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 > 第3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3节

    什么叫脑筋急转弯,这就叫脑筋急转弯。李东阳一口气将题目说出来,却没想到那题目却将江夏给引导在其它地方去了。正确的去分辩李东阳的题目,应该是这样念才对:“孔子和孟,子有什么区别?”
    在“孟”字的后面应当有一个逗号,意思是“孔子和‘孟’,两者的‘子’字有什么区别。”所以答案就是:“孔子的子字在右边,而孟的子在上面。”
    服了,心悦臣服。
    江夏看着李东阳垂头丧气地叫了声:“师父。”
    “嗯?”李东阳摇摇头道:“如此不懂礼数?”
    江夏长叹一声问李东阳:“以酒代茶可以吗?”
    李东阳微微颔首。
    江夏从桌上端起一杯酒,然后双膝跪地对李东阳恭敬行礼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杯酒奉上,请师父饮酒。”
    “乖了。”李东阳接过酒杯喝了一口,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张十两银子的宝钞递给江夏道:“第一次见面,为师没有备什么见面礼,这里是小小心意,先拿着吧,若是以后学业考校不错,为师自当另赐好礼。”
    “谢老师。”江夏就差没能哭出眼泪来了,这都什么事儿啊,怎么糊里糊涂的就被人忽悠成徒弟了?情节逆转太快江夏都搞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中了李东阳的套,而被他一步步忽悠到底的。
    “超级大忽悠。”江夏心中默默念叨了一声。
    不过愿赌服输,江夏也就认命了。
    第057章 读书
    犹记得当初江夏的企鹅号个性签名是:“从明天起我要早起,早起能够做很多事,比如……再睡一觉。”
    对于一个喜欢睡懒觉或者回笼觉之类的人来说,早晨六七点这个时间绝对是睡觉最香甜的时候。尤其是有些时候你做了一晚上的美梦,到了这个时间可能处于将醒未醒的状态,然后你会发现你竟然可以有意识的去调整自己的梦,使劲地逼自己去想,然后梦境里就会慢慢体现出来。唯一的缺憾是,你能很清晰的知道那是在做梦。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不知道有没有人有过同样的经历,反正江夏此时就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梦境里,崔如霜和崔念奴正在洗澡,然后江夏装作一个雕像站在澡池旁边。眼前的一切他都看的清清楚楚,波涛汹涌,额……波涛汹涌。
    “啪!”江夏感觉手背一痛,整个人立刻醒来。
    他下意识的转了下身,整个人一下从床上翻到床下,背靠墙壁以一个戒备地姿态看向前方。江夏心中一阵胆寒,看来真气紊乱真的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居然有人进入了自己房间自己还不知道……“师父?”
    江夏看了一眼才知道站在自己床边的竟然是李东,这个昨天晚上忽悠自己稀里糊涂拜了师的老头。
    李东阳左手手中拿着一本书,右手拿着一块戒尺,很明显自己刚才的手就是被那戒尺打的。
    “师父,您这是?”江夏不解地问。
    李东阳道:“圣人有言,黎明早起先读经书。须知一日之计在于晨,若时日空耗于逸乐休眠之中,岂非白白浪费大好光阴?子曾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师父我错了,请您老收了神通吧,切莫再念那紧箍咒了。”
    说完,江夏翻身而起穿了衣服。一番洗漱以后江夏跟随李东阳到了花园里的凉亭之中,李东阳将手中的书递给江夏,江夏接过一看:“《大学》?”
    “以往可有接触?”李东阳问。
    江夏点了下头道:“记得一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嘛。’”
    “嗯。”李东阳点了点道:“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明宪宗成化年间。出题范围,限制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中,故而这四书你须得熟记。《大学》一书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为……”
    “等等师父,我想你恐怕弄错了吧?”江夏突然出声打断了李东阳的话。
    李东阳转头看着江夏问:“错在何处?”
    江夏:“师父,我又没打算去考状元,你教我八股文干嘛?这东西格式太严,扼杀创意,内容空洞专讲形式,无外乎就是个文字游戏而已,我对这个没兴趣。”
    李东阳深深地看了江夏一眼,他点了点头道:“八股文之兴使得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竭尽一生精力钻研八股文的写法,对江山社稷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亦对人情世事缺乏认知,为官以后官员缺乏足够的知识来应付民间大小事情,只好委任幕僚师爷及下级官吏决策事宜,使得吏治日渐败坏,政治难上轨道。这的确是八股之弊。”
    “啪啪啪……”江夏鼓了鼓掌道:“老师说的太对了。”
    李东阳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不过八股之兴亦非一无是处,若非如此,天下读书人又如何有机会进入朝堂施展抱负?若非如此,诸儒经义又如何能发扬光大,民心又如何保留古风?
    最为重要的是,学好八股乃是进入朝堂的唯一路径,除此以外其余之法例如荫监、捐监均属外道,不得长久。所以汝必须学好八股。”
    江夏摆摆头道:“我没想过要当官啊师父。”
    李东阳瞪了江夏一眼,眼神中颇带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他现在对于江夏已经不比以往,也许江夏对于这师徒的名分并没有太看重,但是李东阳不同。他读圣贤书长大,学的是孔孟之道,讲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于这个师徒的名分,李东阳是十分看重的。
    李东阳这么一瞪当江夏微微有些动容,他没想到李东阳是真心在乎起这个师徒名分了,刚才那眼神带着的意思江夏完全明白。江夏微微坐正身子,态度变得严肃起来。
    李东阳道:“江夏,你可知为何世人皆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因为书念的好可以当官?”江夏试探着回答道。
    李东阳想了一下后点头道:“人生在世时日不多,匆匆数十载,由幼童到成人需十数载,过了花甲之年又等于半只脚已入黄土,算来算去人生有用之期不过三四十载而已。
    这三四十载的时光,江夏你准备如何去渡过?终日混吃等死,无所事事。若遇强敌入侵,朝纲破败,你毫无抗击之力,挽回之功,你甘心吗?若甘于如此,那我们之间的师徒名分就到此为止。若不甘于此,那就拿起书来好生学习。”
    李东阳一番话说的江夏心中大为触动。若是真的只做一个富贵闲人,那么万一遇到强敌入侵,恐怕自己真的没有任何抗击之力。如果是被哪个贪官污吏盯上了,不用太大,一个八品官就能当自己家破人亡。
    江夏考虑了一下,自己来这大明朝的时间也不短了。眼看着是没有回去的可能了,若是再不给自己定一条要走的路,恐怕这趟大明之旅真的就白来了。
    想到这里江夏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他点了点头道:“好,徒儿就听师父所言,学八股,考状元。”
    李东阳笑着摇摇头道:“能有个进士就不错了,状元可不是那么好考的。”
    说完,李东阳用下巴点了点,示意江夏拿起那本《大学》来。
    江夏刚刚拿起书来就看见一蹦一跳的杨菁菁,江夏立刻叫道:“诶,疯丫头,这边……”
    李东阳微微愣神,杨菁菁转头过来看了江夏一眼,先是一喜,然后听见江夏居然叫自己为“疯丫头”,杨菁菁愤怒地跺了跺脚后立刻跑了过来。等她过来以后江夏立刻站起身迎上去牵着杨菁菁的手道:“疯丫头,这一位是我的师父,他正在教我《大学》。你来跟我一起学,咱们比试一下,学的好的人可以要求学的差的人做一件事,如何?”
    “比就比。”杨菁菁最是受不得这种激将之法,当即答应下来。
    江夏见李东阳一头雾水的模样于是解释道:“师父,这位姑娘名叫杨菁菁,是徒儿的朋友。她父亲可不得了,乃是正二品的大官,叫养一鹰,这名字真奇怪,也不知道他养了一只多么了不起的鹰需要如此到处显摆。”
    “我爹叫杨一清,不是养一鹰!”杨菁菁严肃地说道。
    李东阳一听杨菁菁居然是杨一清的宝贝女儿,他当即笑了笑,微微颔首道:“好,既然来了就一起学吧,不过我可有言在先,若是不认真可是要挨板子的。”
    说着,李东阳挥舞了一下手中的戒尺。
    再说杨一清这边,他所提出的办法得到了朱厚照的认可,所以没用多久就得到了圣谕。圣谕中讲清楚除一些身份特殊以及一些罪大恶极的刑犯以外,其余全国五年以上刑期的罪犯全都调拨杨一清使用,用作修筑边防。另外着户部拨银三十万两作为修筑资金。
    得到了这份圣谕基本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杨一清兴奋不已。原本他想去逍遥山庄亲自感谢江夏,但是一想到江夏和皇上的关系,另外他也和江夏约定过,七日之内不能去逍遥山庄探望杨菁菁。所以最终杨一清还是忍住了。
    豹房这边,这两日朱厚照并没有去逍遥山庄。不过他并没有闲着,而是着刘瑾派人去了河南。前去的目的只有一个,观察河南是否有蝗灾。
    若是河南没有蝗灾那一切都好说,但若是河南有蝗灾,朱厚照倒要看看这李东阳还有何面目继续在朝廷为官。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朱厚照向刘瑾询问河南是否有蝗灾,刘瑾也敏锐的从中感觉到了什么。他多番派人打探,最终得知了朱厚照曾经提出先帝梦中显灵,说河南会有蝗灾一事。
    得知了此事的来龙去脉以后,刘瑾顿时明白了朱厚照的意思。他一边派人不断地打探着河南是否有蝗灾,另一边同时派人开始收集一切能扳倒李东阳的罪证。
    正在竭心尽力教导江夏读书的李东阳并不知道,河南是否会有蝗灾,这将是决定他生死的一件事。
    七天的时间一晃而过,这七日里江夏倒是慢慢进入了读书的状态之中。受着他的影响,杨菁菁第一次对读书没有那么抗拒起来。李东阳教学时教导的十分仔细,他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每一堂课都让江夏觉得有着不同于一般的收获。
    江夏越来越感觉李东阳绝不是一个平凡的人,至不济也应该是那种超然的隐士,否则对世俗道理不会理解的如此透彻。他讲书中的大道理并非是空洞的讲,而利用小事情引出各种大道理,而又用大道理去印证各种大智慧,让江夏都觉得获益匪浅。
    渐渐地,江夏心里已经将李东阳当成真正的师父。
    第058章 大肉包子那么大
    夜。月正当空。
    今天就是杨菁菁在逍遥山庄呆的第七天,明天她就要跟着杨一清一起回陕地了。
    犹记得第一天开始在逍遥山庄呆的时候,杨菁菁特别想要逃走。但是现在要离开了,杨菁菁心中又有些淡淡的不舍。少女的心思单纯而又复杂,此刻她坐在窗边看着天空皎洁的明月,杨菁菁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明天就要走了,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再到京师来。”杨菁菁叹息一声。
    接着又坐了大概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杨菁菁突然一下站起身来,一脸惆怅的表情顿时变得恶狠狠的,杨菁菁像是要出征的战士一般雄赳赳气昂昂地说道:“不能就这样便宜他了,必须让他负责!”
    此时此刻的江夏正在房里尝试着以“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为题,写一篇八股文。这是李东阳交代的作业,明日要检查的,江夏也十分认真的在对待,所以此刻正在琢磨这句话的含义。
    这篇八股文的题目是“全章题”,即整个一句话。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是孔子对他最好的学生颜渊说的话。意思是说国家用你的时候,你就按照自己的主张施展才能去推行自己种种设想;国家不用你的时候,你就把自己的主张、设想收起来。能够很自然坦率地作到这点的,看来只有我和你有这点修养和作风了。
    意思十分容易理解,但八股文讲究的是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这其中最难的便是破题,一般来讲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如何破就看各人的思路,可以按照思路,正着破,反着破,借着破,然后引出自己想要写的东西。
    江夏思虑了一会儿后在宣纸上用写下“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破题”虽然是指开篇的两句解释或概括题意,但要换个说法,不能与题面重复。破题是全篇最重要的。江夏此处的破题可算绝妙,其中“圣人”指孔子,“能”指颜回。“行藏之宜”,指恰到好处的“行藏”。“微示”二字不仅体现孔颜的师生关系,也突出了颜回的悟性,响鼓不用重槌敲。
    此题一破,江夏顿时思如泉涌,开始接着去“承题”。
    刚刚开始写,房内就响起敲门声,紧接着崔如霜的声音传来:“江大哥,是我,如霜。”
    “如霜?”江夏立刻起身去将门打开。
    只见崔如霜手中拿着宝剑,身上背着行囊。江夏她如此模样顿时愣了愣,问道:“如霜,你这是干嘛?准备远行吗?”
    崔如霜点点头道:“我准备离开京师,去江南。”
    “江南?”江夏微微皱眉,他道:“这样,先进屋说话。”
    “嗯。”崔如霜跟着江夏进了房间,她将长剑和行囊放在桌上,然后江夏给她倒了一杯茶。江夏问:“好好的,怎么突然说走就要走呢?”
    崔如霜看了江夏一眼后道:“江大哥,实不相瞒,我是天济会的人。这一次来京师原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刺杀张永,但是没想到刚一出手就失败了。幸亏得到江大哥的相助,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天济会?什么组织,没听说过啊。对了,那既然你是有组织的人,为何那天晚上只有你一个人去刺杀张永?”江夏问。
    崔如霜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原本是有天济会的师兄一起出手相助的,后来为什么他们没有出手我也不知道。兴许是见行动败露了所以没出手吧。”
    “行动败露了就不出手,让你去死?”江夏顿时恼怒地说道:“你傻啊,这样的坑爹组织你还要回去?不准去,给我好好呆在这逍遥山庄,哥养你。”
    “江大哥……”崔如霜一下愣住了,那句“哥养你”在崔如霜听来可完全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了,这年月里,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说他养她,那不就等于在跟那女人说让她嫁给他吗?
    崔如霜没想到江夏竟然会说的如此直接,她低垂着头红着脸问道:“那……那妹妹怎么办?”
    “念奴?还能怎么办,我一起养呗,反正我又不是养不起。”江夏大大咧咧地说道。
    听见江夏这样说崔如霜心里顿时有些微微失望,他果然也喜欢念奴。不过转念崔如霜就想通了,江夏与崔念奴认识在前,自己反倒是后面插入进来的。反正男儿三妻四妾也属平常,如果她们两姐妹都下嫁给他,相互间也好有个照应。想到这里,崔如霜微微点了点头,声如蚊呐地轻声说道:“如霜没有意见,不过……你得去跟念奴商量商量,然后挑个时间去见见我爹爹……”
    “啊?哦,放心吧,我会去跟念奴说的。”江夏完全没搞懂崔如霜内心的想法,一口就答应下来。
    他突然想起了一件自己一直想问而没有问的事,江夏问道:“对了如霜,你为什么会去刺杀张永啊?他跟你们家有仇吗?”
    “哼!那死阉……”
    “砰!”江夏的房门突然被人一脚踢开,紧接着就是一声大喊:“江夏,你今天给我说清楚,你到底对不对我负责?”
    江夏一看是杨菁菁,顿时明白这丫头是在说那天晚上的事。江夏立即说道:“喂,搞清楚啊。那天晚上是你自己进错房间,睡到我床上去的,我又没对你怎么样,你要我负什么责?”
    “你……你个王八蛋,今天要是不把话说清楚我就阉了你!”说完,杨菁菁一下亮出背在后背上的右手,手中明显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剪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