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香音变 > 第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节

    朝野清明百姓安。
    八方朝拜人心向,
    四海威扬镇夷番。
    极乐太平整十载,
    美人如玉将如山……”
    这老者嗓子虽然嘶哑,唱起变文来却是铿锵悦耳,韵味悠长,难怪人人爱听。刚挤进来的少年也听得入了神,索性就地坐在莲生身边,低声道:“如此一对璧人,最后怎地未能善终?”
    老者忽然睁眼,从眼皮底下望了这两个少年人一眼,旋即又垂下眼帘,拉长声音道:“世事无常,聚散本是难料,何况天上人间。”
    挥手又拉开一幅图画,这回是一男子倒卧于地,女子两臂伸张,做飞翔之势。
    众人见状,顿时都静下来。飞天与龙骧将军的故事,敦煌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是悲剧收场,但详情如何,却是众说纷纭。难道这老者要道出个中秘密?
    莲生也情不自禁地直起身子,探向前方,一双明眸睁得滚圆,入神地倾听下文。
    老者的腔调转为悲凉,一字字唱道:
    “霁月难逢人易散,
    天旋地转风云乱。
    琵琶一声决生死,
    玉山倾倒情缘断……”
    “让开让开!让开!”
    忽如其来的喧哗,席卷了甘露大街,急促的蹄声杂沓响起,一队人马由南至北行来。
    率先映入眼帘的是成排的五色旌旗迎风飘扬,后面一队英武儿郎,各执散扇幢麾,列成整齐阵容,再后面还有一队乐师,手持琵琶、箜篌、筚篥等乐器,卖力吹奏,紧接着驰过黑袴褶武官四名,统帅刀、弓、弩、槊军士各一队,个个均是锦衣铁甲,兵器闪亮,连马匹也一身重甲……整个队伍声势浩大,蔚为壮观,前排喝道的一列军士齐声高吼:“殿下出行,闲人闪避,如有近前,格杀勿论!”
    众人纷纷避开,飞快地向四面八方逃走,莲生与那少年,也被军士们连推带搡地撵到路边。本来堵得水泄不通的甘露大街,顿时空出一大段。
    铃声叮当,由远而近,两匹高头骏马飞驰而来。
    当先的一匹,雄健异常,遍体油亮青毛,一身鞍鞯辔头镶金嵌宝,错金当卢璀璨生辉。骑坐在马背的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年,姿容英挺,风采卓然,头戴五梁进贤冠,身穿朱衣绛纱袍,腰束青玉带,足蹬乌皮靴,外罩一领阔大的猩红绒毡斗篷,随马匹纵跃之势,猎猎招展,在朝阳映照下发出耀目的光芒。
    “韶王殿下,韶王殿下!……”人群中发出按捺不住的低呼,语声充满景仰之意,女子们窃窃私语,一张张仰起的面庞上依稀可见羞怯的红晕。
    那少年全然不理身外嘈杂,昂首驰过,身后那匹五花马紧紧跟上,寸步不离。五花马上是一名武官服色的侍从,大约二十岁上下,青袍皮甲,容颜清秀,颇有书卷气,然而神色机敏异常,一脸警觉地扫视四周。
    两匹骏马呼啸着驰远,后面又是一队仪卫跟上,喧哗了有一炷香时分,大街上才渐渐恢复了平静。
    “又是那个李重耳,搞得好大阵仗。”莲生厌恶地以袖遮面,挡住人马扬起的漫天飞尘:“做个安静的皇子不好吗,每天都这样折腾,烦死了!”
    身边的少年也蹙着双眉。“走,听变文去,待那老丈唱完……”
    他的话头,忽然顿住,呆呆望着身后。
    作者有话要说:  热烈欢迎各位新老朋友,感谢大家认真看完《香音变》的开篇。求支持求建议,求收藏文章,收藏作者,评论,长评,打分,求一切好玩的东东。
    出于对敦煌的一点执念,《雪拥蓝关》完结后就一直很想写一个敦煌故事,去年还特地跑了一趟敦煌。这个故事本来是讲飞天传奇,不过后来脑洞开得无穷大,已经偏离这个主题了,现在变成了天上地下三界六道交杂的一个庞大架构,讲我心目中的爱与众生。文风会比较浅白,轻松流畅为主,结局he,希望大家看得开心。
    敦煌在历史上一直是个小城,最繁华时期的人口也没超过四万,只做过一次首都就是十六国的西凉政权,然而在我的小说里,大凉是个建国百年的泱泱大国,敦煌是个三十万人口的繁荣国都,威播四海,享誉天下,这样才能装得下我想说的故事。所以真正想看敦煌历史的朋友们不要对我的小说抱期望,咱们可以单独聊哈。
    ☆、第2章 妖兽山膏
    周遭那层层叠叠的看客,早已散得一干二净,唱变文的老者也影踪不见,连树上挂的画卷也收走了,雷音寺前的空地上,只余一个残破得露出草芯子的蒲团。
    “他……那人呢?”莲生失声叫了出来:“哪儿去了?我……我还没问到他呢!”
    ——————
    长河渐落,晓星西沉,簇簇银光点缀夜空。
    草庐又被早春的狂风掀去一角,应该寻些干草补上才是,可是夜里躺在榻上就可以看星星,也是方便至极,莲生就一直没去修补。
    此时的莲生,双手枕在脑后,气鼓鼓地瞪着头顶星河,脑海中依然充塞着日间的郁愤。
    与辛不离在敦煌城中找了一天,大街小巷全都问过,再没发现那老丈的踪迹。傍晚城墙下,夕阳斜照,晚风寒凉,莲生气愤地跺着脚,眼泪都迸出来:“恨死那小贼!等了这么久,好不容易快唱完了,一瞬间被他冲散,什么都没问到!”
    那十五岁的布衣少年辛不离,一脸爱惜地望着她,努力找话安慰:“别着急,他总会再出现。”
    “在哪里,什么时候?”莲生咬紧嘴唇拼命忍耐,仍控制不住几声委屈的哽咽:“去年就听说他是个异人,盼星星盼月亮,盼了一年才见上一面,却又白白失了踪迹,何时才能再遇见?……”
    一阵悲恸的号哭,打断她的抽噎。
    那份凄怆,愤懑,深入骨髓的绝望,较她的伤痛,不知深切了多少,瞬间为整条街巷都笼罩了一层阴云。
    转过街角,便是敦煌府衙。数具血淋淋的尸首正被乡民抬进衙内,几个家眷抚尸恸哭,围观百姓,窃窃私语:“邪魔作祟啊……恶兆!敦煌必有大灾降临……唉,飞天庇佑大凉的好年景,一去不返啦……”
    痴迷医术的辛不离,一向对伤患关注,当即急切上前,跟随着队伍,细细察看尸首。
    不是寻常死尸。个个肢体残缺,面目难辨,身上全是撕咬践踏的痕迹,原本壮硕的躯体,如今仿若一个个脆弱的布偶,在狂暴的摧残下早已不成人形。最后面那高大的壮汉,全身血肉模糊,僵直的手指中,还紧紧攥着几根赤若丹火的长毛。
    “山膏!那畜生……又伤人了!”
    森冷的寒意自莲生脊背掠过,霎时掩却了她心头的愤懑。
    山膏,年初以来肆虐城南的妖兽。状如野猪,却与寻常野猪大异,遍体刚毛,赤红耀目,唯有一双獠牙白亮如钢刃。上千斤的身量,长而尖利的爪牙,无往不利,无坚不摧,能将几围粗的老松一撞两截,巨石都能撕个粉碎……
    这妖兽本是上古传说中才有,如今出现在敦煌,人人惊惧,都说是大凶之兆。数月来几次现身,铁蹄之下全无活口,鸣沙山附近的乡民伤亡无数,府衙贴了榜文,开了重赏,无数勇士应召入林,也是个个死无全尸……
    相形之下,自己寻不到父母、问不明身世的懊恼,哪里还值得一提?健康快乐地活着,青春年少,生机勃勃,已经是人生至幸。就算失了老丈踪迹,来日也仍有希望寻回,不似这些苦难的死者,已经没有来日了。
    “我去宰了那畜生。”
    莲生昂然抬头,狠狠抹去眼中泪花,举步就要奔去府衙。那府衙门前,石屏粉壁上,正贴着一张悬赏诛杀山膏的榜文,这榜文已经被揭了无数次,都又无奈地贴了回来,如今要由她来终结这个悲剧,手刃妖兽,祭奠那些应召勇士的亡灵……
    手腕一紧,是被辛不离死死拉住。“不能去,太危险!”
    “不相信我?野猪算什么,小爷屠熊搏虎你又不是没见过。”莲生奋力挥舞着细弱的小胳膊:“放开我,放开!为什么老是不让我揭榜,你这……”
    辛不离连拖带拽,将她拉到墙边无人处,紧张地压低了声音:“你的异能一旦暴露,吉凶难料,后患无穷,我说过多少次了!”
    字字沉重,严厉,劈头盖脸地砸向满脸不服气的莲生。
    莲生用力翘起了嘴巴。
    这世上,除了她自己之外,辛不离是唯一一个知道她身怀异能的人。
    他是不介意,反而处处帮着她,不被外人知晓。但他比她自己还要紧张一百倍,屡次三番地叮咛告诫:世事无常,人心难测,这秘密绝不可以泄露,不然可能有性命之危。
    “有什么性命之危?”莲生的胳膊无法挣开,但是嘴巴已经翘到鼻尖上,竭尽全力表达了心中的不甘:“如此神迹,一旦被人发现,应该把我当成神仙供起来膜拜才对。”
    “膜拜什么,想的美事。生而为人,却能变身,这不是神迹,是妖异。”
    “喂,你说话注意点,变身怎么就成了妖异?害人的才叫妖异。”
    “莲生,你真是不懂人间险恶。”辛不离急得额头见汗,面庞涨红,紧蹙的眉尖写满焦虑与无奈:“世人岂是靠害人不害人来区分神和妖?能对他有利的就是神,没用的就是妖。你只能变个身,毫无有用的法术,在世人眼里,这不教人膜拜,只教人害怕,不是神迹,是恶兆、凶谶、妖异。”
    “你怎么知道,”莲生嘻皮笑脸地歪过头,伸出一只手指,刮动自己鼻尖:“你才比我大两个月,怎么就比我懂了。”
    “我看的书比你多。”
    一句话堵得莲生嗒然无语。她从未碰过书本,大字识不了几个,而辛不离是把别人丢弃的字纸都收起来细细攻读的人,论起读书,万万比不过他。
    果然,这家伙为了打压无知小儿,顿时旁征博引,掰着手指滔滔不绝地一一道来:“与众不同,必生大祸,自古皆然。《上古医方》里讲人面目变异,是邪魔附身,要以日晒、水淹、虎食三种法子祛邪;《灵异经》里讲楚女能化身为老妪,被法师捉来烧化为灰;《溆浦笔谈》里讲男人变做妇人,嫁人生子,被官府……”
    “好啦,好啦,算你博学多才。”
    “例子太多,说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总之你要知道,世人畏惧来路不明的事物,会想方设法剿灭,那些处置妖异的法子,个个惨酷无比,教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听你的,成了吧。我不在外人面前变身。我变好了再去打山膏。”
    “你……如此万人难敌的妖兽被你打死,也必然全城瞩目,一旦官府前来查问,如何是好?连你自己都说不清身世,讲不明这异能的来由,官府怎能轻易放过你?我知道你是义举,外人不见得知道,一旦有个闪失,平白惹来杀身之祸……”
    “你好啰嗦。我悄悄地……”
    辛不离用力握紧了她的手腕。“莲生,我只求你平平安安地。”……
    哎。
    草庐里的莲生,悻悻地翻了个身,将一张小脸埋在破旧的布衾里。
    不能不听他的。他叫她乖乖回家,就只好乖乖回家。谁教她从三岁起就结识他,十二年来一直像兄长一样护着她?
    莲生自幼无父无母,是拾荒的张婆婆把她从鸣沙山的洞窟捡回来,三岁那年张婆婆去世,此后的莲生便是苦水井的贫苦邻居们拉扯长大,东家一口粥,西家一碗水,人人都是她的父母双亲、兄弟姐妹……
    对她最好的,就是辛不离,放羊摘了个好吃的果子,都要巴巴地跑去送给她。
    五岁那年被朱贵抢了汤饼,是辛不离替她夺回来。
    六岁那年被吴大器揪辫子,是辛不离跑去揍他。
    八岁那年被狗咬,是辛不离为她裹伤敷药。
    十岁那年……那年她发现自己能变身,哭着去找辛不离,以为天塌了,地陷了,世界末日了,自己要死了……是辛不离安抚她,劝慰她,帮她慢慢接受这个奇怪的自己……
    好么,现在她接受过度,动不动就想变个身玩,又是辛不离拼命阻拦她,绞尽脑汁劝住她不要变了身体满城蹦跶……
    但是!天赋予她一个能变身的躯体,超乎凡人的异能,难道就是为了藏起来自己玩的么?
    敦煌三十万百姓,天下不计其数的众生,再没听说过有第二个人有如此异能,她莲生是受了神的眷顾还是诅咒,那都还是次要,重要的是她变身之后,能力超群,能做很多很多有用的事,干嘛要为了那一点点莫须有的风险,小心翼翼地把这身体隐藏起来?
    咕咚一声,莲生又翻了个身,黑亮的双眼睁得滚圆,瞪着头顶星空。
    血淋淋的尸首……血肉模糊的手指,紧紧攥着几根刺目的红毛……痛不欲生的女眷和孤儿们……幼童惊慌失措的眼睛,懵懂不知发生了什么的天真面孔……那几个孩子,是不是都失去了父亲,从此以后,也沦为像莲生一样的孤儿,无依无靠,挣扎求生,在这茫茫无涯的天地里,找寻自己生命的意义?
    “呜嗷……”一声凶悍的嘶吼,仿佛就从不远的地方传来。
    莲生猛地跳起身,在这漆黑的草庐中坐得笔直。
    山膏肆虐的九婴林,在城南二十里外的鸣沙山下,距离苦水井更是遥远,绝不可能让她听到什么嘶吼。然而这声音是这样地逼切、真实,往复不绝地回响在她的耳边。
    畜生。
    等着!
    我不杀你,谁来杀你!天赋我如此异能,定是为了斩妖除恶!不揭榜,不声张,悄悄地,小心地,不声不响地把你宰了,没有人会发现……
    辛不离,也不会发现。
    莲生一把掀开布衾,窜跳起来。
    散乱的发髻,用心梳理整齐,绾个双鬟,耳边留两缕长长的蝉鬓。粗布襦裙,好好收在箱里,留待下一个大日子吧。翻出那件穿了几年的旧衫子,虽然早已洗成黯淡的麻白,还打了补丁,看起来也还干净整齐。
    去打山膏,当然不能穿这一身,但是下次变身回来,会回到变身前的装扮,说不准那是个什么情境,一定还要做个整整齐齐的美女,一点也不能轻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