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宝莲同人逍遥游 > 变

底色 字色 字号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枫冷青山,暮烟重云透晚照,俞东林看着山洞外铺满一地的枯枝败叶,他的脸上,身上,还有左腿都带着伤口,左腿的那处最重,使得他现在连走路都很困难,只能背靠着潮湿的洞壁而坐,暗暗叹了口气。
    夜晚一到,又不能生火,就算平安无事的度过,那沁人骨髓的秋寒也不是俞西河能受得了的。
    外面隐约传来官兵搜山的呼喝之声,俞东林下意识的将还在晕迷的弟弟抱得离自己更近一些,清晨刚下过一场雨,俞西河身下的那点儿干草已经是最好的了,但并不能抵御夜寒。
    七八个黑衣汉子都缩在山洞最里面,也是个个带伤形容狼狈。
    半个月前他们还在平安镇里嚣张得意,十里八乡的横行无忌,虽然有那么三四次来了官府中人,最后一次领头的据说还是个五品将军,带着五百精兵,但还不是丢盔弃甲逃了。他们本是出了名的凶悍角色,那些积弱胆小的衙门捕快或者长期不上战场没见过血的老弱残兵哪里是对手,却不想自己窝里出了个吃里扒外的混球,叫吴二顺,跟被二公子削断了胳膊的老李是同乡,担心受怕,眼见着俞西河越来越乖张难哄,隔三岔五的就寻由子闹得大家人人自危,这吴二顺就动了别的心思,借口上县城里市集采买,摸出平安镇,投了衙门。
    这不正巧,蜀中倪太守派来清剿平安镇的官兵遇个正着。
    吴二顺嘴里说得响,可心里实在没底,根本就不敢直接将官兵带到平安镇围杀俞东林,那不找死嘛,他又不是活腻味。于是就临时充狗头军师出了个歪主意,将俞西河骗出镇来擒下,再去要挟俞东林交出那件神兵,自断双臂,这可不就没有危险了。
    他越想越是对谱,俞东林从来不问俞西河平常去哪里,整天就沉迷习武。其实就是问了,俞西河也不理会的,能让俞西河改变主意的人这世上根本就没有。
    而官兵那边领军的何将军虽然带着一千多号人,却因为听说之前的陈建青将军之死与五百精兵大败的事,根本就不敢小看俞东林,于是吴二顺就当夜摸回去,第三天好容易找了个胡闹的由子将俞西河骗到了平安镇外的山岭里。
    顿时埋伏的官兵一拥而上,俞西河本来就只带了三五个人出来,对着这一千多人,顿时连个报信都不可能逃回去,全被官兵捉杀了,这吴二顺一想直接去威胁俞东林还是不可靠,吃了阴谋诡计的好处,哪里能不用,于是伪装成血战后逃出来的回到平安镇报信,张皇失措的禀告俞东林,说二公子被官兵抓去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俞东林带着手下所有人刚一进山,还没入埋伏,俞东林就察觉到不对,不过后退也迟了,官兵全部带着弩弓,没头没脑的射过去,这种情形之下,满心以为自个没事的吴二顺第一个被箭扎成了刺猬。
    于是一夜拼杀,俞东林手下死了将近一半,只是官兵也死伤大半,就连俞西河都被俞东林救了回去,可惜那神兵之下,几乎无人能挡,若非官兵人多势众,又因保护俞西河的话,只怕谁胜谁负,未必可知。
    即使这样,黎明的时候,还是让俞东林等人突出重围,躲入了群山峻岭之中。
    谁想祸不单行,那些人里,未必没有跟吴二顺一样逆反心思的人,只是慢吴二顺一拍,或是本来也在犹豫要不要背弃,眼见得官兵势大,虽一是受挫,但立刻又派遣来了更多的官兵,加紧搜山,顿时就有人心思活络了,三两个暗地里商量后,偷偷在饮水里下了毒,准备得手后拿俞东林兄弟的首级投靠官兵换个荣华富贵。退一万步讲,就算没有金钱,伪装山民指引官兵来看满地尸体,只是也能让官府结案,自己保个性命。要知道官府抓的可是俞家兄弟,他们这种小喽啰谁去管死活,大不了以后离平安镇远远的,还怕被认出来不成。
    水源,食物,自然是俞家兄弟先用,准确的说,是俞西河先吃,那毒味不重,加上是竹筒盛上来的山野溪流,倒也很难发现,于是俞西河毒发倒地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没喝到水,于是见俞东林也口中溢出黑血,顿时乱成一团,那些心思叵测的,就算不是之前下毒的,都按捺不住抡上砍刀冲过来。
    不过正如那些下毒的临时起意没掌握不好时机,这些动手的还是脑子发热了,俞东林离神仙差得远,但是在三尖两刃刀里领会的那绝对是仙家本领,还是三界数一数二的,即使没法力为本,却也不是凡人所能。
    晕眩不稳之下,俞东林以重伤左腿为代价,杀了那些人,随后又费尽心力为弟弟解毒,这荒山野岭也就只能找到几味山民常来祛毒的药材,完全不顶事,拖了三天,眼见俞西河高烧不退奄奄一息,起先根本没在意自己的俞东林却发现身体内的毒莫名其妙消除了,又不知何因,只能理解为学了仙家本领的缘故,于是划开手腕,将鲜血喂给俞西河,又拖了五天,好容易才从阎王那里才抢得回一条命来,俞西河总算是没有性命之忧了,只是还晕晕沉沉,难以行动。苦了俞东林伤势既重,又失血过多难以复原,愈加不敢出山,每日东躲西藏,三天前总算在山崖中找了个隐蔽无比的洞穴。
    经过中毒内哄,又死了多半,只剩七八个依旧跟着他的那些手下,俞东林虽再也不敢信他们,但是要他平白无故去杀死这些并没有背叛他,而且几年来甚是熟悉的人,却也难以动手。而这几个人倒不是忠心耿耿什么的,只是害怕官兵,知道出去也是死。
    经此一番,俞东林说什么都将晕迷的俞西河带在身边,哪怕是寻觅食物,也背负在肩上,艰难的拖着左腿,一瘸一拐的走。
    官兵不悉深山,纵然日夜搜索,俞东林也未放在心上,加上这洞穴隐蔽,即使土生土长的山民来寻,也是不得。只是暮秋已至,一日寒过一日,丰硕肥美的山果野味也渐渐稀少,待冬雪一落,只怕山里就再也不能藏了,到时候,要怎么办呢?
    ***
    凡间的俞东林还只是忧虑十多天之后的事情,三十三重天之上的敖春已经冷汗直冒,纵然他再不懂,听得鸿钧老祖与陆压道君、赤松子那一番话,就是白痴也晓得情形不妙,听得杨戬都已经无力再战,并说自己不是东华帝君,就算是,只怕眼下也很难说能不能保住性命,脑中翻腾,却怎么也想不出个办法来。
    不觉怨恨起赤松子,想占便宜也好,投机也罢,带着东华帝君来做甚?
    不管敖春再如何惊恐,那边陆压道君已经出手了,即使略一失神,陡见剑尖近咫尺,鸿钧老祖身形霎时无痕无迹的化作虚浮云气,纵然是全力刺出的轩辕剑,也只是透薄而过,陆压道君反应也快,在眼前人影骤失的那一秒就猛然拧身斜掠过去好远尚嫌不够,挥剑就往原来所立处劈去,轩辕剑光华之盛,甚至让敖春都感觉到脸上被刺得一阵异样的发麻感,然后他就看见了一幅极其怪异的画面,没错,是“看见”。
    他居高临下,看见形容不过凡间少年模样的鸿钧道人没有丝毫预兆的突兀自云气中出现,瞥向陆压道君的眼神满是不耐与杀意,赤松子袖中微动,看他脸上神色,似乎很想插手却又因为实力不够,生生忍住,只不住后退,距离他的视线范围是越来越近了,这也是敖春第一次看见自己倒霉依附魂魄的身体,倪君明远比在场所有人看上去都更雍华脱俗,果然是不愧帝君名号的,只是那双睁开的眼睛里血糜一片好不可怖。
    敖春猛地醒过神来,东华帝君的眼睛看不见,那此刻他看见的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他的魂魄已经脱离了,可以离开这危险的地方了?
    敖春还来不及高兴,手一动,就碰触到了熟悉的长长的袖摆,顿时不可置信的伸手一抬,本意是要触碰眼睛的部位,居高临下的“视线”却清楚的看到站在斩仙台废墟上的东华帝君将右手抬起的动作。
    盘古大神,这到底怎么回事?
    敖春傻了,下意识的去望陆压道君,却因为本领太差,实在看不分明战况。但若不是陆压捣鬼,难道还能是杨戬不成?他心念一动,目光转将过去,却是大失所望,杨戬全身是血的躺在那里,垂落的长发合着鲜血盖住了一侧面容,双眼紧闭,似是晕迷不醒,若非有那个明显是阐教之人的法力护持,看上去已经没救了。
    不过敖春是不相信的,昆仑山下,那么多人都说杨戬死了,他还亲眼见的呢,可还不是走了眼,心里正慌乱不知所措的嘀咕着,突然看见了一个女子。
    她穿着繁复华丽的长裙,容颜如画,冷如珠玉,唇色苍白,竟似浑身上下没有分毫生气,连气韵都不似女子柔婉温丽,只沉寂着难以掩去的忧伤,是一种无波无澜的绝望死寂。
    敖春一时震撼,完全不知这女子从何而来,这般风华三界罕有,却好像刚才还在哪里见过。
    是了,这张脸,这感觉,若是东华帝君眼睛无恙,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他眼前轰然一黑,似乎那些黑色雾气全部漂到了中间遮挡了视线,全身也莫名其妙的颤抖起来,先前尖锐的声音猛地从脑海里翻腾出来,敖春根本来不及错愕,意识就模糊了,好像瞬间被抛飞出去的晕眩,再一定神,赫然发现云雾透掌而过。
    “这是我自己的魂魄!”敖春欣喜交加,知道自己得了自由,不再被束缚在东华帝君身躯内,可是一抬眼,顿时吓呆了。
    一双血红的眼睛,出现在那漆黑一片的暗冥里,就像凭空被悬挂在那里,旁的什么都没有,而倪君明因痛苦抱住头的双手已缓缓放下,露出一抹凛冽绝然的杀意,全身就像燃起实质的耀眼火焰,华丽的垂珠帝冠砰然落地,长发激荡而起,双手一展,奇古卓然的如赤铜之色的古琴就悬浮在他面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