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人间无数雨打去 > 第2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节

    听了齐家的事,他想了想,叹道:“妹妹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得有些清高,恐怕这夫妻一道,不大懂。”
    齐老爷瞪起眼,听林寿永说:“唉!唉!所悲我家门不幸,自幼丧母。亲家莫急,我请人去劝劝。”
    说着,林寿永又慢条斯理劝道:“要折服一个女人。一个已经是亲家你妻子的女人,还能有甚么手段?这都是老法子。亲家当明白的。”
    这天晚上,齐子成又辗转反侧,想着那个少女鲜润美丽,又傲慢的神色,和她新鲜干净的*。
    年纪越大,对这种青春和干净,心里头就越想。
    想得睡不着。最近府里的姬妾都没滋味起来。
    齐老爷坐起来,摸着自己发福腆起来的肚子,砸了砸嘴:“一个女人而已――!”
    他又迈向了西苑,带着身强力壮的下人――他可怕了上一次的遭遇。
    “夫人,昨晚是为夫醉了。今天我们来谈谈,谈谈。”
    林绮年在周围婆子的瞪视下,慢慢环视一周,哼了一声,忽然开口道:“谈什么?”
    见她语气里的意思似乎松了下来,齐自成满意起来,命下人们站到门外去守着,不要走远。当然――他早就先叫下人把房里所有尖锐的都收走了,烛台也换成了钝的。
    他坐到少女对面,笑道:“听闻夫人是饱读诗书的才女。为夫不才,也读了一点书,当与夫人共话千秋。”
    齐自成目光一直徘徊在她执着书的修长手指上,嘴里说:“夫人看得是甚么书?”
    少女道:“手札。先人治水的手札。”
    齐子成一时愕然,抚须道:“夫人怎么看这……”
    “不然呢?”她掀了掀眼皮:“读什么?”
    齐子成道:“这等书,我寻常清贵士子都不看,乃是与匠工打交道的小吏要钻读的。夫人正是好年岁,读这岂非败兴?我房里还有些烈女传一流。还有一些四书――”
    “你说的我不爱看。”少女冷笑一声:“史书我倒是看得进几章。”
    “哦?哪几章?”
    “陈胜吴广,黄巾起义,则天皇帝。”
    齐子成听了,脸一下子青起来,道:“都是大逆之辈。”
    林绮年不以为意:“哦,你齐家三代在江南,根深蒂固,广占良田。怕老百姓学黄巾起义,无可厚非。至于则天皇帝,天下碌碌须眉,对其朱笔杀伐得也从来不少。”
    齐子成喝道:“不要胡说,夫人!”
    少女又冷笑一声:“道貌岸然。既然说要共话千秋,又何必动怒?”
    烛光下,她肌肤越发润泽,即使是冷笑,也同样青春逼人。
    齐子成何时被女子这样不恭顺过,顿时大怒,只是因那点留恋*,才强忍道:“夫人,诽谤夫家,是要论罪的。”
    林绮年懒洋洋道:“诽谤?你觉得我哪里诽谤了?你不是还曾向圣人哭诉说家乡宗族占的那些水田,其实都是百姓不要的荒地,与其给百姓养鱼,不如由你家造福乡里,把这些废田养肥后再给百姓种?“
    齐子成倒竖起眉毛:“住口!你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知道的这些诽谤之词!胡言乱语,关心江南的农桑水田作什么!简直是母鸡打鸣!”
    林绮年看起来可不想住口,她决意激怒齐子成似的,挑起眉毛:“不料老爷竟然是个起光之徒。”
    起光之徒是一本经典的民生杂谈里讽刺过的著名庸官典故。
    一边欺上,一边瞒下。
    熟料齐子成顿时两眼一茫然。
    显然没听过。
    林绮年看他这样,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曾在江南劝农桑的礼部官员,恐怕是从来没看过这种事关农桑和民生的书籍杂谈了。
    少女吟道:“碌碌得志向,高明居下堂。”
    最后这句诗,齐子成是听明白了。他为这个贱女子的傲慢而羞恼异常,勃然起身,道:“再高明,你也是个女人,夫人!”
    齐子成走近她,眼光徘徊在她的胸口:“夫人并无亲生子。还是赶紧生一个儿子,再来高谈阔论。”
    “儿子?”林绮年止住笑,轻蔑的眼光一扫而过:“你不配。”
    她忽然拿起烛台:“钝器不能过于伤人。但是蜡烛却能起火。”
    齐子成哼道:“婆子和小厮们就在外边。贱婢来不及伤我,倒是要连累府里的下人挨罚。”
    林绮年倒是又笑了:“我烧得不会是你――!”
    哎呀,齐子成惊恐地看着她把蜡烛上的火往自己雪白的脸上倒去!
    荷哟!这尚未享用的身躯便要毁了吗?
    他胖盘的身躯扑上去,一把扑过去,打翻了烛台,火一下子在地上熄灭了。
    齐老爷胡须被烧焦了一些,看着被闯进来的下人们擒住的林绮年,恼羞成怒:“疯婆子!”
    林绮年被擒住,也没什么特别神色。只是仰着头,只是傲慢地微笑。
    满意惯了的齐子成,终于意识到:一个女人,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嘲讽了他,傲慢于自己应该服侍的丈夫!
    这个发胖和发皱纹的男人,喘了一口粗气。他脸上有有油光,有皱纹,也有精明和威严。
    然而也有嫖客不能得逞一样的不可置信――
    他喘了一口粗气,吼起来:“来人!把她锁起来!”
    这天,齐子成的火气十分之大。府里人都战战兢兢。
    但是这天夜里,睡在齐子成旁边的姨娘,摸到齐子成辗转反侧。
    “老爷――”她卑顺似幼猫地喊了一声,把自己年轻美丽的头颅,在那布满苍白软肉的老肥肚子上蹭了蹭,低低道:“您怎么了?”
    齐子成把已经开始皮肉松弛的手覆盖在妾室身上,忽然狠狠掐了一把。妾室含着泪水,却只是更靠近他,更加柔顺的――她还没有孩子,任何一个齐子成光顾的机会,她都期盼着。
    这个才是他熟悉的女人。
    齐子成满意了。
    只是――夜半的时候,姬妾睡熟了。齐子成摸着柔软的躯体,睡不着。
    他在思考。他没法理解林氏这个人――他需要一个合乎他认知的解释。
    次日,一早。齐子成又去了一趟林府。
    “大舅子――你家得给我一个解释。”
    这次齐子成冷静下来了,他说:“虽然婚姻是两姓之好,那个人是不大重要的。但是这种……这种女子……”
    林寿永听了,突然脸色也青起来了――那凄风苦雨一样的夜晚,从父亲的态度那得到的满足感,一下子从他的面孔上消失了。
    他看见一个始终站着的林绮年。
    林寿永冷冷道:“她……她大约是从先父在外游历多了。走过的地方太多了,读的书太多了,有点野和知道点事是正常的。你看,她走过岭南,去过江南,到过西北边塞,居过蜀中,治理过黄河……”
    他的脸色更铁青了,一时说不下去。
    因为林寿永发现连自己都没去过这么多地方。
    半晌,林寿永低声道:“亲家不要急。我上一次就说了,我会叫人去劝劝她的。一定让她做一个正常的女子。”
    ――――――――――――――――――――
    林绮年被关了几天,终于被放出来了。她被关的时候,甚么食物都不肯轻易吃――她是个机警的人。
    她被放出来,是因为有客人来见她。
    是郑家。郑家是林绮年和林寿永的舅家。
    在林齐这桩婚事里,郑家没冒过头。
    都是林家的儿女,郑家的外甥。郑家何必为了一个外甥女,得罪有为的外甥呢?
    何况齐家这样的人家,郑家看来,也是不差了。
    林绮年不知道她们为甚么要来。
    然后她在一众富贵的女眷里看见了极其局促的应氏和哀儿。
    郑家来的这几个是没有裹脚的,因此显得要丫头扶着的她们格外显眼。
    大约是妾室庶女没有主母,不方便出来。因此才跟着郑家来的。
    哀儿长大了一岁,越发怯弱。身形总是摇摇摆摆,站不稳。看见许久不见的姑母,她倒是很高兴,血色不足的脸颊兴奋起来――只是不能跑过来。
    林绮年看到那双蹄子一样的小脚,总是觉着心抽着疼。她在齐家,也常常记着那可怜的侄女哀儿。
    因此对于郑家,刚刚出了牢笼而消瘦的她,也微微地有一些好脸色了。
    郑家舅母带着她母亲未出阁时的一件绣品来了,发感叹道:“绮年还是年纪轻。不知道同夫君举案齐眉是个甚么样的神仙画境。想当年,小姑和姑爷真是好一对恩爱夫妻。”
    林绮年不言语,觉出一点郑家的用意来了,道:“爹娘是少年夫妻,志同道合。”
    舅母噎了一下,笑道:“年纪大一些是男人才疼人。”
    林绮年不再回话,任她自顾自说着,只是举着消瘦的手腕拉哀儿过来低声询问现状。
    自说自话说了一会,郑家舅母也觉得无趣,找了一个借口,说要出去逛逛。
    倒是应氏,竟然十分犹疑地没有跟上去,局促一会,还是偷偷留下来了。
    林绮年看向她,应氏上前含泪道:“姑奶奶。贱妾虽然身份低微,但也知道感恩。虽然当初裹脚……裹脚你不让。可是妾身知道你一向对我们这些人好,对哀儿也好。”
    应氏抹泪道:“妾知道天下哪个女儿失去了陈家的少年夫妻,却当了齐家的填房,恐怕都是心里不舒服的。可是您……您听贱妾斗胆说一句:再怎样的男子,都终究是要变老的,孩子才是傍身的。您岂能为已经过去了的事赌气,而把丈夫往外推?”
    应氏是情真意切的。她的确在以她的想法为林绮年着想。
    林绮年看她半晌,笑了:“赌气――大约,你们都是这样想的?”
    哀儿七岁了,也懂一点事了。她拉着绮年的袖子,怯怯道:“姑母――那些人,那些人不好。他们说姑母过得不好。”
    很有一些人可怜林绮年。可怜她的丈夫从新婚起,就一直睡在妾室那里。
    林绮年摸摸她的两个鬓角,叹道:“可怜!”
    哀儿不知道姑母在说谁。
    也许是在说自己?
    小女娃低头想了很久,怯弱的孩子下了安慰姑母的决心,道:“姑母,不可怜。不可怜。吃饼,吃饼――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