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香音变 > 第3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2节

    甘怀霜忍不住轻轻一笑。“真看不出,小妹子行事还挺霸道。他是什么人, 原也不重要, 不过人家若是诚意答谢,别无他意,你这样巴巴地退了回去, 未免有些失礼;若是别有用心,另有所图, 你却当严加防范,不仅是退回礼物那么简单……他到底是诚心诚意,还是另有所图, 你知道么?”
    莲生咬了咬手指,一时哑然。
    李重耳送这等厚礼,是诚心诚意,还是别有用心另有所图?
    旁人可能不知道,她莲生却是再清楚不过啊。
    那人哪有什么用心,什么所图?
    是个心思单纯,脑壳锃明瓦亮的傻瓜。
    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实际上心眼儿还不如莲生多,若不是身边一直有个奶娘似的辅护都尉贴身守护,只怕被人拐卖了还要帮人家数钱。
    眼前浮现出那家伙的模样,嚣张跋扈的脸色,傲慢的扬起下巴看人的眼神,打架输掉的时候,又气又急,瞪得溜圆的双眼……还有那天找玉瓶的时候,那天在大街上被她抢回竹篮的时候,满脸无辜的愕然的,又是无奈又是悻悻的神情……
    “没有。绝对没有坏心。”莲生皱着鼻子点点头:“倒是诚心报答。他说他丢的东西很重要,说我帮了他的大忙。”
    “那就好。依我看来,若是诚心的礼物,你还是收下吧。设身处地地想,你若诚心送人一件礼物,却被人强行退回,这也太教人尴尬,不是为人处世之道。”
    “这,这怎么可以?”莲生急了:“我帮了他的忙,本来很开心,结果被他送了这么一件厚礼,倒变成我欠了他的,实在于心不安。”
    “小妹妹,你这么想就不对了。”
    甘怀霜于凭几前坐正,微笑着望着这位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小姑娘:
    “你欠了别人的,如此于心不安,焉不知你让他欠着你的,人家又怎能安心?你施恩不图报,自然没错,但是他受人滴水之恩,生当涌泉相报,亦是世理人常。为了自己不欠人,硬要人家欠着你的,也是一种不义呢。”
    莲生傻了眼。
    世人皆知欠别人为不义,却很少想到,逼着别人欠自己,亦是一种不义。莲生自幼无父无母,哪有人对她教诲这些,此时听在耳中,初觉逆耳,再细细琢磨之下,竟然极有道理,大有醍醐灌顶之感。
    “那我应该怎么办啊?就这样收下了?”
    “你若于心不安,不妨回报一份心意给他啊。守礼之人,当知礼尚往来,有来有往,方是与人交往的正道。”
    “那,那岂不是没完了?”
    “没完了有什么不好?”甘怀霜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个一脸懵懂的小妹妹:“人与人交往,但求情谊深厚,为什么要求完?”
    “那,要如何回报心意……”
    莲生一言未尽,忽然眸光闪亮,绽出一个恍然大悟的笑。
    怎么这么笨呢?这还要问甘怀霜吗?
    旁人哪里知道,有件事,必然大合那韶王小子的心意,虽不是什么奇珍异宝,定能教他欢欣开怀……事情说来不大,却也不小,唯有莲生清楚,也唯有莲生能够做到。
    一时间自己也是胸怀大畅,宛如万丈坚冰突然被艳阳消融,心中满是舒服坦荡。原来内心深处,也并没有真正责怪那韶王小子,真心假意,分明可辨,何必计较那份冲动冒失?那家伙冲动冒失,原本就是常事。
    好吧,乖儿子,等着接受阿爷的慈爱心意吧!
    ——————
    “太尉!难道……就这样放弃了么?”
    裴放停住脚步,忧心地凝望着匆匆追来的李重耳。
    “殿下,此事关系重大,圣上主意已定。老夫劝你不要勉强。”
    身周庭院空旷,四面望不到尽头,正是大凉皇城。北倚忘归山,西临青鸾水,占据了敦煌城北近半个城池,亭台楼阁鳞次栉比,城墙高耸隔离天日。此时日已偏西,余晖斜照,所有殿堂都被金光所覆,四处坚冰难融,屋脊间残雪依稀,庄严与恢宏中,透着一股肃杀之意。
    身后人声喧哗,是散朝后陆续走出齐光殿的群臣,个个忧心忡忡,三三两两地凑着头低声交谈。裴放心思深沉,并不希望旁人见到自己与皇子亲近,当即疾行几步,与李重耳拉开距离,不想那少年满腔急切,又紧紧跟上来,与他并肩行于丹陛之侧。
    “我不计生死,不求军功,唯求以身报国而已,圣上为何总是不肯允准?”李重耳眸光闪闪,两道浓眉紧紧蹙在一起,满满地写着焦切与失望:“军情如此紧急,正是用人之际,我一身武功,怎地就不能随军出征?”
    “老夫说过多次,朝中对皇子从军,历来慎之又慎。”裴放压低了声音:“殿下的心意我自然知晓,然而在旁人心里,难免会揣测殿下踊跃从军的动机。今日朝中章大夫与宋司空那几句旁敲侧击,殿下还未听得明白么,当心再争执下去,令圣上起了疑心!”
    “我有什么动机!”李重耳愤然握拳:“敌军压境,我大凉国土随时不保,还要在这里勾心斗角,猜什么动机不动机!”
    大凉东境军情日益紧急,适才朝中通报军情,夏国已然厉兵秣马,八万大军集结边境,国主赫连昌定的叔父、名将赫连阿利亲自挂帅,大战一触即发。
    那夏国国力强盛,强势好战,从上一代赫连勃勃到新继位的赫连昌定,都以四方征掠为乐事,大凉饱受其害,举国上下闻“夏”色变。此番眼看着战火又将重燃,朝中阴云密布,连日来都在调遣兵力准备迎战。
    李重耳深深记得五年前的那个冬夜,东境千里急报,濡水之战大败,庆阳郡雄川、霸川两座城池沦于夏国之手,凉国兵马一朝覆灭,两万五千将士血染西洛水。当时李重耳才十二岁,都还没有上朝的机会,惊闻这等惨讯,只能抱着自己的长-枪弓箭在府中痛哭……
    雄川霸川,两座从未涉足的城池,自那时起已成为他魂牵梦萦之地,只盼有朝一日能凭借自己一身本领,收复这江山故土。
    却不想五年过去,情势越来越坏。
    庆阳郡本来有雄川、霸川、姑射、陇安四城,夏国夺了雄川霸川两座重镇,并不肯善罢甘休,今年以来,又对姑射、陇安虎视眈眈,边境情势,险恶至极……而朝中君臣,还在揣测他踊跃从军的动机。
    “我大凉就是毁在这些人的手上!听他们商议粮草之事,已经是推三阻四,个个都只想推卸责任,哪有什么报国忠心,只有太尉你是一心为国……”
    “噤声!”
    裴放厉声呼喝一句,霎时间额头涌出微汗,双目乱闪,斜睨左右。
    只见众人都已走远,一望无际的丹陛边,只有他与李重耳两个人。
    “殿下出言须当谨慎,就算是金枝玉叶,如此冒冒失失,大失体统,也恐有性命之忧!”
    裴放一向和蔼的微笑已经消失殆尽,望着这桀骜不驯的少年郎,姿态虽是恭谨,语声中却隐然满含长者的威严:
    “粮草的运送乃是绝密军情,岂可在殿外妄议!这次朝议事关重大,与会九位朝臣,除了四位殿下之外,均是一品重臣、朝中元老,军国大事了然于胸,内中关节所在,少年人未必明白,少说为佳!”
    李重耳虽然骄横,在这位军功累累的老臣面前,始终还保留着一份恭谨,当下虽然被呵斥得狗血喷头,也只能闭紧了嘴巴默默无言。夕阳金光照在他青春年少的面庞上,光晕迭映,白皙中泛着绯红,如此英气勃发的姿容,眸光中却满是惨淡,令人油然而生一份痛惜。
    裴放也自知失态,放缓声音,沉声劝慰道:
    “殿下若是执意要求得这个上阵机会,老夫奉劝一句:且不要说自己无心军功,一意报国,不如就说自己想谋求一点军功,更能取得圣上信任。”
    “我根本就没有……”
    “我知道。”裴放一语截住:“老夫相信,但圣上未必相信,众人恐怕都不信。做人有时不可过于高洁,须知凡光者终必暗,不如和光同尘,终无暗时。殿下自己承认有所乞求,更显坦然,必令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反而不会与你作对,做些无谓的阻挠。”
    李重耳张口结舌,呆在当地,一时没有消化这番意思。那裴放肩负筹备军务的大事,万机待理,也无心再谆谆教导这位少年郎,当下只一拱手:“老夫告退了。七日后大军就要出征,杂务繁忙,无法再与殿下谈论兵法军情,殿下恕罪。”
    茫茫丹陛之畔,只剩了李重耳一个人。
    一时间孤独悲怆,涌尽心胸,只觉得众生皆有所依,人人各有各忙,唯有自己满腔热血无处泼洒,牢牢被禁锢在这方寸之间。眼看着十八岁了,那龙骧将军澹台咏在这个年纪,早已勇冠三军,于沙场建功立业,而自己至今还只能在演武场比武约架,玩些小孩子的游戏。
    愣怔良久,眼见得夕阳余晖将尽,也唯有悻悻拔转脚步,匆匆行往后宫。
    ☆、第40章 婚姻大事
    皇城内的宫城, 玉宸宫。
    暮色渐深, 夕阳余晖早被宫墙阴影所蔽, 只剩几丝隐约霞彩, 射入李重耳生母、贵嫔阴凤仪所居的猗兰宫窗前。
    柔和的光线,映衬得阴凤仪的面庞更是安详温婉。虽已四十二岁年纪,却依然肌肤丰润,容颜清丽,皱纹都没有几根。一身庄重的群青色绮罗绣襦、百裥裙, 外罩锦缎夹丝棉披风,举止间宁静而秀美,处处如诗如画,依稀可以看到年轻时的绝代姿容。
    “阿五, 你命御府令出的那几匹时新衣料, 是做什么用的?”
    “我……那个……”
    正伏在书案前倾诉满腔牢骚的李重耳,蓦然听母亲提起这个话题, 一时间猝不及防, 无措地连连眨眼,望望母亲,又望望窗外。
    “我制了一套新衣。阿娘怎么了, 我命御府令出衣料不是常事?最近南境进贡的这批衣料不错,天水素绢和蜀锦都是一等一的精美……”
    “跟阿娘也不说老实话。”阴凤仪轻啐一声, 上下打量着儿子:“我已经问得明白,你命他们制了一套女服,身量尺寸都给了, 还配了鞋履,你这是要干什么?”
    “……送人的啊。”
    “当然是送人的,难道还能你自己穿!”阴凤仪笑了,双眼眯成一条线,压抑不住的喜悦尽显:“送给谁的?我儿居然能有这份心思,破天荒头一遭呀。”
    那少年的面上却意兴阑珊,只悻悻埋头,重又伏在案上。
    “阿娘不要问了。我大好男儿,早已不是小孩子,送人一件礼物,还要被这样刨根问底,没的教人尴尬。”
    “呸,你不说我也知道。柔然的使者已经抵达敦煌,你提早订了这套衣装,着他们带回去呈送襄星公主,有心得很啊。为娘真是没有料到,吾儿如今……”
    “不是她!”李重耳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谁要理她!”
    “那是送给谁?”
    “敦煌的一个女子!”
    “……”
    阴凤仪愕然望着儿子,双眸闪烁不定,眼中神情,由疑惑,茫然,渐渐转为满满的担忧。
    贵嫔阴凤仪,乃是当今天子三夫人之一。大凉皇室,遵循周礼,天子除皇后正妻外,另有贵妃、贵嫔、贵人三夫人,以下尚有婕妤、美人等诸嫔。阴凤仪出身敦煌望族,十七岁嫁予惠王李信为侧室,庚子二十二年先帝李浩病逝,李信继位,为神宗皇帝,改元嘉兴,阴凤仪册封贵嫔,自此茫茫岁月,都消磨在这重门深锁的皇宫中。
    日常最大的期待,莫若于李重耳前来探望。眼望着这少年殿下端坐面前,一身绛红交领袍,玄色平巾帻,眉间神采轩昂,眼中光芒湛然,将这寻常衣冠都映衬得熠熠生辉,身为生母,还有什么能教她更欢欣,更骄傲?实是再大的嗔怪也不愿发作,再多的骄横撒赖,也都忍了。
    “好吧,你能看中哪家女子,也是不错的事。只要身份相当,纳来做个侍妾,为娘也不拦阻于你……”
    “我没有。只是答谢,答谢人家仗义相助。”
    阴凤仪更加愕然:“仗义相助的女子?”
    “是啊!”
    女子怎么就不能仗义相助了。
    那日在九婴林中寻觅玉瓶,若不是那莲生姑娘相助,谁知道能不能顺利寻回?玉瓶是李重耳最珍爱的宝贝之一,若是从此失落,真要令他懊恼终生。单凭这份恩义,送她什么贵重的谢礼都不过分。
    要说看中她,那倒……没有。
    是个美丽的少女,堪称美艳不可方物,肌肤胜雪,眸光如星,纵是李重耳身为皇子,早已见惯各式美貌女子,乍在林中望见,也吃了一惊。
    她的装扮,更是不同寻常。簪了一头的香花,裙腰下碧草飘飞,若是行走大街,难免有些怪异,然而此刻在丛丛密林中,朗朗月色下,却是如此地协调,融洽,仿佛正是掌控天地间奇花异草的神灵。
    是被她的歌声引去的。午夜的深山老林里,这女子竟然独自在溪边轻歌曼舞,意态悠然自在。那歌声至今还回响在李重耳的耳畔,娇嫩音声中带着满满的笑意,天真而甜蜜,令人心怀舒畅,情不自禁地想跟着一起畅笑。
    他听得懂她唱的歌,那是《诗经》。但眼前舞姿,却是闻所未闻。明明是随性而舞,明明他是头回得见,然而看在眼里,却又有些异样的熟悉。
    是在哪里见过么?一点点的意象,隐约的几分相似?不似中原风情,又不似粟特舞姬那样的妩媚诱惑,反倒有些……像壁画中的神灵。
    腰肢柔若无骨,忽而前躬,忽而后折,忽而弯成一个弓字,随着歌声婉转,宛如一道柳枝在空中尽情摇曳。一双纤美的赤足随意踩踏在溪边青石上,足尖轻捷地跳跃,勾翘,偶尔露出皎白如玉的小腿,引得李重耳禁不住地微微有些面红。
    柔情似水,清淡如菊,弱柳扶风,神光离合,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蕖出绿波……万千词语在那舞姿面前都显得贫乏,唯有目定口呆,一瞬不瞬地静静观看。
    奇特的还有,她对自己那份异乎寻常的熟络。
    态度热情,用词随便,全无敬畏生疏之意,并肩同行也丝毫不觉尴尬,连他自己的亲妹子李可儿,也没与他亲近到如此地步。
    最离奇的是,连他自己,竟也有异乎寻常的熟络之感。不知是她面上神情,眸中光彩,还是语气中的什么意味,令他十分熟悉,舒适,坦然自在。
    那日一别,着实牵挂了几天。努力四处寻找,再没找到她的踪迹。
    万没想到,后来竟在敦煌街头迎面遇见。她显然受了委屈,遭人欺辱,却坚持不肯说缘由。他那满腔怒火硬是被强行憋回胸中,毫无发泄余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