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宝莲同人逍遥游 > 忆

底色 字色 字号

    “什么?!”
    广成子气得胡子都在颤抖,指着清化德霄真君大吼道:
    “你居然在抽签里作弊?让寒华下山去了?!”
    “弟子……弟子……”清化德霄真君想辩驳几句,但是看见广成子那气得都走形的脸,还是决定老老实实认错比较妥当,“弟子知罪,请师尊惩罚……”
    “为师平日里怎么叮嘱你的,啊?”广成子怒极愤然的一甩袖子,扬起手来,险些一巴掌就赏给了自己这徒弟,但是手举了半天,还是没舍得打下去,只好悻悻的甩开手狂吼道,“为师五百年前跟你说过什么,啊?!你把它当作耳旁风是不是?!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师父?!”
    “弟子不敢……”
    “不敢?我看你敢得很——”广成子一袖子掀翻了洞府里的石桌,轰然粉碎的声响吓得清化德霄真君一哆嗦,但还是老老实实跪在那里没敢动。
    “广成师兄?这是怎么了?”
    太乙真人驾了云,刚刚落到这九仙山桃源洞前,就听见广成子在那里大发雷霆。虽说刚才玉虚宫大殿的事情有些荒唐,但是气也气过了,为何回了自家洞府之后这位一向涵养不错的昆仑十二仙之首还会这般气急败坏?
    “太乙你来得好,这些个徒弟成天除了惹是生非之外,还有什么能耐?!”
    太乙真人瞄了眼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的清化德霄真君,只好先劝说道:“师兄且息怒,究竟为了何事,这般大动干戈?”
    “这蠢货!居然让寒华下山去了!!!”
    “啊?”太乙真人失声惊道,“师兄,此话当真?”
    “你——”广成子气得更狠了,“此等大事,焉有拿来说笑之理?!”
    太乙真人顾不得其他,冷声厉问清化德霄真君:
    “你怎么这般糊涂?寒华在五百年前成为第四代首座弟子的时候,难道你师父没告诫过你,永远不准寒华出昆仑仙境一步?!”
    “……有……”
    “既然有,你怎么不记得?!”
    “我……”清化德霄真君忍不住反问,“弟子当初便问师尊这是为何,师尊又不肯说,这几百年凡是弟子提起这件事,师尊一概叱呵弟子不得追问。此次弟子虽说是气恼那猴子无礼冲撞,但不用法宝却又不是那猴子对手,气恼归来才想起寒华,动了让他下山之念,可这也是寒华自己之意——师尊!!寒华心里所想的,你们不知,我是他的师父,我岂会不明了?他是第四代的首座弟子,平日中得赞扬之多连带我也受益,有这样值得骄傲的徒弟,我为他着想又有何不对?师尊有难言之隐,为何不说出来?为何要寒华永生永世,不得出昆仑仙境一步?”
    “你——”
    太乙真人一把拉住气得要动手教训徒弟的广成子,沉声问:
    “清化,那你倒是说说,寒华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这……”刚刚还理直气壮,死不松口的清化德霄真君难堪的垂眼,小声道,“太乙师叔,这都是弟子等人私下所想,与众位师叔没有关系……”
    偷瞄一眼气得脸色铁青的广成子,清化德霄真君还是决定老老实实说了,顺便也吐吐几千年纠结在心里的苦水:
    “自本教第三代弟子开始,就有了首座弟子之争。尤其是封神之前,师父和各位师叔门下弟子众多,几乎有八百多人。弟子等人,恰恰都是争强好胜的性子,几乎是十年一换的首座弟子之位。谁心里也不服谁。直到三千多年前——”清化德霄真君说着忍不住苦笑一下,神色黯然,“玉鼎师叔收了弟子,起初谁也没有在意,杨戬师弟也从不参与十年一次的首座弟子之争。谁也没有想到那一天——”
    清化德霄真君的话让广成子和太乙真人都皱眉,清晰的回忆起三千年前的那一天。
    昆仑山被耀眼的光华所笼罩,剧烈的震颤永无休止的和漫天烟云一样遮天蔽日,灵兽们惊惶失措的哀号着,齐聚玉虚宫的阐教弟子茫然而惊慌,连昆仑十二仙也揪然色变,只有元始天尊皱了眉,一遍遍念颂法咒,护佑着整座昆仑山。
    昏天暗地了整整三天三夜,终于停息。
    太乙真人到现在都能清晰的记起两个人影,慢慢的走进玉虚宫。因为他吃惊的是那个一向冷漠而没有过多感情的玉鼎师兄在微笑。鲜血从他的肩膀上,手臂上不断的往下流,染红了玉虚宫的台阶,他依然在微笑,握住斩仙剑的手苍白有力,他用冷厉的眼神制止想来搀扶他的人。径自走到元始天尊面前,用冷淡平静的声音说:
    “师尊在上,弟子玉鼎,所收之徒已经出师。”
    “你——”元始天尊气得眼都红了,咆哮道,“你想毁了我昆仑山是不是?”
    “弟子不敢!”依旧是冷淡的说着话,以眼神示意他身后的杨戬过来,“此次比试,师尊全部看见了,想来师尊再也没有理由阻止已经出师的阐教弟子离开昆仑吧。”
    “你——好,好!!我不管,从此之后只要是你们师徒的事我再也不管!!”元始天尊气极拂袖而去,众弟子噤若寒蝉,只有太乙真人清楚的看见,一滴浑浊的泪水迅速从元始天尊眼角滴落到冰冷的地上。
    杨戬没有说话,也没有看元始天尊还有惊疑不定的众人一眼,同样是一身狼狈头发散乱的他身上却没有一道伤口。他只是看着玉鼎真人,看着那鲜红色的血一滴滴的落到冰冷的地上。
    “杨戬!”玉鼎真人看着元始天尊愤然离开后,这才转身,平静的喊道。
    杨戬抬起头,那一向深邃幽远的漆黑瞳孔,不存在任何情绪的眼睛里隐约有水光划现。但是他很快闭上了眼,再睁开时已经平静如初,慢慢跪下,恭声道:
    “弟子杨戬,多谢师父多年教诲!”
    然后他站了起来,没有回头,也没有看任何人一眼,就这样走出了玉虚宫,离开了昆仑山。
    就在那一年,桃山被劈开了。
    就在那一年,玉帝派出了十只金乌,晒化了刚出桃山的瑶姬仙子。
    一抹飞灰,散于风中,就这样彻底绝望了誓言与梦想,断绝了所有可能的希望。
    就在那一年,从不下昆仑山一步的玉鼎真人离开昆仑山,涉足凡尘,一去就是数年没有消息。太乙真人至今都记得当玉鼎真人带着杨戬回来的时候,他都无法相信那个眼神空洞得只剩下死灰之色,满身狼狈不堪直若那些快饿死的凡人那样的人是杨戬,是那个永远和他师父一样冷漠淡然,出尘于世的杨戬。
    而后几十年,师徒二人都没有出玉泉山一步。
    一直到封神大战……
    “……自那天后,三代弟子再也不可能去争什么首座弟子了,只因弟子等人之中没有一人可以赢得了自己的师父,而且是不用法宝的赢。杨戬,他从未与我们争过,但是却得到我们永远不可得的东西……”清化德霄真君苦笑一下,“师兄弟都没有嫉恨他,也许是因为差距太大。当旁人赢了我一分时,我不服,大家都不服,当我赢了别人一分时,他不服,大家也都不服,因为这一分很快就会改变很容易就能改变。与杨戬的差距,却不是弟子等此生能改变得了的,弟子曾经以为这样的人只有杨戬,不可能再有第二个,没想到真的有,而且是弟子自己的徒弟!”
    “寒华是弟子最小的徒弟,没有人能想到他会有今天,弟子很早以前就教不了他了。也许对他来说,我这个师父很没用。”清化德霄真君有点发呆,又有点茫然,“有的时候弟子很痛恨自己,也许寒华一生中最大的不幸是他的师父并不是像玉鼎师叔那样,绝然凛冽,无所不能。弟子真的很没用……寒华一直都有无数师长关心他,教导他,我这个师父是可有可无的……”
    “清化!”广成子有些不忍道,“我们……代你教寒华,是因为他是阐教少有的天赋出众之人,我们……其实我们看重他,只是因为他,让我们想起杨戬。”
    “弟子知道。”清化德霄真君笑道,“寒华也知道,自他做了第四代首座弟子以来,更是知道了。他将与弟子同辈的师兄弟都战了个遍也没有找到敌手,他对杨戬的好奇心一日重于一日。却偏偏弟子等人没有一个与杨戬交过手,只知道他很厉害,却又不知道他如何厉害,怎么想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清化……”
    “他总是想去看看,那位得到所有师长称赞的清源妙道真君究竟是怎样厉害?”清化德霄真君笑得更苦,更艰涩,“他来问过我很多次,可弟子本事浅薄,即使拼了命去想也不知道寒华是不是能与杨戬师弟一决高下,是不是有胜的希望。此次若非事发突然让他有了下昆仑的机会,总有一天他会像弟子担心的那样直接找上玉泉山去求玉鼎师叔与他一战了!可是师祖却对我们说,杨戬死了……”
    猛抬头,高声道:“他想下山,他一定要去看看是谁杀了杨戬!这争强好胜的心思他忍了几百年了,既然有这个机会弟子自然要帮他……”
    “你……”广成子颓然坐倒,疲惫道,“你就不想想,为什么我要那般谨慎告诫你?”
    垂头,不语。
    “错已铸成,多说何意?下去吧!为师有事与你太乙师叔说。”
    太乙真人看着清化德霄真君离去的背影,忍不住说;“这事说来也是我的不是,总是在称赞寒华时提起杨戬的名字。”
    “算了我这个做师祖的还不是一样,总是说‘寒华,做得好,不过不可骄傲,你杨戬师叔比你厉害多了’,这般说得多了怎么能怪寒华……”
    “师兄且不说这个,寒华已下了山去,你说‘他’是不是已经……”
    “这才是最惹人心烦的!”广成子极度不耐的踱了几步,这才回头道,“杨戬死得莫名其妙,想来‘他’应该对这件事情更感兴趣,只怕这会‘他’是在玉鼎那里,寒华应该没什么危险。”
    “师兄我这就亲自下山去追寒华回来!”
    “这——怎好让师弟去,理应是我……”
    “师兄,如今昆仑山中还需师兄主持大局,我这番本是要去找哪吒问个清楚的,杨戬死得太离奇了,而更奇怪的是玉鼎师弟到现在还没有露面,这当中一定有什么问题。”
    “也罢,你这就下山吧,赶紧先把寒华带回来。”
    “是!”太乙真人正准备驾云离开,忽然又想起一事,“师兄,师尊他为何不拦着寒华下山,别和我说他真在闭关!”
    广成子苦笑:“你既已猜出来,又何必问?”
    “你——你真的到现在还没有和师尊说‘他’的事?!”
    “有什么好说的,徒惹他老人家伤心一场!再说,师尊他还不一定信呢!!”
    太乙真人哑然,默然驾云离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