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逍遥游 > 第54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41节

    周鸿大悦,这人上道!只要他不往上咬,这事儿就好办。
    周鸿对李鱼更上心了,做为一个囚犯来说,对他已经好得不能再好。
    古语有云:刑不上大夫。虽然还有句话说: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没错,同罪是同罪,可没说同罚。大员们犯了案,待遇要不同的多,当然,这事儿在大明朱皇帝时有些特殊,老朱出身太苦,哪怕是做了皇帝,也特别恨当官儿的。
    而李鱼,此时享受的就是一品大员入狱才能享受到的特殊待遇。
    只要他不往上咬,这种待遇他能一直享受到出狱或者砍头。
    魏王李泰岂能甘心?事情卡在李鱼这儿了,他如何达到目的?
    李泰这边马上运作起来,试图找人与李鱼接触,只要他肯咬出太子,一定如何如何。当然,这个一定如何如何,大多是承诺给他们家人的,因为一旦坐实了李鱼的罪名,就算咬出太子,他还是要死。
    虽说李鱼现在否认与王超合谋,可王超从灵台运出了大批器物是真的,这东西的的确确是从他手里流失出去的。你说自己无辜?证据呢?李鱼供出了账簿交接的事情,但紧接着就哭丧着脸供称:账簿锁放在账房里,而账房已经因失火焚毁。
    如此一来,李鱼想撇清自己,根本没有有力的证据。李泰一方竭力拖着,不让大理寺就此定案,把李鱼判为主谋,为的就是让他翻供,咬出太子。
    太子李承乾当然也知道李鱼此时成了关键。不过他真正心虚的是陈杰那一环,因为那才是他参与盗卖灵台器物的真实情况,只要陈杰不翻供,他这心里就坦荡荡的。
    李鱼若是咬他,他也自有说辞。他若真与李鱼有勾结,还有必要再派出太子家令吗?这个其实不是洗清自己的绝对理由,因为器物流失的源头在李鱼那儿,他把李鱼拉进来共谋大案并没有问题,不过终究是有个理由做盾,应该不至于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大理寺,按部就班,小心翼翼地审理着案子。
    周廷尉真正操心的是:千万别叫案子失控。
    暗地里,太子一派的人,魏王李泰一派的人,想混水摸鱼打击政敌的人,纷纷捕捉着动向,暗暗施加着压力,努力想叫这案子彻底失控。
    而在杨府这边,却完全不晓得大理寺中李鱼的情况。杨思齐跑了两趟,却没见着人,又去了趟钦天监,因为他认识的官,就只有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个人。不料这两人却只告诉他,看李鱼的面相,不似早夭之人,想来吉人自有天相,叫他放心。
    这简直是屁话!那还要官府做什么,要判人什么罪,找个相面先生来瞧瞧,决定他是入狱还是放人不就行了?杨思齐平素虽然活得心不在焉的,也觉得这两个神棍太不靠谱。
    正要拂袖而去,袁少监忽然笑眯眯地当起了媒人:“杨先生,我看你眉带喜色,红鸾当顶,袁某给你保一桩媒如何?”
    钦天监里究竟养了些什么啊?相面的、保媒的,这……
    杨思齐真是不想给他们脸了,这回连告辞都不说了,掉头就走。
    袁少监笑眯眯地道:“袁某掐指一算,李鱼之母潘氏,与杨先生有缘呐!”
    杨思齐前脚都迈出门槛了,硬生生地停住,扭过头来,看着袁天罡。
    袁天罡道:“你看,如果李鱼一案坐实,谋反之罪,满门抄斩的。而其母若改嫁于你,则不再是李家人,你也等于是变相救了她一命,岂不功德无量?”
    杨思齐瞪着袁天罡:“你……袁少监刚刚不还说,李鱼吉人天相,怎么这就要谋反砍头了?”
    袁天罡老神在在地道:“天道无常,有备无患嘛。”
    第452章 见面礼
    杨思齐犹豫起来:“唔……这个,不太好吧,会不会有点趁人之危?”
    袁天罡道:“哎!这话从何谈起?你这叫舍己为人好吧?再说了,我听说杨先生单身至今,还是处男?潘氏都嫁过人了的。”
    杨思齐面红耳赤:“唔……这个……处男,好像不值钱吧?”
    “噗!”
    李淳风一口茶喷出去,忙不迭道:“好烫!好烫!”
    袁天罡也是有些好笑,忙道:“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你这也是为了保护潘氏安全,对吧?再说,先生整日忙于钻研,身边缺人照顾,相信潘氏随了你,她终身有靠,你也能有个贴心人照料。”
    袁天罡笑吟吟地道:“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吧。我尽快登门,帮你促成此事。哈哈哈,先恭喜杨先生了。”
    杨思齐晕晕乎乎、飘飘悠悠地就被送出了钦天监,站在衙门口儿定睛想了想,忽然有点发蒙:我今天来钦天监要干什么来着?这什么情况?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
    想了半天,忽然醒起,好像李鱼还在大牢里关着,吉凶未卜。自己这儿忽然谈起婚事来了,是不是有点太离谱?但是……袁少监上知天文,那是神人,他说的,应该不会错吧。
    杨思齐翻着眼睛想着,一路迷迷糊糊地往前走,走到苏有道的伞摊前,还不小心踩了一把伞,忙不迭道歉,掏钱把踩了个大脚印的伞买下,扛在肩上,稀里糊涂地往家走去。
    杨府里,明天就是大理寺次日要来封存李鱼财产的时候了。但潘氏、吉祥和龙作作却根本没理会这些事情,反正李鱼的财产也并不多,他们关心的是李鱼的安危,奈何这案子通着天,也就意味着,凭他们的能力,此时根本不可能有办法去探监,亦或打听得到李鱼的什么消息。
    深深捧着一口坛子,鬼鬼祟祟地到了侧院儿,四下看看没有人,因为这两天发生的变故,正在改建的杨府暂时停工了,工人们也不在,四处都堆放着一堆堆的建筑材料。
    深深从怀里摸出一根绳子,小心地系在坛口上,然后把坛子小心地顺到池水中,手中的另一头则紧紧握着,蹲在一棵垂杨柳下。
    那大柳树就挨着池水,根部因此发出许多红色的根须探进水里,根部在水下出了一个洞。
    深深探手进洞,摸索到一根较粗的根须,将绳子在上边绕了两圈,正要把绳头儿再打个结,身后突然有人问到:“姐,你在干什么?”
    一声“姐”字出口,就把深深吓得一哆嗦,池边黑土地粘滑,险险让她滑进水里。
    深深赶紧探手抓住柳干,抬头一看,静静不知何时出现在她旁边,正纳罕地看着她。
    “嘘~~”
    “不要声张!”
    深深左右看看,小声地道:“嚷什么,官差整天阶围着杨府打转转,没准就有人暗中窥视着呢。”
    静静奇怪地道:“你究竟在干什么?”
    深深把那绳头儿飞快地打了个结,塞进老柳树的水下水洞,又在水里涮了涮手,站起身来,小声地道:“别嚷嚷,这坛子里藏了三百中钱。现在咱们出不去府,我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了几处藏钱的地……”
    深深还没说完,声音就停下了,她从妹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鄙夷。
    “何必呢,姐姐!”
    静静退了两步,挺直了腰杆儿:“你和小郎君毕竟没有什么关系,杨先生是好人,你只消对他说一句,把你认作杨府的侍婢,这场大劫,就落不到你的头上,何必如此的煞费苦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