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娇不可攀 > 梦想成真

底色 字色 字号

梦想成真

    第四十八章
    林氏抱着儿子, 便是嚎啕大哭, 小萝卜丁懂事极了, 小手一直替她擦眼泪。瞧着怀里的宝贝儿, 林氏恨不得搂在怀中, 一辈子都不松手才好呢。
    这会孩子回了母亲的怀抱, 纪宝璟也是轻轻松了一口气, 她抬起头,却是瞧见对面的温凌钧的眼睛,正在看着自己。
    他本就生得俊秀, 身如清竹,一双瞳子温润柔和,只是此时却落在了她的身上。
    纪宝璟的眼睛扫过来时, 温凌钧心头一惊, 只是这一次他却没躲闪,而是迎着她的目光, 温和一笑。
    “这孩子定是被吓坏了, 险些连母亲都不认识了, ”忠庆伯夫人抚着胸口, 后怕地说道。
    这才被拐去几日, 就险些认不得家里人了。若是这次没被纪家搭救,只怕至此他们骨肉真的要分隔千里了。一想到这里, 黄氏的眼泪又止不住了。
    只是没一会,黄氏这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上门来接孩子, 竟是连份礼物都没带。
    老太太瞧着他们一家子团聚,也是替她高兴,立即道:“不过是件小事,孟夫人不必放在心上。”
    “这哪里是什么小事,您救了我家元宝,这对我们忠庆伯府来说,是天大的恩德,”黄氏拉着她的手,十分诚心地说。
    而且她话里说的是忠庆伯府,而不是她自个。倒是老太太立即笑着指着旁边的两个女孩道:“说来这次救元宝,可不管我的事情,都是我这两个孙女的事情。”
    黄氏自是想知道,这事情的来龙去脉。纪清晨自然不好意思给自己表功,而纪宝璟一直觉得人是妹妹救的,她顶多就是哄了哄元宝,不能担了这救人的名声。
    倒是葡萄是瞧了全过程的,于是便将经过说了一边,待听到元宝被人摔过来时,黄氏和林氏两人脸上都出现惊惧之色,林氏更是紧紧地搂着怀中的孩子。
    等葡萄说完,黄氏有点后怕地说:“真是多亏那位小少爷了,若不是他的随从,只怕我家这元宝……”
    黄氏有些说不下去了,这眼泪险些又要落下来。
    老太太点头道:“说来若是没那位公子,只怕还真叫那拐子跑了。”
    这边黄氏用帕子擦了擦眼睛,立即问道:“不知那位公子可留下姓名,我也好备些礼物,登门道谢。”
    纪清晨想起谢忱那张略有些骄傲地脸,便道:“他说他叫谢忱。”
    谢氏?听到这个姓氏,黄氏立即在心底盘算了起来,毕竟听丫鬟所讲,这位公子身边带着着实厉害的随从,那定是京城中大户之家的公子吧。
    “应该是谢阁老家中的孙子,我那二儿子倒是与那位小公子聊了几句,所以知道他是谢家的子弟,从江南回来,”老太太倒是没隐瞒。
    黄氏一听,还真是谢阁老家,这心底也说不上什么滋味,只觉得真是祖宗保佑,叫她的元宝出门遇到这么些贵人。
    等她们离开的时候,黄氏便道,明日再登门正式拜访,今个来的实在是匆忙。
    **
    温凌钧把舅母和表嫂送回忠庆伯府后,这才回了家中。此时他母亲孟氏正在房中等着,听说他回来了,竟是亲自到门口迎着,一见他张口便问:“可是元宝?”
    “是元宝,我们一进门就瞧见他正与纪家姑娘在玩呢,”温凌钧扶着孟氏,立即安慰道。
    孟氏双手合十,口中念叨:“多谢祖宗保佑,多谢祖宗保佑。”
    温凌钧见外面天色已有些晚了,便扶着孟氏进去,说道:“娘,你放心吧,元宝如今已被舅母她们接回去了,身上什么都好,就是受了点儿惊吓。”
    孟祁元是忠庆伯府的嫡长孙,那就是一家子的命根子。孟氏是他的姑祖母,自个的儿子还没成亲,所以对于这个宝贝侄孙,也是疼爱不已,隔三差五就要叫人送些东西给他。每次看见他,也是怎么疼都疼不够。
    结果却出了这样的事情,知道消息的时候,她也险些当场昏厥过去。
    晋阳侯还特地请了太医回来,结果却被她哭地,亲自又去京兆尹跑了一趟。如今孩子能找回,那真是要谢谢祖宗保佑了。
    孟氏又细细地问,温凌钧便把在纪家听回来的那些,都说给她听。待听到元宝险些被那拐子摔着,孟氏也是一拍桌子,怒道:“这杀千刀的拐子,这次定是不能叫他跑了。”
    “娘你只管放心吧,那拐子如今被关在镇上的衙门,肯定是跑不掉的,”温凌钧宽慰她。
    只是这样她还是觉得不解恨,说道:“这拐子定不是一个人,他肯定还有什么同党。竟然连伯府的孩子都能拐卖,我看这些人也太无法无天了。回头等你爹回来了,叫他去一趟大理寺,这件事如何都不能就这么算了。”
    结果她刚说完,晋阳侯温重州就进来了。
    他在门外就听到黄氏气愤地声音,立即问道:“不是说元宝找回来,还有谁又惹你不高兴了?”
    孟氏见他来,立即便把先前话的又说了一遍,还尤嫌不够似得,念叨道:“大理寺和京兆尹竟是一个都不管用,连个孩子都找不回来。这次若不是有纪家人出手相救,元宝还指不定被卖到什么腌臜地方去呢。这件事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温重州倒是没责备她说的话,反而点头道:“你说的也是,堂堂天子脚下,拐子这般猖獗,是该打击一番了。”
    倒是温凌钧坐在一旁,一直没说话。
    待传了晚膳之后,温凌钧便留在孟氏房中,与父母一同用膳。席上,温重州又问了他近日读书的情况。
    孟氏立即道:“孩子正吃着饭呢,你让他好好吃。这一天天的,瞧把我儿累地。”
    温重州瞧着她这一副慈母模样,立即摇头,说道:“慈母多败儿。”
    谁知孟氏不仅不生气,反而略有些得意地说:“不说旁的,这整个京城里,像咱们家凌钧这般的后生,十个手指都数得着的。”
    温凌钧有些无奈,只顾低头吃饭,倒是温重州被自个夫人这么说,却没反驳。温凌钧身为勋贵子弟,却能潜心读书,他当年在会试取得那般好的名次,就连皇上都夸赞了他一句,治家有方,还说勋贵子弟当以凌钧这样为表率。
    这两年来,想与晋阳侯府结亲的人,简直是踏破了家中的门槛。只是温凌钧跟着三通先生读书,并不愿早早成亲。而温重州想着儿子年纪也不是很大,倒不如叫他先安心读书。毕竟这会试和春闱还不一样,到时候天下学子都会齐聚京城,春闱那可真是千军万马要闯这独木桥。
    温重州是个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的。所以晋阳侯府如今在京城也属于不上不下的地位,也就是出了温凌钧,着实叫他们父母脸面上有光。这些年来,他也是看着不少勋爵人家,有些被降爵世袭,有的感觉被撸了爵位,可见皇上心底是不想养着这么多勋贵的。
    待用过晚膳之后,温凌钧一直没离开呢。
    孟氏瞧出他有心事,便问道:“凌钧,你可是有什么话,想与娘说?”
    “倒也没什么,只是……”温凌钧想了,还是没开口。
    其实之前他便想与母亲说的,可是他怕自己乍然说了,母亲会误会宝璟是不守规矩的女子,所以思前想后,便等着纪家上京的。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机缘。
    见他支支吾吾的,孟氏登时便笑了,说道:“你与娘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温凌钧瞧着孟氏鼓励的眼神,便心一横道:“娘,儿子想与你说一事,你可千万不要责怪儿子。”
    孟氏瞧着他这模样,登时便笑道:“傻孩子,你瞧着娘何时责怪过你了。”
    温凌钧自小到大都循规蹈矩,所以孟氏根本就没为她操心过。当年孟氏生了他之后,伤了身子,所以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原本还担心他一个人势单力薄呢,可是他又聪慧又乖巧,打小就不叫她和侯爷操一点儿心。
    所以侯爷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就为他请封世子。
    “儿子对一位姑娘心有所属了,”温凌钧到底还是开口了,这番话他一直憋在心中,之前因为瞻前顾后,一直没敢说,可是等开了个头,反倒能顺畅地说下去了。
    倒是孟氏却听地有些呆住了,她怎么都没想到,儿子竟是会说这个。
    虽说侯爷一直说他年纪还小,不着急早早成亲,可是在孟氏如何能不及,毕竟儿子都已经十九岁了。她娘家侄子这个年纪,都有元宝这个嫡长子了。她瞧着人家的孙子那般可爱,心里头也羡慕地厉害。
    只是想着侯爷说的也有道理,这才按捺住的。
    要不然京城这么多人家瞧中了自家儿子,孟氏早就挑花了眼睛。而且她看着温凌钧对身边那些表姐表妹啊,都是客客气气的,她以为儿子也是没开窍呢。
    所以她是万万没想到,他今日会与自个说这些。
    温凌钧说完之后,孟氏瞧着他半晌都没说话。温凌钧心中自然也是忐忑万分,只是他已经打定主意了,若是娘亲不同意,他便是求也要叫娘亲同意。
    “你在真定见过这个纪姑娘?”好在孟氏也没生气,只是反问。
    温凌钧见孟氏这般淡然,心中大喜,连眉眼上都染上说不出的高兴劲,点头道:“定国公府在真定的宅子遇了强盗。纪家的宅子正巧就在旁边,纪家怕世泽再遇危险,便叫他入府暂住。”
    这件事孟氏也是知道的,说来她虽不了解纪家,可是单单这两件事做的,便叫自个对这家子心生好感。
    况且纪家也是耕读世家,老太爷当年是太子太傅,深得皇上敬重。
    孟氏再看温凌钧一提到那位纪姑娘,便眉开眼笑的模样,心中又是好笑又觉得有些无奈。原以为他是对男女之事不上心,没想到竟是没遇到那合适的人。
    这会遇上了自个心仪的姑娘啊,竟是比谁都要开怀。
    “娘,你不是一直想叫儿子娶亲的,”温凌钧拉着孟氏的手,柔声说道。
    他的脸上挂着讨好地笑容,也有点儿小心翼翼地意思。毕竟这婚姻大事,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今日这般已是越矩了。只是一想到纪宝璟已经来京城了,他真是一刻都不想等了,恨不得明日就把她娶回来才好呢。
    倒是孟氏淡淡睨了他一眼,问道:“你只说你如何喜欢人家姑娘,那人家纪姑娘呢?”
    “纪姑娘乃是大家闺秀,安分守己,每次碰见儿子都是即刻回避的,”温凌钧还以为孟氏不相信纪宝璟的人品,立即说道。
    孟氏瞧着他这着急燎火解释的模样,扑哧就笑了出来,伸手在他额头上便点了下,说道:“这会还没如何呢,便向着人家说话了。”
    其实孟氏也知道,这男女之事本就没有理由的,自个儿子不过才见了人家几面,便瞧中了。想当初她与侯爷,虽说也是媒妁之言,可在京城的宴会上也是见过几次,也是相互看对了眼的。
    孟氏也不是苛责的人,只是她听说这纪姑娘的生母早逝了,丧妇长女,到底是不好啊。
    不过她也没一口回绝温凌钧,只说道:“这婚姻大事,总是要相看的。娘如今还没见过那位纪姑娘的面,自然不好立即与你说。”
    “娘,舅母见过她啊,您若是不相信儿子,只管问舅母就是啊,”温凌钧立即说。
    孟氏哼了一声,说道:“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这点小心事啊。”
    元宝是人家救得,就算她去问了,她大嫂还不是可劲地夸赞。
    **
    忠庆伯府的人真是一大清早就来了,这次不仅是女眷,就连忠庆伯爷和世子孟择也来了。这次忠庆伯府更是带了足足两车的谢礼过来。
    就是韩氏瞧见了,都不禁咂舌。
    老太太立即摇头道:“你这般可真是太客气了。”
    “不客气,不客气,这些啊,都是应该的,昨个我们来得匆忙,都没给孩子们见礼呢,”黄氏笑道。
    这次她给纪府的女孩的见面礼都不小,就连大房的三个姑娘,都一人得了一对儿金手镯。
    而纪清晨则是得了一个金项圈,十分精致地好看。此时被林氏抱在怀中的孟祁元,也就是小萝卜丁,这会看见她,就冲着她伸手。
    纪清晨可开心坏了,没想到这小萝卜丁回家,倒是和她亲热起来。
    结果她走过去时,小萝卜丁却又缩回了她娘的怀抱里。居然敢戏弄她……
    可是此时厅堂里的人只大笑起来,纪清晨哼了一下。
    “姐姐,”她刚要转身,结果衣裳又被一只小手抓住。
    纪清晨撅嘴,“我生气了。”
    老太太登时指着她,有些无奈道:“你瞧瞧这孩子,都是姐姐了,还这般孩子气。”
    “元宝,不许和姐姐淘气,”林氏温柔地对儿子说道,这小家伙啊,昨个回家之后,闹腾了好一阵子。亏得林氏哄了好久,倒是他爹回来之后,抱着他,小家伙反而不闹腾了。
    元宝挣扎着要下来,林氏只得将他放下来,叫他与纪清晨一块去玩。谁知他一下地,拉着纪清晨便往纪宝璟那边跑,站定后,抬着头就说:“糕糕。”
    纪宝璟立即抿嘴笑了起来,小家伙倒是知道她是专门喂他吃东西的人。于是纪宝璟一福身,便把两人带下去吃东西了。
    老太太留了忠庆伯府一家子用了午膳之后,她们才告辞离开。
    **
    而晋阳侯夫人知道今个大哥一家去了纪府,便按捺住了心里的好奇,等到了第二天才去了忠庆伯府。
    一见到元宝这小家伙,也是抱在怀里疼个不够。瞧着小家伙遭了这般大难,依旧还是白白胖胖的,这心里才算彻底放心下来。
    “这以后啊,可得好生看着孩子,如今这拐子可实在是猖獗地很,”孟氏提醒道。
    黄氏点头,说道:“可不就是,这次就连伯爷都说要上折子,请皇上着大理寺好生照办这拐子的事情。要说在庙里偷孩子,就他一个人,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啊。”
    “可不就是,”孟氏点头,只是她心里想着别的事情,便拐着弯儿问道:“你们昨日去了纪家,这纪府如何?”
    “人家救了元宝,咱们过去谢谢总是应该的,我们带了礼物过去,老太太是坚决不要,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黄氏是爽直的性子,所以一直与孟氏这个小姑子相处地不错,有什么话也与她直说。
    “我听说这次救元宝,是纪家的姑娘?”孟氏又问。
    黄氏笑道:“是纪家的大姑娘和七姑娘,别看都是女孩,那可真是聪慧又机警,一眼就瞧出来那拐子的不对劲了。”
    孟氏听着黄氏这满嘴的赞赏,便又问道:“纪家大姑娘如何?”
    “大姑娘啊,模样长得是没得挑,高鼻细眉,尤其是那一双眼睛,性子也好,这几日元宝啊,都是她照顾的。这小东西回来之后,好闹着要找人家呢,”黄氏笑着点了下坐在罗汉床上玩耍的小家伙。
    只是等她说完,便回过劲来了,小姑问这话,不是为了元宝吧。
    孟氏瞧着她的眼神,干脆也不瞒着了,便将温凌钧说的话,告诉她。待说完后,叹道:“凌钧这孩子,你也是知道的。最是老实不过了,却是突然与我说,瞧上了人家姑娘,我这心里……”
    她这么说,黄氏哪还能不明白啊,小姑子这是怕纪姑娘有意勾引温凌钧。
    所以她立即正色道:“旁人我倒是不敢说,只是纪家这位姑娘,我瞧着便是个好的。就说昨日我过去,大房那位三姑娘一个劲地凑在我跟前说话。可是她却带着元宝还有七姑娘到后头去吃东西玩耍。况且我见她言谈,也是大方明朗,实在是个难得地好孩子。”
    原本孟氏这心里还忐忑地很,生怕儿子只是瞧中了人家的姑娘的样貌。毕竟温凌钧是晋阳侯府的世子爷,他的妻子那以后是要掌着整个晋阳侯府的,品性、样貌、能力,那是缺一不可的。
    听黄氏这么说,她倒是有些放心了。毕竟再如何,温凌钧也是黄氏的外甥,她不至于为了旁人骗她。
    倒是黄氏见她的模样,扑哧笑道:“我与你这么说,也没叫你即刻便定下。哪家定亲事不是再三相看的,左右如今我与纪家也算有了联系,等回头我找个机会,叫你见见纪家的大姑娘。”
    孟氏一听,也觉得这法子好,立即道:“那便要劳烦大嫂了。”
    “凌钧这孩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我自是盼着他能娶得贤妇了。况且凌钧一向叫人省心,我看他看人的眼光,也定然不会差的,”黄氏安慰她道。
    孟氏被她这么一安慰,心底也算是有了主意。
    却不想黄氏倒是真的上心了,没过两日,便派人来,邀孟氏一块去上香。先前元宝丢了,她在菩萨跟前可是许愿的,这会孩子回来了,她便想着赶紧去上香还愿。
    正巧纪府这边,韩氏见二房初来京城,也想趁着这春日里,带着孩子们出去走走。
    孟氏一听纪府也去,当即便叫人准备,给黄氏回了信,约定了时间。倒是这几日温凌钧,时常到她房中,孟氏瞧着他那欲言又止的模样,便有心要晾着他,只当没瞧见。
    温凌钧真是抓心挠肺地想问,可是又怕自己追问的急了,反倒惹了母亲的厌烦,不敢多问。
    **
    出门上香这事,其实也就是女眷变着法子的散心。毕竟女子出门难,能找的由头也就那么几个。
    老太太因着身子疲倦,便不想去,只叫曾榕领着宝璟和纪清晨一起去。
    纪清晨虽然可惜,只是一想到能出门,还是觉得开心。不过只是一听说要去的是城外的广源寺,当即就有些失神了。
    不为旁的,前世她就是光源寺出事的。没想到这一世,居然还能故地重游。
    她心底虽存着事情,不过面上依旧是开开心心的。出门的时候,她与小后妈还有姐姐坐一辆车。就连曾榕都是掩不住地开心,说道:“总算能看看这京城的风光了。”
    从前只是听说天子之所,如今真到了天子脚下了。
    曾榕自个就是个爱美的,自然是要给自个和孩子好生打扮一番。只是纪宝璟都十五岁了,她是不好管她的。可是纪清晨却是落在她手里了,今个她与纪清晨的衣裳,是她特地做的。在真定就做好了,只是小姑娘害羞不好意思穿,今个却是叫她穿上身了。
    两人身上俱穿着浅粉色五彩妆花十样锦的衣裳,只是曾榕的是上衫,而纪清晨的则是糯裙。小姑娘今个头发上带着珍珠发带,小手指那般大的珠子,通体圆润。
    马车也不知跑了好久,等要下车的时候,纪清晨这才揉了揉已经迷糊的眼睛。
    京城周围的寺庙可不少,而且香火都十分旺盛,据说有些寺庙是求姻缘灵验的,有些则是求子灵验的。这个光源寺也是京城远近闻名的,求姻缘十分灵验的寺庙。‘
    要不然她上辈子也不会来这里。
    待进了寺庙之后,韩氏和曾榕便带着她们上香磕头。纪清晨倒是不怎么上心,她如今才六岁,求什么姻缘。倒是旁边的纪宝芸,极是虔诚,每次跪下嘴中都是念念有词的。
    结果等上香之后,韩氏要领着她们去厢房休息,却听纪宝芸道:“娘,我听说光源寺有一处灵泉,十分灵验,我想去拜拜。”
    所谓灵泉就是光源寺的一处活水池子,里面养着好些锦鲤,不少人往里面扔铜钱许愿,时间一长,便传出这池子许愿灵验的说话。
    纪清晨心中嗤之以鼻,她估摸着这消息就是光源寺的这些和尚传出去的,虽说一个人扔一枚铜钱不多,可是日积月累,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韩氏见实在拗不过她,便道:“许了愿就立即回来,不许乱跑。”
    “多谢娘,”纪宝芸满心欢喜。
    倒是曾榕也对纪宝璟道:“璟姐儿,你也带着清晨去吧,来了一趟总该见识见识。”
    于是纪家的姑娘,都去见识那个许愿池了。这次大房的二姑娘纪宝茹也跟来了,她在家里一向不言不语地,纪清晨甚至都没和她说上几句话。纪家女孩虽说,可是庶出的只有纪宝茹和纪宝芙,只是纪宝芙也瞧不上这个二姐,觉得她姨娘一点儿都不受大伯的宠爱。
    只是说到卫姨娘,纪宝芙就沉默了。今年一月的时候,卫姨娘自个在屋子里摔了一跤,孩子早产了,八个月大的孩子,生下来没几个时辰就夭折了。
    还是个男孩,卫姨娘经此打击,一蹶不振。
    纪宝芙这次来上香,也想给卫姨娘求一求的。
    所以一行人,各怀心思地去了池边。
    这里人倒是不少,不过多是姑娘,毕竟本来来上香的就是姑娘多,信这所谓的许愿池的,自然也是姑娘。就算有男子,也是陪着自家姐妹来的。
    纪宝芸嫌一文的铜钱太寒酸,扔了一两的银锞子下去。
    樱桃见纪清晨在旁边转悠,也不许愿,便从荷包里拿了一个银锞子给她,说道:“姑娘要不也许个愿吧。”
    “我没什么愿望,”纪清晨一副提不起兴致的模样,毕竟重游故地,特别还是自己前世死去的故地,真是叫她无限感慨。
    樱桃还是劝道:“姑娘还是许一个,这来都来了。”
    纪清晨只好接过银锞子,用力扔了出去,银子在阳光中闪耀了下,便跌落进面前清澈的池水中。她闭上眼睛,想道,她真的没什么愿望。
    这一世,她很幸福,她有爱护她的家人。如果非要有什么愿望的话,那她就只许一个小小的愿望,叫她早些见到柿子哥哥吧。
    待许完愿后,她便睁开眼睛。
    只是睁眼地一瞬间,就听到一个声音:“你许了什么愿?”
    “说出来就不灵,”纪清晨下意识地回答,只是答完后,她猛地转头,看着面前的少年。
    面前穿着宝蓝卷草纹镶浅蓝滚边的少年,锦衣玉冠,在阳光下,他俊美地真叫人挪不开眼睛。
    柿子哥哥。
    这愿望实现地也太快了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