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 > 第17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77节

    想到这里,江夏心里突然“咯噔”响了一下。他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一种杨廷和为什么会如此了解曹元和毛文举罪证的可能。
    江夏拍了一下桌子站起身来,他对耿中秋道:“耿叔,准备马车。”
    耿中秋微微一怔:“去哪儿?”
    “天牢。”
    现在江夏出行为了保证安全一般都会带着布缙云和千绝行,或者七大杀手的另外几个人。不过这一次他明显有些着急,直接带着耿中秋上了马车以后便让车夫驾着马车直奔天牢而去。
    江夏并不常去天牢,但是天牢一直都有他的传说。今日守门的狱卒并不认识他,江夏一跳下马车以后拿出自己皇族龙探的令牌,报出自己的身份:“皇族龙探江夏。”
    两名狱卒一听,初先觉得这名字好熟,接着二人脸色一变。江夏!二人单膝跪地对着江夏行礼道:“参见大人。”
    江夏点点头道:“带我去见都察院右都御史曹元。”
    “是!”两名狱卒没有任何迟疑,直接应了下来。很显然这不符合规矩,但是谁人不知道江夏身上有个“如朕亲临”的文身?有这四个字在身这天下还有什么地方是他江夏去不得的?他们两个小小狱卒要是阻拦那不是自讨没趣吗。
    江夏跟在两名狱卒后面进行天牢,实话说天牢的环境还算可以,特别是专门针对曹元这种大员所设的监牢。虽然比不上外面大客栈的上房,但是也跟一般小客栈的房间相差不远,总之住在这里面除了风气略显潮湿,气味儿有些不太好闻外加没有自由以外其余也不会令人有多么难受。
    江夏和狱卒一起走到牢房的门口,狱卒对江夏说道:“江大人,您也知道这曹大人乃是要犯,要是方便就委屈您在牢房外和曹大人说话如何?”
    江夏从怀中掏出两锭银元宝,他将银子塞在狱卒手中,拍了拍狱卒的手道:“我知道这有点为难,不过这曹大人乃是我的长辈,我今天来看望他就希望能和他坐下来闲谈两句,喝两杯水酒,所以还望兄弟你能行个方便。”
    狱卒一掂量手中沉甸甸的银锭,又听江夏话语说的客气,于是也没在多说什么,点了点头道:“那江大人先进屋和曹大人坐着聊两句,小人立刻去给两位大人张罗酒菜。只是这天牢附近没什么大酒楼,所以菜式上一会儿可能要委屈两位大人了。”
    “寻常酒菜就可,不必铺张。”江夏点点头道。
    “好,江大人请稍等。”狱卒说完便拿钥匙给江夏开了门,然后退了出去。
    走进牢房以后,曹元看着江夏长叹了一声。
    江夏拉开长凳坐下,曹元也跟着走过来坐下,他笑了笑道:“我曹元在吏部供职多年,门生故吏不说遍布天下,但经我提拔之人却也不少。没想到最后来看我的却只有贤侄你一人。”
    “也不是他们不来看你,只是能够进得来的人只有我。”江夏道。
    曹元点了点头,道:“也还是贤侄你有办法啊。”
    “曹大人如果有什么要帮忙的可以尽管开口。”
    曹元想了想后道:“皇上给我下的圣旨是抄家斩首,我曹元这次肯定是死定了,往后还希望贤侄能看在同门之情上替我照顾一下我的家人。”
    江夏点点头,这话不必曹元说他也会做,毕竟曹元是李东阳的门生。
    江夏道:“难道曹大人就没想过让我向皇上求情饶你一命?你知道我能跟皇上说话的。”
    曹元摇摇头,叹道:“贤侄你是真不知道还是来探我口风?这朝廷是要变天了,那杨廷和只不过是皇上请回来的一把刀而已,真正要杀我的……正是皇上啊。”
    果然如此!
    江夏心中微微一凛。
    他先前其实就在猜测,杨廷和刚从南京到京师,按理说是不可能知道曹元和毛文举这么多秘密的。唯一有时间有能力知道这些的人就有一个,那就是当今皇上。
    江夏甚至已经进一步猜到了皇上此举的用意,不得不承认,朱厚照绝对不是一个无能的皇帝。
    第268章 帝心
    江夏去到天牢见曹元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看在自己师父李东阳的份上,尽一尽同门之谊。二是搞清楚,这一次出手的人究竟是杨廷和还是朱厚照。
    如果是杨廷和,那么杨廷和恐怕不简单,所谋不小。但是如果是朱厚照,那么朱厚照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实朱厚照的目的很简单也很直接,那就是他要掌控一切。
    毛文举执掌兵部,而他又并非是朱厚照的心腹,所以必须把他替换掉。曹元执掌吏部多年,门下的门生故吏的确是不少。
    朱厚照想要在文官之中安插一批自己百分百信任得过的人,那么首先就得先把曹元干倒。然后用“结党营私”这一个理由大力打击曹元这一派系的人,可以预见,接下来朝廷文武官员都会迎来一批大换血。
    而经过了这一场换血以后,朝廷的格局又将重新变化。
    江夏从天牢出来没多远突然看见张永来了,他让马夫停住马车,掀开帘子和张永打招呼。
    “张大哥,你到这天牢来干嘛?有什么人进了天牢?”
    张永摇摇头道:“是皇上特地让咱们来这儿找你的,皇上让你去豹房见他。”
    “皇上让你来找我?”江夏心中微微一惊,朱厚照这是猜到了自己会来天牢找曹元求证事情的内幕,所以让张永来碰自己。还是他一直都派人监视着自己?
    江夏点了点头,立刻吩咐马夫驾着马车往豹房驶去。
    很快到了豹房,江夏下车以后独自一人走进豹房里面,耿中秋则在豹房外等待着。
    进入豹房以后江夏问清朱厚照所在的地方,然后径直去了朱厚照的书房。
    到了书房,江夏难得看见平日喜欢舞刀弄棍的他今天竟然手持毛笔在写字。
    江夏凑过去看了看,只见朱厚照写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字并不好看,布局也很一般,但是字意不错。恣意挥洒倒还真有几分睥睨天下的气势和意味。
    朱厚照将手中的毛笔往一旁的笔架上一放,满意地点了点头问江夏:“怎么样大哥,我这字好不好看。”
    江夏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不错,力透字背,字意凝聚,算得上是一副好字。”
    “我这两笔字跟大哥的比起来就差远了。说起来大哥你真的很厉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无一不精,就连武艺也十分不俗。我有的时候就在想,究竟你是为什么会这么厉害的。”
    江夏笑着翻了翻白眼,伸手拍了一下朱厚照的脑袋道:“不用给我灌迷汤,嘴这么甜肯定又是有事要让我去做咯。”
    朱厚照笑了笑道:“其实也没什么事。”
    “大哥是接到张永的通知以后来豹房的吧?”朱厚照道。
    江夏点了点头,“在天牢出门的路口碰到他,然后他通知我来豹房见你。”
    朱厚照颔首:“既然大哥已经去过了天牢,那么肯定已经找曹元确认过,这次对曹元和毛文举动手的人,其实是我。”
    江夏听到朱厚照这句话微微吸了口气然后吐出。自己猜到是一回事,找曹元确认是一回事,而听见朱厚照自己说出来江夏又感觉自己变成了另外一回事。
    以前江夏一直都认为朱厚照是个率性、聪明、好动贪玩的皇帝。不过经历了这么一次江夏才明白,皇帝就是皇帝,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小看帝王的心术。
    无疑,朱厚照请杨廷和入掌内阁,然后借用杨廷和的手灭掉了曹元和毛文举这一文一武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此一招十分漂亮。
    但细细想一下又觉得朱厚照的确是很不简单,曹元和毛文举能够走到今时今日的地位小心谨慎这一特性多多少少都肯定是有的。
    但是朱厚照却能将他们二人贪污的证据掌握的清清楚楚,足见朱厚照在很早已经就已经动了心思要对二人下手。可是朱厚照却一直隐忍,隐忍到杨廷和重新入阁以后才对二人下手。这一份隐忍,换做一般人谁能办到?更何况是一个帝王。
    在江夏的心目中原本朱厚照是简单的,可是突然之间又觉得他十分的不简单,这一种反差令江夏心里觉得有些怪怪的,不自然。
    朱厚照道出自己就是动曹元和毛文举的幕后指使人以后,他仔细观察着江夏的表情,见江夏那副模样朱厚照拍了拍江夏的肩膀。
    “大哥觉得我心中城府很重是吧?”
    “我……”江夏抬起头看向朱厚照,刚刚开口想要解释一下,朱厚照却摆摆手道。
    “大哥,其实你有所不知。我虽然是大明的皇帝,看上去至高无上乃是九五至尊。但实际上这个位置坐着令我如坐针毡,大明的藩王宗亲个个对我这皇位虎视眈眈,周边邻国也无不觊觎我大明锦绣山河。而更加让我寝食难安的就是我的文武大臣们。
    这些人虽然平日里也相互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但是一旦遇到跟我有关的问题,他们之间就算是有血海深仇也会立刻抱成一团。
    比如曹元和毛文举两人本来政见不和,在朝堂之中也多有争执。但是当我提出要让江彬出任宣府统帅时,这两个人竟然带动群臣一起反对。朕下了圣旨,曹元竟然敢装病不朝,以致于江彬的官印、赴任文书无法发出。毛文举竟然敢联合宣府四镇的将领上万名书,齐齐反对江彬出掌宣府。
    朕的圣旨竟然最后不了了之,究竟他们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
    说到这里,朱厚照越说越愤怒,最后一句几乎就是怒吼出来的。
    江夏听出沉默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大明的文武大臣的确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了共识。
    他们不让江彬出掌宣府并不是他们对江彬这个人有什么意见,而是他们知道江彬乃是朱厚照的心腹。
    让江彬出掌了宣府,就等同于朱厚照手中握了一支兵权。江夏曾经听李东阳说过自从土木堡事变以后,文武百官对于皇上掌兵权的事就十分敏感,所以一旦遇到这些事他们都会联合反对。
    朱厚照把江夏叫来自然不是刻意想要给他解释这些,他伸手按着江夏的右肩道:“大哥,接下来朝廷将会清理掉一批官员,我一会儿让人给你一个清理名单。你看过以后自己再写一份推荐的名单给我,似你上一次在查两淮盐政时所举荐的那些人就很不错。年轻又有干劲,并且多是国子监里出来的,对朝廷肯定忠心。”
    江夏看了朱厚照一眼,点了点头。
    和朱厚照谈完后以后江夏离开了豹房,他走出豹房以后回头看了看,脸色突然变得有些怪异。
    江夏脑海中回想起之前朱厚照跟他说的每一句话,最后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心中暗道一声:“老二这是在警告我啊。”
    的确,朱厚照在最后特别提起江夏在查两淮盐政后组建盐务局时所推荐的人。
    那些人多数都是天骄里面的人,和江夏是同窗。江夏举荐他们也算是把两淮盐务牢牢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当时朱厚照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刚才朱厚照那话往深一层的含义里去深究,那就是一种提醒。
    江夏上了耿中秋的马车以后直接让马车送他回到了皇族龙探衙门,在衙门里坐了一下午,江夏抽出一张白纸提笔写下一份举荐名单。这份名单江夏经过再三推敲,没有一个是和他有过交情的,但又确实适合担任那些空缺的官职。
    这算江夏表达的一个态度,同时他心里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皇帝就是皇帝,既然大家关系再好,有一些鸿沟是绝对不能逾越的。比如……结党营私。
    次日,早朝。
    首先随侍太监拿着圣旨念了对于曹元和毛文举的处理结果,并宣布曹元和毛文举的抄家监斩等一众事宜均由杨廷和负责。
    其次就是宣布新任兵部尚书,这个职务举足轻重,一旦上位就等于成为军方系统的一把手,可谓是位高权重。
    江夏也对这个职位推荐过一个人选,那就是甘陕总督杨一清。此刻准备宣布兵部尚书人选时,江夏侧耳倾听着,想要听听最终朱厚照会让谁做这个兵部尚书。
    随侍太监用平稳的声音念出:“户部侍郎王琼迁兵部,升任兵部尚书,官正二品,授……”
    这一道圣旨发出,全场哗然。想不到最终出任兵部尚书一职的竟然是王琼?
    这王琼何许人也,其实在大明朝堂之上他也是一个名人。
    王琼乃是明成化二十年的进士,历成化、弘治、到现如今正德一朝也算是三朝元老了。
    他从一开始小小工部六品工部主事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到了户部侍郎,没想到今日突然就一飞冲天成为兵部尚书。
    户部侍郎是正三品,兵部尚书是正二品。虽然品级相差不大,但是两者之间的实权,和在朝中的影响力绝对不可相提并论。
    正当大家还没有从王琼出任兵部尚书的震撼中脱离出来时,朱厚照突然出声亲自宣布了一道口谕,这一道口谕更加让群臣震惊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第269章 血溅太和殿
    朱厚照从龙椅上站起来,目光扫了底下群臣一眼,而后道:“传旨下去,自今日起,宣府都指挥佥事江彬出任宣府、大同、辽东、延绥四镇镇守总兵,统帅四镇以固边关。”
    朱厚照说完以后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惊呆了,像靳贵他们这几个大臣原本还准备站出来反对一下。可惜还没等他们开口,朱厚照又添了一句:“朕意已决,尔等谁若就此事再有多言,朕定不相饶。”
    朱厚照这句话说的掷地有声决绝无比,群臣顿时被震慑住,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做这个出头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