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咬定卿卿不放松 > 第2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节

    不是她不懂跳窗的道理,实是因窗子扣了锁,她若选择逃走,必将发出声响,方才听见外间动静,一时情急,只好一脚跨进了他的浴桶。
    宣氏见他不往里倒水,再次心生疑窦,问:“怎得了?”
    陆时卿回头道:“没,就是瞧见桶壁有些脏物,不过不碍事。”
    他说完便拎起了木桶,往里倾斜,跟元赐娴比了个口型:让开。
    这桶笼统就这么点大,她能让去哪啊。元赐娴不肯依,苦着脸拼命摇头。
    陆时卿实在没法,只好拣了块空点的地,避开她将水浇了下去,完了再去拎另外几桶,一桶桶往里倒。
    宣氏这才信他,交代他几句,出了门。
    等她彻底走远,泡在水里的元赐娴“哗啦”一下站起,胡乱抹了把面上水渍,冲屋里佯装准备解腰带的人吼道:“陆时卿,你过分——!”
    陆时卿被她吼得一懵,连她喊他名讳都没注意,见她狼狈不堪,尴尬地偏过头去,咳了一声:“我……”
    他说不上话,一眼瞧见巾架上的手巾,便摘下来目不斜视地递给她:“你擦擦。”
    元赐娴人在水中,气得猛一挥拍,水花一下四溅开来。得亏她眼下穿了小厮的粗布衣裳,湿了也不过贴身一些,不至透出肌肤来,否则她可能会想剜了陆时卿的眼。
    她冷冷道:“我不擦。就你有洁癖?就你爱干净?我才不用你的手巾!”
    陆时卿皱皱眉,撇过头来,十分君子地将视线维持在她脖颈以上,解释:“是新的。”
    她一噎,仍旧赌气道:“新的也不行,你碰过了就不行!”
    陆时卿深吸一口气。他嫌弃了别人这么些年,当真头一回被别人嫌弃。
    他叹了一声,提醒道:“小祖宗,你人都在我浴桶里。”还嫌弃什么他的手巾。
    提起这茬,元赐娴就气不打一处来,偏偏骑虎难下,不好当着他面爬出,便又拍了次水花泄愤,直叫水溅得他满脸都是,才道:“你出去。”然后接过了他的手巾。
    陆时卿能怎么办呢,见天色渐暗,给她点了个烛,便灰溜溜去了外间,半晌,听见里边传来喷嚏声响。他眉头一蹙,敲了敲槅扇以示疑问,果不其然听元赐娴哭丧道:“我穿什么呀……?”
    他低咳一声:“木施上的衣裳……也是新的。”是新的,不过是他原本准备换的。
    元赐娴看了眼,揉揉鼻子咕哝道:“不行,穿你衣裳回去,我阿兄会打断我腿的,你得给我弄身女装来。”
    陆时卿最终找了陆霜妤帮忙。
    元赐娴在她险些掉了下巴的神色里,接过了一身崭新的秋衣,换上后憋屈地回了府。
    翌日,陆霜妤不情不愿地到元府探望她,问她是否感了风寒。元赐娴可没这般娇贵,却因瞧出她是奉兄长之命前来,便故意擤擤鼻子,打了好几个喷嚏给她听。
    果不其然,当日傍晚,陆府就差人送来了一堆药。
    接连几天,元赐娴都没再往陆时卿跟前凑,预备装个病,叫他好好歉疚一番。直至七月半,徽宁帝在罔极寺躬身主持盂兰盆法会,钦点了元家兄妹到场,她才与他打了个照面。
    佛教传言,盂兰盆节是解除亡亲苦厄之日。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在佛教兴盛的大周,下至百姓,上至皇室,都会在这一天设斋供僧,去往寺庙超度、拜忏,也祝愿在世的亲人延年益寿。
    罔极寺是专供宫廷朝礼的皇家寺庙,位于长安城东北的大宁坊内。元赐娴得了圣命,身着玄衣,与一众皇室子弟一道随驾,跟在帝王车舆后边徒步而行,远远便见佛塔耸峙,日出的金光洒在塔尖,笼罩得整座寺院巍峨而肃穆。
    元赐娴是宗室女,非正统皇室,因此挨在队伍后方。当然,比陆时卿等一干文武官员靠前一些。
    到了罔极寺,圣人的车舆落了地,金吾卫开道,一路引众人往庙内道场去,前方,七面写有大周历代帝王名号的巨幡猎猎翻卷。
    四下寂静,甚至能听见很远的地方传来的朗朗诵经声。
    跨进门槛时,元赐娴瞧见前边徽宁帝的步子不知何故顿了一顿,等上前,才见地上躺了只奄奄一息的秋蝉,想来他方才约莫是在避开它。
    倒非圣人真有如此仁心,而是眼下这等场合,杀生是触犯祖宗的大忌,将为大周招致祸患。这样一只小小的秋蝉,倘使是圣人不小心踩着,尚可只手遮天,若换作旁人,或将换来杀头的罪名。
    元赐娴扯扯一旁元钰的袖子,示意他脚下当心。
    这盂兰盆法会的第一项仪式便是将祖宗们迎入道场。
    庙内道场布置开阔,正中一张数丈长的祭台上整整齐齐摆了供品,正前设一只硕大的青铜祭鼎,里边盛满香灰,旁侧站了大周贵人圈里最有名望的虚圆法师,及其名下几个出色的僧人子弟。
    金钟撞鸣,传来三声清音,宫人们高举七面赤底玄字的巨幡入内,徽宁帝紧随在后,从僧人手中接过三柱细香,照虚圆法师口中悼词祭天礼拜,接着便轮到后方诸皇亲,拜完一个,退出一个,再进一个。
    皇亲数众,如此一阵过后,元赐娴已等得百无聊赖,只好盯着前边贵人们的后脑勺发呆。倒是郑濯上前的时候,递香的僧人手一抖,不小心将香灰撒落在了他的手背,叫她神思一下归了位。
    这新鲜的香灰该是滚烫的,僧人一惊,慌忙就要请罪。郑濯却打个手势止住了他,大约是不愿如此场合多生事端。
    元赐娴觉得奇怪,为何其余人都好端端的,轮着郑濯就出岔子了。
    她心生疑窦,想找机会查探一下他的伤势,等他自道场退出,经过她身侧时,便从袖中取出一瓶药膏,拦下了他。
    她之所以随身携带药膏,也是因怕被香灰烫伤,有备无患的缘故。
    郑濯微微一愣,见元赐娴指了指他的手背,朝他比出个口型:擦擦。
    他笑了笑,无声回她一句“多谢”,继而抬手接过药膏,涂抹好了再递回给她,朝她颔首示意别过。
    元赐娴不动声色瞧了眼他手背上的烫红,也朝他略一颔首,回头目送他离去,却突然对上一道寒芒。
    文官队伍里,一身祭服的陆时卿正望着她,一双斜挑的凤目几乎眯成了一道缝。
    第26章 026
    实则元赐娴的气早就消了。陆时卿此人,她是不奢望他低声下气道歉的。他能拐着弯托陆霜妤上门慰问便已难得, 何况当日那茬, 说到底也算她的过错,因此她晾他这些天, 并非当真不愿理他,而是走了个“战术”。
    正如此刻,她瞧见他冒火的眼神, 偏不给他好颜色瞧。玉指一伸,将碧绿的瓷瓶捻着转了一圈, 确信晃到他眼了, 才缓缓收回袖中。
    陆时卿心中冷嗤一句“幼稚”,理了理衣襟, 目视前方, 神情倨傲。
    元赐娴便也扭过了头来,暗暗垂眼回想郑濯的伤势。
    方才凑近一瞧, 她发现, 僧人失手抖落的香灰大多撒在他袖口, 手背处则十分轻微。如此一点烫红,于武人而言不过像被蚊虫叮了一口,真要说是谁刻意为之, 似乎没什么道理。
    她想,大约是她过于关注郑濯,杯弓蛇影了。可等了一晌,当她打消疑虑, 上前去接僧人手中的细香,却复又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这细香的味道,与郑濯身上的香灰不一样。
    她伸出的手一顿。给她递香的僧人也是一愣,却见她很快笑了下,仿佛什么也未发生,接了香去到祭鼎礼拜,继而退出了道场。
    元钰先她一个作礼,出来后放慢了步子等她,见她跟上,偏头小声问:“方才何事?”他注意到她有一瞬停顿。
    此刻人多眼杂,元赐娴摇头示意无事,待去到举行下一场仪式的大雄宝殿附近,才压低了声道:“阿兄,你闻闻这香灰。”说着抬起袖子来。
    刚刚作礼时,她趁僧人不注意,掸了掸细香,留了撮香灰在袖子上。
    元钰低头一嗅,不明所以道:“有何不对?”
    “阿兄拿到的细香,与我这袖子上香灰的气味,及祭鼎里边的,想来是一样的。”
    他点点头。
    “可六皇子身上的却有些不一样。”
    元钰知道她这妹妹五识素来灵敏,却到底心存疑虑:“如此细微差别,你可会闻错?”
    元赐娴摇摇头道:“当真不一样,大抵都是佛香,却混了些别的什么。”她皱眉回想一番,“我好像在滇南哪处闻过这气味。”
    说话间,兄妹俩已来到大雄宝殿,见殿外都是行完祭礼,驻足歇息的皇室子弟,便不好再多言。
    元赐娴稍稍一掠,没寻着郑濯,倒一眼瞧见郑筠孤身一人跪在殿内蒲团上,双手合十对佛礼拜,看背影很是虔诚。在场的皇室子弟多是碍于圣命才来的,唯独她,似乎是真心向佛。
    她打量了郑筠一番,忽然明白当初何以觉得这位贵主不像爱好打马出游的人了。
    此人的举手投足都透了股十分厚重的气韵,她的声色是淡的,眼神是淡的,倘使真要有个形容——她很像一名长斋礼佛的出尘者。
    这世上似乎没多少能叫她打起精神的东西。当然,可能除了陆时卿吧。
    元赐娴感觉得到,郑筠对她的一切注意,都是源于陆时卿。
    郑筠礼拜完,回身见她站在殿门口,含笑上前,先与元钰打了个招呼,继而问她:“县主也来礼佛?”
    元赐娴看了眼殿内金光闪闪的释迦牟尼像,摇头道:“不是,我不信佛。”说完似觉此地此言不妥,笑了笑补充道,“不是很信佛。”
    郑筠淡淡眨了眨眼:“如此,县主可信轮回?”
    她似乎认真思索了一番,最终不答反问:“贵主呢,您以为这世间可有轮回?”
    “世间种种,信则有,不信则无。”郑筠微微一笑,“我信因果,也信轮回。”
    她说完便与元赐娴告辞,去候在一旁的婢女处取囊饮水了。
    元钰见状“啧”了一声,悄声感慨:“你们女孩家真是堪比毒蛇猛兽,这明枪暗箭的,一个字能有八个意思,听得我脊背都凉。”
    元赐娴觑他一眼,刚欲回嘴,却不知因这番话想到什么,脸色一变。
    “怎得了?怪吓人的。”元钰问。
    “阿兄,我记起来了。”她扯了下他的袖子,拉他到无人处,然后道,“你知道的,滇南有各种各样的毒蛇,我刚去到姚州,特别怕这东西。阿爹便寻来一种专门诱蛇的药草,将咱家府邸附近的蛇都给灭了个干净。”
    元钰敛色问:“你是说,六皇子身上有这药草的气味?”
    元赐娴神情凝重地点点头。
    元钰一刹想通了其间环节,问:“那咱们?”
    她脸一揪,踌躇一晌道:“……也不好眼睁睁见人家着道吧,毕竟眼下,他也没做对不起元家的事,咱们还在一条船上呢。”
    元钰点点头:“阿兄找他去。”
    她拦住他:“别。你的身份比我敏感,少在人前与他打交道,我去。”
    元赐娴四顾一番,找了个僧人询问,得知郑濯似是被谁喊去了罔极寺的南寺门。
    她谢过后便匆匆往那处赶,到时果见郑濯正与几名侍卫说话,手中拿了一张羊皮图纸,像在商议什么,见她来,稍稍一顿,眼色疑问。
    这南寺门连了外墙,墙沿下便是一排浓密的矮丛,瞧上去着实是藏蛇的好地方,元赐娴心惊胆战地朝他脚边掠了一眼,疾步上前:“殿下,可否借一步说话?”
    郑濯点点头,将手中羊皮图纸交给侍卫,刚欲随她走,却听脚边矮丛一阵窸窸窣窣响动,不过一刹,一条赤身银纹的细蛇一跃半丈高,直向他手腕袭来。
    他蓦然抬眼,一手扯了元赐娴往身后掩,一手一把抽出旁侧侍卫腰刀,横剑一拍,剑柄过掌,刀锋倏尔落下,直接斩烂了蛇身七寸处的心脉。几番起落,前后不过两息,快得一旁几名侍卫连个步子都来不及挪。
    元赐娴脸色煞白,瞧着瘫软在地,血肉模糊的赤蛇,吓得连惊叫都忘了,一阵急促喘息。
    天晓得,不怕狗的元赐娴真的很恶心蛇,甚至幼年时候,曾被这玩意儿吓晕过。
    她原是不曾预计到会与蛇正面交锋的,紧赶慢赶来提醒郑濯,哪知晚了一步,撞到了蛇口上。早知便由阿兄出面了。
    郑濯还攥着她的手,因此感到她掌心潮湿而发凉,满是细汗。他回头看她:“你可还好?”
    元赐娴不太好,甚至眼前都冒了星子,微微犯晕,她咬了下舌头,感觉到一点腥甜,勉强支撑住了,回神后将手一把抽出,摇摇头:“我没事。”然后提醒道,“殿下,您杀生了……”
    郑濯“嗯”了一声:“我知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