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山河怀璧 > 第五十六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五十六章

    整一个多时辰如水淌过,棋盘上嬗变风云才定下天地格局,宏宣帝与太子各执一胜一负,堪堪落个平手。
    宏宣帝去时面上有笑,于旭安殿内当着一干人等的面嘱了大太监两句,令王公公亲往养心殿跑上一趟,把平日里最得偏爱的麒麟暖玉棋子送到太子殿里来,连同那方红木镶银江山棋盘也一并赏赐。
    隆恩浩荡使得殿里宫人纷纷喜上眉梢,平怀瑱送走圣驾,尽赏旭安殿上下,承着声声道贺回到棋旁顺眉收子。
    身侧蒋常兀自静下心头雀跃,自作主张将周遭宫人都给遣去了殿外,罢了行进身旁等着太子与他说话。
    不怪李清珏曾有言道,太子身边唯有蒋常最知心识意。平怀瑱此时确有话讲,转眸看了看他,手中动作慢慢停下,面容之上伪于人前的平和终也一分又一分地消退无踪,带着满目谨慎问:“明日出宫入寺,随驾之众哪些近得身、哪些近不得身,你可心中有数?”
    “奴才有数,太子尽管安心。”
    平怀瑱闻言颔首,微微勾了唇角,将手中捏了一阵的墨玉棋子往他身前递去,怡然道:“待会儿替上新得的麒麟暖玉棋,眼下这副便归你房中罢。”
    蒋常一愣,暗想这旧棋价值几何,登时惊得睁大了眼,直等着平怀瑱一声疑音才忙不迭捧高双手接过,叩恩领赏。
    若说麒麟暖玉棋是宏宣帝爱不释手的入贡极品,此旧棋则可称之为民间瑰宝,乃是太子几经探寻自缅甸得来之物。蒋常还记得当年年方十四的平怀瑱初得此棋时的如获至珍,日夜把玩,更拉着李清珏与他连日对弈,乐此不疲。
    因而蒋常眼下的惊讶绝属情理之中,平怀瑱自也明白,平日里虽常给他打赏却从不曾赠过这般金贵之物,倒怪不得他手足无措起来。
    不过来日方长。
    宫里的路从来不好走,从前险,往后会更险。
    蒋常跟了平怀瑱十余载,不知还将有多少个十余载,日子久了,虽是主仆也会生出些相依为命的东西来。
    身外之物算不得什么,以之犒赏这一把忠心,才是物有所值。
    “起来罢。”
    平怀瑱不与他多言,想他当会懂得,重将心思落回翌日生辰一事上。
    而皇城之内,各宫消息总慢不过半个日头。
    蒋常打宫里行了两圈,各家宫人倘在道上瞧见他,无一不比从前更加恭敬,俯身盈笑地问声“蒋公公安”,即便是年岁资历甚长于他的老太监也不作例外。想来除却皇帝身边的大太监王公公,蒋常身为太子跟前的近身红人早已犯不着看谁脸色,然而尽管如此,他仍在与人招呼时微微躬一躬身,盈着和气笑面待人。
    待回到殿里,再将所见所闻一一告与太子知。
    平怀瑱听罢他所言,光是揣测都能料到哪宫最是焦灼。
    今宏宣帝下旨撤宴,不忘称誉太子德才兼具,乃诸子楷模。简简单单这么一句,便该令小六恨得最为牙痒才是,值此时候再给他知道了这一副麒麟暖玉棋的事,还难知会眼红成哪般模样么?
    过去宏宣帝赐太子玉骨山河扇,平怀瑱自受赏以来日日将这寓意深邃的一柄巧扇悬在腰间,每见六皇子,总察觉那双眼犯馋似的紧紧凝在上头,恨不得盯出火来给他烧得一干二净,教他直觉好气又好笑,可恨又可怜。
    原本入寺礼佛是为一己私欲,不料还可生此奇效,继招安夺人之后再不轻不重地急他一把,岂不是好个天道。
    不过仍不可掉以轻心才是。
    小六傻了些,刘尹却不傻,蒙他一时未必能蒙他一世。更何况刘尹为人心胸狭隘,欲压他就非得不遗余力地一压到底,否则若给了他半刻喘息余裕,怕都会被加倍奉还。
    漫漫长道,平怀瑱是一步都再输不起了,也永远只可输曾输的那一步。
    绝无二次……
    春夜越发不显得寒了。
    守廊宫人一宿望着檐边随风偶晃的镂花宫灯,渐日里也不觉得冷,忘了何时何人最先将怀里的暖炉收了起来,风袍叠进柜里,伴着舒展的团簇花枝偎着浓春,看宫里的大事小事,从未止戏,如此由冬往春,终至太子冠礼之期。
    二十年间少有此等大事,如今太子及冠,举宫上下莫不充盈喜色,那喜色里更有万千谨慎的重重肃意敬意,尤属太监宫婢之流,愈发小心处事,生怕在这大日子里说错什么、做错什么,以至触了霉头招来横祸。
    然太子于此日之间,倒觉分外淡然。
    平怀瑱卯时未至便起了身,束发更衣,着纹龙朱袍,袍身苍龙较之天子之尊龙爪少一趾,威严逊两分,却是太子自立为储君以来初配龙形,将这以雪银明丝线绣足半载之久的一袭华裳穿戴加身。
    琳琅玦佩逐次系于腰环两侧,青丝高束,暂未着冠,只一根脂玉嵌金簪端端固在其间。数名宫婢前前后后为太子打理得百密无疏,一丝散发、半寸皱痕也未有遗漏。
    好一晌过去,平怀瑱抬眼往铜镜里望了一望,落罢一声“好”,才见婢女垂首福身,手捧红绒柔面铺底的空空托盘次第退出殿去。
    桌角静静躺着一柄扇,蒋常双手执起上前询问:“太子,玉骨山河扇可还佩上?”
    “不必,收进匣里,明日再佩。”平怀瑱端起茶盏润口,想着又道,“再将匣里那柄牛骨短刀取来,揣你身上,出了宫再给我。”
    “嗻。”
    蒋常照吩咐去忙,妥帖置好玉扇后,寻了片刻从第三层匣底寻出那几近遗忘之物。
    短刀不过手掌一般长短,虽以牛骨制成,但削得锋利无比,堪比铜枪铁剑,可玲珑入袖以作防身之用。平怀瑱在这宫里用不上,但因喜爱而一直收在房中,如今早已蒙了薄薄一层灰。
    蒋常掏出锦帕拭了又拭,重令鞘身泛出几抹润泽剔透的暖光来,仔细裹好了揣进衣襟里。
    吉时将至,驾辇已至殿外恭候,平怀瑱搁下茶盏向外行去,旭安殿择宫人十余、侍卫二十余随行护道。
    蒋常似有心安排,近身侧只侍卫一人,平怀瑱目不斜视,却在这人探手作扶时顿生一愣,不及反应已将那手紧了一紧。
    晨光探过宫墙斜打拂面,李清珏未覆面具,仅以浅妆稍稍易了容貌,一眼看去不至察觉是谁,但若为有心人多加揣摩,尚还记得何家公子的必定各个都能猜出身份。
    平怀瑱胸口骤跳,强将目光移走,不知使出多大力气才将手劲缓下,面不改色地登上驾辇。
    自此一刻起,未有半刻安神。
    李清珏如此大胆,蒋常又何尝不荒唐,竟敢加以隐瞒,擅助李清珏入宫近身。
    原想待冠礼落成再出宫相会,不料早早便得以相聚,可半分不令他惊喜,倒是惊吓多些。平怀瑱如何舍得责怪李清珏,满腹怒气无处发泄,瞥向蒋常睨了半眼,直睨得这无辜宫人心头一抖一叹,只好垂了脑袋佯作不察。
    此事确与蒋常无关,凭他一人本事也绝不能将李清珏给弄进旭安殿里,说来说去,还属太子太保赵珂阳功劳最大,倘再追根溯源,那不都是李清珏自己的意思么。
    偏偏平怀瑱唯独不怪这位。
    个中道理浅显,平怀瑱绝非不懂,只是李清珏所愿所想,要他如何才能说出半个“不”字。
    李清珏不过欲亲眼目睹其玉冠束顶,受太子成人之仪。早在李清珏还是何瑾弈的时候,便长盼着属于平怀瑱的这第二十个年头,心间为之所期不外乎两日,一乃太子及冠,二乃新帝即位。
    今日终了了第一愿。
    幼龙初长成,天地盛辉凝,朝阳不炫其目,风云不动其身。
    他终会等着第二愿。
    驾辇渐至乾清殿下,百官齐至,肃穆列道两旁,垂袖敛首恭迎储君。
    平怀瑱由蒋常躬身扶出,穿行众臣队列,目光灼灼地仰视着高殿之上气势滂沱的“乾清殿”三字,步履沉稳地向前迈去。
    万千双眼睛,热切、艳羡、嫉恨、漠然,交相错杂,平怀瑱皆可视而不见,于众人间独承着李清珏如水双目拾阶登高。再回身望去时,相离已远,眉目唇鼻模糊不清,神情却依稀清晰刻骨,似平静里席卷万物,再不可囊括其他。
    平怀瑱心绪渐宁,未再暗感焦灼,自翰林院大学士手中接过焚香敬天敬地,聆贺太子及冠祝文。
    仪礼至午时方告一段,但不及用膳,文武百官又随同前往宗庙,待太子告祭先祖。
    祭乐三作三止,宗鼓六舞,宏宣帝携太子入宗庙,其后皇戚依辈位而行,余庙堂外一片静谧无声。众臣顶着当头之阳默然相候,颇觉时辰漫长,却无一敢将不耐惫色显露分毫,双足酸麻地等待着。
    许久之后,终见蒋常从门旁动身,向外数步抬嗓呼唱:“皇太子冠——”
    庙下诸位顿齐叩首。
    平怀瑱自内行出,龙纹玉冠映照红日,如净雪落朱,染着骨里沸沸不息之血。
    李清珏随众人起身,抬头望去,风华刻在眸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