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山河怀璧 > 第五十三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五十三章

    车至府门停下,平怀瑱落地便往里赶,身后蒋常直将马车丢在外头等着府里小厮引走,撑伞迈步小跑也没能跟上太子半步,由着雨水将那一身锦料浸润得朱色愈浓,一点一处,接连成片。
    至廊里好容易隔了雨,蒋常终且跟上,松了口气仍将伞撑着,微微向外偏斜,以防那春雨带风飘湿了太子袖摆。
    “你去偏房歇下,白日夜里都不必守着,明日清晨也不必来唤。”
    入庭院平怀瑱摆了摆手,蒋常于旁一听明了意思,这是整日不愿回宫去了,低道一声“嗻”,直护着他到门前亲眼见他进去,又探手为之仔细阖拢了门,这才退入偏房,候得一日闲。
    房门逸出轻响,室内李清珏闻之抬眼,原正临窗阅书,户外晴阳因绵绵细雨渐消渐散,许久过去只觉双眼疲惫,直至这一分神才发觉是光线黯淡之故。
    李清珏就此搁下书卷从窗榻起身,双脚方踩到鞋履之上,那落了一半的绣竹垂帘便倏然轻漾,行过一人来。
    平怀瑱面上困倦在那瞬间褪去,上前半蹲**子为李清珏穿戴打理,令他一时愣神忘了推拒,只在脑中朦朦胧胧地勾起往事,仿佛置身场景忽地变了……那时仍在几年前的何府南苑,何瑾弈一觉醒来见眼前人陪在身旁。
    堂堂太子躬身为他穿鞋理袜,还捉了他的脚不让躲,笑意深深地说着不成体统之话:“这地方我都亲过了,躲什么?”
    李清珏心头狠狠一震,身骨随之轻颤。
    不过些微动静也落在眼里,平怀瑱当他受了凉,往那臂上捏了捏,但觉蔽体衣物轻薄,尚值早春实在不该穿得这般少,忍不住说了两句:“时节尚早,穿成这样歇在窗畔难免易感风寒,我知你自幼身骨上佳、少病少痛,但也不该如此不爱怜自己。”
    李清珏悬在脑里的旧事缓缓散尽,眸底微不可查的几分失神飘渺转眼无踪,摇摇头宽慰道:“清晨起来觉得暖和,看书入了迷,未发觉户外已落起雨来。”
    “嗯,”平怀瑱颔首一应,起身行向帘外,过不片刻抱着一件厚衫回来为他覆好,假作无意道,“若不知好生照顾自己,我又如何放心再让你走。”
    那语气轻之又轻,李清珏听到耳里顿感意外,一直不知如何开口之事反倒由平怀瑱主动道来,却不知仅此一句究竟隐忍了几多心疼与不舍。
    想不出如何应话才是,李清珏无奈默了半晌,身后乱发被平怀瑱探手抚了数下,重又垂悬如瀑。
    墨发掩清眉,星目映薄唇,时隔此久,李清珏比之从前更添英气,未改是玉容如旧,君子如风。
    平怀瑱于此凝神将他望着,而李清珏目光亦正在他面上,看那双眼底清清楚楚地照着自己,片刻后视线微挪,探出手去轻抚眼角那道凹凸不平的惊心疤痕,以指腹抚了几遍,又往下摸了摸他的衣裳。
    “淋着雨了,换一身罢。”
    “不必,区区细雨。”
    “春雨凉骨,倘不多加顾忌,来日则易起湿痛之症,”李清珏话里有话,学他方才那般状似无意道,“太子这般大意,臣又如何安心再去呢?”
    平怀瑱怔怔攥住肩头手掌,愈发攥紧。
    李清珏被他不经然间捏得手骨钝痛,却是半分眉头也未皱过,但管由他如此,终与他坦白心中打算。
    “数日后伴你及冠,我便折返南境虞山。”
    平怀瑱问得不留余地:“这一回要等上多久?两年?三年?五年?”
    若是能够,李清珏不回来他可亲往之,哪怕年年仅见上一回也算安慰。只可惜道路崎岖,往来一趟即逾十日,身为太子离不开这般久,身处刀山火海更不可离去这般久。
    他唯独能做的,是佯装从来都不曾有过李清珏这个人,更无境南藏兵之事,安安稳稳、沉沉静静地囚于宫中度日,不令任何人将怀疑目光投向李清珏匿身之地。
    李清珏久久不作答复,听着问话眼里难以抑制地浮起些徘徊难决之意,久违痛色令面上神情鲜活不少。
    平怀瑱看在眼里,自是知他为难,更明白李清珏一去数年全然是为了自己,不禁隐隐懊悔起方才冲动之下的脱口而出,倏不再追问任何,只握着他的手从肩头拿下,垂眸俯首静默抵在额上,万千眷恋。
    未几,忽有一声落入耳中。
    “逢年此时,我都回来。”
    平怀瑱睁眼抬首,眸里一重重喜。
    李清珏顺眉看着他,从那掌心抽回手,缓缓探到腰间宽解衣物,总算令他换下微润潮衫。
    先前冒雨在外,短短数步长短,其实衣裳为雨沾湿的并不见多,行入房中好一会儿已近半干,着实伤不着身,不必多此一举。然而平怀瑱未再推拒,眼瞧着李清珏从内室柜里寻来一件宽松袍子为自己拢在外头,周身一阵阵地氲着暖。
    他念了这关切太久。
    身边那样多的宫人长年累月日复一日地看顾着他,百密无疏生怕怠慢,可寒了、饿了、乏了,平怀瑱只愿听李清珏问一声好是不好。
    这声音终不止在梦里。
    “好,逢年此时,我在京中等着你。”
    平怀瑱卸下一身来得过早的离愁别绪,尚能得数日相伴之期,不妨耽之溺之,珍惜朝暮光阴。
    室外雨声渐大,春风夹露拂入窗框,湿了李清珏方才顺手搁下的一卷杂谈。平怀瑱见状将木窗探身阖拢,把那卷书拿到手里拭了一拭,垂目一瞧,是名不见经传的《浮世录》一本,不知出自何人之手。
    许久以前李清珏并不爱看此类书籍,所阅尽是精粹国学,对这般江湖散录提不起半分兴趣,论其“虚伪不真”。
    如今捧一卷而不释手,可见当真转性不少。
    平怀瑱信手翻了翻,随口问道:“这书讲什么?”
    李清珏觉此问将他难住,思索片刻回道:“讲人性。”话落见平怀瑱侧首望他,再作解释,“诸事未必真,其情却不假。我从前以为这般书里所载之事极尽浮夸,尽是虚构,非得如今亲眼去瞧了看了,才知是真。”
    “如何说?”
    平怀瑱就近于窗榻坐下,向他探出手来。
    李清珏随之落座身旁,从他手里接回书卷,随意翻出一页,指着其上“张氏”二字。
    “似此篇所言,张氏孤儿自幼无亲眷,生父生母为匪人所害,无依之际为一善人收养膝下。”
    话至此翻过一页。
    “此善人后又收孤儿李氏,李氏身世未明,尚在襁褓时随木盆随水而漂。善人不忍,将两子一道抚养,多年后两子成人,亲如兄弟,性情刚直,武艺卓群,终成武林双圣。”
    平怀瑱失笑,觉李清珏所说无错,确然浮夸至极,但隐约之际,总感到事里透着几分熟悉。他想了许久才露出诧异之色:“你信里曾道,怜华父母是为山贼所害。”
    “确是,”李清珏点点头,略作回忆道,“我收养怜华近半年又得容夕。初见容夕时,他被人弃在虞山之脚,许是指望着过往商人将他拾走。可山南劫匪猖獗,往来商贩宁可舍近求远,白白绕行十余日也不再打此处路过,一日间少有行人。”
    “如此说来,容夕与你亦是缘分。”
    “怜华容夕,像极了这书中兄弟,素来情同手足,聪颖懂事。”李清珏提及养子本该怡然,然禁不住心有所愧,合了合眼道,“可我并非善人。”
    “你若非善人,容夕早已冻死虞山。”
    平怀瑱最是懂他,不愿他再胡思乱想下去,脱下鞋履躺倒在窗榻上,状似无意间抽过书卷垫到脑下。
    李清珏果不其然分了神,侧眸望着他眼下青影与满面倦意,话语声放轻了几分:“昨夜歇得不好?”
    平怀瑱往里挪了一挪,留出一片余裕给他,待他躺下后伸出胳膊把人揽紧了回道:“这两三年歇得都不好。”
    话落无声,李清珏闭着双眼将掌心贴在他背后,缓缓一拍。
    昨日整夜未眠,起身后强打精神参了早朝,又去凤仪殿问了安,分明已是困乏不已,平怀瑱偏还不能入睡,怀抱着李清珏好似怀着一樽暖玉,睁眼怕惊扰,合眼怕失去,心有所恐,患得患失。
    李清珏微凉手掌抚在后背,隔着重重衣物竟也烙得发烫,平怀瑱脑里转着他片刻前出口的每一字,伴着窗外风雨声,浅浅一垂首,吻落发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