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山河怀璧 > 第二十九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十九章

    今冬积雪格外厚重,金秋未尽便早早落了第一场雪,入冬后几乎日日飘银,整一派肃杀之貌。农耕者只道瑞雪兆丰年,远在塞外的将士却饥寒交迫,驻边军队因冬日屯粮不足,粮饷告急。
    快马于数日前疾骋出京,带着圣旨驰向边关城池,远派军资,然而运往北塞的长队竟在途中遭窃饷银。宏宣帝雷霆震怒,下旨彻查,钦差大臣迎着寒风冒雪北下,沿途追办而去。
    与此同时,据传远在西营的武阳侯将于年前归京。好容易安分数月的刘尹重又蠢蠢欲动,暗中筹谋,欲在承远王爷引荐之下与武阳侯一叙。
    何瑾弈从梦中醒来,梦境所示不祥,天狗食日,晦暗无光,黑压压的整片混沌里,家人尽不知所踪。
    他睁大双眼,胸膛起伏不定,余惊未散。
    素色帐顶模糊晃了一阵,总算清晰入眼,何瑾弈渐渐平静下来。
    室内飘散着清淡药香,乃袪风驱寒所用。前一日受凉体热,他本有心隐瞒家里,却因昏睡整日而终被察觉。李如茵心急如焚,将医师请来府上为他看诊,罢了哄他入睡,旁的一概不说,只因何瑾弈缘何消沉,她最是明白。
    何瑾弈了无食欲,一日多来只寥寥食了几口淡粥,大多时候浑浑噩噩地睡着,不知时辰几何。
    床帘被挑起一边,他躺得久了浑身发软,想要下床走走,刚将身子撑起一点,床侧便有人疾步靠近,好好将他扶起。
    何瑾弈微愣转头,眉角被平怀瑱偷了一口。
    “太子怎么来了?”
    “一日不见我,就病成了这样?”平怀瑱不答反问,故与他轻松打趣,“再不来看看你,本太子于心何忍。”
    何瑾弈摇头低笑,被哄得精神不少,作势要行下床去。他一见此人便甜如饮蜜,诸多不快皆可一时抛下。
    屋里燃着两只铜炉,平怀瑱仍怕他受冻,见状忙为他披上外衫,裹紧厚袍,后又蹲**来亲自为他穿戴鞋履。何瑾弈惊得一缩脚,急将双眼望向窗外,生怕被旁人撞见。
    正要说些什么,右脚忽又被捉了回去,平怀瑱面不改色,一边替他理袜一边无所顾忌道:“这地方我亲都亲过了,羞什么?”
    何瑾弈面红耳赤,低声催他:“莫要胡言,你快些起来。”
    平怀瑱抬眼看他一看,眸底盈满笑意,将鞋履套好了才站起身来,罢了将他扶起,凑近耳旁问道:“胡言什么了?是我没亲过,还是你不羞?”
    何瑾弈无以招架,耳根**,偏头躲远一寸。
    两只铜炉皆以小火煨着陶罐,平怀瑱暂且放过他,取药之前先盛出一碗白粥。
    “院里丫头说你这两日没吃上几口东西,今晨太医来瞧过了,换了新药,你服药之前还是先喝些小粥垫垫。”
    “你请了太医?”何瑾弈闻言惊讶,只怕太子携太医同来,未免太过兴师动众。
    平怀瑱知他所想,拉他到桌边坐下,亲手舀粥来喂,回道:“其实我方才到此不久,来时太医早已回去了。我今晨出宫是与舅舅议事,之后才来见你。”
    “那你如何知我有恙?”
    “还不是一早急着出宫,教蒋常传话于你,怎想竟能带回如此消息。”平怀瑱叹了口气,“你自幼少病,身骨体质更胜我一筹,这回反倒弱不禁风了?”
    粥香扑鼻,何瑾弈是真给饿着了,方被他一通戏弄也不再局促,就着他手中瓷勺把粥吃下,辩解道:“一回而已。”顿了顿又问,“你去见赵大人,所为何事?”
    平怀瑱知他敏锐,开口提及此事本就没想隐瞒,因而听他追问并不意外,凝神回道:“朝堂上出了事,前些天运往北塞的军资粮饷遭人盗窃,父皇已派遣人马追查下去。”
    何瑾弈顿时听得面露诧色。
    “这一批军饷极为紧要,普通贼匪恐怕无法得手,可若说是沿途官员监守自盗,又有何人敢如此大胆呢?”
    “我亦有此疑惑,按说无人胆敢贪这油水。”平怀瑱未将情绪全然浮于面上,不愿令他过于在意,轻描淡写道,“不过此事追查起来应当轻而易举,想必不日便能有所结论。”
    何瑾弈颔首,此事虽然古怪,却如何想都不至牵连到何家与太子,算不得十分挂怀。反是平怀瑱寻常神色之下隐约有异,仿佛还有别话未尽,令他心甚在意。
    他耐着性子等上片刻,多吃两口细粥,果不其然闻其言道:“小六似有拉拢武阳侯之意,先前刘尹拜会承远王,其心已可见一斑。我听闻武阳侯将于年前归京一趟,此人素与承远王义重,只怕刘尹此行能得偿所愿。”
    话里说道“承远”二字,平怀瑱神态再难遮掩,眉头紧锁不展。重重疑点涌回心头,过往疑窦皆未求得答案,整一座王府分外诡谲,令他毫无逻辑可寻。
    毋庸置疑,承远王与宏宣帝虽为同根却多年情疏,无人知晓二人之间究竟有何难解仇结。兄弟不和,承远王自也不肯亲他这侄儿,与平怀瑱十余年来形同陌路,话未说及三两句。平怀瑱心知肚明,明白此人必不可为他所用。
    然虽如此,府里王妃却恰恰相反,不知因何缘由,反倒颇为偏宠他。
    平怀瑱百思不解,但又无可否认,自他懂事那日起,身边女子除却皇后,便唯有王妃堪当他全心信任之人。
    外人皆当承远王与王妃夫妻和睦,平怀瑱却始终心存疑窦——夫妻不同心,何来和睦一说?想旧年闲山一事,也正是王妃借世子之口将消息暗通与他。
    平怀瑱心中一震。
    时隔一年,忽然灵光乍现,隐约窥得事之真相。
    莫不是闲山屠贤竟与承远王有所瓜葛……
    瓷勺空空如也地悬了半晌,何瑾弈见他走神,轻唤一声应道:“太子不愿受制于人,便不可坐以待毙。当今元家手握重兵,然一心效忠皇上,难以劝服。如此不乏其利,元家既不为你所用,也决计不会为六皇子所用。眼看六皇子将与武阳侯连成一气,太子则更要详谋细算,手中可用兵马是否足以抵挡明枪暗箭。”
    “我明白,”平怀瑱回神,未向他道明心间所忧为何,只作无畏笑道,“武阳侯还不至妄想撼动皇城。”
    何瑾弈颔首,闻言也予他心宽:“名不正则言不顺,太子是为正统,天选龙子,他人无可取代。”
    平怀瑱笑吻去他嘴角粥渍:“我要于你身旁,也同样无可取代。”
    何瑾弈回他浅笑,且把烦扰暗藏心底。
    宫中尚有要事待办,平怀瑱闲了数日,今晨忽而忙碌起来,一番叙谈之后不便久留,守着何瑾弈服下汤药便摆驾回宫。
    何瑾弈病这一场亦将沉重心绪暂行搁置,时日且长,但管走一步看一步。
    院里老树绽新梅,红艳似火,不为厚雪所掩。
    如此过了月余,军饷一事忽有回音。
    钦差大臣沿途直下,在即将抵达边关之际,收押了近关的歧桑城太守贺任渊。据闻此人几经审问,始终喊冤,然军饷确于歧桑城内失窃无误,条条线索直指其身。
    数次盘查皆查不出个所以然来,钦差无可奈何,只得将他押送回京,加以严审。
    何瑾弈尚未入朝,却分毫不曾遗漏了此间消息,私下里想了又想,觉得这个贺任渊兴许真是一身清白,否则小小一位边城太守,如何敢犯下此等重罪。怕只怕屈打成招,贺任渊已交由刑部候审,刘尹为人心狠如狼,身为刑部尚书,保不准会以何种手段上刑,届时贺任渊不堪忍受,即便无罪也难免落得个有罪。
    父亲何炳荣乃当朝尚书令,并非全然无法插手其中,不过此事烫手,何瑾弈也想不太清楚,何家究竟该不该置身其里。此番思虑恰与何炳荣不谋而合,贺任渊押入京中次日,何瑾弈便被父亲传唤至书房。
    他无声轻叹,理正衣冠,迎雪行出寝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