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把酒话桑麻 > 衣锦还乡

底色 字色 字号

衣锦还乡

    得了恩旨,张云昊于三月中,启程回了平安城,虽说外放的官职,只是个七品知县,但谁都知道,这张云昊入了皇上的眼,江南啊,鱼米富庶之地,政绩还不好混吗,这不过是个跳板。
    不过,也嫉妒不来人家,都知道人家的侄子厉害,真正入了皇上眼的,恐怕是那个小公子吧,这不过是爱屋及乌罢了。
    眼看着到了清明节,平安王杨奇到时也会进京,所以杨紫安暂时是不能回去的,势必要等着祭奠了宗庙,才能回去,但博惠却归心似箭,且也要回去上坟,故两人只得暂时分开。
    蕙畹随着小叔一行,回了平安城,杨紫安却滞留在了京城,洪先生也是杂事未了,需些时日,所以回去的路程上,只小叔和蕙畹叔侄两个。
    蕙畹走时辞过了皇上,毕竟这么长时间,蕙畹很清楚,杨紫青私下里没少照顾她,不然,在尚书房,怎能过得如此平顺,即使有紫安护着,恐也不能。
    杨紫青没想到,这么快他就要回去了,可也没有理由阻止,不过转念一想,过几年,他势必要进京会试的,到时留他在身边,做个京官,时时能见着面,倒也便利。现今毕竟小些,于是也没大拦他,赏了些玩器罢了。
    不过这平安城真是人杰地灵,正月十五花灯节时,杨紫青才想起来,博惠的父亲,原是那个上次驾临平安城时,做了奇巧灯谜的文生,是个有实才的,只做个不入流的府知事,有些大材小用了。
    寻思着过些时日,再寻个机会,赏他个好差事也就是了。谁都没想到,博惠的一趟京城行,使得张家在皇上那里挂了号,所以,以后张家的腾达,也是有因由可循的。
    再说平安城里,如今张刘两家已是一片喜气洋洋,刘东林早得了信,不禁暗赞自己的眼力,瞧着那张云昊就是不错的,果然高中。一早就把喜讯告诉了女儿,刘映雪一开始,也没打着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见了张云昊之后,虽只匆匆一瞥,但人才和秉性也知道一二了,甚是中意,却真没想到,会试他能中三甲探花,不禁暗中欢喜非常,她母亲摸着他的手,抹泪道:
    “你倒是个有造化的,原先瞧着张家到底贫寒些,出身也不高,恐委屈了你去,可见了那博惠,为娘就知道,他家门风规矩是个不差的,于是也就依了你父亲,结下这门亲,现在看来,到底我一个妇道人家,见识短些,不如你父亲想的长远,这不,这次姑爷可是衣锦还乡了”
    不过一想到成了亲,女儿势必要跟着去江南上任,不免又细细叮嘱一些体己话,边忙碌着,预备女儿的出嫁事宜不提。
    却说宗民他们几个,得了信,估摸着博惠快到了,便早早请了假,来城外的十里亭处等候,宗民翘首以望,蕙畹这一走,竟然就是大半年光景,宗民时常收到父亲的书信,所以对京城的事情,比旁的人知道的更多些。
    说实话,高兴惊叹之余,也偷偷捏了吧冷汗,虽说入了皇上的眼,是大大的好事,可于蕙畹身上,弄不好也是一件祸事,毕竟欺君之罪不是玩的,遂心里甚是担忧,唯恐蕙畹被人看破了真身。
    这一得了她回来的信儿,宗民才真正放下心来,紧接着萦上心头的,就是浓浓的思念,大半年了呢,还真想念的紧,不知道小丫头如今是不是长高了些。
    平安城的十里亭旁,是一片桃林,阳春三月时节,灼灼灿灿的桃花盛开来,分外美丽妖娆,桃林外搭了一个茶棚,给过路的行人喝茶歇脚,地方不大,只有四张桌子,博文宗民他们几个一来,也就满了。
    蕙畹他们到平安城外的时候,已近午时,因气候宜人,故把车窗的帘子拘了起来,一路看那路旁春日的风景,眼看到了平安城,远远的,就看见那一大片桃花,走的时候,还是稀稀落落的枯枝残叶,如今却明艳如霞,鲜艳的粉色,仿佛伸展到了天边。
    近些,就看见了十来匹高头大马,和那个桃林外的小茶棚,蕙畹一眼看见了站在棚外张望的宗民,不禁拍手笑道:
    “小叔你看,博文宗民他们来了呢”
    张云昊笑道:
    “看来你的同窗们,都甚有情义啊”
    蕙畹笑了,探出头去挥手,宗民早在棚口处,远远看见了这一行车马,以及探出的小脑袋,不禁大喜道:
    “你们看,博惠回来了”
    贺伯之拍了刘言鹏一下打趣道:
    “你姐夫也来了呢”
    刘言鹏一挺胸道:
    “我姐夫可是今年的一甲探花郎,我这个小舅子与有荣焉”
    众人大笑着出了茶棚,马车到了跟前停下来,张云昊下车,几人急忙上前行礼,张云昊摆摆手,转身把蕙畹抱了下来,宗民上前一步,拉着蕙畹的手,上上下下的打量。
    见她倒是打扮的齐整,穿着一件月白色暗花缎带镶边的直缀,颈上带了一个福寿如意的银项圈,脚下穿着青缎薄底靴,腰上系翠色丝绦,下摆处缀着一个翠雕璃纹佩,共一个镶珠青缎荷包。头上明珠缎带系住羊角辫,眉清目秀,神采飞扬,端的一个翩翩小公子。
    而且看这一身的行头,像是得了不少好物件,不禁笑着比比:
    “倒是比去年高了好些了”
    蕙畹眼珠一转道:
    “宗民哥哥,我可是给你带来了你娘亲给你捎的东西了,好大一包呢,回头你随我回家拿去”
    转身对宗伟眨眨眼道:
    “不用着急,自然也少不了你的”
    宗伟嘿嘿一笑道:
    “博惠这一程子陪着皇上读书,别的还看不出,不过这礼节上,倒是周全了许多,是不是博武”
    博武笑着上前道:
    “可把娘亲想坏了,我都说你再不回来,娘亲就要去京里寻你去了”
    蕙畹歪头打量博武,比去岁显得稳重多了,和众人一一寒暄过,蕙畹一眼瞥见旁边拴着的几匹高头大马道:
    “这是你们几个骑来的”
    刘言鹏一拍胸脯道:
    “当然,咱们几个如今都是能骑善射的了”
    蕙畹不禁扑哧笑了,伸出大拇指道:
    “果然,你们都厉害了,我这里恭喜几位了”
    侧头看看,春日融融,好个打马游玩的好天气,遂对张云昊道:
    “小叔,您先回去好了,我和哥哥们骑马回去”
    张云昊看了一眼,博文和宗民还有那个贺伯之,都是有分寸的,遂点头,上马车自行去了,蕙畹上前来拉着博文的手臂摇晃撒娇:
    “大哥,你带着我骑回城里去吧,今天天气甚好,我们一边骑马,一边赏景多自在”
    贺仲之笑道:
    “亏你是刚从京城回来的,想是已经见了大世面的,怎的倒对这路边的野景,念念不忘,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从穷山恶水回来的呢”
    蕙畹瞥了他一眼道:
    “这你就不懂了,京城的景色虽美,但俱都是雕琢堆砌出来的,哪里及的上咱们平安城郊外这里的天然,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当如是也”
    几人哈哈笑了起来,宗民笑道:
    “我的踏雪比较温和,还是我带着你好了”
    说着上前把蕙畹举上了马背,自己翻身上马,圈住蕙畹,扬手一指前方道:
    “咱们可不能听博惠的,已到了午时,我和伯之已经在丰乐楼定下来接风宴,走吧,咱们城里见了”
    说着,一甩马鞭,马儿嘶鸣一声飞速跑起来,蕙畹被他揽在身前,倒是舒服的紧,不过心里却暗暗腹诽,大好郊外踏青的机会,就这样黄了。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一众人就到了丰乐楼外,这几位爷,丰乐楼掌柜早就熟的很了,不过博惠来的极少,但是博惠的名声,却比这几位都要大,昨天张大公子和贺大公子来定了雅室,说要给博惠公子接风,他就留心了,定要伺候妥帖,毕竟这博惠公子和世子的交情可不一般。
    宗民翻身下马,把蕙畹抱下来,看她嘟着嘴的样子,不禁笑道:
    “等过了清明,我们府学放了假,咱么带上些吃食,再去那郊外越性的玩上一天才好”
    蕙畹不禁一乐,心道是啊!就像大学时期的野游,几人找个好地方,可以打猎烧烤,刘言鹏那小子不是说,自己能骑善射的吗,到时,自己定要好好领教一下他的本事。
    想到此,不禁眉开眼笑的点点头,说话间,几人踏进了丰乐楼,掌柜的急忙上来寒暄,看了蕙畹一眼道:
    “这可是贵客到了,几位公子楼上请”
    几人也不欲和他打磨子,直接上了二楼。这一餐,几人久别重逢,吃的甚是畅快,蕙畹不禁暗暗感动,相比京城那些宗室子弟和达官显贵的公子们,还是这些人可爱,也许以后会移了性情,但最起码现在他们都是真诚而快乐的。
    一顿接风宴,吃了一个时辰才毕,出了丰乐楼,蕙畹道:
    “我这次也给你们捎了礼物来,待明儿打发了下人,给你们挨着个的送到府里去,过几天,咱们在聚”
    几人笑闹着散了,博文博武带着蕙畹回转家门,刚到了大门口,就见吴贵正站在门口焦急的张望着,旁边还有吴大娘,瞧见蕙畹三人到了,吴贵和吴大娘忙到了近前,吴大娘一把拉住蕙畹道:
    “哎呦!我的三公子,您可是回来了,您再不回来,夫人就要急死了,快随我去见夫人吧”
    说着,拉着蕙畹匆忙走了进去,一路上,蕙畹不禁惊讶的打量四周,下人丫头们仿佛多了不少,来来回回的,很有些大家的样子了。看来三舅和娘亲的生意做的不差,不然,哪里有这些闲钱。
    到了刘氏的正房,门口站着两个生脸的小丫头,见吴大娘拉着一个体面富贵的小公子,大约就知道,定然没有别人了,急忙蹲身行礼,蕙畹看了两人一眼,并不很漂亮,看着是个能干活的模样,遂点点头,直接进了屋里。
    刘氏听见动静,几步迎到门口,看见蕙畹哽咽的开口道:
    “我的儿,可想死娘亲了”
    蕙畹的眼泪顿时也忍不住了,一下冲进刘氏怀里,母女抱头痛哭,后面跟进来的博文博武也都眼眶潮润,堂屋坐着张云卿和张云昊,张云卿开口道:
    “你们娘俩真是的,这又不是生离死别,倒让人看了笑话,不过大半年不见,就这样子,将来。”
    说着顿住了声音,刘氏擦擦眼角的泪,扶着蕙畹仔细端详片刻道:
    “这一次,可再也不能离开娘身边了,好好的在娘身边呆上几年吧”
    蕙畹点点头,蕙畹整理好衣襟,重新给爹娘行礼,一家子才都各自坐好,吴大娘命下人们上茶来,张云昊道:
    “畹儿甚是稳妥,在京里,多亏了她,在一边指点陪考,我这次得中一甲,说穿了,也是托了咱家畹儿的福”
    张云卿一愣:“怎么说?”
    蕙畹也没听小叔说起过这件事,张云昊道:
    “殿试过后,皇上就对我说,第一次见到博惠就问她,何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畹儿的回答,令皇上一直记在心里,所以看到我的试卷,觉的大有爱民之心,所以才钦点了我官职”
    张云卿不禁看向蕙畹暗暗叹息,这个丫头的确太聪敏了一些,无奈是个丫头,若是个小子,没准真能封妻荫子,蕙畹却撅撅嘴道:
    “反正以后京城我可不去了,那里的人都太虚假,没意思透了”
    刘氏道:
    “不可胡说,你在京里可都是和皇上世子在一起的”
    蕙畹道:
    “皇上和世子哥哥还不错,算了,不说这些,反正以后我再也不进京就是了,还是家里好”
    刘氏睨了她一眼,摇头笑了,蕙畹向外面看了一眼道:
    “娘亲,我怎么觉得咱家好像大了很多呢”
    吴大娘笑道:
    “三公子有所不知,年前旁边的李家,据说儿子得了好差事,一家人迁往青县县城去了,这里的宅子就打算卖,咱家就盘了过来,打通了,当然大了许多”
    刘氏笑道:
    “我不过是想着云昊要成亲了,院子太小,也不像个样子”
    云昊急忙站起躬身一揖道:
    “劳嫂嫂惦记辛苦,成亲后,我就带着家眷去江南赴任,倒白白的浪费了”
    刘氏一听忧心道:
    “云昊有出息,嫂嫂也对得起张家的列祖列宗了,可这一去,只你们新婚夫妇两人,年纪又轻,却令我有些悬心,也不知道哪个江南地方的风土人情,可欺生不”
    蕙畹看了刘氏一眼打岔道:
    “娘,这您就不知道了,江南美的紧呢,诗词里不是说了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刘氏扑哧一声笑道:
    “您们书里的文章哪里做的准去,都是诗人们胡诌的也未可知”
    博文道:
    “畹儿说的不错,贺总督之前就是江南巡抚,伯之仲之小时候都是在江南长大的,和孩儿说过,可着咱大燕,就数江南最是富庶了。”
    刘氏点点头:
    “要是真如此,我就放心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