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春江花月 > 第16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62节

    萧永嘉挑了挑眉:“我不过一妇人,不管这些朝堂之事。你瞧慕容西不顺眼,日后战场若再相遇,打败他就是了。”
    高峤心底阵阵发堵。
    他当年二次北伐,便是遭遇了慕容西的阻挡,大军才滞于淮水,无法抵达洛阳,错失战机。
    如今想来,依旧遗恨。
    被萧永嘉如此顶了一句,又无法反驳,只得忍气,吐出胸中一口闷气,改用尽量柔和的语气,说:“阿令,昨夜你的那些话,我都想过了,极是不妥。你我若是和离,便是不计名声,阿弥也必伤心。我不忍叫她难过,和离之言,往后莫再提了。”
    “至于纳妾,更是无稽之谈。你何曾见我因无子抱怨过你?我无子无妨,侄儿辈里,不乏人才,日后择一出众者为家主,高氏后继有人,我也是无憾。”
    萧永嘉道:“随你。离或不离,纳或不纳,皆在你。人生苦短,你已中年,从前因我蹉跎,我只盼你往后能过得舒心些,莫太过委屈自己。如此,我也能心安些。”
    她从窗畔起身,朝高峤微微颔首:“我乏了,去歇了,你自便。”
    说罢,朝门而去。
    高峤望着她头也不回的背影,想自己这些年来对她处处忍让,最后竟落得如此一个对待,弃如敝帚,心里一阵气苦,再也忍不住了,几步追了上去,一把便握住了她的胳膊。
    “阿令!你给我说清楚!我到底哪里对不住你,你如此待我?”
    萧永嘉见他面带隐隐怒色,自己那只胳膊,被捏得生疼,忍不住蹙眉:“你松开我!”
    高峤不放。
    “这些年间,我每日那么多事,你不体谅,反和我分居,叫我难堪,令我背后被人讥为惧内,我有可曾有半句怨言?”
    “你不与我同房,我是强迫过你,还是另寻侍女?”
    “每每你与我争执,便是无理取闹,哪回又不是我让你的?”
    “如今你一句人生苦短,便要与我和离?我高峤哪里对不住你?”
    他脸色阴沉,盯着萧永嘉。
    “莫非你是嫌我老了,要另结新欢?”
    萧永嘉那条胳膊被他捏得没法动弹,正皱眉忍着,忽听他嘴里道出如此一句,一愣,猛地甩开他的手。
    “高峤,你当我萧永嘉何等人?”
    “诚然如你所言,二十年间,我是毫无长进。如今我想开了,不欲为难你,更不想为难我自己,你却又这般作态,是为何意?”
    她冷笑,点了点头。
    “不过你这话,倒是提醒了我。你瞧着吧,日后我若有看中的人,我必会过得很是快活。我劝你,往后也如何舒心如何过,千万莫和自己过不去,更不要再委屈自己了!”
    她说完,揉了揉方才被捏得生疼的胳膊,转身朝外而去。
    高峤大怒,盯着她的背影,一个反手便将她从后抱起,不顾挣扎,强行拎回到窗边那张坐榻,掼了上去,自己亦跟着扑上,一边扯她衣衫,一边咬牙道:“好!好!这可是你说的!我今日便不委屈自己了!你想撇下我,先过我这一关!”
    萧永嘉被他牢牢压制在榻上,被迫仰面而卧。
    嫁他将近二十年,何曾见过他如此失态,更何曾遭如此对待。见他气力野蛮,目光可怕,宛若变了个人似的,一时心口狂跳,面庞涨得通红,奋力挣扎,却如何敌得过男人力气,那腿才抬起,便被他压下,只踢翻了榻上案几角的一枝烛台。
    花厅无门。外头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却是几个仆妇被烛台落地发出的异动所惊,一时不知出了何事,匆忙奔来,看见大家竟将长公主制在榻上。
    家中下人,谁人不知高相公和长公主感情不合,这几年,两人更不再同居了,突然看到如此一幕,吃了一惊,对望一眼,慌忙退了下去。
    萧永嘉心里又是羞耻,又是震惊,咬牙切齿地道:“高峤,你疯了!此为何处,你敢如此待我!”
    高峤定住了。
    他的目光落到了被自己压在身下的妻子。见她发鬓散乱,气喘吁吁,面庞绯红,衣襟更被自己扯得散乱开来,一片雪脯,随她急促呼吸,若隐若现,一时僵住了。
    他闭了闭目,突然松开了身下女子,翻身下榻,胡乱理了下自己的衣衫,丢下她便出了花厅,在外头那几个惊疑不定的仆妇的目光注视之下,道了声“伺候好长公主”,匆匆去了。
    萧永嘉仰卧在那榻上,手脚弯折着,如方才高峤离去前的模样。
    半晌,她的呼吸渐渐平稳了下来,闭目,一动不动,宛若睡了过去。
    窗外,夜色浓重了下去。
    又一个夜晚降临了。
    ……
    半个月后,洛神的船,抵达了江北的荆州。
    杨宣早得了消息,知她今日到,早早地亲自来到渡口迎接。
    洛神上岸后,整休了一夜,次日清早出发,由杨宣亲自护送出了荆州,继而在他所派的一个识路人的带领下,继续去往义成。
    一行人一路向北,沿行军之道不停地走。如此在路上又行了大半个多月。
    这日傍晚,樊成怕洛神赶路疲劳,命手下伐木砍草,驻扎结营,预备过夜,那向导回来,说此地已是义成郡的境地了,离城池不过也就二十里的路,走得快些,落日前,想必就能到了。
    洛神这一辈子,从未经历过如此漫长的一趟艰辛旅途。
    先前在船上还好,这大半个月来,为了能快些走到,出巴郡时,她舍了西汉水的水路,选择坐马车,走最近的行军之道。
    这路的路况极差。马车里虽然铺了厚厚的垫毯,但从早到晚不停颠簸,人也是吃不消。今日走到这里,她原本已经觉得骨头架子都要散了,浑身酸痛,但突然听到城池就在前方,顿时来了精神,叫立刻收拾上路。
    樊成和高桓只得听她安排,继续往北。
    暮色渐渐浓重。
    洛神坐在颠簸跳动,疾奔向前的马车里,望着窗外远处的那片旷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