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 > 第36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69节

    江夏有些疑惑地看着韩慕枫,他这个样子很明显是出什么事了。
    韩慕枫对江夏说道:“江兄弟,瓦剌使节团的人已经走了,带着那瓦剌四王子的尸体一起走的。”
    “嗯?这么快?”江夏更是搞不懂了。
    真的一点儿不闹腾?
    一旦离开了京师,这件事就算想要赖到他江夏身上来,也肯定是赖不住了。
    “嗯。打早就走的,只跟鸿胪寺的寺卿说了一声,礼部的人都没接到通知。我们接到消息这会儿,他们人恐怕已经快到八丈坡了。”
    “到了八丈坡?”
    八丈坡已经属于京师的边界范围,再往下走就出京师范围了。江夏这下终于确定,瓦剌使节团的确是没有要找自己闹腾的意思。
    虽然这有些不符合常理,有些让江夏想不通。但是无论如何,结果是好的。
    只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江夏也懒得去考虑这里面有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反正对于他来说,什么阴谋诡计他也自信能接下来。
    第523章 讲武堂毕业典礼
    时光匆匆,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飞快过去。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京师倒没有太多的事情发生,唯一令市井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也就只有当朝辅国大人再娶了两房娇妻。
    两位娇妻是何来历,京师里的人鲜少有人知晓。而真正知晓的人,却又绝对不会对外胡说。这一场婚礼办的很盛大,前去参加婚宴的自然都是京师里的非富则贵。
    当日去的人自然是宾客尽欢,唯一有些不高兴的人也就只有杨一清。
    眼睁睁看着自家女婿又花心娶了两个老婆不说,偏偏自己还被逼的必须收这两个女子做义女,然后拜堂时自己还得以女方父亲的身份出面。最为过分的是,自己居然还要给江夏包红包!
    若非是江夏发誓这必将是他娶的最后两个妻子的话,杨一清怎么也不可能答应他这个请求。
    江夏的当晚,如霜她们把时间都留给了江夏和乌目珠占以及乌图雅三人,没有去要求江夏雨露均沾。
    一夜翻云覆雨,次日早晨江夏醒来时,乌目珠占和乌图雅都还在熟睡当中。
    江夏起床披了一件外套在身上,看着二女心中陡然间颇有感触。
    自从来到大明,自己先是结识了温婉善良的崔念奴,然后又碰上冷艳直性的崔如霜。接着巧合惹上娇憨单纯的杨菁菁,再在教坊司遇到成为了上官紫月的恩人,得到美人倾心,并且至今仍对自己千依百顺。
    当然,教坊司的经历中少不了的是惹火小妖精雪意,而云南之行中,少不了的则是魏菁菁、尹诗琴以及尹娇娇。
    回到京师以后,自己又遇到了柔美睿智的李如柳,之后再遇性感惹火的苏媚娘。
    第一次带着朱厚照微服出巡,朱厚照认识了李凤,自己则是第一次见到雪如沁,那个时候雪如沁一直蒙着脸,自己从未想到过雪如沁竟然会是如此一个冰清出尘的女子。
    犹记得当初去茶楼饮茶意外遇到刁蛮可爱的乌图雅,谁又能料到自己最后竟然会娶她做妻子呢。
    还有乌目珠占也是,刚刚见面便是喊打喊杀,如今也嫁做自己为妻。
    自己来到大明以后遇到的十三个绝妙女子,如今都已经成了自己的妻子。这对于江夏来说,除了能够用“恩赐”来形容以外,再难用其它词汇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恩。
    看着乌目珠占和乌图雅睡得香甜,江夏不忍心打扰。他轻手轻脚地往门口走,临出门时回头望了一眼二女,心中忍不住想道:“塞外女子和中原女子的区别的确是不小。塞外女子要更经得征伐,表现的更狂野一些。还好在自己练有神功,否则还真可能对付不了这两个妮子。”
    出了房门以后,江夏这才发现自己十一位娇妻都打扮艳丽,正一字排开站在院中的。见到江夏出门,众女齐齐对他行礼,娇声道:“参见老爷,妾身给老爷请安。”
    看到众人如此,江夏顿时忍不住笑了。
    这群鬼精灵,大清早的打扮如此艳丽,这是准备干嘛?
    江夏伸着脖子四处看了看,见没有下人在,于是坏笑着问道:“诸位夫人早,今日天气不错,要不诸位夫人与我再进屋睡个回笼觉如何?”
    “好啊好啊。”雪意兴奋地点头道,一说完才发现原来自己一个人说好,于是俏脸一红就躲在了雪如沁的身后。
    江夏哈哈大笑起来,突然听见有脚步声传来。
    往苑口一看,原来是韩慕枫来了。
    韩慕枫站在苑口不敢私自闯入,江夏对着他点了点头,韩慕枫这才跑到江夏跟前,递了一封信给江夏。
    江夏有些疑惑地看了看书信,上面只写了:“江夏亲启”四个字,然后别的什么也没写。
    若是一般的普通信件,韩慕枫肯定不会在这个时间亲自送来。江夏立刻撕开信封的封口,从里面抽出信纸抖开。
    信纸上就写了两行字:“对乌图雅好一点,另外干的漂亮。”落款处留下的名字是:色狼苏。
    这是阿尔苏送来的信,难怪韩慕枫急急忙忙地送过来。
    只是信里的两句话,第一句话江夏还好理解,但是第二句话江夏则有些迷糊了。
    “干的漂亮?”什么事情自己干的漂亮了?难不成是指自己毒杀哈尔巴拉的事?江夏突然感觉,阿尔苏突然娶了瓦剌的公主,并且还答应让瓦剌的四王子来接乌图雅回鞑靼,这里面应该是还有内情的。
    想了想后,江夏对韩慕枫道:“韩大哥,烦劳一会儿派人去通知一下耿叔,让他多派一些千门的弟子去鞑靼,我要知道鞑靼那边究竟是个什么局面,消息越详尽越好。”
    “好。”韩慕枫点了点头,然后立刻退下。
    经韩慕枫这么一扰,江夏也没有了继续和自己诸位夫人玩闹的兴致,陪着众女到后院的饭厅用过早饭后,江夏便出了门。
    身为一国之辅国,江夏每日要料理的事又很多。不过今天他特地推掉了所有的事,先坐着马车到王守仁的府邸接了王守仁,然后便带着王守仁去了讲武堂。
    讲武堂的门口,吏部梁储和两位侍郎,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早已等待在哪儿。
    今天,是讲武堂第一期学员毕业的日子。
    由于标准严格,所以三千学员只有不足两千人顺利毕业。如今吏部、兵部、五军都督府的领头人物齐至,目的只是为了要给讲武堂的学员们开毕业典礼,同时给他们下达任命状,将他们安排到大明各个不同的军队去。
    马车停在讲武堂的门口后,江夏和王守仁一起下了马车。等在门口的十数位官员一同走过来,对着江夏拱手行礼道:“参见辅国大人。”
    江夏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诸位大人就别跟我如此客气了,让诸位大人久等,江夏真是过意不去。”
    “大人客气。”众人又齐声回答。
    一众对江夏行礼的官员中,心情最怪异的恐怕就属梁储了。
    他可是眼睁睁看着江夏从一个青楼小老板,一步一步成为大明辅国的。即便是江夏每一次提升,他都了如指掌,但如今回顾起来梁储依旧觉得如梦似幻。
    有谁能够想到,一个青楼小老板有一天会达到如此高度?命运,的确是变幻莫测。前一刻穷困潦倒一文不名,可能后一分钟便一鸣惊人,名动天下。
    人生不止最后一刻,又怎么知道自己会拥有什么样的精彩?
    江夏指了指讲武堂的门口,说道:“各位大人请吧。”
    “辅国大人请。”
    众官员哪里敢走在江夏前面,所以纷纷躬身伸手指向讲武堂的门口,一起请江夏先行。
    江夏虽然嘴上客气,但对于这些尊卑之分的礼数却不会真的客气。这人到了什么阶段,就得有什么样的排场,这叫做“人的贵重”。
    你这样做了,既是理所应当,也是树立威严。若不这样做,难免会被别人小瞧,惹得别人来试探你的底线。
    江夏负手走近讲武堂,然后余下官员才一一跟随进入。
    到了讲武堂里面,成功毕业的学员们穿着讲武堂发放的全新制服。由上等蜀锦剪裁缝制而成的交领直身长袍,胸口龙飞凤舞的写着“讲武堂”三个字,旁边是两排小字,即“马革裹尸不惧,血溅沙场无悔。”这十二个字。
    看见江夏,每个学员脸上的表情都十分激动,一个个双手后背,竭力把胸膛挺的高高的。
    在大明,武将的地位是逊于文官的。但是整个大明,相信不会有一个人敢说讲武堂的学员,地位会低于哪个举人老爷。
    整个讲武堂,只因祭酒是江夏,地位便是无比尊崇。不知道有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入讲武堂,可惜已经满员,一切只能等讲武堂第二期了。
    对于讲武堂的学员们来说,江夏就好像他们的教父一般,是他们崇拜,甚至是信仰的对象。
    当江夏站到了正中间的讲台上,嘴角刚刚露出一个笑容时。
    所有讲武堂的学员,包括教官全都一起单膝跪地,齐声喊道:“参见祭酒大人!”
    声音整齐,声响震天,仅三千余人发出的声音,气势似乎已经可以和万余人发出的声音相比。
    站在一旁的十数位官员虽然一早听说过讲武堂学员是江夏自己用银子堆砌出来的精锐,但那也只是听说而已,没有具体的概念。
    如今听见这一声呼喊,顿时让众人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了讲武堂的不凡之处。
    江夏摆了摆手,道:“免礼。”
    “谢大人!”众人一起起身,动作整齐划一不说,甚至衣袂发出的抖动声音似乎都是一致的。
    江夏的目光从一众学员的身上一一扫过,每个感受到江夏目光的学员,全都激动的微微颤抖。
    沉默良久,寂静无声。
    江夏酝酿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始说他的开场白。
    “终于毕业了,终于看见你们毕业了。”
    仅仅这么简单的两句话,不知为何就牵动了众人的情绪,引得一众学员纷纷流泪。
    第524章 大明宝钞发行
    “讲武堂的成立,从来都不是为了训练一支精兵。如果单纯是想要训练精兵,也不会花费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你们。
    讲武堂成立的意义,是为了培养一批种子,一批真正不惜死、忠于国、信仰着军人的荣耀,坚守着军人职责的种子。
    我们创办讲武堂,挑选了你们作为种子来培养。等的,盼的就是今天。从今天起,你们就将被播种到大明的各个地方。也许是北直隶,也是南直隶。也许是哪个边疆要塞。
    有的人可能去的地方环境优渥,战事较少。有的人去的地方,可能环境恶劣,战事频发。但是我希望你们不要去计较,去对比这些东西。我希望的是,你们不要忘了自己的‘讲武堂出身’,同时也不要忘了,你们的职责是去做一个种子。
    什么是种子?就是种下以后就会生根发芽,继而茁壮成长,然后再度结种,播种。以致于有一天,整个大明都是讲武堂的种子。
    当然,讲武堂出身,代表的并非是一个小集体,或者小的集团利益,更加不是我江夏的私军,或者向外人揣测的那般,说是我江夏用来掌控大明兵力的工具。
    不是!
    讲武堂要播的种,是忠君爱国的优等军人之种。播下的是身为军人,报效家国,守疆卫土是我们的职责。绝对服从,执行命令是我们的天职。这样的军人理念!
    所以我希望你们记住,我们你们在身体地方。你们都是讲武堂的一份子。无论你们做了对的事也好,错的事也罢。都代表着讲武堂的荣耀与耻辱。
    讲武堂,与汝等同在。
    讲武堂!”
    “血溅沙场不惧,马革裹尸不悔!”
    讲武堂上上下下,在这一刻齐声呼喊着这句口号。所有人都发出了最强最大的声音,可以看得见讲武堂学员们脸上的那一种狂热,嘶吼时脖子上冒出来的青筋。
    这一幕的确十分感染人,就连站在一旁的梁储、王守仁等人也看的十分激动。什么叫精锐之军,什么叫百战之师。
    这一下梁储他们终于开始明白了,为什么江夏要在讲武堂身上花下这么多的心思和精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