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酸儒穿到七零年 > 第1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节

    路上他也总算和楚不凡请教了一回,在得到楚不凡的允许,可以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给吴晓梅听后,季恒迫不及待地就想找吴晓梅说清楚这个事儿。
    冬天天黑的晚,季恒原本算着在晚饭前回来的,但是因为后来找报纸、又意外发现了一本珍贵的字帖耽误了时间,等回到家时,吴家堂屋里已经是一片漆黑,只有吴晓梅的房间里还有幽幽的灯光透出来。
    季恒心里略微有些紧张,将身上的中山装稍微正了正,才敲门进了房间。
    吴晓梅好像维持着和中午他离开时候一样的姿势,只是换了个场景,坐在有些幽暗的洋油盏灯光下,手里头继续纳着那双鞋底。
    都说灯下美人,吴晓梅本就长得好,明眸善睐、唇红齿白,只是因为长期暴露在太阳底下风吹日晒,所以皮肤难免有些微黄和瑕疵,现在在柔和的灯光下,那点点瑕疵也不翼而飞,显得更加的美丽,同时昏黄的灯光暖暖地包裹着她,仿佛平日里她身上的那些刺一下子收拢了起来,变得柔和而绵软。
    季恒在原地静止了几秒,定定地看着眼前的吴晓梅,好像内心深处有什么东西在悄然破土而出,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若让季恒以后回想起来,只能感叹当初只道是寻常。
    “晓,晓梅,我真的是去买书的,是楚不凡联系的一个收废品的人去搜集那些书的,所以要价高了一点。你看,这是我今天买到的书,全套所有的高中课本还有参考书籍,楚不凡说我们今天运气非常好,还买到了一个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笔记,我翻给你看。”
    季恒也是个老实人,说完将背篓里的课本一本本地拿出来,大约拿到第五十几本的时候,一直低着头不打算搭理季恒的吴晓梅终于是有点忍不住了:“你给我看什么?本来就是你的钱,买你需要的东西,我又有什么资格去管?”
    季恒张了张嘴,清俊的脸庞上浮现出一丝无措,原本他以为只要解释清楚了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吴晓梅就能气消,可是看这个样子,并不是他想象中的结果啊?!
    身为读书人的尊严,是绝不应该向一个小女子低头,既然解释了她还是冷言冷语,那还多解释作什么?
    季恒原本应该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可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还是弯下腰低下头,继续执着地将背篓里的书一本本掏出来给吴晓梅看,甚至还把今天淘到的一厚摞的《解放日报》以及珍本《奉对帖》都给吴晓梅看了,并一五一十的讲述了当时的情况。
    季恒一个人絮絮叨叨讲了快一个小时,吴晓梅终是有些绷不住了。
    其实在季恒一开始说了为什么之前不告诉从哪里买、找谁买的原因后,吴晓梅已经是知道自己有些错怪他了,但是想到当时季恒不耐烦的语气,她心里就还是生气,所以不准备理睬他。
    可是看这个人不厌其烦、一本本地掏出书,一本本地讲解这是什么书,怎么找到的,吴晓梅的气就一点点地消散了,甚至开始反省自己是否也有些小题大做了?
    只是她也要面子,不可能一下子就对人和颜悦色的,所以看到季恒还要弯腰去拿书出来给她看,只能硬邦邦地阻止了他的动作,语气生硬道:“好了,我知道了,不用拿了。那我问你,你一下子要买这么多书干嘛?你也看不完这许多啊!”
    说到这个,季恒双眼一亮:“楚不凡说京城那边传来消息,今年12月份会恢复高考,我要参加高考!”
    吴晓梅乍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心头一惊,继而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样一来所有的一切都说的通了!
    高考已经停滞了十年了,若是真的能恢复高考,这对这些高中生而言无疑是一件可以改变命运的事情!
    在吴晓梅看来,季恒有着高中学历,字又写的那么好,又那么爱看书,就像她妈王美兰说的那样,这个季恒绝对是块读书的材料!这样的人听到有可能恢复高考的消息,想要去参加一点都不奇怪。
    看着季恒脸上充满了向往和激动的表情,墨色的瞳仁都变得亮晶晶的,吴晓梅突然觉得这样的季恒可能才是真正的季恒,一下子都变得有生气起来。
    虽然这段时间干什么活季恒也是干的,只是吴晓梅看的出来,这些都不是季恒想要做的,唯有他在读书、甚至在写春联的时候,那时候的季恒才是真正燃烧起来、有着自己独有魅力的季恒——那般的生机盎然、那般的自信非凡,仿佛只要有笔、只要有书,那便是他的天下!
    吴晓梅的心突然软了一下,只是她还是要提醒季恒:“楚不凡这个消息靠谱吗?现在才刚刚2月,离他说的高考时间还有十个月。如果你这十个月都用来复习,万一到时候又不能高考怎么办?”
    吴晓梅还是比较实际的,大家都放下书本那么久了,一旦说要高考并且想考进大学,肯定是要全力以赴地去复习的。如果这个消息属实,那么这十个月就是全部用来复习学习那也是应当的,但是万一是假消息呢?那这十个月什么都不做就读书的话,就算她支持,她父母那边估计也不能答应吧?
    毕竟在农村,手停口停,不事生产在外人眼里真的很难接受,比如之前的原身就被许多人诟病,对任何一个家庭都是重大的负担。
    这点倒是季恒和楚不凡在路上的时候讨论过:“我想过了,在高考的消息没有正式放出来前,我只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学习,白天继续干活,不会耽误干活的。”
    季恒想了想,又怕吴晓梅不放心,继续表态道:“虽然我力气小一些,但是会好好把地里的活干了,至少把自己的口粮挣了。”
    吴晓梅差点脱口而出:那你这样多辛苦,就你那小身板撑不撑的住啊?
    不过想了想,吴晓梅还是没说出口,省的伤了人自尊。
    最后吴晓梅答应季恒帮他先瞒着家里,等确定有消息了再和吴大海和王美兰说这事,省的两个老的为此太过担心。
    得到了吴晓梅理解的季恒只觉得心头长舒了一口气,心情一下子又变得美妙了起来,迅速地将掏出来的书本都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放好,准备等学完了吴晓梅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再去学习这些课本。
    看着高高垒起的书籍,季恒心中想着:纵然高考要看的书目浩如烟海,我也要将它们一一吃透、读完!
    吴晓梅见季恒这架势是又要坐下来投入到书本中去了,微微拧了下眉:“你晚饭吃了吗?”
    季恒正想先预览一下高中的课本,听完头也没抬:“没事,我不饿。”
    吴晓梅的眉皱的更紧了:之前这人吃啥啥不够,现在倒好,有了书了,人都不知饥饱了!
    农村里早饭、午饭、晚饭都吃的早,今天中午季恒11点吃完午饭就出门了,到现在已经要7点了,居然都不知道饿的!
    吴晓梅站起来一把将季恒手里的书抽了出来放回了原处:“厨房里给你温着饭菜了,吃完了再看!”
    季恒无奈地站了起来,心中暗叹:看来红袖添香是不可能了,只要不河东狮吼,我就应该谢天谢地了吧?
    等到季恒抬着一支蜡烛摸到厨房的时候,发现灶口里还有着些微的火星,一个锅子上盖着锅盖,等他将那木锅盖打开的时候,一阵饭菜香扑鼻而来。
    就着烛光季恒往锅里看去,只见里面留了一碗玉米铣饭,上面放了蒸好的两块大咸肉,旁边还有一个碗,里面盛着一碗白菜汤,简简单单的饭菜,却让季恒心里头一烫。
    仿佛曾经在家中自己也是这般,温书到半夜,厨房里总有一份饭菜温在锅子里,好让他腹中饥肠辘辘时候,能够及时饱腹。
    冬夜的风无情地呼啸而过,可是却吹不进这个温暖的厨房,也吹不散季恒心中的暖意——这可能就是被人牵挂着的滋味,不在于什么甜言蜜语,也不在于什么海誓山盟,只不过于平淡的一餐一饭间便已让人难以割舍。
    季恒花了两天的时间将高中的各科课本都过了一遍,发现确实比起小学和初中的知识来讲,高中的要难得多。
    不说像看天书一样的英语了,就连语文方面也需要补充更多的文学常识,需要对这些作者、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要有更具体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读懂一篇文章。这些在以往季恒读书的时候就知道需要注意的,只是现在虽然淘了不少其他参考资料回来,但也不是那么详尽,很多地方还需要另外找相关的书籍去看或者去请教别人。
    不过先不急,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连小学课本中还有些知识点没有搞懂呢,就想去弄高中的,还不如一步步来,先易后难,给自己增加信心。
    季恒原本计划花一周的时间先把小学语文课本都自学完,将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拿到知青点和楚不凡一起讨论,这样差不多刚好要到正月十五,地里也要重新开始去上工了。
    可是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季恒刚刚预览完高中课本,还没正式开始自己的学习计划,初五那天就从吴大海那边得到消息,村里初七就要正式开始上工挖河!
    “这回乡里面组织了我们周边的六个生产大队一起搞比赛,谁能在今年7月生产的水稻总产量最高,就奖励一台拖拉机!咱队里可一定得争取到!”吴大海这回可是真的充满了斗志,一心要将这台拖拉机弄回自己村里!
    说来说去也是资源有限,整个乡里拢共就争取到了一台拖拉机,分配给哪个大队都不服气,干脆这次就来一次生产比赛,看比赛结果说话,这样大家都没什么好吵的了!
    吴大海心里盘算过了,要是有了拖拉机,以后他们村里面耕地也方便了、出行也方便,万一要装个砖头、运送点东西出去,都是大大的便宜了!
    既然机会都送上眼前了,就一定要把握住!吴大海在他爸吴玉平的指导下,早几年就交了入党申请,做了党员,在他身上,为人民服务、一心为公这些精神,真的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这个村长当的再合格不过的!
    吴大海算过了,现在开工挖河,挖淤泥、修水渠、肥土地,总归需要个一个多月时间,等做到三月底,正好开始育秧苗。抢着时间把活都做完做好,这样才能比其他村的大队生产任务完成的更快更好!
    吴大海是在饭桌上说起这个事的,说完之后就兴冲冲地到村委会那边去了,他要提前写好稿子,到时候明天开动员大会,后天就开始撸起袖子加油干!
    季恒不知道是不是原身的潜意识还在的原因,听到“挖河”这两个字就本能地抗拒,脑海里闪现过一幕幕场景:冬天肆虐的风,无止境地掘淤泥,一遍遍地挑担倒土,手上开裂的口子,被压出淤青的双肩.......总之这一切,都是非常糟糕的回忆。
    季恒知道农事多艰,可是之前自己翻地的时候更多的是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体力上就算没有那么好,可是只要做慢一点,也能做完,习惯之后也就没有那么累了。
    况且,每个人都是各自拿各自的工分,也不会说一定要你累死累活,有必要如此抗拒吗?
    可是等到季恒真的站在河边跟着村里的老少爷们一起开始挖河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真的有必要!
    第二十二章 :是个男人
    天空还是一片惨白的时候, 稻乡村这边主干道边上的河渠边上已经站满了人,猛烈的北风刮过冬天枯丫丫的枝干时发出阵阵声响, 就算脸上裹着围巾,还是挡不住冷风倒灌进衣领里,脸上也是冻得一阵麻木!
    由于气温过低,河面上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层, 四周略显荒芜的土地上也盖了一层薄霜, 让此刻就开始上工的难度又加大了一些,毕竟天气冷,大家穿的多, 手脚也麻木, 干起活来就不顺手。再加上要挖河,四周的土冻上了更加难挖。
    吴大海手里拿着一个大喇叭, 站在不远处的小高坡上正在做最后的动员:“乡亲们,这回咋们稻乡村一定要勇争第一, 绝对不能落后!只要七月稻子收的好,绑着大红花的拖拉机就归咋们了!拖拉机是个啥大家都知道吧?卸掉车斗就能翻地,装上车斗就是个运输车!想想看, 多方便咱们村里的生产和进出?!挽起袖子加油干, 咱要记住啊,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与火箭争速度,和日月比高低!咱们村里个个英雄好汉,绝对要让这个拖拉机在我们村里安营扎寨!”
    吴大海喊得激情澎湃, 站在下边的年轻人一个个也被激起了斗志,纷纷表示绝不落后,吵吵嚷嚷的喊声裹着一团团白色的雾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吴大海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让人将村里头的大喇叭打开,开始放起了《东方红》。在吴大海的分配下,大家迅速组织起来,站到自己该站的位置上,开工!
    虽说吴大海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但是组织起他们大队的生产的时候也是毫不马虎,什么人该干什么事情,他都分配的明明白白的!
    年轻力壮的男人们都被安排去了掘沟渠、挖淤泥,力气稍小一点的男人和力气大的女人安排挑担子、装卸淤泥,剩下的老弱一些的就将挑过来的淤泥撒在田垄上,将淤泥打散,作为肥料肥沃这片土地,这样等挖好的水渠里的水一灌进来,整片土地才有足够的肥力去育苗,插秧种植后才能长出更好的水稻,亩产量才会上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简单的种地也需要前期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在丰收的季节里获得自己想要的成果。
    季恒作为青壮年中力气小的那一拨,被分配到了挑担子组,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当别人将淤泥掘出来放在两个箩筐里,他将箩筐用扁担挑起来,运送到田地里。说起来这个活真的就是个力气活,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可就是因为要力气,季恒才有些发憷。
    原身本来就是城市户口,就算家里条件在城里也一般的很,但是之前也从没有下过地,也没怎么锻炼过,力气真的算一般。作为知青下乡后,他是能偷懒就偷懒,能耍滑就耍滑,实在没办法了才去干一下活,就如同去年挖河的时候,他只干了两天,后面就谎称生病没有上工了。
    不上工,慢慢地粮袋子也见底了,原身父母那边寄了两回钱票,他再写信去要就没有回音了,饿肚子的滋味实在是难受的紧,也只有真正挨过饿的人才知道这种感受。
    于是才有了后面偷楚不凡东西吃,才有了想回城千方百计地使阴招娶吴晓梅:其实原身自己也清楚,就算是回不了城,娶了吴晓梅,至少他可以不饿肚子!
    虽然季恒在心里偷偷鄙视过很多次原身的所作所为,但是又不得不感慨圣人之言确实有道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啊!
    毕竟还在城里的时候,原身也就是个不怎么爱读书的高中生,真还没做过几件坏事。
    季恒上辈子也是个文弱书生,对锻炼之事真的从没提上过日程,再加上他天生人就属于清瘦型的骨架,真的要干下死力气的活,季恒真的不是那块料!
    只是现在全村老少都出动了,就连一些小孩子都会帮着撒撒淤泥,季恒虽然拥有和原身一样的躯体,却干不出原身一样偷奸耍滑的事情,只能咬着牙去干。
    和季恒搭档的人是村里的葛二牛,就住在吴大海家隔壁,葛二牛有把子力气,但是他看的出来季恒做这个不行,出于好心,他让季恒多放两个箩筐在他边上,这样他一组箩筐里少放点淤泥,季恒能担的动,否则满满两箩筐上百斤的分量压在季恒单薄的小肩膀上,真的是要压出问题来的!
    所以季恒也情愿来回多跑两次,以减轻肩膀上的负担。
    吴大海还是照顾季恒的,他给季恒安排的田地离沟渠的地方不远,走过去大概两三百米,其他有些远点的田地走过去都要五六百米,那是真的累人!
    可是尽管如此,季恒每次将扁担扛在肩膀上的时候,都得憋着劲,才能将七八十斤分量的两筐淤泥给扛起来,等卸下扁担去倒淤泥的时候,季恒才能喘口气,如此循环往复。大概挑了十几次后,大冬天的,季恒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背上开始发汗,人也是气喘吁吁的。抬头一看别人,好几个小伙子都已经开始脱下棉袄,穿着夹衣干了,“一二、一二”地数着拍子,忙得是热火朝天!
    季恒咬咬牙,眼看着葛二牛又要把两箩筐的淤泥给弄好了,正要装上扁担去挑,却看到葛二牛被赵红军喊了过去,也不知道赵红军在葛二牛耳边说了什么,接下来葛二牛就站到了赵红军刚刚掘泥的地方,而赵红军则大步走了过来。
    赵红军脸上带着笑,但是笑意却没到眼底,他利落地捡起了刚刚葛二牛丢在地上的铁锹:“我那边土冻得没那么厉害,葛二牛前年胳膊摔断过,让他到我那边铲淤泥要省力点。”
    季恒直觉赵红军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是他也没吭声,想着先把活干了再讲——毕竟他答应过吴晓梅,想要高考,白天的活也不能少干。
    只是接下来,赵红军的举动出乎了季恒的预料!
    只见他用铁锹压住了季恒的箩筐,看了一眼里面的淤泥,眼中带着不屑:“这才半箩筐,刚刚葛二牛没给你装满吧?你等着!”说完赵红军弯腰用力轻松地铲了好多淤泥倒进了季恒的箩筐里,将两个箩筐都装的满满的,才停了手。
    “季知青,我好了,你去吧!速度稍微快一点啊,我这边装起来很快的!”说完也没有继续去掘土,而是手撑在铁锹上,笑嘻嘻地看着季恒。
    季恒抬眼定定地看了赵红军一会儿,没有吭声,依旧如同刚才一般,将扁担穿过两个箩筐,憋了一口气,憋的额头边上的青筋都要爆出来了,才将两箩筐的淤泥给担了起来!
    这次两箩筐的淤泥差不多要一百二十斤朝上,就连扁担都往下弯了几许,季恒步履沉重,等到了田地头上放下箩筐时,才狠狠地呼出了几口气,只觉得呼吸之间嗓子里都有股铁锈味了!
    赵红军看着季恒不声不响地继续挑淤泥,但是再怎么逞强,还是把这张小白脸憋的发紫心中就一阵畅快!
    他因为上次酒席上下了吴大海的面子,被他爸赵勤学一顿训斥也就算了,后来就连他大伯赵先兵都几次警告他,不许他生事端!
    “我呸!一个两个的,不帮着自家人,胳膊肘都往外拐!这个季恒到底给人灌了什么迷魂汤了?!”如果说之前赵红军只是不忿于季恒抢了他的好姻缘,那么现在因为家里人接二连三的对着季恒的维护,让赵红军对季恒的不满堆积到了顶点!
    这次正好抓住了机会,不是仗着有个好岳父帮忙,没安排你做重体力活挖河掘土吗?那我就给你的箩筐里多放点土,看你能来回担个几次?
    赵红军手下不停,虽然自己也渐渐感觉到累了,但是却还是每一次都把箩筐里的土堆得高高的,看着季恒脸上的汗珠越滚越多、脚步越来越蹒跚,仿佛自己所花费的力气也不存在了一般,只觉得狠狠出了口连日来憋着的闷气!
    等到快收工的时候,季恒几乎手脚都在发抖了,再一次没有担起扁担立起来的时候,赵红军状似关心实则嘲讽道:“季知青,是不是不行了啊?要不要我帮你一把?也是了,前段时间好像听说你天天闭门不出的,猛地干点活累着了吧?”
    赵红军嗓门大,旁边的几个汉子本来就干到今天的尾声了,身上力气也快没了,注意到这里的动静都竖起耳朵听着,听到赵红军这么说季恒,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其实也不是都和赵红军一样心怀恶意,而是确实最近村子里有不少关于季恒和吴晓梅的传闻。
    一开始是只说季恒过个年天天窝在家里像个女人似的连门都不出了,真的是懒出新境界了!后来慢慢地,这个闲话就有点变味了,说吴晓梅和季恒两个人许多天不出房门了,说两人结婚半年了吴晓梅肚子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发急了!
    乡下人说话本来就糙,这话里的意思就往有颜色的地方去了。在场的都是年轻力壮的汉子,都在一个村的,有几个没有肖想过吴晓梅?谁知道最终倒是被一个外人给摘了鲜花!他们对季恒自然是有些排斥的,明眼人如今都看的出来他被赵红军为难,却没有一个人给季恒说句话,反而是跟着赵红军一起调笑起了季恒。
    “季知青可要悠着点,否则腿会软哈哈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