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老公怎么还不死 > 第3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5节

    「啍!好个四皇子……」林如海脸色阴沈,如果先前皇太孙所言他只信了四分,而如今至少信到六分了。他本想平安做完这一任便就回京述职,可现在……
    于成想要他的位子是吧?那且看他等不等得……
    过没两日,这扬州城之内便开始流传着贾敏是帮皇太子挡灾,所以被毒杀一事,再配合着皇太孙身边好些太监侍卫被捉,史家还调了一小队官兵护送皇太孙回京,这个消息也越发让人相信,至于先前的流言,反倒没多少人信了。
    林如海并非是想帮着皇太孙,说到底这祸事始终是皇太孙所带过来的,他又岂可能会没有恨意,但比起皇太孙,他更不愿见四、六两位皇子得利,况且这又颇伤贾敏名声,于是乎只能下手压下这份流言。
    林如海也是扬州城里的半个地头蛇了,他这一出手,自然是压住了这番流言,再把偏向四皇子那二家往扬州知府处一送,只略略用刑,便就招了,果然是四皇子的幕僚让他们散播此一流言。
    那日来通报贾敏死讯的面生小丫头也找着了,正是这某户人家里的粗使丫环,林如海虽命人好生拷问过了,但那小丫头却是咬破牙间毒丸而死,顿时断了线索。但瞧那小丫头死后面上流露出奇异的微笑,嘴唇四周隐隐泛着紫青之色,其死状竟和贾敏死状颇有相似之色!
    林如海沈吟许久,便将这两户人家的供词往京中一送,之后便且看圣上的意思了。
    圣上绝对不会在乎一个臣妇是被谁人毒死,但如果有人想利用这臣妇之死给皇太孙泼脏水,圣上绝计不会不管上一管。
    史湘云挑着说出林黛玉说出自己所偷听到的东西,贾敏险些被污一事自然不说,只说了可能是四皇子想挑起林家与甄家之争,好渔翁得利一事。
    但见林黛玉的脸色越来越白,眼泪更是史湘云说了第一字开始便不曾停过,到最后只能喃喃念着,「四皇子……四皇子……」
    那声音中满是深深的恨意,史湘云也不禁微微打个冷颤,她幽幽一叹,莫以为小孩子便不会恨人,反而因为孩子单纯,那恨意怕是比大人还要刻骨,她也曾犹豫过要不要将自己偷听到的东西告诉林黛玉,但后来想想还是略略说了。
    一则,她暪不过黛玉,做为世上唯一知晓她五感异于常人的林黛玉,这事绝对不是她自个去跟林黛玉说的,而是她自个发现的,小小年纪便能发现即使是和她朝夕相处的张、林两位嬷嬷都没发现的事情,可见其聪慧,而这事又如此之大,她不认为自己能暪得过林妹妹。
    再则,若四皇子继续对林如海家人下手的话怎么办?按红楼一文来说,最后林家的人是尽数死绝了,林硕玉、林如海,还有林妹妹,最后尽数都死了,虽然不知是不是四皇子所下的手,但让她们有个防心也是好的,她和林妹妹交好一场,林硕玉也是她看着长大的,贾敏之事已让她后悔万分,她绝计不愿见他们任何一人再有什么损伤。
    「姐姐……」史湘云劝道:「表姑父和皇太孙说的隐晦,有些地方又说的太过小声,我听的不是很清楚,说不得不是咱们想的那样呢。」
    史湘云顿了顿又道:「况且这话都是皇太孙说的,这几位皇子都参于了夺嫡一事,说不得他讲的不是真的也有可能。」
    像这类宫里出来的人精子,他们的话略听听就算了,就连八岁的徒昭都有自个的小心思,更别提已经成年,内里更是不知多少岁的老鬼的皇太孙了。
    林黛玉默然许久,她就算再聪慧也不过是个六岁的孩子,朝堂之事也不甚了解,不过以皇太孙的位置,对四、六几名皇子痛恨也是理所当然之事,这样一来,她也不知道究竟皇太孙之言是否属实了。
    再仔细一想,爹爹对皇太孙的态度也有几分怪异,难道皇太孙在骗爹爹?害死她娘的不是四皇子吗?
    「究意……」林黛玉恨恨哭道:「究意是谁害死我娘的?为什么……为什么要害死我娘?」
    提到贾敏之死,史湘云亦是心里难受,陪着也落了好些眼泪,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当家人死的冤枉之时,那能不红了眼呢。
    林黛玉难过了好些时日,但面对天家之人,又能如何呢?只能和史湘云一样,每日暗暗祝祷,希望这将来继位之人可千万别是四皇子。
    也不知是不是皇太孙和林如海恳谈,激起了林如海心志,林如海终于恢复了正常,也开始能面对贾敏死亡之事,虽仍是托了史王氏打理丧事,但也不像之前一般,日日躲在书房之中,对家中诸事不理不睬。
    对林家姐弟两人也恢复了之前嘘寒问暖之色,不似先前连见都不愿意见两个孩子。隔日一早还让人送了好些东西过来给几个孩子,据说都是前几代林家主母的嫁妆或是收藏的老物件,连史湘云都得了二盒子的头面首饰与一整套的湖笔。
    这湖笔也就罢了,但那二盒子的头面首饰里有一整套的祖母绿头面,这祖母绿可说是宝石之最,这套首饰也未免太过了。
    史湘云本想推却,不过大管家直言是因百合之事,再加上林如海谢谢史湘云近日陪伴黛玉之故,林黛玉和林硕玉两个又再三相劝,史湘云方才收了。
    史湘云见状也略略松了口气,先前几日林如海对黛玉姐弟不理不睬让她有些担心,虽然不知林如海为何似是厌了两个孩子,但两个孩子已经没了娘,若再被父亲厌恶的话该怎么办?
    林家下人的素质虽然不错,但总有几个不长眼的,不说别的,就前些时候林如海颇有几分对两个孩子不理不睬之时,就有好些下人怠慢了林黛玉和林硕玉两人,后虽然被林大管家压了下去,但长此以往,怕是人心思变,见林如海还和以往一样,史湘云才安下心来。
    贾敏一死,史王氏便让人急程去通知了贾家,但一直到贾敏丧事结束,始终不见贾家人出现,饶是史王氏与史鼐两个外人都尴尬的紧,更别提林家人,一直到一百零八天的水陆道场都快过了后,才见到了贾家派了贾琏来祭拜。
    作者有话要说:  (╥﹏╥)
    收藏掉好多,又被盗文,心碎中。
    下章开始防盗。
    =======================
    我第一次写文,对晋江系统还不熟,最近才发现营养液啦。不好意思了。
    多谢“”,灌溉营养液 +2
    多谢“一杯茶”,灌溉营养液+ 1
    多谢“小玖”,灌溉营养液 +1
    多谢“小雅”,灌溉营养液 +2
    多谢“木蹊”,灌溉营养液 +1
    多谢“风雪翩翩”,灌溉营养液 +30
    多谢“且归”,灌溉营养液 +1
    多谢“布熊不是小熊”,灌溉营养液 +1
    多谢“柳絮苏羽”,灌溉营养液 +1
    多谢“烟雨江南梦”,灌溉营养液 +2
    多谢“疏桐墨杰”,灌溉营养液 +5
    多谢“湘云醉卧”,灌溉营养液 +1
    多谢“菪瑄皙”,灌溉营养液 +10
    多谢“微微”,灌溉营养液 +1
    多谢“榭”,灌溉营养液 +5
    多谢“爱艾暧嗳”,灌溉营养液 +2
    感谢各位小天使,么么哒~
    ☆、进京避难 (捉虫)
    对于贾琏此人, 无论是史湘云还是林黛玉两人都是难掩好奇之心的,随着皇太孙来访扬州, 很多他不可不扒之往事也逐渐在扬州流传, 其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他眼下最宠爱的太孙嫔侍──王家大姑娘了,自然……曾和王家大姑娘差点议亲的贾琏也成了最新一代的新品种王八代名词……
    虽然贾敏和史王氏总说贾琏委屈了, 好好一个荣国府的继承人因这事无颜再在京中走动, 只能落到了到偏远的小县城做个小官的地步,连个亲事也不好说了, 只说了个五品小官嫡女为妻,不过照史湘云看, 贾琏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若再继续待在贾家那处, 只怕和书上一般成了荣国府里的管家一流,平日里除了管些锁事,暗攒些私房银子之外, 那有现今这般历经世事之后的沈淀稳重呢。
    饶是对贾府珊珊来迟而有所不满的林如海,面对眼下这般年级轻轻却态度稳重的贾琏也暗暗点了个头, 原以为敏儿娘家自贾珠死后便后继无人了,没想到既意外出了个贾琏。林如海再询问了几句,贾琏这人虽然不通诗书, 但做官重的是人才而非文才,贾琏此人倒颇有几分实干之能,遇事也颇为灵活,若不是因与皇太孙争妻一事, 以其背景能力也不至于在个小地方一待那么多年。
    面对林如海的冷脸,贾琏知道自家这事办的颇不道地,颇为尴尬的略略解释了一番,贾母自得到贾敏死讯之后便病了一场,贾赦亲自侍疾,加上自己身为一等将军,不便离京,而贾政忙于政事也不便前来,只好让眼下贾家中唯一能用的男丁──贾琏前来,但他身在偏远之地为官,接到消息后,虽是尽快赶来,但终究还是晚了。
    想到此处,贾琏便忍不住暗暗责怪自家老爷和二婶了,老爷向来懒散,又离不开女人,所谓伺疾云云,不问也知不过是个借口,老爷为人向来如此,也就罢了。但二婶实不该诸多拖延,害得他迟了那么久才得了消息,虽是拼命赶来,终究还是晚了。
    离了京城,他才知道这人脉之重要,在京里荣国府或许还有点面子,但在京城外却啥也不是,还不如有个做巡盐御史的姑父来的好用,要不是看在姑父的面子上,上头略略手松上一松,只怕他在那偏远小地之中更是举步难行。
    对于贾母要他接林家姐弟回去一事,贾琏倒是百分之百的赞成,贾敏一死,林、贾两家的关系便就淡了,贾家在朝庭上并无多少能说的上话之人,这关系是万万不可疏远了。唯今之计,只有把林家姐弟接近京中,好生培养一下感情,林硕玉怎么说也是林家继承人,看在两个孩子都寄居贾家的份上,姑父想来也不好太过疏远贾家,只要他平日里略略偏向贾家几分,也就够了。
    至于大太太建议让林如海续弦贾家女一事,贾琏则不置可否,姑父怎么说也是五十初头之人了,年过半百,一只脚都踏进棺材里了,好人家的女儿怎肯嫁过来,但肯嫁过来的人家也只怕姑父是看不上的,最重要的,他瞧老太太的意思怕也是不愿的。
    对于贾琏提议接林黛玉过去教养一事,林如海虽没应承,但也没有明着拒绝,显然是有几分意动。
    贾琏所说的什么让林黛玉姐弟两替其母在贾母面前尽孝一事,林如海只觉得暗暗嗤之以鼻,贾敏虽是贾母的亲生女儿,但已然出嫁多年,断是没有叫一出嫁女尽孝之理,这不是把贾赦和贾政的脸面放在地上踩了。再则,林黛玉姐弟两姓林不姓贾,这世上也没有放着自个亲生父亲不管,给外姓的外祖母尽孝的理,不过贾琏所提及的另外二件事倒真是放在他的心坎之中了。
    第一乃是林黛玉的教养问题,所谓丧妇长女不娶,便是担心其教养问题,怕其不懂为□□,为人母的道理,他己无意续娶,黛玉势必无母教导,虽说他们和史家交好,史王氏也是个合格的主母,自能教育黛玉,但史家三年任期将近,势必也是得回京,再则,男女有别,林家就他一个鳏夫,人言可畏,也不好和史王氏多加往来。
    第二便是二个孩子的安全问题了,敏儿处事向来小心,尚且被人毒杀,以他眼下这巡盐御史之位,只怕将来还不知有多少此等鬼祟之事,若是伤着了两个孩子一点半点的,叫他该如何是好。
    京城总归是天子脚下,诸皇子再怎么的,也不会在京中对两个孩子出手,再托史家略加照料一番,想来总比扬州安全得多。
    林如海打定主意,便有意送两个孩子进京避难。
    贾琏的官职虽小,但却也是个实缺,实缺可不像虚职,只要偶尔去官衙露上一面,就算是不错的。小小县城之中,这繁杂之事委实不少,人情往来可不比京里少。这次奔丧这半个月假期可说是跟上官求了又求方能得的,要不是他这次奔丧的对象是巡盐御史的夫人,只怕还是不得的,但饶是如此,也只够让他略略祭拜了贾敏,约定好接黛玉姐弟上京一事,便匆匆离去。
    贾琏在外面走过一趟,心知林家这个姻亲极为重要,林姑父虽未照顾他许多,但光是其名头,便己让他的官路比旁人要顺上许多,是以给贾母的信上亦是提醒再提醒,深怕王夫人误了事,还让自己的妻子──苏怡,亲回京城打点不提。
    不料王夫人对贾敏心结极深,贾母也上了年岁,对府上的大小事务也顾不得了,李纨更是唯王夫人之命是从,再加上贾琏之妻苏怡不过是五品官家出身,贾府上下奴仆竟没人将她这个琏二太太当回事,最后还是只派了几个三等仆妇,又仅仅拨了只小船来接人,真把林家当成打秋风的亲戚一般。
    林如海虽隐约听闻贾敏说过自个娘家二嫂有些不着调,和她之间颇有几分不对付,但没想到那王氏竟然轻贱林家至此!
    见着贾家派人接玉儿的尽是一些三等仆妇,备下的船只也不甚大,这也就罢了,林如海本也没准备太多带太多的下人跟着去,不料那贾家仆妇竟在守丧之期在林家偷喝酒,醉酒之后还说了好些不着调的疯话,着实气煞了林如海。
    林如海欲将二个孩子送往京城外祖母家一事本就不是什么秘密,黛玉有心查清母亲死亡真相,诸位皇子皆在京中,对上京一事自是不会拒绝,小肉团子虽然哭闹了几次,但也改变不了林如海的意思,倒是史鼐颇有几分不赞同。
    史鼐对这姑母的性子知之甚祥,劝道:「好端端为什么要把两个孩子送进京去?我个姑母年岁大了不说,也不是个会照顾人的性子,照我说你两个孩子还小,无人照顾也不好,不如正经的续一门妻室,或提个良妾出身的姨娘管家便是。」
    林如海摇摇头,他这个妻表弟虽然也算得上是一个人才,不过女色上也未免太不忌讳,浑然没把女人当回事,这姨娘通房是一个接着一个进门,不喜欢时又一口气打发出去好些个,着实不像个样。
    林如海心知说什么夫妻情深,不愿续弦什么的,史鼐定是不甚明白,再则,他和贾敏夫妻情深是自家私事,也没到处说嘴的理,只能淡淡道:「我已年近半百,一只脚都踏进棺材里了,再续弦能续到什么好的?若是进门的人对两个孩子起了什么坏心,我才真真是对不起林家的列祖列宗啊。」
    史鼐默默地点了个头,因林如海和贾敏夫妇两看着年轻,史鼐也只当两人比自己大上几岁罢了,一时之间倒是忘了林如海也是近五十的人了,再则,若是只有黛玉一人也就罢了,女孩子也不过就一份嫁妆打发出去,这嫁妆再多也是有限,碍不了新妇什么,但林如海膝下还有林硕玉,这可是林家的嫡长子,未来的林家家主,年级又小,新人无子便罢,若有了自个的孩子,难保新人不起了什么心思。
    不过他那姑母也不是什么好人,想起之前姑母在京里做的好事,史鼐犹豫再三,终究开口道:「姑母是贾家妇,事事已贾家为先,你林家的子孙还是自己多看顾一点才好。」
    见林如海还有些不甚明了,史鼐略犹豫了一下道:「姑母当年将自家嫡出的长孙女送入宫中,想借甄贵妃之手将元春嫁给六皇子。」
    林如海心中一澟,听得六皇子之名时眼眸中流露出一丝恨意,「此事倒不曾听敏儿提起过。」
    史鼐耸耸肩,亦难掩无奈之色,「因为珠儿恰巧在那时过身了,宫中虽没有替亲人守孝之事,但甄贵妃也不好将贾元春赐给六皇子了。再之后……」
    史鼐微微皱了皱眉,「也不知元春那孩子的下落了。」
    好好的一个孩子,就这样陷在宫中,再也不知去向了,虽然史王氏估摸贾元春怕是死在宫里了,不然怎么这么多年都不见半点消息,但他觉得以贾母这般细心□□出来的人儿怕是没那么容易死的,想来还在宫里,只是混的不甚如意罢了。
    提到六皇子,林如海也不禁眉心紧皱,所有皇子之中,以六皇子最为阴毒,向来不忌后院之事,对妇孺也下得了手,不过就此事来看,怕是四皇子手上也不甚干净,反倒是以暴虐出名的太子倒不怎么对妇孺下手,若非皇太孙之事,他倒颇有几分想偏向太子的意动,但如今……一切都罢了。
    想起原本去京中的原意,林如海也只能一叹,轻声把几位皇子之争,连累贾敏丧命一事说了,史鼐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咱们奇怪敏表姐怎么去的那么突然,原来如此。」
    扬州城内的流言他也是听过的,对什么皇太孙□□不成的流言,他倒是不置可否,皇太孙什么美女没见过,敏表姐都几岁了,虽看起来像是三十许人,但终究是可做人祖母的年纪了,那能让皇太孙心动,误帮皇太孙挡灾倒是有几分可能。
    最后史鼐也只能无奈道:「天子脚下,希望众皇子们能有些顾忌。」
    史鼐长叹一声,这神仙打架,百姓遭殃,这些皇子为了皇位,一个比一个阴毒,这日子真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林如海重重的向史鼐一掬躬道:「史表弟不日将进京述职,我想请史表弟上京之时,带同小女犬子一起上京。」
    将玉儿与硕儿交拖给史表弟可比交给贾家那些仆妇要安稳的多。
    「这是自然。」史鼐欣然同意。
    林如海将贾家的仆妇与小船尽数退了回去,只说到时和史鼐一起上京。贾母觉得失了面子,将家中儿子媳妇均都唤来责骂一顿不说,对林如海心中存了气,原本期盼外孙子女来贾家一事也不再上心,任由王夫人摆布。
    且不论贾琏得知王夫人所做之事后是怎么将苏怡给责骂了一顿,苏怡对此事也颇为委屈,她不过是五品武官的嫡长女,得以嫁进荣国府已经算是高嫁了,要不是贾琏因皇太孙之事而婚事艰难,这么好的婚事是万万轮不到她的,但毕竟地位悬殊,她虽是贾二奶奶,对家中事务也不好说话的,论地位怕是还颇有不如那守寡孀居的李纨。
    况且王夫人才是荣国府的当家太太,她一个隔房媳妇能说些什么。
    贾琏长叹一声,不再斥责,只是内里暗暗惊心,他自小生长在贾母膝下,自然知道荣国府内是怎么暗地里捧二房,贬大房,但他父贾赦才是堂堂的荣国府的一等将军,荣国府早晚是他的,不长眼者虽多,但心里明白者也不少,再加上贾母心里还是有把尺,这一捧一贬之间还是捉着一个度,他本也不将王夫人管着荣国府这事放在心上。
    王夫人再怎么揽权,待贾母一死,两房分了家,这荣国府还不是得落到他手上。万没想到,他不过才离京数年,他一个堂堂荣国府的继承人,竟被当成寄居的隔房亲友看待不说,就连自家媳妇也如此认定,再加上皇太孙一事,长久以往,这爵位该不会落到了贾宝玉或贾兰那两个孩子身上?
    贾琏在外头打滚数年,自然是知道爵位之重要,这可是他拼命一辈子也挣不的,他眼眸一眯,这事可不能再放任下去了,想起四皇子门人曾与他所谈一事,贾琏暗暗动了心思……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君非卿的地雷,么么哒~ ^3^
    感谢“微微”,灌溉营养液 +3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