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何以安山河 > 第13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1节

    裴星元继续说道:“突厥袭击了天山山口,不过是为了烧杀抢劫,并无问鼎中原的野心,可以命太原军沿路应敌,只要拖住了突厥步伐,他们见得不着利益,届时寻找时机谈判来拖延时间,到时候我们再派重兵守住天山山口。”
    许康乾觉得说的有理,太原驻军当时由于是凌安之整编战斗力迅速提升,前年平定京城有功,有一战之力,突厥骑兵远道而来,太原军以逸待劳,或可一战,“依卿所奏,传令下去,调太原军应战突厥。”
    但他心理更焦急的是夏吾骑兵的事——
    “裴爱卿,夏吾国力强盛,骑兵能征善战举世闻名,我们如何应对?”
    裴星元没看许康乾,他手持朝板微微倾身字斟句酌,说出来的话入木三分,针针见血:“陛下,安西军征战多年,面对强敌,猝不及防吃了败仗,如果能鼓舞军心,振奋士气,应当有一战之力。”
    许康乾盯着他。
    裴星元说话不带一丝情绪,听起来就像是分析战况的旁观者:“安西军连换主帅,有些失了主心骨,而今夏吾采用了攻心的策略,称他们胜了不赏,有畏不敢战之意,何不令安西提督稳定军心,一致对外?”
    朝堂上极少说话的老臣已经七十有余,历经三朝,他曾经是泽亲王的启蒙恩师,讲话仍浑厚有力:“前年金军兵临城下,差点困死京城文武百官的事情仿佛还在眼前,夏吾骑兵战斗力更不可小觑,一招不查万里江山割肉饲虎,陛下望早做决断。”
    “…”
    许康乾一瞬间面色发涨,拜他所赐,安西和北疆已经属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其实他也知道江山总要有人干活,当时想要留下凌安之以观后效,可先帝说战神功高已经盖主,历朝历代没有留着的道理。
    而今边境动乱,简直是在朝堂上现场打脸。安西军在前线抵抗夏吾,却未见主帅,定边总督凌安之在九泉之下,新任安西提督许康轶在狱中,战战兢兢,军心涣散;如果临阵换帅,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更填人心惶惶;再拖下去,黄门关破,前年京城之乱便又在眼前。
    再说应战夏吾骑兵也不是什么好差事,照样九死一生,许康乾下令:“黄门官,去天牢传我口谕,去许康轶亲王封号,提安西提督许康轶入朝领兵符,之后前往黄门关和天南山口对敌。”
    裴星元心中早有预案:“陛下,您念及兄弟之情给了许康轶戴罪立功的机会,但是并不代表他就一身清白,请容臣前去,敲打他几句,也让他更珍惜机会,为国尽忠。”
    杨兴刚伺候着许康轶吃了点苦头,烧红的烙铁刚放下,将许康轶扔回牢房让他好好想想,黄门官便带着裴星元到了。
    杨兴见最近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的伺候翼王。听到这么快竟然变天了,要放许康轶出狱?当即吓得半死。
    要知道刑不上大夫,许康轶是正一品的亲王,当年翻云覆雨的手段他也听到过,连毓王都不是对手,破船也有三千钉,一旦东山再起,焉有他的命在?
    他心下狠毒,想着一不做二不休,“裴将军,按理说您奉旨到了,在下应当立即放人,可翼王是朝廷重犯,在下没见到圣旨,所以…”
    等圣旨来这么个空当,一杯毒酒灌下去结果了许康轶,反正证据不少,到时候说他畏罪自杀,死无对证。
    裴星元平时和杨兴混的也不错,心下猜着他胆大包天竟然敢对亲王用刑,狗仗人势猖狂至此,许康乾刚刚登基即便如此,看来许氏子孙被赶尽杀绝也就是早晚的事。
    他不动声色:“杨大人,您为了国家社稷奉旨办案,夙兴夜寐;许康轶出去后也不再是翼亲王,只是边境一个戴罪立功的提督,马上就要前往安西前线,就算是佛祖保佑也可能要以身殉国,还怕他有机会乱讲不成?”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杨兴敢胡作非为,是得了上意坐死许康轶的死罪,没有活着出去的道理。而今形势比人强,听裴星元这么一讲,也不好再说什么,引着裴星元开了天牢的大门,黄门官直接传旨。
    许康轶穿着囚服,要不是身上被烙铁夹棍招呼了几处鲜血淋漓惨不忍睹,看他卧着稻草睡的正香的样子,还以为他是偶尔心情好换上各式衣服来体验生活的。
    亲王之尊遭此酷刑,裴星元心里颇不是滋味,见他如此惨状,有些闹心地扶着许康轶给他套上朝服;出了天牢先在马车里让军医给处置了下这两天用刑的伤口;再陪着许康轶去领了兵符;最后装出一副只为了完成任务的平静样子,送他出京。
    出了京城近百里,终于看到了接应的人员马车。
    许康轶下狱后,随行的侍卫元捷、相昀等人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偷偷联络一些从前的至交,不过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后来形势急转陡变,接到了花折让他们暗中撤离准备接应的命令就一直躲在京郊,等着来接他们主子。
    许康轶跳下马车,拱手向裴星元道谢:“裴将军,天高水长,日后再谢。”
    裴星元当即弯腰回礼,几乎是一躬扫地:“王爷哪里话,只不过是动动嘴罢了;千金之子,天潢贵胄,岂是此等小人能侮辱染指,裴某在京城抓到机会便扫除此酷吏,一为给王爷报仇,二也不再让他构陷忠良。”
    作者有话要说:———————————
    《何以安山河》和《神棍窥天机》的接档文《心有明珠,照破星河》在隔壁,剧情向,固氮群像文,是末日求生风,请大家感兴趣的收藏,爱你们,鞠躬~~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人设:外表聪明含蓄,实则离经叛道的受,+腹黑强势,霸道多难的摄政王攻。
    第190章 先信后爱
    说话间接应他的马车已经冲到近前, 掀开车帘竟然是花折从车里跳了下来,上下打量了许康轶几眼,见他还没少什么物件,如释重负的笑道:“你总算是出来了。”
    许康轶自从出了天牢, 夏吾骑兵攻打黄门关的消息就塞了他一耳朵,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泽亲王当年果然没冤枉你。”
    春寒料峭, 天气很冷, 花折却觉得浑身冒汗,衣服简直都黏在了身上,一阵小冷风吹过,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幸亏他早有准备。
    他转向裴星元, 心照不宣的抱拳行礼而笑:“多谢裴将军, 我定会遵守诺言,殿下回到了驻地, 便会撤兵。”
    裴星元拱手, 看起来像是在和花折告别:“双方得利,不用谢我, 裴某人不宜久留,先告辞了。”
    许康轶得救,裴星元立功。
    花折看许康轶双手有伤,也未戴水晶镜, 想扶着许康轶上马车,不料许康轶像是没理会他的动作,直接手肘借了一下力进了车厢。
    车厢内宽敞大气, 温暖如春,热乎乎的参汤摆在了固定的扶手里。
    许康轶上马车之后愣了一下,见角落里一人支着长腿,一手搭在膝盖上半闭着眼睛休息,不是凌安之是谁:“你怎么也来了?”
    凌安之漫不经心:“别人都忙,我闲些。”
    是花折扯着他的袖子把他拉来的,称自己医治有功,算他救命恩人,他不来便是不知恩图报。
    许康轶一双半瞎眼里寒星闪动,直接质问花折,“是你联络夏吾骑兵攻打黄门关的?”
    花折就知道许康轶一猜就透,他早有准备,不动声色的将自己掩在了凌安之身后,认真的解释道:“只是佯攻,你回到安西后便撤兵。”
    看到花折避猫鼠似的动作,许康轶从鼻子里哼着讽刺他:“你这回倒是聪明。”还带着保镖来了。
    “呃…”这回可是真格的引兵入境,挑拨之前安插在境内的钉子协同作乱;他都担心许康轶一怒之下,直接不顾旧情拧断他的脖子,不带个厉害点的保镖能行吗?
    许康轶咄咄逼人:“联系夏吾骑兵、突厥进天南、境内浪人作乱,全是你亲自做的?”
    花折不招不行,他吓得冷汗直流,膝盖发软跪在了凌安之身后:“康轶,我也知道这么做过于冒进,可是实在是别无良策。突厥一直都想进天南,装看不到就行了,其他的…确实是我联络的…也是事出从权。”
    估计这位要开始发作他了,花折紧张的暗搓搓打着小算盘——绝对不离开凌安之半步。
    却不想许康轶调转攻击目标,瞪着凌安之:“你这个西北王赳赳武夫,倒是坐得稳,就眼看着他这么折腾?”
    凌安之淡淡的:“我白人一个,还能螳臂当车不成?”
    许康轶当即凤眼直竖:“谁不知道宇文庭、凌合燕全听你的命令,安西军还是你的凌家军,竟然让花折一个文弱书生孤身犯险、亲自去与虎谋皮,你已经厚颜无耻、毫无担当至此了?”
    “…”凌安之再镇定,也意外被雷的坐直了身子,和预料中反差大的好比他想喝一口凉水,结果给他灌下去一碗烫油。
    要知道前些年花折给夏吾写了几封要兵的信,就被许康轶囚禁在了小南楼要烧死。而今狼真的来了,许康轶却还一派心疼他办此事冒了风险过于辛苦之意?
    这他娘的,确实是…昏聩。
    ——泽亲王怕什么来什么,估计死了都难闭眼。
    花折先是一怔,之后像是捡到了意外珍宝似的从他背后敏捷的闪了出来,一把抱住许康轶,感动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烟波忽已阻,风帆愿相乘,虽为异形体,信任为股肱。
    许康轶一边疼的倒抽了几口冷气,一边伸胳膊用小臂拍了拍花折的后背:“铭卓,我答应过你,以后不疑你,你说的事都信你。”
    花折看他手指根本不敢借力,没时间消化太多情绪,急匆匆的问道:“真的敢对你动刑?给我看看伤哪了?”
    凌安之有点转不过弯来,出言讽刺许康轶:“外人也就算了,谁当皇帝和自己都没什么关系,可你好歹是个皇子,情人引骑兵入境都不问个明白?一个不查,万里江山拱手让人。”
    许康轶不以为然:“先信而后爱,他又不是为了江山,而是为了我,信则不必问。”
    凌安之似心有所感,靠着车厢垂目不语。
    车上能用到的药物早已经备下,许康轶受刑的时候咬牙硬挺,好像再来这么八百回也能处之泰然,而今成了一个拉着花折衣襟忍着疼的病猫。
    花折拉开许康轶的袖子,仔细看他的手指,杨达给他上了两轮夹棍,手指上的油皮已经全都脱了套,裴星元一路上给他细细的处理过,每根手指全裹了纱布;身上也被烙铁招呼了几处,鲜血淋漓皮开肉绽。
    花折心疼的浑身发麻,手脚麻利的处理完了伤口,轻声轻语的安慰他:“好了,不疼了,过两天就没事了,你虽然受了刑,这能全须全尾的回来就是侥幸了。”
    天牢大狱可不是讲理的地方,里面每年被打残打死之人不计其数。
    许康轶多灾多难,单说去年瘟石之症的后期,疼痛已经超过了常人能忍的范畴,他昼夜疼的大汗淋漓,也仅是团成球了的皱眉,睡着了的时候闷哼几声而已。
    许康轶嘴角咽着一丝坏:“谁说我受刑了还全须全尾?”
    花折不明就里:“胳膊是胳膊腿是腿,也没看你少什么物件?”
    许康轶看似正派,骨子里好像还藏着一股骚气,他勾了勾手让花折附耳过来:“受了宫刑,确实少了个物件。”
    花折闻言大惊失色,险些一头碰到车厢壁上,再一看许康轶实在憋不住的笑,知道自己被一本正经的翼王戏弄了,他伸手点了点许康轶的额头,也低头调笑道:“少了就少了,以后不用了就是。”
    这当他是没气的死人吗?
    绝对是故意的。
    凌安之本来舍不得这车厢里的热气,但实在是受不住这两个人旁若无人的犯贱了,身形一晃,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车厢里,之后幽灵似的掩进了路旁的冰雪中。
    许康轶望着还随着风动的车帘,若有所思。
    花折摩挲着许康轶的颈项:“康轶,你刚才是说给他听的?”
    许康轶收回目光:“总不能老是这么意懒心灰,弄的余情那么可怜。”
    花折叹息:“凌安之和别人性格有些不同,他看似随意,实则刚烈,不轻易信人,更受不了他信任的人侮辱挫抑,心里那么多坎,过不去了。”
    许康轶缓缓眨眼:“我看他不是不要余情,他是不要我。”
    ******
    新帝许康乾也松了一口气,夏吾骑兵可能是为了速战速决,一击不中在黄门关下逡巡数日之后即撤离了疆界。
    国内春回大地,万物勃发,伴随着严冬而来的流民终于在朝廷安抚下褪去,夏吾和突厥的浪人好似也学会了掩饰声息,像是突然出现的那样,又突然消失了,根据各地线报,貌似有些变成了山匪,山匪占山为王,只要居有定所,便暂时不影响朝廷稳定。
    只有突厥骑兵,进攻受阻之后依旧在陕西和山西郊外四处烧杀抢掠,和大楚反复谈判,拿了不少粮食钱财足够度过春荒,才心满意足的经过天南山口退回了北疆范围外。
    兵祸已平,看起来四境又安定了。
    ——那没做完的事就要继续了,许康乾一纸圣旨,要求安西提督许康轶立刻入京述职。圣旨用字和缓,但是却裹挟着层层杀气,看似圣意坚决,急不可待,满朝哑然。
    京城四月中旬,已入初夏,四处景致不错,皇宫内也无比安静。
    虞贵妃在深宫之中,这一年多以来,已经把眼泪流干了,之前年近半百,但是风韵犹存,而今却像是入秋了的牡丹,被雨打风吹成了枯萎的干枝,身体日渐羸弱,心痛伤肺,最近昼夜咳嗽吐血不止,她不敢让许康轶知晓,不知道拖着病体还能坚持多久。
    大儿子许康瀚自幼稳重有担当、才华横溢,离京之后在北疆受苦,她本以为长子可以当一个闲散王爷,后来声名鹊起,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却无端惨死,活活的摘了她的心肝。
    景阳帝看似宠爱她多年,总是夸她温柔单纯,她方能连生两子站稳脚跟,景阳帝像大树一样,这些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的保护着她,她在后宫也算一帆风顺,可去年闭眼去了,她本想国丧之后跟着小儿子许康轶去安西封地,却不想景阳帝尸骨未凉,许康乾便已经举起了屠刀。
    想到她和景阳帝的日常,先帝,你总是教臣妃贤良,说最喜欢我与世无争,可你刚去,臣妃母子的性命,便已经难以保全了。
    她深宫妇人,一世以子为贵,从未独自面对过此等局面,一直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应对,看似尊贵的一生,保护自己的利刃却全握在景阳帝手中。
    如果她不那么与世无争,这些年在朝中后宫筹谋一些,是不是会不一样?
    她突然捂住了胸口,流泪披面,好像终于参透了这一生的谎言。
    帝王之家,无论是明争还是暗争,综归逃不过一个争字,不争不抢,会有什么活路呢?
    景阳帝三个儿子,有两个是她一人所出,却一辈子在告诉她最喜欢虞贵妃的与世无争,看似宠爱她,可已经为她选好了死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