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酸儒穿到七零年 > 第1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8节

    他略略有点着急,小学全套语文课本一共十二本,他除了最开始讲拼音那个章节的,其他已经全部自学完毕,倒背如流。原本准备进入初中阶段的自学,但是季恒也有点强迫症,就想要把前面的内容都吃透了再去看后面的,况且这个拼音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从他那个年代到现今这个年代,很多字形字义字音都发生了变化,一个词组的意义也有了更丰富的内容,这是他翻阅那本残本字典时候发现的。
    小学课本中的课文都非常简单,甚至在季恒看来是幼稚,理解意思也不在话下;但是到了初中课文,有些词汇他就不甚其解,需要去翻阅词典查找相应的解释、出处,再回过头来理解就好很多了。
    正当季恒有些焦躁的时候,吴晓梅蹑手蹑脚地打开房门走了进来,因为脚步声太过轻,专心于书本的季恒根本没有听见。
    吴晓梅看到季恒又在复习课本,已经是习以为常了,这个人在读书方面的毅力简直坚定到可怕,不管外头是风霜雨雪,还是他今天究竟有多累多痛,他都雷打不动坚持学习三四个小时左右,才会躺下睡觉休息。
    不过这回吴晓梅借着洋油盏的灯光看了一眼季恒手里的书本,原本以为他在看高中课文呢,没想到居然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书,吴晓梅忍不住问了一句:“你连小学语文都没看好吗?”
    季恒从书中抬起头来,顺着吴晓梅的问话就答了下去:“其他都看完了,现在只剩下这个拼音没有搞懂。”
    吴晓梅吃惊了,怎么会连拼音都不会?
    “这是最简单的基础啊?你们当时学校里的老师没怎么教吗?”
    季恒摇了摇头,盯着眼前的课本有些发呆,努力回想原身对于学习上的记忆,结果还是一片茫然。
    吴晓梅知道这年头有些老师确实是什么都不教的,只以为季恒小学里的时候正好碰到的就是这一类老师,所以反而是拼音都不会了。
    “这个很简单的,你看这里有个拼音字母表,你只要背会这个表就行了:a,o,e,i,u,u.....后面你再分清楚声母和韵母、复韵母,学会整体认读音节,这样就好了。”
    一个个音节从吴晓梅嘴里发出来,季恒听得一愣一愣的,她全部念完一遍后,季恒都还没反应过来。
    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吴晓梅已经低着头坐在了他旁边的一张座椅上,应该是刚刚洗过头,双手一直在不停地擦拭着乌黑的秀发,但还有些水珠滴落下来,双颊红扑扑的,有几缕头发扫到了她的脸颊上,更给她添了一丝可爱俏皮。
    季恒恍然,难怪刚刚吴晓梅走进来的时候他都没有发现,原来是悄悄洗头去了。
    大冬天的晚上王美兰不让吴晓梅洗头,怕天气冷感冒了。现在大家白天都忙着干活没时间洗头,晚上别人不讲究点的可能连洗脸洗脚都懒得弄了,吃过晚饭直接倒头就睡,不管白天身上出了多少汗。
    吴晓梅可受不了这个,这几天天天念叨着要洗头,都被王美兰说了。今天晚上干脆自己烧了热水,等王美兰他们睡了,再悄悄进厨房间洗了出来,此时坐在季恒旁边,季恒都能闻到吴晓梅发间淡淡的皂角香味。
    盯着吴晓梅的脸发了一会儿呆的季恒,突然觉得自己这样十分无礼,低下头掩饰住自己脸上的红晕,然后才轻声问吴晓梅:“这些你都会啊?”
    吴晓梅翻了一个白眼:“你这不是废话吗?这都是我的课本,我也是上过学的好吗?”
    吴晓梅这一句话倒真的把季恒说愣了,是啊,这些书本本来就是吴晓梅的,她会这上面的知识再合理不过了,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一层?!
    季恒心中暗恼,也怪他自己见识浅薄,还停留在过去的老思想里面,总觉得读书进学是男子的事情。毕竟在他上辈子的世界观里,女人都是在家相夫教子的,他周围的同窗都是男子,去参加科考的也都只有男子。
    就算那时候已经有了新式学堂,有了女学生,在他们这些老儒生眼里,那都是卖弄些浅薄学识,根本不值一提。
    可如今明明好老师就在眼前,他还舍近求远,天天对着书本百思不得其解,真的是思想太过教条了!
    季恒迅速立了起来,想要作揖又知道这不合适,只能带着恭敬道:“还请吴姑,还请晓梅教我!”
    吴晓梅没想到季恒还有请教自己的一天,在她心里一直以为季恒是高中生,又能写会画的,学问肯定比她要好的多。不过虽然只是问她请教拼音,也足够让吴晓梅心里得意的冒泡了:“教你可以,那我有啥好处吗?”
    吴晓梅出言逗了一下季恒,也根本没真想要什么好处,可是却让季恒一下子为难住了,看着吴晓梅还在滴水的头发,脑子一抽,脱口而出道:“要不我给你擦头发吧?”说完便有些惊住了——自己竟然说出如此失礼的话,不该,不该!
    吴晓梅原本擦头发的动作顿了一下,闻言将毛巾放进了季恒的手中,漂亮的杏眼眯了一下,里面水光潋滟:“好啊!”
    就像她之前对赵红军说的那样,像他们这种农村人结婚,都是谈不上喜欢不喜欢的,就是搭伙过日子,只要能把日子过到一处去,那就是合适的人。之前的季恒让她从头到尾都看不上,所以才百般抗拒,但是现在的季恒让她觉得或许可以试一试,毕竟慢慢地,她觉得眼前这个人也是有些优点的。
    季恒有些僵硬地接过毛巾,轻手轻脚地站到了吴晓梅的背后,将她湿漉漉的头发全都拢到了毛巾上。和吴晓梅略显泼辣的性格不同,她的头发细而绵软,季恒的双手穿过吴晓梅的黑发,白与黑有了鲜明的对比,也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感。
    前几天吴晓梅给季恒织了一双手套,让他干活的时候戴着,现在手上的冻疮已经平复下去了,只在关节边上有些许的红肿,再加上现在吴晓梅每晚除了给他按摩肩膀手臂还顺带给他擦上冻疮膏,已经看上去好多了。
    也因为这个,两个人的关系拉近了许多。
    季恒有些笨拙地慢慢擦拭着吴晓梅的秀发,前世今生也是第一次做这个活,季恒很担心自己力气大了一点就会将吴晓梅的头发扯疼,所以动作异常的轻柔小心,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吴晓梅一开始也是僵硬着脖子,后来才慢慢放松下来,想了想,直接扯过课本指着字母开始教起了季恒发音。
    涉及到学习,季恒是非常认真专注的,他手上动作不停,给吴晓梅擦拭着头发,目光却是聚集到了吴晓梅所指的字母上,跟着吴晓梅练发音,从一开始的生涩到后面的融会贯通,不过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季恒就很快将这张字母表给背了下来,并且学会了拼音字母的使用方法,知道怎么利用拼音去翻字典,高兴的不知所以!
    “发明这个拼音字母的人实在是大才!这样一来大家都可以同音同语,不会出现语言不通的情况,还能利用拼音去释义,去理解词汇!”
    季恒心中感慨非常,虽然拼音这个东西他之前从没有接触过,但是他学习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很快他就已经得心应手了,只要之后再复习几遍,估计就不会再忘记了。
    这会儿吴晓梅的头发也被擦得半干,不再滴水了,吴晓梅便让季恒坐下来休息,不让他继续擦了。
    季恒见吴晓梅这个时候好像还不算困,抱着试试的心态,连忙把自己之前记录下来的一些疑难点拿出来依次问吴晓梅,看看她是否就可以为自己解答。
    吴晓梅其实上学的时候成绩也非常好,她脑子灵活记东西也快,所以虽然已经离开学校好长时间了,季恒问的那些她还是可以回答个七七八八,让季恒大有所获!
    吴晓梅在感慨季恒学东西非常迅速的同时,季恒也对吴晓梅刮目相看,他发现这位吴姑娘不仅仅在生活中有智慧,在学习上也很灵敏,两个人探讨的过程中,吴晓梅对很多不理解的知识点也是一点就透,非常有灵性。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季恒满足地将自己写下来的疑难点的纸张收起来,今晚上差不多将这些都搞懂了,后面只需要和楚不凡他们再次印证一下就可以了。
    除了语文上的收获,季恒还惊喜的发现吴晓梅教导他数学应该也是可以的,他拿出一本小学数学课本时,吴晓梅虽然疑惑季恒偏科到这种程度,但还是可以非常快速地给季恒做讲解!
    只是讲完一章后,吴晓梅就已经困的不行了,连连打哈欠:“不行了季恒,我好困,明天再学习吧。”
    吴晓梅原本脑子还在转,还在思考为什么季恒的小学基础知识那么差,语文也就算了,就一些小点不太懂,数学就是奇怪了,基本上完全空白。
    但是要说季恒学渣吧,吴晓梅只要稍微给他讲解一下,他就马上能领会,很快就能举一反三,说是教季恒,也不过是她照着课本念一下,讲一下大概的知识点而已,所以进度非常的快。
    只是此刻,她是一点都不想动脑子了,本来就累了一天了,眼皮直打架,她只想跌到床上去睡觉——现在她是真的佩服季恒,能每天这样坚持学习!
    季恒捧着书本双眼亮晶晶地看着吴晓梅,他现在已经完全将吴晓梅当做半个老师看待了,兴奋的不知所以——原本还愁如何能将基础知识打牢学好,没想到老师就在身边,真的是他有眼不识泰山了!
    兴奋之下,季恒忍不住问吴晓梅:“晓梅,你这么聪明,学的也好,为什么没想参加高考?”在季恒看来,吴晓梅比他现在可厉害多了,而且他也了解到这里的高考是不分男女的,毕竟这个年代女子的地位是很高的,他可记得他写的标语里,其中有一条就叫做:妇女能顶半边天!
    吴晓梅原本的困意一下子散了开来,脑子里每次想到“高考”这种事,总觉得离她这个初中生很远,再说小学的知识她那时候学校有个好老师教的还算可以,可是上了初中都是随便乱学学的,高中更是没上过,哪里能去参加高考?
    书本都放下这么多年了,背点字母表、做点加减乘除还可以,其他的她都还给老师了,她也没有季恒这种精力,又要白天上工,又要晚上学习。
    吴晓梅摇了摇头,没接季恒的话,只是有点木木然地走到了床边睡了下去。
    季恒没得到吴晓梅的回复也不好再问,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了,便吹灭了洋油盏灯,也在地铺上睡下了。
    季恒今天白天干了一天活,晚上又学到这么多知识,已经是心满意足,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而原本很困的吴晓梅却在黑暗中张着大眼睛看向虚无,等过了许久才睡着。
    ==
    市里面的先进文明乡镇评选活动如火如荼的举行着,等到各乡镇的情况都考察过一遍之后,很快先进名单的红头文件就下达到了各乡镇领导的办公桌上,而这次,常家镇在先进文明建设中被评选为了先进乡镇,还被立为了典型!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常家镇的镇长、副镇长、镇委书记等一众大领导带着下面的人员一起吃了个庆功宴,镇长李德山在饭局上公开表扬了文化站站长孙前进,说这次的先进文明评比,孙前进功不可没!可把孙前进乐得不得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李德山又念叨起了这次出色的标语书写,语重心长地对孙前进道:“你们文化站的那个季知青真的不错,下次你让他到我这里报到一下,我要看看是什么样的小伙子,写的这么一手好字!孙站长你可不知道,咱们市检查组大领导的父亲可是个大书法家,连他都连连称赞的字,那真的是不得了!”
    一席话说的孙前进冷汗都要流下来了!
    当时在市领导面前,孙前进可是说了要把季恒调任到他们文化站。可是那只是当时讨好领导的说辞,孙前进并不认为日理万机的大领导们会记得季恒这个小人物。要知道文化站里的职位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洪是他的左膀右臂,季恒来了让老洪如何自处?
    就算老洪身体不好了,办了病退,那也是他的儿子给顶上,要是职位给了季恒,老洪儿子怎么办?
    这些东西都要他方方面面考虑好、照顾到,所以后面思来想去还是只给了季恒二十块钱和一些票券,没有提调任的事情。
    可是没想到季恒居然在镇长面前挂了号,还点名要见见他,关键现如今季恒还不是他们文化站的人啊!
    孙前进嘴上说着一定一定,心里实则慌得一比!
    等到饭局结束之后,孙前进都顾不得时间已经很晚了,直接去了小张家,将事情全部安排好、叮嘱好,才敢放心回家。
    张亚安张着嘴巴目送着孙前进离开,心里想着没想到自己还一语成箴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双更合一奉上!!
    另外,关于当时高考英语的问题,后文会有交代,请大家别急!
    谢谢大家支持,作者君努力努力再努力!!
    第二十六章 :发生意外
    季恒调任文化站的消息, 如同插了翅膀一般,在稻乡村迅速传开了!
    大家在背后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因为吴大海知道季恒力气小帮他女婿去镇上活动了;也有人说是因为季恒写大字写的好,被上面人看中了;更有胡乱猜测的,是什么文化站站长女儿看中季恒了,才让他调过去。总之大家在背后狠狠地议论了一通, 究其本质还是内心充满了羡慕嫉妒——这可是一步登天啊!直接从靠土地吃饭变成了拿笔杆子的城镇人, 享受工资待遇啊!
    季恒也非常意外这个结果,原本以为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文化站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确实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他不可能被调任, 没想到突然前两天小张就登门告知了这个好消息,让吴大海一家都是又惊又喜, 万没想到季恒去帮忙还帮出了这么好的一个结果!
    文化站的工作平时是比较清闲的,主要是接受上面的指导思想, 在自己的辖区内开展好科普、传递文化知识的工作。季恒刚刚入职,对这一切都还不熟悉,幸好有小张带着, 经过三天的入职学习, 季恒慢慢也能上手处理工作了。
    季恒现在的工作其实是接替以前老洪的,除了写大字标语外,每个礼拜还要在指定的地方出板报,做当期的宣传资料,幸好季恒书画都有底蕴, 在这方面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唯一需要学习的是对宣传资料的筛选整理工作。
    而这正是季恒所渴望接触的内容,除了上面给他的最新一期的政策思想内容的报告、期刊,季恒阅览完之后,还积极地开始看起了文化站最近订阅的报纸报刊,一上午就沉浸在这些资料里,连头都没抬一下。
    小张见到午饭时间了,手指敲了敲季恒办公桌:“季恒,去吃午饭吧,再等一会儿都没啥吃的了。”
    文化站总共就十来号人,不过和乡镇上其他办事机构在一处,共用一个食堂,每天中午供应一顿午饭。
    季恒这才抬起头看了一下办公室四周,发现只剩下他和小张了,于是也从布袋子里掏出了自己的铁皮饭盒,和小张一起往食堂的方向走去。
    两人一路走一路交谈,张亚安以为季恒刚刚上任心中忐忑才一直埋头看资料:“你不用这么担心的,只要看完孙站长给你的那些文件和当期的重要刊文,然后在里面筛选出重点内容,给孙站长审核没问题后,这周五去把板报出掉就行了。”
    季恒其实昨天就看完了资料做好了整理工作,准备今天就交给孙站长审核,现在不过是在看往期的报刊杂志,了解目前的社会现状而已。
    不过听到小张的好心提醒,他还是点头答应,还时不时地询问了一番自己工作的注意点,确认没有做错、做漏什么后,才放心。
    毕竟这是自己第一份工作,虽然好像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但是季恒也是做得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做的不好。
    季恒很珍惜目前文化站的工作,不仅仅解放了体力,还能接触到这么多的书籍、了解到最新的政策动态,补充他对这个新世界的不了解,已经是他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工作了!
    两个人到的晚,去的时候很多位置都已经被占了,两个人打了饭菜后就坐在了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吃了起来。
    “哎,今天又是两个素菜,一周就只能吃一次荤菜也是挺抠的,我听隔壁镇一周能吃两次大荤呢!”张亚安看着今天饭盒里的炒青菜和炝炒花菜,忍不住有些抱怨。
    季恒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看着饭盒里的菜油水还不错的样子,已经是食指大动了,配的还是白米饭,虽然里面有些杂质,但是也是季恒到这里来后少有的几顿白米饭了!
    王美兰节俭,吴家条件也不富裕,大部分的时候吃的还是玉米铣饭或者是粥,白米只是偶尔掺上一些,很少会吃纯的白米饭,菜里面放的油也特别少。说白了,只是追求饱腹,只有逢年过节才可能去讲究一些口味。
    没想到这样的好饭好菜还被小张嫌弃,季恒这才大概能理解了一番村里人那种羡慕的眼神——至少就吃饭这一点来讲,不无道理。
    看季恒吃的香,倒是让张亚安也有了胃口,只是不同于季恒吃饭时候的安静,张亚安是个嘴巴有些闲不住的人:“季恒,你这次调任过来,档案调过来了吗?”
    季恒才过来上了三天班,对档案什么的一无所知,只能疑惑地摇了摇头。
    小张吃了一惊,只是低头想想又觉得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于是小小声地对季恒说道:“那你档案还在稻乡村,等于给你安排的是编制外人员的待遇。我们这里编外待遇一个月只有二十块钱,比正式工要少十块钱!”
    小张对季恒的待遇感到有些不公,但是他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小声念叨:“也是了,要是你成了编制内的,老洪的职位就没法说了。你也别怨孙站长,老洪在咱文化站干了十几年了,你一来就把他位置挤了这样确实也说不过去。不过你熬几年到时候有别的职位空缺的时候,咱孙站长肯定会帮你弄进来的!”
    季恒对此倒没有放在心上,他已经有了高考的目标,轻易不会动摇,这是目前这份工作确实是他所需要的,就算是编外也很好:“这样已经很好了。”
    张亚安理解的点点头,确实,对比于干体力活,在他们文化站上班体面又清闲,赚的还比农村里多。
    季恒第一周在文化站的工作低调平稳,周围同事也都知道季恒的来路,虽然没有张亚安那么热情,但也没有为难过季恒,等他做了第一期的板报后,还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唯一可能有些困扰季恒的是每天需要从稻乡村走路到镇上的文化站,这一来一去要四个小时。文化站上班时间是早上8点到晚上4点,所以每天天不亮季恒就要起床吃早饭然后步行去上班,晚上回来的时候已经六点多了,吴家为了配合季恒的时间,还推迟了晚饭时间,等季恒下班回来一起吃晚饭。
    季恒倒不是怕辛苦,而是觉得这样太过浪费时间。不过很快他就想出了办法——他每天带一本初中的政治书在身边,利用路上的时间,反复背诵里面每一页的内容,遇到卡住的地方去翻一下书本,巩固记忆,不到一个礼拜时间,已经背完了三本政治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