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 > 第41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17节

    自己如果真的去了,那必定上当中计。
    所以萧清最终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干脆就兵分两路。一路大张旗鼓,佯装成主力大军前去山西,阻拦江夏回京。
    另外一路,则低调前行,携真正的主力,直扑京师。
    拿下京师和杀掉江夏,这两件事对于萧清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眼目前看来,拿下京师,似乎要比去杀江夏更加容易一些。而事实究竟是否如此,一切还得等待之后的分辩。
    记得木心那首经典的《从前慢》诗中有这么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其实不仅仅如此,从前的行军路途也很慢,所以常常听说一场战打几年。而实际上,光走路恐怕就走了足足有近半年的时间。
    江夏也没理会萧清究竟是要来山西打自己,还是北上去打京师。他安安心心地在太原住下了,一边大兴土木的同时,一边来了兴致整顿民生。
    执掌大明七年多的时间,对于整顿民生,江夏十分了解应该怎么做。肃清山西境内的山贼土匪,重新为百姓造籍入户。然后分发农种和工具,发放过渡的口粮,银钱……
    仅仅一两个月的时间,山西可能还没多大动静,但太原附近,已经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来太原附近生活的百姓,已经越来越多。以前光听江夏有多么多么的英明神武,爱民如子。如今山西的百姓,算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一切。
    虽然大战一触即发,但突然之间,大明似乎陷入到了近些时日来少有的安宁之中。
    不过就在这安宁里面,江夏却收到了从京师传来的一封飞鸽传书。看到那飞鸽传书,江夏的心猛地痛了一下,因为信上面说,生活在冷月宫的崔紫薇,夜晚的时候趁着守卫不注意,竟然跳井自杀了。
    崔紫薇的死活,江夏自然不关心。但崔紫薇的肚子里面,怀着朱载江唯一的骨肉,她一死,江夏能够想象得到朱载江的心痛。
    江夏赶紧提笔写了一封书信,命人传回京师,交给朱载江。
    而京师的崇光路尽头处,一栋宅院里面。朱载江正看着躺在床上的崔紫薇,他回头看了李八一一眼,意思仿佛是在问:“怎么还不醒?”
    李八一也往后看了一眼,他身后明显还站着一名老人。老人微微躬身道:“回皇上的话,回转七魂丹的解药,一般需要十二个时辰才能发挥完全,请皇上放心,娘娘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第622章 对弈略谈
    正午时分,山西太原府齐王宫的品茗静室之中。
    江夏与袁寒秋相对而坐,两人前身摆放的是一张龙纹木小方桌,方桌上摆着的是一副黑玉嵌金的棋盘。而两人手中所用的棋子,则是用上等的翡翠制作而成。
    如此宝物,自然不是江夏的,而属于袁寒秋。不过近些时日来,袁寒秋骑来的汗血宝马也好,坐来的百年金丝楠木马车也罢。每次都是带来便不带走,等于是变相送给了江夏。
    这次这副奢侈到无以复加的棋盘,恐怕也会如此。
    下棋间,袁寒秋对江夏道:“皇上,据最新的消息得晓,萧清和鲁王合作,一共出兵十二万。其中真正赶往山西这边的,只有四万人。实际的主力,其实已经奔着京师去了。您看我是不是带着大军去阻截一下?”
    袁寒秋主动提及此事,其意一共有两个。一来试探江夏的实力,二来试探江夏对他是否信任。如果江夏答应他去阻截,那就代表着江夏实力不足,但对他还算信任。如果江夏不答应他去阻截,那就代表他自信能够抵挡萧清,但却对他不太信任。
    如此进退都有问题的发问,江夏又怎会不知道里面的用意。他抬头看了袁寒秋一眼,然后微微摇了摇头。
    他这一摇头,袁寒秋的脸色微微变了变。不过很快,江夏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他,没说一句话,只是轻轻扬了扬下巴,示意他看看。
    袁寒秋有些疑惑,不知道江夏手中这封书信有何玄机。他接过去以后看了看书信信封上的字,只见上书:“臣乞皇上亲启御览,福建水师提督俞大猷。”
    光看着两行字,袁寒秋心中顿时猛地一凛。大明的兵力,卫所兵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其战斗力实在是太过于低下。所以主要论来,还是京营兵马和边军。
    边军常年戍守边关,多历大战,故而骁勇善战。京营兵马挑兵严格,装备精良,战斗力也不可小觑。所以当初京师大乱一起,萧清就先抢占了京营的大部分兵力,而袁寒秋则笼络了边军。
    正是因为这两者,所以“无夏”组织才胆敢和声望如日中天的江夏叫板。
    当然,像他们这种做大事的人。自然也不会忘记江夏还花了大价钱,建下了四支水师。这四支水师里面,天津水师的江荀早已经被萧清买通他身边的人,向他的饭菜里面下了慢性毒药。
    所以江荀重病在床,整个天津水师群龙无首,无人敢做主是否参与到这场漩涡之中。而广州卫则因为地理位置的问题,不敢轻易乱动。若是广州水师一动,等于整个南海的屏障就自然打开了,而恰恰好,南海最近并不太平。
    所以江夏的四大水师,唯独还剩下浙江水师和福建水师可以调动。可是这两支水师,则在之前的时间被江夏调出去攻打东瀛了,一直没能调回来。
    萧清曾经让人查过,攻打东瀛的那场战役究竟战局如何。得到的回报,则是福建水师损失惨重,西班牙无敌舰队和川崎家大获全胜。
    所以水师这一块儿,萧清他们一直都没有将其考虑在里面。认为水师可能早就已经被打溃散了。
    但是现在,袁寒秋却是双手颤抖,心中充满着无尽的后怕。
    俞大猷的这封书信,是命人用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信中他把自己惨败于西班牙无敌舰队之手后的事,全都说的十分详细。包括他如果拿下东瀛近半岛屿,又是如何追杀西班牙无敌舰队,然后又是如何大获全胜,满载而归等等……
    看到了这封书信,袁寒秋明白,浙江水师和福建水师,实际上都还保存着完整的实力。之前之所以没有出现,只不过是因为在外作战而已。而这次,他们回来了,并且是实力大增而归。
    这意味着,江夏将在这一瞬间,增加近三十万兵力。并且,还是两支成建制的水师。
    大明乱局将定,江夏已可君临天下。袁寒秋心中回荡的,只有这么两句话。他赶紧站起身来,对着江夏跪下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此番得水师凯旋而归,即代表天下大局将定,皇上也能够君临天下了。”
    江夏身子微微偏倾下来,伸手将袁寒秋扶起。他道:“南京留都的那位‘皇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相信你应该很清楚。我今天也可以在这里给你交一个实底,我登基称帝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这个皇位……始终还是皇上的。”
    “什么?”刚刚站起身来的袁寒秋,忍不住失声大呼。
    太意外了,没错。就是太意外了……意外到从小受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教育的袁寒秋,都忍不住失声叫出了出来。
    现在天下的这个形势,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是怎么回事。尤其是在福建水师,浙江水师双双回归的情况下。这代表着江夏基本已经掌控了天下大局,正式称帝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眼看着天下都是你的了,你居然说你还是要去当臣子,还把天下还给别人?这样的行为,袁寒秋无法理解。
    仅仅只是要做个忠臣,以求名留青史?这个理由不在充足,毕竟再名留青史也只是一个臣子,哪有做个开创盛世的明君来得畅快?
    袁寒秋怔怔地看着江夏,想要从他眼神里面分辨一下,看看江夏是不是在开玩笑。而偏偏江夏此刻的神色,认真的无以复加。最终袁寒秋相信了,江夏说的就是认真的。
    他沉默了半天以后,忍不住问了江夏一句:“还回得去吗?”
    这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很多的含义。这里面的含义,袁寒秋懂,江夏也懂。
    江夏想了想后,淡淡一笑道:“做皇帝多累啊,还是做个自在逍遥翁来得愉快。”
    “那跟着你的这么多人呢?难道你就不想想他们?”袁寒秋再问。
    这个问题,江夏沉默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最后,他说道:“我相信皇上是英明的。”
    说完以后,江夏复又加了一句:“我不会放下跟着我的这些人不管的,只要有我在一天,他们绝对安稳无忧。”
    第623章 夜会萧清
    俞大猷带领着的福建水师,以及马云龙带领着的浙江水师。共计二十万兵力,如今已兵分两路。
    一路由马云龙带领着,直接从福州港口出发,沿着浙江、上海、天津这条海岸线,直入京师。
    而俞大猷带领着的福建水师,则是从陆路出发。准备先取下南京,然后从南京往山西走,和江夏进行会合。
    原本还打着如意算盘,准备以两路兵马奇袭京师的萧清,这下傻眼了。他得到福建水师攻打南京留都这消息时,他人刚刚好抵达河间府。
    得闻南京留都正遭受十万大军围城,萧清的第一个反应不是回去救援,而是完了。
    若说是以往的江夏,手中可以调动的兵马不多,萧清还不太怕他。但是现在两大水师归来,仍凭他计可谋天,也无计可施。毕竟有一句话叫做,一力降十会。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
    所以萧清不敢动了,只能是先在河间府驻扎,想清楚下一步后退的方向。
    而就在他百思不得其法的时候,这一天夜晚,萧清所住的河间府大宅子里面,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当天的夜,月光有些黯淡,晚风徐徐,十分适合找一心上人,在这样的夜里秉烛夜谈。然后想办法弄熄烛火,惹佳人惊叫连连,然后此时趁机温言安慰几句,揽温香软玉入怀,之后……咳咳,好吧说偏题了。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极好的夜,但萧清却因为浙江水师和福建水师的突然回归,而没有了一丁点儿好心情。甚至可以说是,心情极差。
    已经是深夜,子时都已经过了。萧清的书房里面,依旧是烛火通明。在他面前的书桌上,平摊着一叠宣纸,宣纸上写着几个名字。上面写有袁寒秋、王金、萧顺义等等。不过从黄昏考虑到现在,宣纸上的名字基本都已经被打了叉。
    那代表着,这些人在萧清看来,都不是可靠之人。
    “砰!”突然之间,萧清的房门被人推开。他反应也是极致迅速,整个人一下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然后右手一抖,一柄短剑从他的衣袖之中弹出,被他握在手中。
    在这短短时间里面,萧清已经把自己的后背靠在了墙壁上,并且侧面迎着窗户。这个站位的方式,一来把自己放在了一个绝对安全的位置,二来也可以保证自己能随时逃出这个房间。
    不过萧清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呼叫,因为他很清楚。既然对方能够直接破开自己的门,那么肯定是已经解决了自己的护卫。
    要知道在这大宅子里面,尤其是在他所居住的地方附近,安置的护卫死士,不下于两百个。在这样的配置下,对方还能如此轻易的进出,足见对方不简单。
    萧清死死地盯着门口,想要看看进来的会是什么样的大人物。谁知道第一个进入门口的,却只有一条手臂。顺着手臂看过去,便能看见一个卑躬着的老人。
    老人道了一句:“皇上里面请。”
    萧清心中猛然一凛,初还以为是江夏到了。心中还在嘀咕,怎么可能?江夏人不是在山西吗?难道又是金蝉脱壳,偷梁换柱之计?
    当然,真正进入萧清房间的,不可能是江夏。人在山西的他,一来不可能有分身之术到河间府来。二来他恐怕来见萧清绝不会这么偷偷摸摸的来,而是会挟万千雄狮,直接前来拿下萧清的人头才是。
    来人不是江夏,又杯称作是“皇上”。相信来人的身份,此刻已经呼之欲出。没错,来人正是朱载江。
    一袭明黄色长袍的朱载江,戴着一面银色面具,双手后负走走进萧清的书房之中。与他一同进入的,除了李八一以外,还有一对老夫妇。那对老夫妇有些特别,老头儿只有一只右手,老妇瘸了左腿。
    看见二人以后,萧清先是略微愣了愣,接着立刻想起只在某些江湖传说里面听过的两个人。他失声叫出二人的名号:“雌雄毒圣?”
    老妇抬头看了萧清一眼,没有说话。倒是那老头儿微微咳嗽了两声,声音略微有些沙哑地说道:“想不到我们夫妇已经十多年没有在江湖行走了,一个小娃娃却能将我们夫妇认出来。果然不愧是门阀子弟,的确不同凡响。”
    说完以后,老头儿突然冷哼一声:“只不过老夫只是一个下人而已,当今皇上在此,你竟敢失礼?”
    “皇上?”萧清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下朱载江,心中暗自在想,此人究竟是谁。现在天下自称是“皇上”的人,无外乎两个。一是假的那个苗仁虎,二就是江夏。
    苗仁虎人在南京,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河间府。况且他面对自己,也不敢摆这些架子,所以绝不可能是他。江夏人在山西,此人的身材体型也与他相差甚远,也不可能是他。那此人是谁?
    萧清不愧是萧清,眼珠一转就想到了一个人,他眼睛里面闪过一丝讶色,惊呼一声:“朱载江?”
    嗖!刹那间,只见数道残影闪烁。萧清还未反应过来,就感觉自己的胸口似乎被什么巨物撞击了一下。他整个人一下弹到墙壁上,然后落下来。
    萧清将身体靠着墙壁,坚持站立着没有倒下去。他捂着自己的胸口,原本想要将一口鲜血强吞到腹中,可惜最终没能忍住,一连吐出了三口鲜血。
    萧清抬起头,斜睨了一眼。动手之人不是雌雄毒圣夫妇,而是先前躬着身子,声音显得有些阴柔刺耳的那个老人。
    他这才明白,原来这个不起眼的老家伙,竟然是个绝顶高手。
    李八一满脸的不悦,冷声道:“大胆刁民,皇上的名讳,也是你能直呼的?就瓶你这句话,治你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将你抄家灭族也是足够了的。幸得皇上慈悲,没有下令要你性命,否则老奴一掌毙了你。”
    萧清不断咳嗽,淡淡一笑道:“少说废话,要杀就杀,要剐就剐。一个已经失了势的皇帝,在本阀面前逞什么威风?”
    “你找死!”李八一右手一抬,整个房间的气流似乎都朝着他掌心的方向在涌动,声势极其骇人。相信凭着这样的声势,没有人会怀疑,他能一掌把人打得四分五裂开来。
    “算了。”一直没有说话的朱载江突然开口。李八一立刻将右手撤下来,低声道了一句:“是。”然后身子一躬,便又站在了朱载江的身后。
    朱载江的双眼透过银色面具直直地看着萧清,过了好一会儿,朱载江才抬起右手,将自己脸上的银色面具摘下来。
    书房内点了不少烛火,使得整个房间亮如白昼。朱载江那张丑陋不比的脸,在这房间里面显得十分抢眼。
    看到朱载江这样一张脸,就算是萧清都忍不住皱了一下眉头。
    朱载江看着萧清,淡淡地说道:“我的脸,之所以变成这样,其中有七成的功劳,应该归功于你。所以……你该死。”
    萧清脸色一变,还以为朱载江这次是来报仇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