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 > 第3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6节

    百官退去,李东阳在曹元和梁储的搀扶下站起身来,他原本也准备离开太和殿,但是刘瑾却突然走过来笑着对李东阳说道:“首辅大人,皇上召您去乾清宫见驾。”
    李东阳看了刘瑾一眼,他心中没由来地升起一股不安的感觉来。刘瑾的笑容总让他感觉十分的不舒服,李东阳点点头应了一声:“是,有劳公公通传。”
    李东阳跟在刘瑾身后从太和殿的侧门走出去,一路往乾清宫走去。刘瑾走的有些急,所以当李东阳到了乾清宫门口的时候还微微有些气喘。
    刘瑾站在门口对李东阳道:“首辅大人,进去吧,皇上在里面等着呢。”
    李东阳看了刘瑾一眼,微微点了点头后走进乾清宫。
    宫殿里面朱厚照端坐于龙椅之上,手中拿着一本书翻看着。表情平静,看不出任何异样来。李东阳对着朱厚照跪地行礼道:“微臣李东阳,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傅平身吧。”朱厚照淡淡地说道。
    “谢皇上。”李东阳起身。
    朱厚照从面前的书案上取出一本奏折道:“方才朕看见了太傅递上来的奏折,太傅想要告老还乡?”
    “回皇上,微臣年纪老迈,耳聋眼花,头脑昏庸,已经无法再为朝廷效力,故此想要告老还乡,还请皇上恩准。”李东阳道。
    朱厚照点了点头,他道:“太傅,朕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你应该是天顺八年中的进士,然后入朝为官。一生历经英宗、宪宗以及我先皇孝宗三朝,加上朕您算得上是四朝元老了。”
    “蒙皇上关心,皇上所记不差。”李东阳回答道,他不明白为什么朱厚照会提及这些。
    朱厚照摇了摇头,一脸悲伤地叹道:“四朝元老,却想不到竟然是个心怀不轨的乱臣贼子!”
    李东阳先是一愣,紧接着整个人下意识地就跪倒了地上,他有想过当今皇上对自己的评价恐怕不高,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的头上竟然能冠上“乱臣贼子”四个字。
    李东阳回过神来以后急忙说道:“皇上,微臣对大明,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还望皇上明察。”
    “明察?朕还需要明察吗?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你自己看。”朱厚照一下将手中的书扔到李东阳面前,李东阳赶紧将书捡起来。那《大明文武集》五个大字李东阳险些没了印象,脑袋了仔细转了几个圈才想起来这是自己年轻的时候所写的一本书。
    李东阳翻开一看,因为朱厚照特地折叠了一下,所以他一下就翻到了朱厚照想要他看的那里。而那句“至正三十一年。”更是被朱厚照用红笔勾画了出来。
    李东阳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但随即他心中冒起一股凉气。
    今时今日的李东阳哪里还像他之前年轻的时候,朝廷的诸多忌讳他了如指掌,那“至正三十一年”代表着什么李东阳更是比谁都清楚,李东阳背后立刻冒出冷汗来,他重重地对着朱厚照磕头道:“皇上,此书乃是微臣年轻时所写,距今已有二十一年。微臣当时年少无知,故而出此大错,还望皇上看在微臣年事已高,为大明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饶过臣这一次吧。”
    一向以沉着冷静著称的李东阳,在面临此事时终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一边说着,一边全身都颤抖起来。
    第062章 文人的讽刺
    文字狱在平常人看来是一件十分荒诞无稽的事,人们往往认为仅仅是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个称号的错误就杀人全家,诛灭九族的确有些太过分了。
    但实际上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时,看待事物所得出的结论就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拿江夏来说,如此聪明的一个人,至今还没有反应过来朱厚照的身份,外人看来可能是一种不合理。但实际上代入到江夏的角色去看就不一样了,一个在青楼里随便认识的富家公子,谁会去想去怀疑他是不是当今皇上?
    非是想不到,而是根本就没有往那个方向去想。
    作为皇室中人,作为一名君王。遇到这种明显有错误导向的书籍,他们第一时间考虑的不是什么合理与合理,他们考虑的是影响。是皇权的稳固性,是天子的威仪。
    为了这三者,天子愿意杀很多人,愿意杀……任何人。
    见到李东阳那微微颤抖的模样,朱厚照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不愿再看他:“去吧,先回家去,等朕考虑清楚该如此处置了再行定夺。”
    “是。”李东阳也深吸了一口气,当他站起身来时他已经没有再颤抖,整个人的表情和眼神都变得十分平静。四朝元老绝非等闲,李东阳能够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的位置,靠的绝对不是侥幸。
    他看向朱厚照,目光不偏不倚地直视着他。
    直视圣颜,这是一种犯忌讳的事情,可以视作是对皇上的不敬。
    但是朱厚照并没有生气,李东阳看了大约四五秒钟后才开口说了一声:“皇上……保重。”
    朱厚照看着李东阳,这一声“保重”让他心里微微颤了一下,但是想起那句“至正三十一年”,朱厚照心中又暗自摇头。说实话,朱厚照并非是一个嗜杀之人,也不是一个一点情面都不讲的人。
    若是这件事是普通一个书生写错了,朱厚照绝对不会如此大动干戈。但这偏偏是当朝首辅,太子太傅犯下的错,那意义就不一样了。也许还有人不明白“至正三十一年”代表着什么,这可以代表李东阳认为当时太祖皇帝朱元璋还不算是真正的天下之主,到洪武三年之前,太祖皇帝的皇位都还是名不正言不顺。
    朱厚照没有回应李东阳的那句话,李东阳转身离去。
    在走出乾清宫的那一刻,朱厚照突然开口叫道:“太傅。”
    李东阳转身看向朱厚照,朱厚照犹豫了一下后说道:“不要怪朕,有些事朕也是迫不得已。”
    李东阳微微一笑,淡然说道:“身为天子,不得已之事有很多。天子不应嗜杀,但若遇不得已之事时,亦不可不杀。”
    说完,李东阳转身离去走出了乾清宫。
    在过道的转角处,李东阳突然碰见了刘瑾。看见此人脸上一脸笑容,李东阳顿时明白这件事一定是刘瑾捅上去的。这是一种直觉,也是一种推论。李东阳摇摇头,没想和刘瑾说话,正欲离去。
    刘瑾突然伸手拦住李东阳,他笑着说道:“咱家一直在想,为何首辅大人无时无刻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咱家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首辅大人答应。”
    李东阳抬眉看了刘瑾一眼,吐出一个字:“讲。”
    刘瑾笑着说道:“咱家想请首辅大人给咱家讲一个笑话,相信首辅大人一定不会拒绝吧?”
    李东阳微微眯了眯双目,他想了想后道:“李公公愿意听本官讲笑话那是本官的荣幸,本官就给李公公讲一个。”
    刘瑾忍不住哈哈大笑,他拍拍手道:“好,李大人果然识时务。放心,你这一个笑话不会白讲的,须知天牢里面咱家的关系多着呢。”
    刘瑾这番话已经是在暗示李东阳将会被打入天牢,李东阳并没有生气,他说道:“那李公公听好了,从前……有一个太监。”
    说完这里,李东阳没有再说下去。
    刘瑾忍不住问道:“下面呢?”
    李东阳微微一笑,道:“下面?下面自然是没有了。”
    刘瑾先是一愣,接着他才反应过来。李东阳这是在讽刺自己下面没东西。对了一个太监来说,刘瑾生平最大的忌讳就是提及此事,而李东阳却恰巧一句刺中他心中最痛的地方。
    刘瑾点点头,几乎是咬着牙笑道:“好,好啊,好得很。首辅大人就是首辅大人,果然是与众不同,说的笑话都……特别好笑。如此好笑的一个笑话,咱们一定会好好报答李大人的。等李大人到了天牢,等李家女眷进入了教坊司……咱家一定会好、生、照、顾。”
    李东阳冷哼一声,他突然往前跨了一步,这一步吓了刘瑾一跳,刘瑾竟然下意识地退后了一步。须知刘瑾乃是一个习武之人,而李东阳却手无缚鸡之力。但仅仅是气势相压,刘瑾竟然弱了李东阳一筹。
    李东阳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算什么东西?一条狗而已,还是一条胯下无物的狗。我生于世时受百官爱戴,万民敬仰,死后也必将流芳千古,青史留名。而你呢,生在世上的时候是个无卵太监,死了以后你知道你是什么吗?无卵……死太监。”
    说完,李东阳潇洒离去。走出五步后,他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透露着酣畅淋漓的爽快。
    刘瑾看着李东阳的背影,他那原本白净无须的面容此刻一阵青一阵红,变幻不定。刘瑾愤怒地跺着脚道:“李东阳,你给咱家等着,咱家一定会让你为今天的话付出代价,一定!”
    李东阳走出了左掖门后,看见君扬正在马车上坐着等自己。李东阳对着君扬点了点头,然后上了马车。马车缓缓往李府的方向走着,走出一段距离以后君扬的声音突然传进马车里:“大人,有尾巴一直跟着我们,要不要我出手把他们清理掉。”
    “不用理他们,他们要跟就让他们跟吧,我李东阳一生坦坦荡荡,难道还有什么不可示之于人吗?”
    “是!”
    话分两头,再说乾清宫这边。李东阳前脚刚刚出门,后脚刘瑾就进入了乾清宫,他对着朱厚照行过礼后低声问朱厚照:“皇上,奴婢已经派人去跟着李东阳了,接下来怎么做?”
    朱厚照回头看了看刘瑾,他忍不住问道:“刘瑾,若是朕真的杀了他,会不会物伤其类,令朝中文武百官寒心?”
    刘瑾心中微微一凛,他已经把李东阳给得罪死了,若是现在朱厚照再不下定决心杀李东阳,那么他接下来要面临的必将是李东阳疯狂的报复。刘瑾想了想,他正在组织措辞看怎么说服朱厚照下定决心惩治李东阳。
    而没有刘瑾想好该怎么说,朱厚照自己就先叹了口气道:“罢了,如此大罪,若不惩处不足正国法,也无法维护太祖皇帝之威仪,同时也无法相列祖列宗交代。”
    说完,朱厚照摆摆手对刘瑾道:“循常例吧,别太急着动手,明日黄昏动手,给他留点颜面。”
    “是!”刘瑾心中松了口气。
    循常例,循的是什么样的常例?自然是文字狱的常例,文字狱的常例是什么?最轻也是满门抄斩,然后与此事有关联的任何人,全都得人头落地。李家恐怕这一下毁了。
    李东阳回到府邸之后他将君扬叫进了自己的房间,李东阳道:“君扬,相信你已经猜到出事了。”
    君扬点了点头,整个李府外面已经被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团团围住,方才厨房的人想要出去买菜都被拦着了,争辩两句还被煽了两耳光。如此情形若非出了大事又怎么可能在这当朝内阁首辅的府邸发生。
    李东阳道:“出了大事,恐怕这一次李府上下将无一幸免。你跟着我九年了,现在我拜托你一件事。”
    君扬单膝跪倒在地,沉声道:“大人,君扬愚昧半生,幸亏得大人指点迷津这才幡然醒悟,明白人生的道理。跟着大人这九年,君扬自觉犹如重获新生,对于君扬来说,大人犹如君扬之再生父母,无论大人出了什么事,君扬也要与大人共同进退。”
    “不可如此。”李东阳摇摇头道:“我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州,家中族人多数都在那里。京师府邸之中,除却两名老仆以外,便再无亲近之人。我立刻将祖籍地址写给你,你马上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路前去通知我祖籍族亲,让他们全都各自逃命从此隐姓埋名不得在以李姓示人,你明白了吗?”
    君扬眼眶微微泛红,他重重地点了点头道:“君扬明白,请大人放心。”
    “去吧。”李东阳摆摆手,整个人松了口气。
    君扬从李东阳手中接过他所写的地址,郑重其事地放入自己怀中。临走之前君扬跪在地上对着李东阳磕了三个响头,道了一声:“大人保重。”
    李东阳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当李东阳回到家时,朱厚照也在差不多的时间里到了逍遥山庄。
    在逍遥山庄里找了一圈江夏后,朱厚照最终又是在杏林里面找到江夏。看见江夏仍然在看书,朱厚照笑着说道:“大哥,近日来你倒是转了性子,不研究如何玩乐竟然开始读起书来,怎地?难不成还想考个状元不成?”
    “那是当然,我决定了,不能再这样终日无所事事下去,得考个状元当个官玩玩儿。”江夏一脸认真地说道,说完他还挥了挥拳头,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朱厚照愣了愣,原本他只是随口那么一说,却没有想到江夏竟然真有那样的想法。不过对于江夏的这个想法朱厚照可是举双手双脚支持,他一直找不到好的办法跟江夏表明自己的身份,如今听到他说要考科举,这就解决了他的难题。到时候在太和殿上见到自己,哈哈……朱厚照想到江夏那目瞪口呆的样子就觉得好玩儿。
    朱厚照点点头,竖起大拇指道:“大哥好志气,只是不知大哥为何突然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江夏手中的《中庸》一合,端起身旁桌子上的龙井喝了一口后道:“说起来这事我得感谢一个人,我新拜的师父。”
    “师父?”朱厚照饶有兴趣,“还从未听你说过你拜有师父,什么时候的事?”
    “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了,我这个师父挺神秘的,虽然不知道他真正的身份,但我能感觉他必然不是平凡人。不过说起来他倒是真的对我很好,教我时耐心仔细,我江夏这辈子对我好的人不多,他算是其中一个。”
    江夏话刚说完,将朱厚照微微翘了翘嘴唇,江夏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当然,你也算是其中一个,呵呵。”
    朱厚照笑着说道:“这话听着还算顺耳。”
    “对了大哥,你教给我治蝗灾的办法我已经跟我大伯说了,我大伯说皇上已经恩准照你说的办法进行,这次真是多谢你了,又让我大伯在皇上面前立了一功。”
    “没事,反正升官发财了不要忘记分我一分儿就行了。”江夏说道。
    “那是自然。”朱厚照想了想后问道:“对了大哥,河南河北一带老是发蝗灾,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根治?”
    “有倒是有,就是有些麻烦。”江夏道。
    “哦?大哥你有办法,应该怎么做?”朱厚照立刻追问。
    江夏道:“告诉你吧,蝗虫呢在植被覆盖率高于百分之五十的地方是无法繁殖的。哦,这样说你不懂。我换个说法。就是说如果河南那里树木占地面的面积高于一半,那么蝗虫就无法在那里繁殖。这样蝗灾就不会再发生了。”
    “这……”朱厚照听后微微一惊,这话他听着十分熟悉,心念一转便想起来,先前早朝的时候太傅李东阳曾经也说过类似的话。
    这件事上朕倒是错怪太傅了,想不到他提出的竟是根治之法,朱厚照心中想道。
    而东厂这边,刘瑾回去以后立刻召集几个大档头开了会议。会中决定,明日午时进入李府抄家拿人,然后用囚车将李东阳游街示众以后再打入天牢。
    一句“死太监”刘瑾和李东阳已经结下死仇。
    第063章 劫囚车
    当柔和的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时,趴在床上以一个极其夸张的姿势睡着的江夏眼皮微微眨动了一下,紧接着江夏睁开眼睛。窗外射进来的阳光有些刺眼,江夏眨了好几下眼睛以后才适应那阳光。江夏双手撑着一连做了二十个俯卧撑,然后翻身起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