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酸儒穿到七零年 > 第3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5节

    …….
    吴晓梅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小说剧情,忍不住揶揄地看了季恒一眼:你们找的作者本人就在你们面前呢,而且刚刚还坐在这边构思接下来的剧情!
    第五十四章 :抵达北京
    季恒被吴晓梅揶揄的眼神看的有些不好意思, 这也是他第一次听到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对他的小说内容有评价,这个感觉还挺奇妙的, 尤其是其中的一个读者年纪还这么的小........
    冯睿和小朋友聊了半天,突然意识到这个小孩的年纪:“小朋友,你不得了啊,年纪小小都看的懂啦?这个季先生写的小说还挺多历史内容的, 里面有些字也生僻, 你都是自己看的?”
    “哪里啊,他啊,里面好多字不认识, 一天到晚缠着他姥爷给他念, 要他姥爷解释里面的内容,他姥爷被他闹的没办法了, 只好找了一本字典让他自己翻着看,就这样还看的磕磕碰碰的, 但是不得不说,为了看这本小说,我儿子就这几个月, 字倒是认识了不少。”
    常悦欣听到两人的对话, 端着两盒盒饭走了进来,递给儿子一盒,自己坐在下铺的小餐桌前吃了起来。
    看的出来,常悦欣条件应该不差的,打的饭菜都是捡好的打, 红烧大排、肉沫茄子、白米饭,给小孩打的也是一模一样的饭菜,量大也不怕小孩浪费。火车上的饭菜不要票,但是贵,这顿饭下去得吃掉个三四块钱。
    冯睿倒是有点佩服这个小孩子了:“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还认识不了几个字,更不可能去读这种长篇小说,你家儿子真的厉害!”
    冯睿年纪轻,讲话也真诚,丝毫不像常悦欣平时在单位里遇到的一些虚与委蛇的老江湖,人家夸奖就是真心实在的夸奖,所以常悦欣难得受用的很:“我家小安就是调皮些,脑子是还可以,随他老子。”
    看了一眼冯睿的模样,常悦欣忍不住猜测道:“你是要去北京?今年的大学生?”
    虽然现在离开学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但是这趟火车是唯一一辆从青淮市到北京的直达火车,冯睿又是一副书生气的样子,还独身一人,背包里鼓鼓囊囊的好像也是装着书的样子,所以常悦欣有此猜测。
    冯睿愣了一下,点头:“是的大姐,我是要去北京上大学,我家里人在北京,所以提早点过去。”
    常悦欣还没反应,倒是吴晓梅轻轻惊呼一声:“好巧啊!我们也是去北京上大学,你是哪个学校的?”
    一时之间常悦欣也是惊讶了,这年头能考上大学的都是人中龙凤,更何况还是北京的大学。
    原本常悦欣也觉得季恒看着更加像个大学生的模样,书生气更重,但是他和吴晓梅明显是一对,谁看到过上个学还要带着老婆的?所以常悦欣将他们两个判断为去北京观光的小青年夫妻或者是去走亲戚,倒是万万没想到一个车厢里碰到了三个大学生!
    冯睿周边就他一个人考上了大学,所以现在能在火车上碰到两个一起去上大学的同学也是好感倍增,有些害羞又有些骄傲地回答:“我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吴晓梅忍不住伸出了个大拇指:“你好厉害!我叫吴晓梅,我是北师范外语系的,这是我男人,他是北大中文系的。”
    冯睿原本觉得自己一个清华的大学生肯定算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了,哪里知道对面这个姑娘还是外语系的,这年头考个外语系可不比考上清华简单,而且还是大家都争破了头皮都想去考得北师大。
    毕竟这个年头很多人都想考师范大学,吃香程度不亚于清华北大,师范生可都是有国家补贴的!
    然后她男人还是北大中文系的,和他学校比肩的大学、王牌的专业,一时之间,冯睿原本的一点点小骄傲也迅速压了下去,正色看向对面两人。
    “很高兴认识你们啊,我也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冯睿,是清华物理系的。”
    看到对方的目光转到自己身上,季恒也自我介绍了一下:“我叫季恒。”说完矜持地点了点头,他还是不太习惯和一个陌生人贸贸然地熟络起来,但是吴晓梅就好像天生有与人打交道的本事,很快就能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所以刚刚他也只是静静地听着吴晓梅和他讲话,没有插嘴。
    常悦欣听到“季恒”这个名字,总觉得有点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沉思了一会儿,突然脑海里闪现出来今天和她爸的对话。
    她爸这两年刚刚从教育局退下,结果去年12月就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高考,他一直引以为憾,没能主持青淮市第一届高考,昨天她离开前还感叹:“之前在教育局都没有好好做教育局该做的工作,现在好不容易恢复高考了,倒是退下了。这届高考我们青淮市还是出了个省考状元,季恒,名字就好,持之以恒,那作文我看了,写的真的好,是个人才啊!也不知道我们市里有没有好好奖励一下,这种人才可一定要拉拢住!”
    所以这个时候听到“季恒”这个名字,考上的又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常悦欣不是就对上了么!
    “小伙子,你是不是就是我们青淮市的省考状元季恒啊?”常悦欣笑眯眯地问道,心中已经是觉得□□不离十了。
    这年头虽然信息不够发达,但是季恒这个名字也是在省报刊上出现过的,只不过订阅报刊的人少,关注的人也少。
    但是少也并不表示别人不知道,比如常悦欣有她的渠道,关注这方面动态的冯睿也知道。
    顿时,在对面三双眼睛的注视下,季恒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呼!我真是妄自尊大了,刚刚还觉得我一个考上清华的已经是不错了,心里还有点小得意,没想到真正的牛人在我对面啊!失敬失敬!”冯睿说的坦坦荡荡,把自己刚刚的小心思也一并吐露了出来,非但不让人讨厌,反而觉得有趣又真诚,惹得吴晓梅和常悦欣都笑了出来。
    经过这些天大家对他这个高考状元的“追捧”,季恒现在面对这个名头已经是安之若素了,淡定地摇了摇头:“学无止境,这个状元名头也不过是一时的,以后到了大学里,大家学了更多的知识,到时候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和专业的人一竞高下,那才是有意义的第一名。”
    季恒现在已经通过各种书本报刊很好的了解到了现在这个社会,也了解到上了大学并非就是要从政的,这是一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不是只有高官厚禄才会令人尊敬,搞农业的、搞生产的、搞科研的、写文章的,都能出人才,都能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选择面要大的多,专业度也高的多。
    冯睿只觉得季恒谦虚,对他的好感又加深了一层,而在社会上早就历练过好几年的常悦欣则更看重季恒不卑不亢的态度——能考上状元的人,脑子肯定是好使的,但是能在众人的赞美中还能保持平常心,这样的人,以后一定不一般!
    常悦欣也生起了结交的心,她今年三十三岁,十八岁参加工作至今,社会经验要比在场的三个大学生都丰富的多,说话也自有她的气场,她直接从自己的黑色小皮包里翻出一个名片夹,掏出三张名片给三个大学生递过去,笑着道:“我叫常悦欣,你们叫我欣姐就行,我在北京的百货公司上班,是里面销售科的科长,以后你们想要买什么东西都可以找我。”
    冯睿和季恒可能还没察觉到这张名片的力量,吴晓梅则是抓着名片的手都有些发抖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果然早出发是对的选择!
    后来一路上,欣姐的儿子小安一直一个人乖乖翻阅自己做成的《斩江湖》的小说,常悦欣和吴晓梅聊的火热,冯睿和季恒也聊了一下北京目前大学的现状和情况,说好了等开学后两个人再聚聚。
    这是季恒到了这个世界后,第一次遇上一个思维如此迅捷、阅读量非常大的年轻人,和他谈论的换题都有自己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并不人云亦云,讲话有的放矢,为人也豪爽真诚,让季恒感受到了久违的交谈的愉悦。
    火车上两天一夜的行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到了临别的时候,大家倒是都有了点依依不舍。
    常悦欣拉着吴晓梅的手说道:“妹子,等你们在北京落了脚,就到姐家里来玩啊!不来我可是要不高兴的!你那些小姐妹不是想要带些东西吗?你到时候把单子给我,姐保管给你都弄好的!”
    吴晓梅人长得好,嘴巴又甜,脑子又活络,女人间的友谊也是来的莫名其妙,常悦欣就是觉得吴晓梅这人很对她的胃口,当然也不排除因为他们夫妻两个大学生身份的另眼相看。
    吴晓梅也是高兴,没想到一路上就交上了一个朋友,连忙点头应是,在几人的依依惜别之中,才分别各自下了火车。
    一出北京的火车站,吴晓梅和季恒就被火车站外面的世界给镇住了!
    两个人一个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青淮市了,一个从清末穿越而来,哪里见过这样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不说别的,光各种小轿车就看的两人目不暇接,还有北京人的穿着打扮也是比稻乡村里的人时髦多了去了,明明现在北京的天还冷着,街上就能看到好些姑娘穿着厚厚的打底袜,外面是马甲裙罩着长宽呢子大衣,蹬着高跟皮鞋,走起路来都是带着一阵风!
    吴晓梅有些无措地紧了紧自己脖子里的红丝巾,这是季恒送给她的,一直被村里姑娘们羡慕,可是到了这里,莫名让吴晓梅有些不安忐忑,衣服也偷偷板正了一下,可是穿着大棉袄的自己是怎么都比不上那些北京姑娘的时髦的!
    季恒到底一个大男人,又忙着在人群中找人,对穿着打扮之类没那么上心。
    终于,季恒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儒雅的中年男子,高举着“季先生,周琛和接”的牌子,连忙拉着吴晓梅大包小包地走了过去。
    “你好,是周琛和编辑吧?我是季恒。”
    季恒放下手里的行礼,伸出手准备和周琛和相握。
    周琛和和他想象中的差不多,带着金丝边的眼镜,人长得斯文儒雅,看着一副好脾气的样子。
    但是季恒在周琛和想象中可是要差很多,周琛和盯着季恒看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连忙伸出手握住季恒的手:“季先生,久仰久仰!”
    第五十五章 :北京买房
    周琛和之前一直以为季恒的年纪至少和他差不多或者是要比他年长的一位先生, 因为观其文风老辣、历史沉淀感浓厚,又说过自己这次来北京是带着另一半一起过来的, 所以也没有往高考上大学那方面去想,只以为是受邀参加作者协会交流大会才来的北京。
    结果没有想到对方是一个这么年轻的年轻人,而且来参加作者会是顺带,人家可是正儿八经来北京上大学的!
    周琛和借了单位里的小轿车来接季恒, 所以帮着他们拎了两个包, 带着他们到了停车的地方,就将行礼全都塞到了后备箱里面去。
    吴晓梅长出了一口气:幸亏季恒的编辑朋友来接应,否则都不知道拎着这么多东西往哪里走!北京实在是太大了, 吴晓梅都坐在后座一直看着沿路的风景, 马路都是那么宽、自行车已经不是奢侈品,好像人人都能有一辆似的, 已经行驶了好长时间,但是好像还是在市区是的, 繁华热闹一点不减!
    周琛和带着季恒和吴晓梅到了他们单位附近的一处招待所,然后递了房间钥匙给他们小夫妻两个:“你们在上面休息一下,等到中午我过来带你们去尝尝我们北京特色!”
    季恒也没想到周琛和招待的这么周到, 有些不好意思:“周编辑, 你能过来接我们已经是帮了大忙了,怎么还好意思让你带我们吃饭,要不还是算了吧!”
    吴晓梅暗暗翻了个白眼,觉得自己家男人真的是不会来事,只好站上前一步悄悄拉了拉季恒的衣角, 然后笑了笑对着周琛和道:“周编辑,我家季恒的意思是让你带我们吃饭肯定是不好意思的,一会儿这顿饭肯定是我们来请!周编辑一定要给我们这个面子啊!”
    季恒也品出味来,刚刚自己的拒绝有些不妥,连忙附和道:“是的,我们来请,周编辑一定要给我们这个面子!”
    周琛和和不少作者打过交道,里面也有些和季恒这样有些不通俗务的文人,所以也没有觉得什么,听他们小夫妻两个这么坚持,于是也是从善如流:“那行,一会儿11点半我过来接你们,现在你们先好好休息一下吧,我单位就在这个招待所的边上,出门左拐就是,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电话,有事到前台打个电话过来就是。”
    周琛和事情安排的仔细妥帖,季恒接过名片后小心地放进了自己的内侧袋里。
    吴晓梅目送着周琛和离开,忍不住好奇地问季恒:“原来你在妈面前说的是真的啊,真有作者会什么的?”当时她还以为是季恒为了配合她说要提早到北京,随口说的呢!
    季恒无奈地看了吴晓梅一眼:“我这人不太爱说谎的。”
    304号房间,季恒和吴晓梅爬上三楼,找到自己对应的房间号,然后打开了房门。
    “哇!季恒,你快看,这里还有电视机!”
    “这个沙发真软!”
    “这个床也好软好干净啊!诶,这下面不是棉花垫被,是个床垫子!这也太高级了吧!”
    “还有这里,快来看啊,这就是自来水吧?!我一扭就出水了!你看我聪明吧,都不用人教我就会使啦!”
    吴晓梅像个小蜜蜂似的这边看那边看的,心里头又震惊又欢快,把这个带了一个卫生间的招待所转了一个遍,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哪里都要研究一下。
    以前季恒知道自己是穿越到了70年后的世界,可是他呆在稻乡村,也没觉得周围有比自己以前的生活环境好多少,唯一让他新奇的不过是偶尔出现的自行车、小轿车、收音机这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也不属于他,他也没怎么用过,还是到了镇上上班的时候偶有见到,在稻乡村的时候只感觉那日子比上辈子的日子还要苦、还要不便一些。
    而现在身处于这个招待所的房间内,季恒才知道,原来这真的是70年后才有的世界,已经如此的便捷,室内有可以靠着开关就亮灭的电灯,厕所里有一个水龙头,一扭开就有源源不断的水流出来,打开电视机,里面就有和现实世界中一模一样的人讲话、表演!
    夹具原来也可以不再是简单的木柜子、木床,也能弄上柔软的垫子,坐上去有回弹力!
    所以比起吴晓梅的不淡定,季恒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基本上吴晓梅一喊到什么,季恒也兴致勃勃地跟在后面去看,两个人足足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把房间里的角角落落都摸索了个遍。
    两个人到招待所的时候是9点半,现在看着墙上的时钟已经要10点半了,吴晓梅立刻想起了正事,把行礼包打开拆出了梳洗的东西:“季恒,我看到刚刚厕所里有两瓶热水,咱们先洗漱一下,在火车上带了这么久都没好好洗洗,一会儿回头土脸地去吃饭可不成。”
    季恒也是注重仪表的人,所以两个人快手快脚地洗漱了一番,换了身干净的衣服,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下楼了。
    下楼的时候,发现周琛和已经坐在大堂里面等着了,季恒连忙走近过去:“周编辑,我们好了,要不现在就走吧?”
    周琛和也是刚到,闻言笑着带着两个人上了车,一边开车一边介绍起了北京:“刚刚晓梅同志说你们都挺爱吃鸭子的,一会儿咱们就去全聚德那边吃烤鸭,那可是咱老北京的名菜,连周总理都用他来招待外宾呢!”
    “到时候吃完了我再带你们去□□城楼那边兜一圈,以后有空了你们可以在王府井那边逛逛,有些好玩的去处的。”
    季恒听了咋舌:竟然可以到以前皇城门口转悠,现在是真的没有皇帝的世界了啊!想到自己能近距离去看□□、去看紫禁城,季恒内心还是有些激动的!
    周琛和为人不仅儒雅温和,还幽默风趣,听着他说话,时间过得飞快,不一会儿就到了全聚德饭店,周琛和点了两只烤鸭,还教了他们怎么用面皮卷上大葱、黄瓜丝和片的片片金黄的烤鸭蘸着酱吃。
    吴晓梅和季恒都是第一次吃,在稻乡村吃个红烧肉都是难得的美味了,哪里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不过尽管如此,两个人也都是有修养的,没有表现的狼吞虎咽的,只是到底把两个鸭子都吃的个精光——没办法,肚子里没啥油水,遇到好吃的确实吃的进!
    季恒转身去结账的时候,才被告知周琛和已经结过账了,忍不住问了一下账单的金额,顿时心下一凛——北京真的是天子脚下,这一餐竟然花费了十五块八毛钱!是他在文化站上班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季恒知道再给周琛和钱他是肯定不收的,推说两人舟车劳顿准备回招待所休息了,分别的时候季恒从楼上带了一叠稿纸交给了周琛和:“周编辑,这是我在老家写好的一篇短篇小说,我觉得这个是比较适合发表在《新论》上的,算是做个新的尝试,你回去后帮我看看行不行。”
    周琛和一直深叹于季恒的文字功底,对季恒后来发表在《小说世界》上的长篇小说《斩江湖》也一直在关注,甚至也成为了资深读者,一直在追着看,心里也遗憾这篇小说不适合《新论》的题材,否则将会给他们报社带来多少的读者啊!光看每期《小说世界》日渐走高的销量,就让人心里羡慕的很!
    如今见季恒出了散文诗歌外,还尝试了精简的短篇小说来迎合《新论》的题材,周琛和心里知道十有□□是因为他上次给他信里约稿的缘故,心下有些感动。
    要知道周琛和是资深编辑,自然也很清楚市场写作价格,像季恒《斩江湖》这种能带动一本杂志销量的小说,起码千字六元起步,好一点八元十元都有可能,现在行文至二十五万多字,季恒靠着这篇小说都能赚个一两千块钱不成问题。
    而且这种长篇小说以后是可以集结成册,进行发售,这样又可以赚一笔,光论钱的话,肯定是将精力花在《斩江湖》上更加划算。
    但是季恒还是看在他的面子上,做了新的尝试,要知道年底的时候《斩江湖》那边季恒一下子掏出了六万字的稿件,按照他之前还要备战高考来讲,那么短的时间要写出这么有水平的桥段,要花的心思和时间绝对不会少,在这种情况下,季恒还去琢磨《新论》的约稿,确实不辜负他这次车接车送,这般重视。
    周琛和珍重地把稿子放进了自己的公文包里面,笑着对季恒说道:“咱们作者交流会在二月十五号开始,但是我没想到你们这么早就来了,先给你们订了三天的招待所,到时候季先生你准备是继续住下去还是怎么样?”
    “快别一直叫我季先生了,就叫我小季或者季恒就行。我和晓梅准备这几天去我们大学附近看看有没有租赁的房子,想租一套。”季恒和吴晓梅早就商量过,毕竟他们两个新婚夫妻,正是情浓的时候,分开也不舍得,而且季恒答应过吴大海和王美兰照顾好吴晓梅的,更不可能放她一个人在外面。
    周琛和转念一想也对,小夫妻两个一起来北京上大学,当然是住一起互相照应更好:“那行,以后我就叫你季恒好了,我这儿有个朋友,他叫申宏杰,是个北京通,哪儿都熟,你想租房子找他就行了。我一会儿回去了和他打个招呼,让他明天早上过来找你们,带你们去看看房子,在北京尽快有个落脚的地方,这样以后我们联系也方便。”
    快要走的时候,周琛和突然回过身问季恒:“其实季恒啊,你考虑过在北京干脆买个房子住下来吗?你要是有考虑的话,我倒是知道一个地方,离你学校还挺近的,以后你们出行也方便。你要是感兴趣,我让小申带你们过去瞧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