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 > 第34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8节

    江夏笑了笑,虽然朱载江的回答在他看来并非是最完美的,但总算中规中矩,完全超脱了他现如今这个小小年纪所能有的见识。
    江夏摸了摸朱载江的小脑袋问道:“那载江告诉太傅,为什么会这样应对好不好?”
    朱载江好像受了莫大的鼓励一般,重重地点头“嗯”了一声,然后说道:“从这份奏折上来看,严嵩肯定是在说谎。”
    江夏瞳孔一缩,脸上震惊之色再起。
    朱载江继续说道:“从严嵩出发的时间,再到奏折在路途上转送回到京师的时间上看,严嵩去肃州城根本就没有多久。
    而他这份奏折上面只说了西北乱事已平,请求班师回朝。却没有说他们和对方有没有交战,或者说是交战时有没有人员伤亡等等,仅仅一句‘西北乱事已平,请求班师回朝’很明是想把此事敷衍过去,然后找朝廷邀一个不大不小的战功。
    朕派出兵部尚书以及都察院巡察御史一同前往,是因为严嵩是由吏部尚书杨廷和杨大人举荐的。
    而兵部尚书和都察院都御使都与杨大人交好,那么派出兵部尚书和巡茶御史前去查验,严嵩就不会反感。
    严嵩这么急于回来,那肯定是西北边关出事了。而他又敢说‘乱事已平’,那肯定就是自己内部出了事。
    朕猜测,多数是严嵩从未领过兵,无法统御下属。
    所以兵部尚书过去的时候,会带一封朕的密函。如果真是出了事,那就立刻让兵部尚书替代严嵩掌兵。如果大军有何异动,巡察御史可以临时定罪,先斩后奏。”
    朱载江说完以后,扭头看向江夏,问道:“太傅,朕说的对不对?”
    江夏一脸感动地点了点头,说道:“对,皇上你说得很对。看到你这么聪明懂事,太傅就放心了。”
    江夏高声叫道:“黄仁!”
    站在门外,随侍朱载江的老太监黄仁立刻走进御书房。
    他对着朱载江行了一礼,然后问道:“请问太傅大人有何吩咐。”
    江夏道:“传我的命令给司礼监和内阁,告诉他们。以后每天的奏折都得抽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交由皇上先阅览过,内阁和司礼监都必须将皇上的批复当做一个参考,明白了吗?”
    “是,奴婢明白了。”黄仁道。
    江夏点了点头,然后对朱载江道:“载江,那你继续看奏折,太傅就先走了。”
    “好。”朱载江点了点头。
    江夏对着朱载江行了一礼,道了一句:“微臣告退。”然后这才转身离开。
    等到江夏离开以后,朱载江长长地松了口气。
    黄仁正准备说话,朱载江却对他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然后示意他先去把御书房的门给关上。
    黄仁点了点头,赶紧跑去关了御书房的门。然后他走过来,对着朱载江行礼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总算是大权得握,可以提前亲政了。”
    朱载江摇了摇头,叹道:“太傅人太聪明,也不知道朕的这点儿小把戏被他发现了没有。也就是因为他对朕一点儿防备都没有,否则朕绝不可能会得逞。”
    说完,朱载江把高高的两摞奏折一推,原本上面除了第一本奏折以外,下面有一叠奏折是粘死的。
    无论江夏怎么拿,他能抽动的奏折只有五本。
    “可惜,太傅他只是让内阁和司礼监将朕的批复当一个参考。朕要什么时候才能言出必行,行出必果?”朱载江小脸儿上,露出叹息。
    “皇上,您现在已经很不错了。以不足八岁的年纪就看上亲理政务,这恐怕是古往今来的头一份呢。”黄仁笑着说道。
    “这件事绝对不能让太傅知道,要是被他知道了,指不定会有多伤心呢。朕这样蒙骗太傅,心里真是不好受。”朱载江摇了摇头,伸手拿起桌上的一本奏折,再次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走出了御书房的江夏,心中一直在想着朱载江的事。
    说实话,让他相信朱载江一个不足八岁的孩子能够明白先前他说的那些,错综复杂方方面面的考虑,江夏觉得有些不太可能。
    因为这样的事,不是一句“天才”就能解释的。关键还需要阅历的积累。
    一个混迹朝堂十年的人,在考虑事情上都不可能会有朱载江那么成熟、细致、面面俱到。
    如果那真是朱载江自己想出来的,那江夏觉得自己顶多再干半年就可以退休了。
    但若说那不是朱载江自己想出来的,那么朱载江究竟想要干什么?又是谁在教朱载江这些?
    江夏脑海里不断回响着朱载江的一句话:“李太傅曾经细心教过朕如何去分析奏折里的内容。”
    江夏甩了甩头,不愿意就这个问题继续深入的去想。
    出了皇宫,江夏一路沿着正阳门的方向走。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等地方,都在离户部不远的地方。
    户部如今被杨一清把管着,江夏赶到户部就是因为有着要找他商量。
    到了户部衙门,江夏亮明自己身份以后便由一个司务带到了杨一清所在的房中。
    杨一清办公的房间很大,但此刻却杂乱无比。
    房间里除了有杨一清在拿着算盘加加减减以外,另外还有十几个户部的主事在拿着算盘,各自在那里面对着一堆账簿,仔细核算计着。
    江夏走进房屋以后敲了敲房门,发现没有人理会他,于是便走到了杨一清的跟前,敲了敲杨一清的桌子叫道:“岳父大人,小婿前来跟您请安了。”
    杨一清头也不抬,直接说道:“送饭是吧?放在一边就行了。”
    “送饭?”江夏看了看杨一清那一副焦愁的模样,当下也不再说话,而是把头伸过去,看了看杨一清正在计算的账簿。
    江夏只不过是简单看了两眼,然后心中默算了一下,便张口说道:“不用算了,金二十七万九千八百七十二两,银四十一万三千二百三十一两,铜二十七万贯。”
    杨一清恰好算出金的数量,写下来还真是二十七万九千八百七十二两,他惊讶地抬起头看向江夏。
    江夏“嘿嘿”一笑,这才又说了一遍:“岳父大人,小婿在这儿来给您请安了。”
    杨一清看见江夏以后,先是微微一惊,接着却露出暴怒之色。
    “江夏!是你,你还敢到我户部来!”
    一下站起身来,伸出双手将抓着江夏的衣襟。江夏双手一摊,赶紧问道:“义父,您这是什么意思?小婿最近没犯什么错吧?”
    “你还没犯什么错?”
    杨一清一把抓住桌上的账本,说道:“你福建这账都是怎么做的?乱七八糟,错综复杂。还有你这上面画的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金银铜、珠宝、古玩、字画,田宅这些为什么都不写清楚。你你知不知道,为了你这些鬼账本,我们这里的这些人已经好几天没能睡个好觉了。”
    杨一清敢这样说江夏,但是房间里的,其他十几个户部主事却没有这个胆量。
    当朝宰执,你真当是能随便开玩笑的?
    江夏苦笑一声,说道:“我这账做的还不够明白?”
    江夏摇了摇头,拿着其中一个账本,拎着一支沾了墨的毛笔,走到墙壁旁边。
    江夏道:“来来来,大家都看好了。”
    “首先我跟大家说说,这‘j、y、t’代表什么。你们肯定没有注意,在账本的扉页上写着金=j,银=y,铜=t。这就意味着,jyt分别代表着金银铜。
    然后呢,这个账本的看法不是竖着看,而是横着看。
    账本的每一页,都在首位写了一个名字,然后他的名字对应过来,就是金银铜的数目。至于古玩、知画、田宅这些资产,另外有账本进行了单独的记录。
    而每一页的末端,都有一个小的汇总,不知道你们看见没有。现在……都明白了没有?”
    “这……”整个房间里的人都愣住了,尤其是那十几个主事这下一眼就看明白了账本上的数目。
    杨一清也是一脸震惊,喏喏半天才说道:“原来这……是这样的?”
    第497章 蓄势待发
    解决了账务的事,杨一清也就放心大胆的把账本都交给了手下人去处理,自己则跟江夏一起出了衙门去喝茶。
    上班时间私自脱岗是一种渎职的行为,可是这最大的顶头上司是自己女婿,就算渎职又有谁敢多嘴?
    离着户部不远处便是西江米巷,杨一清拉着江夏到西江米巷一家十分不起眼的小茶馆里坐下,要了一壶“抱月罗汉”。
    这茶的名字江夏还从来没有听说过,等到老板把茶水上上来,江夏喝了一口后学发现。这茶清香宜人,香甜可口,当得上是一等一的好茶。
    江夏偏了偏脑袋,颇为欣赏的又喝了一口茶。
    杨一清敲了敲江夏面前的桌子,说道:“你特地来找我,不可能就仅仅是为了来喝茶的吧?”
    江夏笑了笑,说道:“女婿远出归来,特地来给自己老丈人请安,这不是合情合理的事儿吗?”
    “得了吧,就你还来给我请安?省省吧,我的宰执大人。”
    江夏摇了摇头,对于自己跟杨一清两个之间,根本就不像翁婿感觉有些烦恼。
    不过杨一清倒是没有猜错,江夏前来的确是有事找他商量。
    江夏把自己在望京县遇到的一切说给杨一清听了一遍,杨一清听过以后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说道:“这是有人在故意给你泼脏水啊。”
    “嗯。没错。”江夏点了点头。
    “那你准备怎么办。”杨一清问。
    江夏翻了翻白眼,道:“我要是知道怎么办,这还用得着来找您老请教?你老奸巨猾……噢,不是。你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我就是来问问你,对于这种捧杀,一般应该怎么做。”
    杨一清没好气地看了江夏一眼,很明显他对江夏那句“老奸巨猾”很是不喜欢。
    不过无论怎么说,眼下也是自己的女婿被人欺负了,当岳父的怎么也会替他想办法出头。
    杨一清轻轻抚摸了一下自己下巴的胡子,想了想后说道:“这官场之中尔虞我诈,相互之间有所争斗时。不是竭力诬陷对方,就是竭力捧杀对方。对于这两者,其实应对的办法都很简单。”
    “很简单?怎么个简单法?”江夏知道自己这次算是问对人了,他从望京回京师的路上一直就在想如何应对,但就是没有想到任何好的办法。
    但是没有想到,杨一清一张口就是,“都很简单”。
    杨一清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说道:“办法就是一个,移祸江东,借力打力。”
    “移祸江东?借力打力?”江夏眉头微微皱着,问道:“岳父大人,能不能说明白一点儿?”
    杨一清站起身来,说道:“为父先去如厕,你自己慢慢想吧。”
    江夏点了点头,然后仔细思量着杨一清这句话。
    这一边想一边等,足足一炷香的时间,杨一清竟然都没有回来。江夏站起身来,准备去找一找杨一清。
    茶馆的掌柜走过来,对着江夏行了一礼道:“客官,杨大人让我转告你,如果你找他的话,那他已经走了。他让你顺便把茶钱给结一下。”
    “走了?”江夏微一错愕,然后隐隐有些不安地问掌柜:“茶钱多少银子?”
    掌柜看了江夏一眼,态度谨慎地说道:“八……八百两银子。”
    “八百两?为什么?”
    “因为杨大人提前预定了未来一年的茶水。”
    江夏一阵无语。他自然是不可能随身带着八百两银子的,最能将手上一枚玉扳指递给掌柜的暂且抵押,晚一点儿他再派人来赎回。
    在回逍遥山庄的时候路上,江夏还是在想杨一清那八个字:“移祸江东,借力打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