不饱,还不如多走几步路去前面排队,慧怡长公主府施的粥,插筷子都不倒,吃一碗当我们以前吃几碗,我就没吃过那么好吃的粥。”
    被叫做牛伯的老人道:“那边实在太远了,我一条腿走过去再排队,轮到我都没有粥了。”
    “怎么会,人家是要全天施粥的,三大口锅不停歇的熬粥,保管你去了就能领到,你就跟我一起去吧。”那人劝说道。
    “真有那么好?”牛伯似乎不相信。
    “这是当然,我就去领过粥,我骗你干什么?”那人得意地道。
    牛伯又道:“你说他们熬的粥又多又好吃,那不是让人去领了一次又一次,万一有人领了很多次,那人家为了做好事岂不是亏了?”
    那人听了哈哈一笑,“你都能想到的事情别人会想不到?这些贵人们都聪明着呢,比我们聪明多了,他们有限制一个人只能领一次,有专门的人负责检查,我就看到过有人想冒领就被负责检查的人抓出来了,然后那冒领的人自己都不好意思,灰溜溜地跑走了。”
    “原来是这样啊!”牛伯感慨道:“看来他们是真的为了我们照顾我们了。”
    “说这么多,你到底要不要去啊?”那人着急地道:“再不去,排队就要排到后面了。”
    “去,当然去,赶紧走,赶紧走。”牛伯连忙答应一声,飞快地往前面赶去。
    马车里,宁如玉听到两人的对话,扭头看向霍远行道:“我们做了一件好事,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
    霍远行看着她道:“我们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说话间,马车就到了二皇子让人设立的粥棚前面,只有几个人在操持粥棚的事宜,一口锅里冒着热气,另一口锅里烧着开水,外面领粥的人还不到十个,粥稀得能映出人的影子来。
    “二皇子不是筹到银子了么?怎么这些粥还熬成这样?”宁如玉皱眉道。
    霍远行勾了勾唇角道:“银子是强硬地筹到了不少,但是挡不住有人想要中饱私囊啊!”
    “连筹的救灾银子都要贪,这也太过分了吧!”宁如玉气愤地道。
    “别生气,别生气,为了这种事气不划算。”霍远行安抚着她,一脸高深地道:“你放心好了,贪这种银子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179
    天空中的雪花渐渐停了下来, 马车终于到了宁府。
    霍远行扶着宁如玉走下马车, 徐氏和宁庆安早就得了消息, 安排管家出来迎接。
    “姑奶奶,姑爷,你们终于回来了!老爷和夫人已经在前厅里面等了你们好久了。”管家笑呵呵的道。
    随后几人便进了府,往前厅而去。
    很快到了前厅, 丫鬟打起门口的厚棉布帘子,宁如玉和霍远行并肩走进去。
    徐氏和宁庆安就坐在前厅正前方的椅子上,宁如玉和霍远行上前行礼。
    彼此寒暄几句之后, 徐氏就拉着宁如玉去说悄悄话了, 而霍远行和宁庆安则去了书房。
    如今朝中情势不好,皇上又病着, 再加上二皇子逼捐一事,更是闹得朝中大臣心怀不满,人心浮躁, 暗波汹涌。
    宁庆安身为户部尚书, 最近更是为了朝廷缺银子之事愁得焦头烂额,国库收入少, 支出多,他再怎么会精打细算, 不能开源节流,也是只有坐吃山空的时候。
    宁庆安和霍远行在书房里说了许久的话,就朝廷如今的情况进行了一番分析,霍远行劝他稍安勿躁, 后面总是能想到办法的。
    宁庆安无奈的摇头,“也只能这样了。”
    他其实并不是没有其他的法子,只是他的那些法子用得好是个好办法,可以解决燃眉之急,用得不好,比如说是二皇子,就有可能把好事变成坏事,所以他就没有把法子说出来,全都埋在了心里。
    霍远行劝慰了他几句,又给他提点了一些注意事项,暗示他多加注意。
    宁庆安不是笨人,霍远行一提点他就懂了。心下一思索,就知道后面该怎么办。两人在书房里相谈甚欢。
    后院里,宁如玉和徐氏坐在屋里一边茶点一边说话,两个都是孕妇,口味还基本一样,都喜欢吃有些酸的东西。
    徐氏道:“前些日子我听说你把你的一个丫鬟撵出去了。”
    宁如玉也没打算瞒她,点了点头道:“是,她做错了事,我就把她撵出去了。”
    “侯爷知道吗?”徐氏很关心霍远行的态度。
    宁如玉道:“就是明宗让我处置的,心太大的丫鬟我不要。”
    徐氏听了,对霍远行的态度很满意,道:“只要你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娘。”宁如玉娇柔地靠在她肩上。
    徐氏拍拍她的手,宠溺之情溢于言表。
    等到霍远行和宁庆安谈完了话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徐氏和宁如玉欢欢喜喜坐在一起吃瓜子的样子。
    “东西好吃吗?”宁庆安笑眯眯地问道。
    “爹,你尝一尝。”宁如玉抓了一把核桃给他。
    宁庆安拿了一颗吃了,道:“味道不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