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春起 > 第5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9节

    “秋水仙碱和非布司他上回吃完了。”他在夜里打字。
    这天一户业主大闹公司,原因是一块大玻璃无法送上楼,周扬搭着对方的后背,把他带出公司,然后替他点上一支烟,和对方一起去了一趟正在装修中的房子。
    玻璃是浴室外墙,长宽数据大,周扬目测了一下,拿尺子量了量,然后走到外面电梯里测量长宽对角的数值。
    业主说:“我去之前也量过了,不行,搬不进。”
    “唔。”周扬点头。
    业主说道:“我也不是要为难你们,但这点事当初设计师设计的时候怎么就不知道提醒一下?我们是外行,没想到卫生间玻璃墙会有运不上来的可能,他可是专业的啊!”
    周扬回到屋内,点头说:“这确实是他的问题……不过这设计确实跟你家风格搭,不用大块玻璃可惜了。”
    “这我知道。”业主被他带走了话,“我当初就想这样采光也好,整体空间也显得大。”
    “不然就用起吊机吧。”周扬话锋一转,建议道。
    “起吊机?”
    周扬走出屋子,来到步行楼梯口阳台,朝下望了望,又抬头看了会,说:“你这十六楼,没问题,到时候顺着那根绳索吊上来——”周扬手一指,那是早期固定在楼房外地面上,用以起吊超重超大的家具建材的绳索。
    业主问:“这么高,不会摔碎?”
    “他们专业的知道怎么弄。”周扬教他,“让做玻璃的那家老板现场看着指挥,吊家具的电话一般你们物业会有,你打电话问问。”
    业主迟疑:“这种大概要多少钱?”
    “不一定,你先问一声,让对方报个价。”
    业主问完,价格也能接受,原本以为只要等起吊机一来就能万事大吉,谁知之后几天雨水连绵不断,吊家具的师傅说不能在雨天吊物品,因此这事一拖再拖,几天后业主又来公司闹,周扬再次赶过去。
    “我让玻璃店的人干脆把玻璃搬上来,我出钱!你猜他们报什么价?!五千!疯了吧他们!”业主指着周扬说,“总之我不管,这是你们公司的责任,你一定要帮我搞定!”
    周扬拿着尺子测量楼梯转角的角度,确定玻璃能通过楼梯搬上来后,他问:“你之前愿意出多少钱?”
    “五百!撑死了就五百,那块玻璃总共才多少钱!”
    周扬拿下嘴里香烟,弹了弹烟灰说:“行,我找人帮你搞定。”
    过两天,玻璃送到楼下,周扬找来老蒋几人,拿工具吸在玻璃上,他领头搬起。玻璃太重,凭他这力气,搬一层也要休息一会,整块玻璃总共花费两个小时才搬上楼,到业主家门口时,另三人已经累得蹲下来。
    周扬扶膝靠墙,站了一会,他给三人分一圈香烟,“再加把劲,快了!”
    他一边指挥,一边用力抬起,转着角度,又用十多分钟,终于把玻璃送进了屋内。
    回去后周扬四肢肌肉酸疼,尤其是脚,疼得不能轻易着地,两天后双脚肿胀,他没功夫去医院挂点滴,只能吃药慢慢止疼。
    晚上疼醒过来,他闭眼皱眉,忍了一会,摸到枕边的手机,他慢吞吞地打字:
    “这回真像你说的,脚像泡了福尔马林。”
    打完一句,像之前无数次那样,他看了看,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删除。聊天界面始终停留在她回复的那个“好。”
    他指腹轻揉,依旧像揉着她的嘴唇。
    在周扬离开五个月后,赵姮收到一条银行短信,上午十点,一笔四万元存进了她的账户。
    第46章
    又过半个月,新增两万元。
    已近除夕,赵姮正在收拾房间,她从一堆书籍中翻出2016年的那本日历。听见短信声,她顺手点开,低头看完新入账的金额,她站半晌,然后把日历本扔进了垃圾筐。
    2017年1月27日,除夕如约而至。
    这天赵姮看新闻,说是除夕夜的寺庙门票销售情况再创新高,晚上九点之后,附近路段将陆续实行交通管制。
    她做了两菜一汤,把饭菜摆茶几上。屋内开着暖空调,她穿着紧身的毛衣,盘着长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等着春晚开播。
    很快就有欢声笑语从电视机里传出,她这一年没怎么看过电视剧,因此一开场的歌舞节目中她只认识刘涛、蒋欣几人,根本不知道王子文和乔欣是谁。
    她端着饭碗,低头搜手机,顺便查了下之后的春晚节目单,一顿饭吃到十点多,她把碗筷洗了,回来披上毛毯,窝在沙发上继续看。
    主持人开始零点倒计时的时候,手机忽然响了。赵姮双脚下地,从茶几上攥起手机,看见来电显示的名字,她顿了顿。
    “……喂?”
    “赵姮,是我。”
    “我知道。”
    “在做什么?”
    “看春晚。”
    “一个人吗?”
    “……嗯。”
    “新年快乐。”蒋东阳笑着说。
    两千公里之外,冰天雪地。
    这里温度零下,暖气片几天前坏了,还没修理好,屋内阴冷刺骨。小亚和老蒋他们都回去过春节了,周扬没走成。他早已办理了居住地变更,年前想申请离开,被驳回了。
    他回不去,她一个人怎么过年……
    周扬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指头拂着手机屏幕,许久,他拨出电话——
    占线。
    挂断电话,周扬看一眼时间,零点整,他再一次拨出去,依旧占线。
    这样的时间点,他不知道她在跟谁打电话,只能等待。
    屋内门窗紧闭,可依旧挡不住冷冽的寒风,寒气无孔不入,周扬坐得四肢僵硬。
    他手指微动,慢吞吞地又一次拨出电话,耳边响起正常的彩铃声,他捏了捏手机,过了会,音乐一断,他听见一道轻柔嗓音,“喂?”
    周扬牵起嘴角,先说:“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赵姮道。
    “还没睡吗?”周扬问。
    “没。”
    “在看春晚?”
    “嗯。”
    “放到哪了?”
    “在演小品,你没看吗?”赵姮问。
    “没看。”他这没电视机,“你要全部看完?”
    “是啊。”
    周扬又问:“晚上吃了什么?”
    “我自己做了饭菜,两菜一汤,你呢?”赵姮问。
    “我也是。”
    赵姮已经从沙发起来,去阳台拉窗帘,她边走边问:“也是两菜一汤?”
    “不是,三个肉菜,”周扬笑笑,“全是大肉。”
    “一点蔬菜都没?”
    “加了点葱花。”
    赵姮笑道:“不腻啊?”
    “不腻。”
    “你室友在那过年吗?”赵姮问。
    “都不在这,他们都回去了。”
    “哦。”
    “赵姮……”
    “嗯?”
    周扬捏着手机道:“我申请回去两天,没被批准。我回不来……”
    “……知道了。”赵姮说。
    他们很久没听见彼此的声音了,这一通电话聊得有些久,直到春晚结束,开始重播,他们都还没挂断。聊天内容却并不持续,很久才冒出一句话,只说些简单的柴米油盐,谁都不去刨根问底。
    这是一种有意识的避让和守护。
    李雨珊并不理解他们现在这种状态,春节结束,工作生活继续按部就班,她开始给赵姮介绍异性朋友。
    赵姮现在没有房贷压力,但工作依旧拼命,她没时间相亲,最近一直在关注政策,二价hpv疫苗即将在内地上市,这将影响她的中介工作。
    目前市场看似运作良好,甚至因为hpv知识的广泛传播,赴港打疫苗的人越来越盛,可她反而更加忧心。
    她工作量骤增,时常出差,连续一周失眠,气色越来越差,感冒拖延许久还没痊愈,去医院挂号的时候没算准时间,队伍排成长龙。
    好不容易在机器上挂完号,候诊室里已经座无虚席,赵姮站得太久,双腿渐渐支撑不住,只好靠着椅子扶手,把身体重量倾斜过去。
    边上坐着的一对刚好是夫妻,丈夫替妻子剥完橘子,离开座位去洗手间洗手,赵姮上前一步正要坐下,妻子把包放到空位上,制止她说:“这里有人!”
    赵姮没力气与人争执,她说:“我就坐一会。”
    妻子没再拦她,但也没把包拿走,等她丈夫一来,她立刻招手喊:“老公,这里!”然后对赵姮道,“我老公来了。”
    赵姮只好让位。
    看完病,她没大碍,感冒不算严重,配了点药她就回去了。周扬的第三次汇款就在四天后,这一次的金额是十二万。
    这个八月,二价hpv疫苗正式在内地上市,周扬缓刑期已过一年。
    李雨珊再次跟赵姮提及相亲时,赵姮沉默的有些久。李雨珊试探:“他是我老公的一个客户,三十三岁,以前就交往过一个女朋友,长得不错,就是稍微矮了一点,不到一米七五。”
    “不算矮。”赵姮说。
    李雨珊立刻笑道:“的确不算矮,我是觉得配你的话可以再高一点,我老公说那人条件样样好,人品也好,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正先看了再说,也不吃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