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 > 第25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6节

    王守仁:“……”
    宁王害怕朝廷真的早就知道他要造反,派了重兵来抓捕他,所以他一直没敢轻举妄动。
    王守仁这边则按照江夏的计划,继续传发檄文聚集更多的兵力到饶州。虽然王守仁还不知道聚集这些兵力到饶州干什么,但他相信江夏既然让他这样做就肯定有他的道理。
    京师这边,王守仁派出送信的人终于到了。
    宁王造反的消息一下传入到朱厚照的耳朵里,已经多日没有上过早朝的朱厚照终于进了一次乾清宫,并且还把六部大臣,内阁成员全都召集到了一起。
    在乾清宫内,朱厚照冷冷地宣布:“巡抚王守仁派人八百里加急送信入京,江西宁王杀了山西巡抚孙燧,以及巡察副使许奎。宁王……造反了。”
    朱厚照说完“宁王造反了”五个字以后,群臣们全都开始低声议论起来,乾清宫中变得有些嘈杂。
    “够了!”朱厚照有些愤怒地吼了一声。
    六部和内阁的大臣全都安静下来,有些惶恐地看向朱厚照。
    朱厚照不悦地看了众大臣一眼,说道:“吵吵嚷嚷,也不知拿出个有效的办法出来。谁能告诉朕,宁王现在造反了,眼下该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很简单,自然是出兵去清剿叛逆。但这出兵清剿的讲究就多了,比如主帅应该选谁,该走水路还是陆路。该带多少兵马?这些问题的背后又牵涉了很多其它的问题,所以一众大臣都不敢贸然说什么。
    在这些大臣里面,威望地位最高的便是杨廷和,所以一众大臣下意识的就把目光投给了杨廷和。
    朱厚照也看了杨廷和一眼,最终却对王琼说道:“王爱卿你说,眼下该当如何应对?”
    王琼对着朱厚照微微鞠躬行了一礼,说道:“回禀皇上,如今江西有巡抚王守仁在。此前王守仁巡抚南赣之时进兵大庾,克左溪、横水,杀敌剿匪万余人,是个难得的将才。微臣以为,眼下可授予王守仁调兵之权,让他自由调配整个江南的兵力,微臣相信以王守仁的能力肯够为皇上清剿叛逆,把反王朱宸濠押解进京由皇上处置。”
    “王守仁……”朱厚照略微沉吟了片刻,他对这个人是有印象的,心中也觉得王琼所说的这个人选不错。
    朱厚照微微颔首,低声问道:“现在他在江西势单力薄,能稳住局势吗?”
    “回禀皇上,王守仁有幸得护龙侯相助,如今已经稳住了江西局势。现在江西那边宁王暂时不敢妄动,只待皇上皇命下达,王守仁必能为皇上擒得反王。”
    “护龙侯?”朱厚照听见王琼提及这三个字顿时眼睛一亮,他赶紧追问道:“你的意思是江夏也在江西,在帮王守仁?”
    王守仁是王琼提拔的人,所以王琼自然想让王守仁多有表现。王琼也相信只要给王守仁自由调兵之权,他一定能够平定江西叛乱。这是王琼对王守仁能力的确信,也是一场无形的豪赌。
    赌赢了,那王琼就是识人有明,同时又能让王守仁再进一步,那他王琼在朝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又会再提高一层。
    赌输了……赌输了那大部分的责任也是王守仁的,是他能力不足。他王琼不过是一个识人不当的责任,不过受到什么太大的苛责。
    所以王琼极力想要让朱厚照给王守仁自由调兵之权,让王守仁全权处理此事。
    王琼特意提起江夏,实则也是为了给促成这件事增加砝码。从皇上刚刚才封江夏为一品太子太傅这件事上,王琼推断江夏此人在皇上的心中还是很有地位的。
    王琼也可以说是算无遗策了,可偏偏朱厚照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一听江夏在江西,几乎就没怎么考虑,直接说道:“区区宁王,身为皇室子孙不思报效朝廷,竟然胆敢生出不臣之心。朕倒是想要看看,他究竟长了一颗什么样的心,竟然如此忘恩负义。朕决定了,亲自带领兵马十万,前去江西剿灭乱党!”
    又玩儿御驾亲征?
    这一下不仅王琼傻眼了,六部和内阁的大臣们也全都傻眼了。
    杨廷和抬头看了朱厚照一眼,立刻上前跪在地上说道:“皇上,万万不可啊。皇上乃是……”
    “好了好了,什么千金之子,不应以身犯险对吧?”朱厚照摆摆手道:“放心,朕不会去江西的,去的人是……镇国大将军,朱寿!”
    江西这边,朱宸濠按兵不动十四天,最终确定自己中计了。根本就没有什么朝廷大军,一切只不过是一个骗局而已。
    白白浪费了十四天,朱宸濠郁闷不已。
    要是没有浪费这十四天,直接先取九江再下南京,恐怕现在他已经呆在南京皇宫里面接受文武百官朝拜了。
    知道自己中计的朱宸濠再多一天都等不下去,直接带着自己的主力奔九江而去。
    朱宸濠前脚才带着宁王府大军离开南昌,饶州府江夏这边后脚就接到了消息。
    “最终还是拦不住宁王,现在我们该当如何是好?”王守仁问江夏。
    从一开始这整件事都是江夏在主导,所以王守仁凡事都会先询问江夏的意见。
    江夏微微一笑,说道:“如果是十四天之前他攻打九江我还会紧张,但是现在……就让他先去啃一啃九江这块硬骨头吧。”
    “我们不去阻止他?”王守仁忍不住问道。
    江夏摇了下头,说道:“经过这十四天的积累,我们现在手中的兵马还不足四万人。就算我们去拦,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让朱宸濠去九江和九江的守军硬碰硬,然后我们绕到他们后面去爆他的菊花!”
    王守仁有些疑惑地看着江夏,眨着眼睛问道:“这个……江兄弟,请恕我学识浅薄,何谓‘爆他的菊花’?这菊花是指?”
    江夏一听顿时大汗,他吞吞吐吐半天,最终解释道:“菊花就是一种比喻,就是气势的意思,我们要做的就是灭了宁王的这股嚣张气势。”
    王守仁听后恍然大悟,重重地点了点头,他伸手拍了拍江夏的肩膀,说道:“江兄,阳明看出来了,你的菊花也很不错。”
    第383章 不降者格杀勿论
    江夏施计拖了朱宸濠十四天的时间,而也就是这十四天,注定了朱宸濠只会是一个悲剧。
    早在十四天以前江夏就已经递了消息给九江这边,告知他们宁王造反,第一个要攻打的恐怕就是九江。
    为了自保,九江那边按照江夏的建议,直接将九江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了安庆府。同时南京那边接到江夏传过去的消息以后也派了部分兵力到安庆帮忙布防,虽然兵力不多,但聊胜于无。
    朱宸濠按兵不动的十四天时间里,朱厚照也带着大军往江西赶来,不过朱厚照一想到江西有江夏在,所以根本就不紧张,行军速度也不是很快。以往的每一个经历都让朱厚照确定,只要有江夏在,那就出不了什么大的纰漏。
    朱厚照不紧张,可有一个人已经紧张不已。此人就是刘瑾。
    为了恢复宁王府的卫队,朱宸濠贿赂了京师大大小小不少官员,但说到底这件事里面出力最多的人还是刘瑾。
    如今朱厚照带着大军前去江西,若是真的将朱宸濠打败。不说朱宸濠将自己的招供出来,就算是抄朱宸濠府邸,那也肯定能轻松从里面找到自己和朱宸濠大量的来往书信。
    那些书信若是被朱厚照看见,刘瑾知道自己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所以刘瑾竭力地想要阻止朱厚照慢点儿赶到江西,以便给朱宸濠空出时间拿下南京。这样,他就有时间慢慢去毁了那些自己和朱宸濠勾结的证据。
    为此,刘瑾派人给平叛大军的军马下毒,令马匹拉稀不能行走。又安排人去断了一路上要过的桥,以减缓朱厚照他们行军的速度。
    在刘瑾的心里早就已经把朱宸濠祖上一百八十代都骂了个遍,原本还以为这个颇有谋略。但却没有想到遇到江夏以后他就好像一个傻瓜一样。
    人家江夏只是略施小计就让他自己亲手杀了自己的两大谋士,并且还按兵不动十四天,将所有造反的先机都一一丢尽。
    其实刘瑾哪里明白,江夏之所以会大胆使出这样的计谋就是因为他很明白,往往越是聪明的人,心里也就越多疑。他们总喜欢权衡一切,控制一切。行事往往都要确保十拿九稳以后才真正出手。
    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宁王才会上当。
    换而言之,宁王之所以会上当,不是因为他傻,而是因为他太谨慎小心。
    刘瑾如今也正往江西赶,他必须先朱厚照一步赶到江西,以便自己能够在江西做点儿什么,保证自己不会出事。
    朱宸濠带着他的七万大军直扑九江,看上去似乎真的就是气势如虹无人能挡。
    可是等到他进入九江以后才发现,九江似乎一下变成了荒无人烟的废土。走过几个县城竟然连人烟都很少遇到。
    朱宸濠这才反应过来,九江的官员竟然跟他玩儿了一出竖壁清野的把戏。
    这种感觉很不好,很不好很不好……就好像是你捏紧了拳头,运足了力气,原本是准备狠狠一拳将你的对手击倒。可是你的对手一点儿节操都没有,转头就跑了不说,临逃跑以前还甩了你一脸大鼻涕。
    朱宸濠强压着怒气,直接带着大军往安庆跑去。
    要去南京,首先就得经过安庆。而安庆这边也早就准备好了大餐来招待朱宸濠,刚一进入安庆境内,朱宸濠的大军就先遇到了一场小规模的袭击。
    虽然这一次袭击没有让朱宸濠的军队吃什么大亏,但却让朱宸濠感觉到了安庆可能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好打。
    果不其然,正式到了安庆城下,安庆的城防比他想象中要严密很多,守城的士兵也多很多。
    第一天攻城,朱宸濠手下的兵力就折损不小。
    原本以为唾手可得的安庆,似乎突然之间就变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
    朱宸濠在安庆耗了五天四夜,几乎就是慢慢把安庆给磨下来的。
    安庆毕竟兵力不足,最终城里的官员只好带着安庆城里的百姓撤离了安庆。
    好不容易打下了安庆,朱宸濠还没来得及送一口气。从南昌跑来的信使给朱宸濠带来了一个险些给没将朱宸濠给气吐血的消息——王守仁正带领大军猛攻南昌府。
    南昌乃是朱宸濠的根基所在,若是南昌丢了,而南京又还没能取下来,那他手中这几万大军根本一点用处都没有,等于是一支流军。
    朱宸濠不敢耽搁。刚刚打下的安庆连屁股都还没有坐热,立刻就带着大军往南昌赶。
    朱宸濠往南昌赶的同时,江夏和王守仁也带着自己的兵马在往安庆的方向赶。
    路上王守仁有些不解,问骑马跟在他身旁的江夏:“江兄,我们手中兵力少于宁王,为何我们不干脆攻下兵力空虚的南昌以逸待劳,反而要主动赶去安庆和宁王正面作战?”
    江夏笑了笑,说道:“谁说我们是去安庆了?”
    “哦?那是去何处?”
    江夏勒了一下缰绳,让胯下的马匹放慢速度。王守仁也赶紧控制马速,跟在江夏身旁。
    江夏从怀中取出一张绘在纸上的地图,递给王守仁。
    王守仁接过那张地图看了看,地图上有江夏的标注,王守仁一看就明白了。他笑了笑,摇着头道:“幸亏你是我大明的人,并且还是个忠臣。否则你要是成为了大明的敌人,恐怕是整个大明最大的祸患。”
    江夏摇着头苦笑道:“为什么你夸人总是夸的如此别致呢?”
    王守仁哈哈大笑两声,抖动缰绳驱马快速前行。
    为了快速回援南昌,朱宸濠带着大军坐着船只准备直接渡过潘阳湖到南昌。
    早晨,潘阳湖的湖面上升起了浓雾。朱宸濠的大军乘坐着船只往潘阳湖的南岸驶去。
    突然之间,湖面上出现了一条条装满了干草的轻舟。轻舟几乎将整个湖面布满,载着朱宸濠和他手下兵马的船只一头扎紧这布满了轻舟的湖面之中。
    朱宸濠刚刚觉得事有蹊跷,突然一道声音传出来:“宁王殿下,江夏在此恭候你多时了。”
    “江夏?”朱宸濠大惊,他甚至都还不知道江夏是何时掺和到这件事里面来的。
    朱宸濠心道中计,急忙大声叫道:“撤!撤退!马上撤退!”
    嗖嗖嗖嗖……
    箭头上燃着火的箭矢突然从浓雾之中射出来,轻舟里面装着的干草早就淋了火油,突然箭矢射在干草之上,大火一下燃烧起来。
    火势相互蔓延,整个潘阳湖的湖面上似乎突然就变成一片火海。
    载着宁王大军的船只虽然竭力在后撤,但船只太多他们根本撤退不及。火势一下蔓延到他们的船上,大有越燃越烈,越燃越多的趋势。
    “撤!撤!”朱宸濠在船上大声叫着,最终总算是带着一部分船只狼狈逃窜出来。
    可是刚刚后撤没多远,朱宸濠这才看见前方的湖面上,数不清的船舟已经堵住了他的去路,船舟上站满了甲胄鲜明的大明士兵。
    看到眼前这一幕,朱宸濠感觉一股凉气从脚底直冲脑门。
    一直以来他都只想到了造反成功以后的种种荣耀,而这一刻他才想到造反失败以后他要承担的巨大后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