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山河怀璧 > 第十四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十四章

    何瑾弈仍在今日入宫一趟,此前特地赶往京中茶楼街市,听了京人口中闲谈。市井中人闲来无趣,果不其然将太子入山一事挂在嘴上,不过字句之间确乎无甚于平怀瑱不利之词。
    何瑾弈安心离去。
    小太监蒋常远远地瞧见何瑾弈来了,不急入内请示,俯首问了声安。
    室内宁谧,平怀瑱正于桌后临摹名帖,头不曾抬,听着动静只当是哪个宫婢,交代道:“沏一壶新茶来。”
    何瑾弈脚步一顿,但觉有趣,到桌旁拿了茶壶行出。
    恰逢此时灰喜鹊叫了两声,平怀瑱抬头瞧见何瑾弈离去背影,叫也叫不及,哭笑不是地等了片刻,等着他把热茶捧回来。
    平怀瑱搁笔行出,拉他在桌旁坐下,亲自斟茶给他算是使唤了他的赔礼,无奈道:“你不知开口说句话么,我叫你去沏茶,你还真就去了?”
    “你让我去,我还有不去的?”何瑾弈话里分不出几许认真,“刀山火海,我也去。”
    过去他说这样的话时,不论玩笑与否,总爱称臣,如今舍了这般自称,竟令平怀瑱听出几许别样滋味。
    平怀瑱比他敏锐,心中暗喜狂生。
    何瑾弈话落之后却些微地难为情起来,执茶杯在唇边浅饮,视线只落到灰喜鹊身上去,说起旁的话来:“我来时路过集市,听了一些民间言论,倒无甚不喜之言,想来是好事。”
    平怀瑱闻言没有直接反驳,委婉提点道:“我若说这风声并非为舅舅所传,瑾弈又作何感想?”
    何瑾弈愕然。
    “什么?”
    平怀瑱解释:“风声不知自何起,你我尚在梦里,京中便已人尽皆知了。”
    何瑾弈心里有了答案,愈发不解。此事风评尽是好的,若说是六皇子身旁之人有意为之,断然不合常理。那一个个的只恨不得平怀瑱一朝落马,永不得翻身,又岂会替他收拢民心?
    “说不通。”何瑾弈想不明白,恍惚有何念头能牵引他寻得真相,但又如何也抓不住来,不禁思绪如麻。
    “自是说不通的,”平怀瑱颔首,“但若是笑里藏刀,陷阱深埋,是否可说得通了?”
    “那陷阱为何?”
    平怀瑱失笑:“若能先知便好了。”
    何瑾弈露出忧心忡忡之色,平怀瑱于心不忍,覆住他手掌宽慰:“罢了,今夜你好生歇息,明夜你我再进山一趟。”
    何瑾弈强压不安颔首,故作轻松地露出些笑来。
    隔了一日,两人果又入山。
    不知云鹤二老是否记着此前承诺,仿佛燃灯相待,比上回歇得晚些。平怀瑱心下感激,竹屋内的点点烛火在听着屋外人声时熄灭,然未灭去他满腔热情,心知二老态度已有所松动,愈发虔心地等着。
    候至天明,竹门再开,屋内老人远远道了两字:“回去。”
    眼见着竹门又闭,平怀瑱上前三步更近篱墙,拜了三拜:“前辈今日不见,晚生仍会再来。”
    “不见。”竹屋内传来应声。
    从始至终不过四字而已,却哪是赶他离开。平怀瑱不得寸进尺,就此拜离,允诺一日后再来。
    “下回许是能请出来了。”
    下山途中,何瑾弈与他笑言,熬过一回,这第二回显得精神许多。平怀瑱唇角带着些愉悦弧度,亦觉隔日再来时,兴许能请得二老现身,与他对面交谈。
    至此似乎并无阻碍坎坷。
    京人兴致勃勃,太子入山求贤一事尽管与己无关,但足以充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舆论之声一波更比一波沸腾,平怀瑱唯独想不明白,那双眼睛究竟盯在何处,能将竹屋内那一点星火何时燃起、何时熄灭都看得清清楚楚。
    随行侍卫皆为心腹,倒不需怀疑,但茫茫寒山,总该不会有谁隐匿暗处,同他一般熬了整夜?
    如此真可见人心可怖。
    久不进宫的承远王世子平溪崖来了,哪儿也不去,就蹭在旭安殿里玩儿,把太子寝宫里的稀奇玩意儿挨个儿摆弄。
    平怀瑱为他叫来好几份糕点,哄他填填肚子,奇怪问道:“平素难见你一回,今日怎的想起进宫来了?”
    平溪崖嘴里包着块酥糖嚼得脆响,自也感到欣喜,回道:“是呢,母妃鲜少许我来宫里,今日也不知怎了,叫我来陪着太子哥哥。”
    平怀瑱心生疑窦。
    “母妃还令我给太子哥哥说个话。”平溪崖话到此处抬头望着他,似在回忆承远王妃所述,扭头瞧瞧四下无人,贴到他耳边去低声讲话,话里童真,倒不知字字皆有千斤之重,“请太子哥哥今夜就上山,切不可待到明夜。”
    平怀瑱脑里警钟大作,面色倏然沉下,从桌旁站起身来。
    平溪崖惊了一跳,手中酥糖滑落桌上,被灰喜鹊啄了两口,还未回过神来便被面色难看的平怀瑱吩咐送出宫去,茫茫然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
    申时末,天色尚明,宫里一众侍卫策马出城,直入闲山。急切马蹄踏乱市井街巷,惊着正欲收摊返家的平民百姓。
    方且回府不久的何瑾弈未将衣裳换下便听着了风声,凝眉思索片刻,顿时心乱如麻,自马棚中牵马而出,扬鞭追去。
    平怀瑱眉心直跳,暂无余力去想承远王妃为何会传话与他,即便此事真有蹊跷,又如何能与这温婉妇人扯上牵连。眼下他但觉不祥,只怕别说明夜,便是今夜入山都已为时晚矣……
    骏马马鼻中直喘粗气,这一路疾行,至半山坡不得不止步不前,前方山路陡峭,马匹难行。平怀瑱跳下马背,一刻不敢耽误,怎知仍旧晚了一遭,行了数步便见山腰处燃起滚滚浓烟。
    黑灰的烟雾翻卷着弥漫四野,平怀瑱脸色煞白。
    “救人!”
    侍卫万不敢怠慢,身后平怀瑱却半步再走不动身了,自知这一声命令已是自欺欺人。烈火之下安得有命幸存?甚至怕是引火之前,二位高士便已惨遭毒手。
    山腰竹屋近山泉,然而火势猛烈,颇费了一番功夫才将火熄灭。残竹断墙,凄惨模样已与昨日清雅之貌再不相似。
    迟来的何瑾弈踉跄上前,往那屋里只看了一眼便挪不动脚,胃里翻滚,片刻后终忍不住回身作呕,直呕得双眼猩红,泪水滚滚而下。
    终究还是着了道。
    平怀瑱浑身发寒,如坠冰窟。
    当朝太子礼贤下士,躬身求贤,夜守寒山;云鹤二老不识好歹,激怒太子,惹火烧身。
    是他,都是他平怀瑱!
    还道他谦卑礼敬,却原来如此残忍暴戾,不可一世——如此风评,就是他这回吞下去的恶果。
    害他之人的目的却远不止于此,他们要的不仅是他臭名昭著,失宠于宏宣帝,更要他自云端跌入尘泥,永不得翻身。
    他们迟早要了他的命。
    “太子,”侍卫长从那两具面目全非的尸体旁站起身来,回身报道,“颈上有刀痕,当是杀人在前,放火在后。”
    平怀瑱闭上双眼,好半晌终能说出话来:“仔细安葬……”
    “是。”
    好一个杀人在前,放火在后。
    放火之人所愿,便是教这京城都能看见自北郊而起的浓烟。太子前脚出城,后脚闲山便起火,何其巧合。只可惜了承远王妃一番好意,仍没能替他拦住藏在暗处的魔煞。
    不曾杀人,二老却是因他而死,平怀瑱朝着竹屋单膝跪下,拜了一拜。
    何瑾弈随他拜礼,心中悔恨交加,恨自己分明一早察觉事有蹊跷,竟都没能想得更加仔细,好早些猜透恶人意图。如今两条人命受此牵连,无辜身死,再没了闲云野鹤的自在安宁。
    他跟在平怀瑱身边近十年,尚是第一次直面皇权争夺之下的血腥。他知道,风云诡谲,从前浮于表面的安稳是再没有了……
    同前两回一样,闲山起火之事亦在当日之内传遍京城,未入夜前,连幼童都唱起了童谣,暗讽当今太子残酷不仁。
    宏宣帝勃然大怒,即便不信平怀瑱会做出此等恶行,也怪他四面树敌,不知安分,才给人可趁之机。平怀瑱身世本就不凡,尽管认在皇后膝下,仍难免遭人不服。宏宣帝身为皇帝可将他自幼立为太子,但如何替他服众、笼络民心?
    帝王之才,岂可如此软弱无力。
    平怀瑱跪在殿前请罪,被罚了禁足三月,抄先祖《帝训》百卷。
    民间不服,暗里传着“天子犯法岂可不与百姓同罪”,传得宏宣帝不胜其烦,下旨彻查闲山失火真相。而所谓彻查,不过是示意太子清白,然云鹤二老尸身已葬,山腰竹屋也烧得面目全非,根本无从查起,终是不了了之。
    此事如此落尾,平怀瑱禁足旭安殿中半步不出,何瑾弈一旬只可见他一次,终日待在府上忧思忡忡,只怕平怀瑱独在宫里,如今处境愈发被动,更易遭人暗算。
    平怀瑱于宫中沉心抄录《帝训》,脑里思路万千,慢慢地,于一旁的废纸上书下四字——承远王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