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和尚他君临天下了 > 第3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0节

    回到景和阁,姜卿儿沉着面容,便沐浴换了身衣裳,只有她知道裙底粘了不干净的东西。
    在房间里坐下,发梢上沾着水起,刚重新梳妆好,便见那身量巨大的薛瑞领了侍女来。
    遥想四年前见他之时,也是这般猛壮,那时还把姜卿儿吓了一跳。
    薛瑞神色恭敬,将那侍女领上前来,“府上皆是男子,诸多不便,就从别处寻了个侍女伺候着姑娘了。”
    那侍女手上端着一些衣裳,走上前来:“奴婢玖兰,见过卿儿姑娘。”
    姜卿儿看向她,容貌秀气,还有些小雀斑,还挺乖巧的,便应了声。
    薛瑞又道:“这是给姑娘备上的新衣裳,花了几日缝制出来的,姑娘看看可还喜欢。”
    姜卿儿翻了下那衣裳,各色各款都有一套,她道:“合身就好。”
    薛瑞应道:“那便不会出错了,卿儿姑娘好生歇息些,在下告退了。”
    姜卿儿道:“劳烦薛将军跑这一趟了。”
    薛瑞微颌首,便要退出房间。
    “薛将军。”姜卿儿忽然叫住他,薛瑞停下脚步看她,她抿了下唇,“没事,劳烦了。”
    薛瑞面上闪过一丝古怪,不过没有多问,他便退下了。
    姜卿儿顿默着,她本是想问问平西王面具之事,细细想着,那人不准她打这主意,只怕是问了薛将军,惹来那人生疑警惕便不好了。
    这个人总有摘去面具的时候,姜卿儿敛下心思,看向静候在一旁的玖兰:“把衣裳放在柜里吧。”
    玖兰应声,忙着活儿去,姜卿儿觉得疲累得很,便去到榻上歇息。
    摸约过了半晌,她还未睡去,玖兰脚步声轻轻的,却过来打搅她,“姑娘,王爷吩咐让您把汤喝后再睡。”
    姜卿儿双眸微涩,转身过来,桌面上正放着一青花碗,萦着热气。
    她顿了一下,多少也能猜到那是什么,虽是虎狼之汤,但总比有上孩子的好,已经做到这一步,她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姜卿儿坐起身子,玖兰便将汤端过来,她没有犹豫地把汤喝完,那汤颇为苦涩,她不喜这味道。
    待玖兰收拾完桌面,便离开房间。
    姜卿儿坐在贵妃榻上有些出神,揉了下太阳穴便躺下了,脑海浮现的是那个男人的眼眸,漆黑似古井无波,深不见底。
    这双眼眸,她太熟悉了,想着念着梦着的都是这双眼眸,每次在抵息交缠之时,望见他的眼眸,她都错将他当作弘忍,便难以自拔与他同欢。
    她究竟是疯了,还是这面具之下真藏着她最想接近的。
    ……
    夏夜青空星,月色姣好,景和阁园里的蛙声阵阵,一栏雕花镂空的门上垂着檀色帏帘,门框雕着金色纹路。
    此处正是浴池间,门口候着两名锦衣侍卫,这节度使府虽什么都缺,但装潢华贵奢侈,看得出战乱之前的洛阳节度使有多奢靡享乐了。
    轻飘飘的帏纱掩了里头的光景,浴池子边摆着四座七扇戏蝶屏风,池中冒着热气。
    池水中的一处垫着软榻,李墨赤着精壮的身躯靠在其中,水线正到他胸膛下方,墨发被水染湿垂着,左手臂上有一道伤痂,池边的矮几上是拆下的纱布,还有那虎骨面具。
    手臂上的伤正是前些天被姜卿儿用匕首划伤的,伤口不深,但还是要一些时日才好全。
    除此之外,宽厚的右肩上又多了两排牙印,上次被咬的才刚刚消去,也曾说过不可再咬他,看来是没用。
    还真是没有以前乖巧,早知这般便应将她抓来,在这浴池子里伺候着才是。
    李墨单手扶着额角,半阖着双目,五官深刻且冷峻,容色绝佳却不似当年和尚那般清和,显得郁沉许多。
    正此时,一袭暗色劲装男子悄无声息地来到屏风之后,他半垂着首,脊背却挺直着,沉声道:“师父。”
    李墨抬了眸,似乎是早有意料,淡然道:“进来。”
    来人越过屏风,半跪在池旁,他面容清隽,身形端正挺拔,正是当年杜若寺的越云和尚,不过如今已更名为青云,成了李墨身旁暗卫,仍是唤他一声师父。
    他与越思不同,自十二岁起便由萧太妃送到杜若寺来,成了杜若寺小和尚,更不似越思那般活泼,内敛沉稳得多。
    这便是四年前李墨独独带走他的原因。
    青云手中呈着一张无名之信,说:“辽中来了信。”
    李墨面不改色瞧了眼他手中的信,搭在池边的手臂轻招了一下。
    青云便端着信递在他手中,李墨将信拆封,里面的纸张白净无字,矾水写之呈无色,遇水则呈黑字。
    他将书信浸入浴水中,不过半会儿,黑字显现而出,清晰可辨。
    李墨端起已湿的信,上面所写,谢知渊病愈腿全,潼关之战,围而不攻,久而自破。于三月之后,他赶赴潼关,望到时已破,攻进盛京城大门。
    见此,李墨眸中掠过一丝悦色,实为好事,又很快掩下,谢知渊是有些催促的意思。
    潼关若再拖下去,到时一旦打起来,补给物资供应紧张,必然会吃败仗,还是尽早结束的好。
    趁现在处于上势,自应把握好机会,这谢知渊所言,围而不攻,久而自破,此举倒是可行,又有齐王李九思居心不良,潼关之战是场险战。
    那二十万朝廷军固守潼关,若绕路的话,山路崎岖,三军将士行军恐遭劫袭。
    青云沉默着,静待浴池中的男人指令,瞥了眼师父肩上的牙印,又低下了首。
    李墨将信交给青云,淡然道:“处理掉。”
    青云应声,将信揣进衣襟里,“那师父的意思是……”
    李墨缓缓道:“时不待人,僵持下去,讨不到好,隔日便整军赶往潼关。”
    青云颌了首,又瞥一眼他肩上的牙印,顿默了一下,“那…卿儿姑娘呢?”
    李墨眉头微凝,似乎沉默了许久,他缓缓道:“她便暂时留在洛阳。”
    到时战起,盛京周三娘那儿显然不再是安全之地,必要的时候,将她送走最为好,越是在这种时候,便越要沉住气。
    若是此战失利,他丢了性命,战死沙场,反正他不是弘忍和尚,她也无须为他难过,就当他这个假冒的平西王失了信。
    李墨瞥一眼青云,意味明了。
    青云眉头微凝,低首应了声是,随即又悄无声息离去。
    浴池间中只剩下了李墨一人,他半合上眸,轻揉太阳穴,停顿片刻,从浴池之中出来。
    浴间墙壁上有暗阁,用来放干净浴巾和贵膏,旁边悬着衣架上有件干净的玄袍,李墨走向那处,将玄袍披在身上。
    忽然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掠过那处暗阁,取走干燥的浴长巾,用作擦拭墨发,随即便缓缓离去。
    远远看去,他那身形比例极好,修长笔直的腿上衬着劲腰宽肩。
    待浴池间里陷入一片寂静之后,忽然一阵声响,暗阁旁悬着的衣架掉落。
    他的身躯,她碰过摸过更咬过,也近在咫尺……
    暗阁之中,姜卿儿谔然坐着,纤手捂着嘴唇,双肩微微颤抖,眼眶里已满是泪水。
    作者:本来是要双更的,卡文写了两遍,我理理大纲。
    明天双更,我觉得可以。
    感谢在2020-03-06 21:51:05~2020-03-07 22:08: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无名小姐?~~、袅袅娜娜年、暗之夜fate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益生菌 10瓶;左边。。、黑眼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8章 自难忘(10)
    夜阑人静,曲折的游廊,亭柱上嵌着盏盏微弱的灯火,明月倒映在水潭之中。
    一抹倩影行在其中,衣裙有些皱褶,她的袖口微湿,不知是水还是泪,秀气的肩轻轻拉耸着,手中还攥着一串佛珠。
    姜卿儿缓缓停下了脚步,面颊上还有一丝泪痕,她抬手擦拭去,看向长亭外的那轮明月,低落地垂首,坐在了微凉的亭座上。
    从午后醒来之时,她便打定主意要见这平西王的容颜,不管长什么样……
    所以一直都在那暗阁之中蜷缩着,将自己掩藏得死死的,也便是如此看着他揭下面具,从平西王变成她的和尚。
    望着那张无比熟悉的脸庞,一瞬间她心乱成狂,指尖又凉又颤,生怕被发现,幸他还活着,苦他如此轻视她。
    姜卿儿低眸看着手里的佛珠发愣,她曾设想过千万遍再次见到他的场景,有伤心的,开心的,偏偏没有这样的。
    花了四年去找寻的人就是挑起争端的平西郡王,当初在扬州时,看到立在黑马上的平西王,明明看得见,却不相识,这多可笑。
    姜卿儿眸色黯然,苦涩一笑,她应该接受得过来的,和尚就是这个欺负她的平西王,就像个蠢货被他玩弄。
    还是说他根本就不在意她是否存在,也根本就不在意她的感受,就她一个当了真。
    月光洒在姜卿儿的身上,长亭倒映着一道影子,转身趴在亭栏上。
    她思绪乱得一塌糊涂,不知如何是好,不想回到景和阁里,更不敢见到那平西王,只怕露出马脚被他发现什么。
    至少现在不想被他发现了,既然他有心瞒她,不愿跟她相认,她又何苦自讨没趣,便是想知道他会瞒她多久……
    在长亭里多了一道影子,脚步声微沉,姜卿儿本就颇为紧张,很快回过神来,她寻声看去。
    来人身姿修长,着一袭墨蓝衣袍,面容生得俊朗,一派浑然天成的谦和之气,正望着亭下的荷花池塘。
    姜卿儿微微蹙眉,她记得这人,是那日设宴为其接风的齐王李九思。
    李九思侧目看向她,眼眶还泛着红,不用想便知这小美人刚哭过,哭得是梨花带雨,惹人心怜。
    他微微一笑:“本王可是打搅你了?”
    姜卿儿收回目光,撇开面容,不作言语。
    “夏夜月色好,微风习习,颇为舒爽,这池中蛙鸣扰得本王睡不着,便出来走走。”
    李九思走近了些,“正巧瞧见有美人在赏月,眼睛这般红,可是哭过了。”
    姜卿儿将手中佛珠收入衣襟里,淡淡道:“没哭。”
    李九思瞥了眼那佛珠,始终眉目里含笑,“这平西王可真不知怜香惜玉呀,惹得美人落泪。”
    姜卿儿没有看他,只是从亭座上起了身,想要离开,这个齐王是不是好人,她不晓得,她只晓得那日在宴上这人说她笨,光是这一点便不喜他。
    李九思见她要离去,也不着急,俯身手肘撑在亭栏上,道:“扬州烟云坊最为善舞的清妓姜卿儿,使得一曲双剑舞,名动四方,倾心于一个名为弘忍的和尚。”
    此言一出,姜卿儿停下步伐,回身看向李九思,他神色淡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