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酸儒穿到七零年 > 第1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节

    “晓梅,怎么和你大伯娘说话呢?你这个小孩怎么这么没礼貌!结了婚了给你大伯大伯娘买点东西也是应该的!”徐淑兰一改刚刚和蔼的表情,对着吴晓梅就是一顿训斥。在她看来,她和吴大山他们是一家的,吴晓梅他们送东西给吴大山和孙秀英,也就是送给她的,自然是要维护孙秀英的。
    又是这样!又是这样!吴晓梅心里简直是在咆哮了!但是一旦她奶都发话了,她就不能再去反驳什么!对上孙秀英她还敢呛几句,对上她奶奶她是绝对不可以回嘴的,否则她一回去,她爸头一个饶不了她!
    正当吴晓梅怎么都维持不了脸上的表情的时候,季恒突然有些疑惑地发声:“大伯娘,我和晓梅刚刚成家或许不懂礼数,但是我也没见到大堂哥和二堂哥过来给爸拜年,如果他们过来拜年的话,以后我们也知道该怎么给大伯、大伯娘买什么东西了,比照两位哥哥们就行了。”
    季恒说话不疾不徐、嗓音又非常好听和缓,脸上的表情也是再正常不过的请教式的发问,毕竟在我们季秀才眼里:来而不往非礼也,只他们来了,怎么不见大伯娘那头的两个儿子往呢?
    着实不懂礼数的,应该是他们才对吧!
    明明是平平淡淡的语气,毫无吴晓梅说话时的尖利,可是听在孙秀英耳里,就如同一道惊雷一般!
    这话没法反驳啊!
    农村里一向的规矩就是子女成家了,就算是成人了,别人家的婚丧嫁娶出份子钱也要随一份,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也要自己出一份礼。所以孙秀英才扯着吴晓梅去年结婚,今年要随年礼的事情一直在吵,可是却忘了自己两个儿子结婚好几年了,一次都没有给他们二伯拜过年,送过年礼!
    就算是从今年开始拜年送礼,那她家两个儿子结了婚,就要送两份礼,而吴大海家的吴斌都还没结婚,算来算去也就只能得吴晓梅那边的一份年礼,怎么都是不划算的!
    孙秀英表情讪讪,目光看向她婆婆,可惜这次徐淑兰再怎么拉偏架也说不出这个理来!
    原本以为季恒这边已经一击即中,没想到接下来季恒的一句话,直接来了个双杀:“今天听晓梅讲是爷爷的生日,所以我也备了一份生日礼给爷爷,还希望爷爷能喜欢。”
    老头子生日他们什么时候备过什么生日礼?这时候这个季恒要是拿出来一份生日礼,她两个儿子两手空空,不是更显得她家两个儿子不行了吗?!
    孙秀英目光阴测测地看向季恒,觉得这个季知青是不是故意来给吴晓梅那个死丫头找回场子来的!
    堂屋里动静这么大,住在老宅西边房子里的吴大山一家人也都过来了,原本以为只是吴大海他们过来拜年,没想到一来就是看到孙秀英和吴晓梅干上的场面。
    孙秀英一共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已经结婚,大儿子吴建红儿子都有了,就是刚刚那个吴大宝,小儿子前年刚刚结婚,媳妇肚子里已经揣上了。
    孙秀英是徐淑兰看中的儿媳妇,吴大山听她妈的给娶回来的;而王美兰是吴大海自己看中的,虽然王美兰长得好,但是那并不符合乡下人对好媳妇的标准:这个年头挑媳妇要的不是长得多好看,而是有力气、能干活、能生孩子。
    所以从某一方面来讲,孙秀英和吴晓娟莫名的自信是有道理的。
    再加上孙秀英生的几个孩子都是徐淑兰一手带大的,徐淑兰又有些重男轻女,自然是更看不上王美兰和吴晓梅了。
    吴晓娟本来挺开心吴晓梅在她奶奶那边吃了瘪的,但是现在被那个季知青三言两语一说,反而是她妈被下了面子,当下脸色也不好看了。
    吴晓娟原本想要上前给她妈出头,刺季恒几句,但是抬眼一看今天的季恒却是被他的好相貌再次惊艳了一回,又听季恒说要有礼物给她爷爷,鬼使神差地凑近她妈耳边小声说:“看看是啥呗!”
    孙秀英原本看到女儿来了,想着女儿吵架比她厉害,正是帮手来了。没想到女儿竟然也是不声不响立在那里,还和她说“看看是什么”,有什么好看的?!
    不,等等!孙秀英突然想到,这礼送给了老头子,不也是给了他们吗?难道有好吃好喝的老两口还不先紧着儿子孙子?也是,这个季知青肯定是想充回胖子,看他那天在供销社买东西的架势,又喜欢给吴晓梅那个贱丫头找场子,估计这回的礼也不会轻。
    呵呵,那她就好好地看着好了,反正最后得到实惠的还是他们家,就让吴晓梅他们嘴巴上厉害好了!
    孙秀英自以为自己找到了平衡点,脸上的表情也没阴沉的那么厉害了,反而眼中隐隐还露出了一丝期待。
    吴大海夫妻两个是不知道季恒还准备了什么礼物,所以眼带疑问地看向吴晓梅,以为是小两口之前去镇上的时候买的。可是吴晓梅哪里知道季恒准备了什么生日礼?他们乡下人从来不讲究这个,过生日吃碗长寿面已经是不得了了,还礼物?!真是城里人才能想出来的玩意。
    而且箩筐里的东西都是她准备的,给爷奶的、给大伯的年礼都已经叫季恒拿出来了,哪里还有什么生日礼?所以这时候就连吴晓梅都是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
    在吴家人的各色目光下,季恒从箩筐里又拿出了一卷宣纸,众人俱是一愣,不知道季恒拿纸出来干什么,只有本来坐在椅子上一直不发话的吴玉平突然坐直了身体,看向了季恒手里的东西。
    季恒将这卷宣纸缓缓展开,众人才窥得全貌——原来纸上画了一幅祝寿图,两个童子合力怀抱一只大寿桃,用的只是水墨画的笔调,寥寥勾勒数笔,就将那童子和寿桃刻画的惟妙惟肖,画的旁边还附上了一首季恒写的祝寿诗:
    松龄长岁月,皤桃捧日三千岁。
    鹤语寄春秋,古柏参天四十围。(注1)
    字写得极好,用的是潇洒飘逸的形书,再配上那副画,若是能好好地裱起来,都算的上一件艺术品了!
    吴玉平整个人一下子站了起来,双手有些抖抖索索地接过季恒展开的那张宣纸,反复看了好几遍之后,才终于发出了声音:“好!好!好!画好,字更好!”
    吴玉平是民国年代生人,之前就有说过,自小是在私塾中念过好几年书的,自己本身也是个爱读书的,当年就是私塾里的夫子都经常夸奖吴玉平,说他天分极好!只是后来兵荒马乱,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吴玉平干脆就投笔从戎加入了八路军。解放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做回了老农民。
    大儿子吴大山刚生下来,吴玉平就上了战场,所以来不及教导什么,都是由徐淑兰一个人一手带大的,等回老家后还想给孩子启蒙已经晚了。幸亏小儿子后来还有点灵性,跟着他学了几年读书写字,让他有些欣慰。
    正是因为如此,吴玉平也总觉得对大儿子亏欠了一些,所以也对徐淑兰的偏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到事情太过的时候他从不插手。
    没想到小儿子家找到女婿这么有本事!这一手字画可以算的上大家水平了!
    可能别人只是觉得字好看、画的像,可是内行人看的是门道,若无这方面的天分、若没有下过十几二十年的苦功,断写不出这样的字、画不出这样的画!
    看季恒的年纪也就刚刚二十岁,能作出这样的字画,必定是天分极佳同时也是努力过人的!
    可以说经历过战乱的吴玉平对一切都看的挺淡的,同时身处在大部分人大字都不识一个的稻乡村,就算认字的也不会去学书法、学山水画的,吴玉平偶尔也是会觉得精神上有点孤独空虚。
    如今见了季恒,吴玉平才有了一种觅得知音的感觉!
    季恒是典型的儒家学子,尊崇的是孔孟之道,而孔子最是信奉的就是周礼,季恒自然也处处以“礼”规范自身。
    所以他询问孙秀英她的两个儿子是否有年礼的标准;所以尽管他也是今天才知道是吴晓梅爷爷的生日,身上也无长物,也还是要赶在出发前写了一副字画,聊表心意。
    若说吴玉平是觅得了知音,那季恒又何尝不觉得如此?毕竟到了这里以来,还是第一次有人和他谈起水墨画中“勾、皴、擦、点、染”的方法,讨论起笔锋该用“中锋、侧锋还是逆锋”。
    这才叫行家一开口,就知有没有啊!
    比起吴大海的一知半解,吴玉平实在是要强太多了!
    原本看到季恒只是掏出了一张纸,纸上还随意的画了点画写了点字,在孙秀英看来这也能叫生日礼,已经暗地里翻了无数个白眼了,却不想一向在家里不苟言笑的家公,居然如此开心,拉着这个孙女婿的手就没停过讲话,从头到尾对着人一阵猛夸,就算是她的两个儿子在吴玉平面前都从来没有这么得过脸!
    孙秀英往吴大海夫妻那边一看,这不看不要紧,一看还发现吴晓梅这个小贱丫头居然得意地冲她眨了眨眼!
    孙秀英气的鼻子都要歪了!
    她家家公脑子也是有问题了,不就是一张纸,既不能吃又不能喝,居然还能当宝贝似的叫老太婆收起来!
    吴玉平虽然在家里不太出声,但是却在吴家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一旦吴玉平说了话,那就是要作数的。在吴家做了这么多年儿媳妇,孙秀英这点道理还是明白的,所以就算心里再气,这个时候也不敢再说什么。
    于是乎,这次的晚饭,一向都是吴大山一家围绕着吴玉平坐的位置头一次发生了改变。吴玉平坐在上首,旁边就是季恒,季恒旁边自然是吴晓梅他们,反而将吴大山一家撇在了后面。
    更让孙秀英和吴晓娟气结的是,吴玉平甚至拿出了自己珍藏了好几年的茅台出来招待季恒,这可是吴家最顶级的招待人的标准了!
    要知道孙秀英眼馋这两瓶吴玉平老战友寄过来的茅台已经好几年了,准备说服她婆婆等吴晓娟结婚那天陪嫁过去用来招待亲家公,也算是给自家女儿长脸了!谁知道今天竟然是进了季恒的肚子!
    等到酒足饭饱之后,吴大海他们要回去了,吴玉平借着酒劲还一直拉着季恒的手,让他有空就过来看看、聊聊天。
    “老头子这里还有一瓶茅台呢!等你下次过来,咱们爷孙两个给干了!”吴玉平今天心中难得的畅快,那是看到了自己年轻时模样、那般意气奋发的畅快!
    季恒昨天的酒本就没有完全消化掉,今天还喝了高浓度的茅台,由于前期不上头还甘爽上口,现在过了点时间了才发现头有些晕,只是听完吴玉平的话,他也是不断点头应是。
    吴晓娟看着吴晓梅扶着季恒的胳膊往回走,男的身形颀长、清俊有才华,女的娇俏可人,看着就好像一对,是了,一对金童玉女!
    这一刻,孙秀英之前再多的洗脑也被眼前的景象全部冲击垮,浓浓的嫉妒在吴晓娟的周身弥漫开来。
    等季恒回到家的时候,人已经彻底醉了,季恒醉了也还算安静,只是脸红红的难受的想睡觉。
    王美兰一看季恒这个样子,连忙叮嘱吴晓梅道:“快扶他进屋睡觉吧,给他擦把脸熬碗醒酒汤。”
    吴晓梅看着已经快醉的人事不知的季恒,只觉得肩上的分量越来越重,连忙直了直季恒的身体,应下后就扶着季恒进房间了。
    季恒看着再瘦,骨架也摆在那里,吴晓梅懒得再给他铺床挪人,只好贡献出自己的床铺将人扶了上去,打算自己今天打地铺。
    “看你今天帮我长脸的份上,今晚床让给你睡!”一想到今天孙秀英母女的表情,吴晓梅心里就一阵畅快!以前每年过去老宅拜年都要看她们脸色,今年却是扬眉吐气了一回!
    吴晓梅好心情地立起身,准备去给季恒打水洗脸,手腕却被季恒一把抓住了,只见他红着脸看着吴晓梅认真的说道:“吴姑娘,能否给我一百块钱?”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再上两更,作者君需要金主爸爸们的鼓励!!评论燥起来~~~
    第二十章 :疑虑丛生
    “一百?你要一百块钱?要用来干什么?”吴晓梅听着一愣, 也忘记了拂开季恒抓在她手腕上滚烫的手,转头看向季恒。
    没想到季恒脑袋一歪, 已经闭上眼睡了过去,吴晓梅再想询问已经没人回应她了。
    吴晓梅疑惑地看了几眼季恒,心中生出了好几个揣测,但是现在也不好把人摇醒去问, 只能抱着疑虑等到第二天再去问他。
    等到了第二天吴晓梅再次问起这个一百块钱的事情时, 季恒也是想起了这个正事,连忙解释道:“我想买一些高中的课本和一些其他书籍,所以需要一百块钱。”
    这个年头高中课本其实真的定价才一两块钱一本, 但是一般没人会去买, 一个是如果上了高中了自然有这些课本不需要在外面买,还有一个就是想买他们这种小山村这边也没有书店去买。
    其实若是在城里想要买高中课本的话, 倒是可以找读过高中的人去买,可是放眼他们整个稻乡村, 就是完完整整上完初中的人都没几个,更别说高中了。
    吴晓梅也好歹是上过学的人,知道季恒高中毕业, 是有这些书的, 为什么还要去买?让他父母邮过来也要不了几个钱啊?
    “你不是上过高中吗?干嘛还要买高中课本?而且到哪里买?是谁说要一百块钱这么多?是不是宰人啊?”像季恒这么爱书的人,不可能高中课本会遗失吧?还要去买也太奇怪了。
    听到吴晓梅连珠炮似的的发问,季恒有些语塞,毕竟当时楚不凡也没告诉他到哪里去买课本,为什么要一百块钱这么多。而原身的高中课本在哪里, 他更是不知道了。
    可能如果是原身的话,谎话信手拈来,可是季恒这人迂的另一面也会有些过分诚实,不擅于撒谎,毕竟这是一个以君子之德行约束自己的人,所以这个时候他不知道该怎么自圆其说。
    看着季恒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吴晓梅心中疑虑更甚,自然而然地,季恒以往的所作所为就浮上了心头。
    吴晓梅压了压这种不好的猜测,已经说过了要公正地看待眼前这个人,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人,所以吴晓梅这回还是耐下性子:“你要钱肯定是有用处,而且我手里头的钱大部分都是你的功劳才赚的,你之前让我保管,现在问我要也是合情合理。只是这一百块实在太多了,你要买多少书啊?问谁买啊?”
    现在吴晓梅手里头拢共也就还剩下大概六百九十块钱样子,瞧着拿出一百也不多,但是这点钱赚的也不容易,而且可能一年到头也就只能赚这点。吴晓梅反复地询问,除了内心深处对季恒还是有些不信任外,也确实是担心他被人骗了。
    在吴晓梅看来,季恒好像确实是特别爱看书的,结合他能书擅画,想要买书看也能理解。只是她没有想到季恒想要买的是整套所有的高中课本还有参考资料,这些东西加起来又是从楚不凡说的秘密渠道买的,一百块钱倒也确实不多。
    季恒面对吴晓梅的追问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他也不能说到时候是楚不凡带他去买,毕竟楚不凡走的时候反复叮嘱这事不能告诉别人。是他自己央求别人带他买书也答应了楚不凡绝不外泄,这个时候也应当遵守诺言。
    而且以吴晓梅目前的态度,很有可能会认为就是楚不凡要骗他的钱,到时候找楚不凡怎么办?季恒就更不能把楚不凡供出来了。
    季恒脑海里挣扎了许久,面对吴晓梅的再三追问,他只能强撑着淡定的表情,语气略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你把一百块钱给我就是了,我说了去买书就是买书。”以此来逃避吴晓梅接下来有可能的询问。
    吴晓梅听完季恒的话,先是一愣,继而脸上的表情也冷了下来,淡淡地看了季恒一眼,扭身就打开装钱的小铁皮盒子,从里面数出五百块钱然后用力地拍在季恒面前:“你说的对,给你钱就是了!是我多管闲事,在那边问来问去!这里是我们上次说好的你该得的五百块钱,你自己收好!以后你归你的,我归我的,谁也别麻烦谁!”
    说完之后,吴晓梅直接甩门而去,再也没看季恒一眼!
    王美兰在外头摘菜,听到动静转头看过去,就见到女儿气呼呼地冲了出来,王美兰连忙拦了下来小小声地询问:“怎么啦?”
    吴晓梅还在气头上,原本昨天升起的那一丝淡淡的好感现在已经荡然无存,她只觉得自己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也有一种自己热脸贴了冷屁股的感觉,这让她感觉自己有一种被羞辱了难堪,心里难受的紧,听到她妈的询问也只是拼命摇头,转身就一头扎进了厨房间去弄午饭去了。
    王美兰担心地看着女儿的背影,又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门,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暗暗祈祷小两口自己能化解矛盾。
    季恒有些傻眼地看着桌上散着的一堆毛票,他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吴晓梅就生气到这个地步,可是让季恒去哄人那更是天方夜谭,单了近三十年的老光棍真还没有点亮哄人这个技能buff。
    “吴姑娘现在正在气头上,我还是少惹她为妙。等她气消了,我也买到书了,再给她看我买的书、跟她解释,她就相信了。”季恒自以为自己找到了绝佳的解决办法,便也不再去烦恼这个事情,将桌上的毛票都收拾好放好,转而开始研究起了高考要考的科目。
    只能说我们的季知青还是太低估了女人的气性,还没吃到过苦头。
    不过此刻季恒已经沉浸在自己所做的读书计划中了,就没有再分出精力去想这些。
    季恒读书是有一套自己的方式方法的,虽然现在得知想要高考的话,考试的科目是和他上辈子的那些截然不同的,但是他相信读书的方法是相通的,所以第一步他想将书本按照楚不凡所说的科目给分类了起来。
    目前季恒手头上有语文书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一共18本,数学书18本,政治书6本,历史书6本,这四个科目都是高考要考核的。虽然主要考的是高中的语文、数学、政治和历史,但是季恒相信,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先打好了基础才能去学更高一层的知识。就像他小时候要先以三百千启蒙,继而学四书,后而学五经,这样才是一个阶梯式、由简到难的一个读书顺序。
    所以现在季恒也准备先从最简单的课本开始读起,将一本书都吃透了、背熟了,再去学下一本。
    而且季恒在读书上也十分有心得,他准备先从自己最熟悉的语文开始读起,增强信心,再辅以历史、政治的背诵,对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把握之后,开始学习数学。
    其实季恒对于数学倒也不是完全不懂,至少以前《九章算术》还是学过的,而且《九章算术》里的很多数学知识其实已经运用到了很多初高中的数学知识点,只是不像现在课本上的数学,用的全是阿拉伯数字,以及系统的数学思维。而这些,都是季恒是需要重新转换思维去学习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