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为鬼书 > 第2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节

    夏芩:“既然是常见的病症,那你觉得给知府夫人看病的大夫会看不出来?必定开了合适的药剂,可孩子还是一个个去了。”她摇摇头,略觉失望,“肯定不是这个原因,你确定你是名医的徒弟?”
    变相人拒绝作答,眼神清傲,唇角微微绷紧。
    夏芩叹口气,诚恳道:“我知道你变相的本领很强,只不过要做个治病的大夫,你和别人似乎也没什么差别,既然如此,这个世间多你一个少你一个有什么区别呢?还不如早点去投胎的好。”
    这次变相人干脆连招呼也不打了,遽然从她面前消失。
    夏芩又叹口气,颇感沧桑,觉得自己真是操碎了心,忠言逆耳啊。
    次日,坐在院中,想着知府夫人和四个黄娃的事,真是一筹莫展,连有人进来都没有看到。
    二夫人看着她坐在桌前手拈棋子全神贯注思考的模样,不禁笑道:“小师傅喜欢下棋,这大冷天的,怎么不去屋里下?”
    夏芩这才发现来人,连忙起身,不好意思道:“其实我不大会下,就想着坐在院子里或许能借些天地灵气,让自己开开窍。”
    二夫人手帕子捂着嘴笑得“咯咯咯”的:“小师傅真有意思,好生可爱。”
    夏芩窘,脸上起了一片绯红,下棋什么的,其实不过是个掩饰,掩饰她无缘无故坐在院中恣意发呆的事实。
    二夫人道:“这个棋太复杂太耗神,不如来个简单的。”
    说完,她让侍女去取一张纸来,然后上下左右各对着两次,再展开,纸上便现出十六个方格。
    二夫人把纸压在桌上,说道:“这个棋叫将与卒,小时候常玩的。”拿出五个黑子在纸的一端沿线的边缘交叉点处一溜排开,“这个叫将,沿线走,中间隔一个交叉点可以吃卒,吃完了算赢。”
    又在纸的另一端排出两排白子,说:“这个是卒,只能围将,把将堵得没路走了,就赢。”朝她一笑,“你选哪个?”
    夏芩看着石桌上的白纸棋子,恍然想起那些地头田间的小儿常玩的游戏,他们或用石子土块,或用蔬菜水果,就地取材,兴致勃勃。她不算陌生,却从来没有玩过。
    她对二夫人微微一笑:“我选将。”
    没有玩过的人通常觉得,将有强大的吃卒技能,纵然卒的数量比将多一倍,也不过是些开胃菜,选将一定容易赢的。
    可下起来才知道未必,规则是个强大的存在,可以杜绝一切不合理的妖魔怪象。
    第一局,二夫人胜。
    夏芩收起了轻忽之心,拈着棋子凝眉沉思,眉宇间多了几分认真。
    冬日的阳光如一匹薄软的轻纱在院中飞扬起落,对阵的两个人你来我往,不时冒出些奇言笑语,无形中,两人之间的生疏感消融了许多。
    徐妈来到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副笑语宴宴的和谐景象,可这样和谐的景象落在她的眼中便成了让人无法容忍的无所事事和心怀不轨,让一路赶来的徐妈脸色难看得如十天半个月没有排便。
    不好拿老爷的妾室发作,徐妈便吊着脸对夏芩道:“小师傅好生悠闲,夫人把你请来可不是喝茶下棋吃干饭的,你镇日里不捉赃物不打照面也就算了,还上杆子去伺候那些个不三不四的,你打量这里是你的尼姑庵,由着你想怎样就怎样?这里是有规矩的地方!”
    二夫人的脸瞬时涨得通红,她紧紧地咬着下唇,泪花在眼眶里打转。
    夏芩气得发抖:“我想怎样了?这里是有规矩的地方,可从前辈你的话里,我怎么听不到一点规矩?我伺候什么不三不四的了?”
    徐妈没想到这个小尼姑伶牙俐齿的竟敢还击,当下脸阴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的天空,二夫人悄悄地拉了拉夏芩的衣襟,红着眼圈冲她微微摇了摇头。
    夏芩胸口堵得喘不上气来,手微微发颤,她实在无法明白,知府夫人那样和气的人,手下怎会有如此刁奴。
    不过她很快就没有心思计较这些了,她的注意力完全被不远处突然出现的一幕景象吸引住了。
    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衣着寒酸的青年神色凄然地走到一棵树下,树上吊下来的绳子如有了生命也似,倏地套上他的脖颈,迅速收紧,青年本能地挣扎着,舌头外伸,眼睛突出,而后便慢慢不动了。
    一遍,两遍,三遍。
    如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强迫着,不断地重复着这死亡时的场景。
    夏芩大睁着双眼,脸色苍白,她看得分明,那个青年正是之前住在客栈梨园中书生。
    徐妈仍在旁边唾沫横飞喋喋不休,她全无过耳,哑着声打断她:“别说了,出人命了!”
    “你说什么?”
    尖声斥骂戛然而止,徐妈脸色不善地盯着她,恶声恶气道:“老身不过说你两句,你就-----”
    “我住的那家客栈有人吊死了,他刚刚来过,就在你的身后,快去报告知府大人吧。”
    她皱着眉,神色不耐,语气沉重,没有一丝作伪的迹象。
    徐妈猛一激灵,后颈的汗毛根根直立,却仍是撑着老脸色厉内荏道:“如果你想吓唬老身的话,老身告诉你-----”
    “快去报告知府吧!”
    她再也无法忍耐,转身向屋中走去。
    院中剩下的两个人不由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法言说的恐惧。
    不用徐妈报告,当地的地保当天就把消息上报了知府,说东城同福客栈发生了人命案,一个书生吊死在客栈的后花园中。
    周知府立刻带着仵作衙役前往查看。
    知府夫人的房中,徐妈犹自无法按捺自己的心颤,她低着眉,陪着小意,缓声对知府夫人道:“原来那姑子真是个有眼的,先前奴婢看她整日闲吃闲喝无所事事的样子还敲打了她几句,谁知这一敲打,还真让她说出人命案的消息来。就是不知奴婢的话得罪了她没有,这么些日子也不见她对夫人的事上心,如果是因为奴婢而牵连到夫人,这让奴婢的心里怎么过得去。”
    说着,便低下头,低低地啜泣起来。
    知府夫人神色倦怠地皱着眉,说道:“这是什么大事,也值当你这样,快别哭了。教她些规矩也是好的,只是不要太过。我身子不好,没精力操持这一摊子,凡事还要依仗你,你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别在老爷面前给我丢脸。”
    徐妈低低地答应了一声“是”,嘴角不易察觉地露出几丝轻松的笑容。
    变相人自那日夏芩的逆耳之言后就不见了踪影,鬼女绣自她进入府衙压根就没露过面,画中君也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沉潜得彻底,就连刚结识的二夫人,也因为她当众“见鬼”一事离她远远地,恨不能恢复陌生人的状态,夏芩困在槐荫静舍,当真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寂寥。
    可是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因为徐妈的话。从徐妈的话中,她敏锐地感觉到了主家对她行事的不满,可是她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知府大人的捐助之情沉沉地压在头顶,逼迫着她不得不拿出一份像样的回报。可是无能为力的感觉却如藤蔓紧紧地缚住了她的身心,让她呼吸困难,苦闷焦躁。
    她想,她真的不能再等下去了,至少要让别人知道,她并没有吃闲饭。
    知府夫人的精神似乎好了些,从花园慢慢地散了一趟回来,脸上添了些红润。
    她接过丫鬟呈上的羊奶,缓缓呷了一口,说道:“这些日子,小师傅在府中住得还好?”
    夏芩合十行礼,回道:“谢谢夫人,慧清住得很好。慧清并没有忘记夫人让我来此的目的,所以一直在留心观察,并没有见到所谓的邪灵。”
    她没有看屋中其他人的脸色,径自道:“之前我也告诉过其他人,鬼魂是不会轻易为害的,除非有极大的冤仇。夫人宅心仁厚,府衙又有正气相护,邪气过盛的鬼魂不会接近。所以孩子离世应该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
    她看着知府夫人表情空白的脸,婉声道:“可这并不代表夫人身边没有鬼魂,从我来的第一天,我就看到,有四个黄色小儿围绕在夫人身边。”
    知府夫人身体一震,如受到极大的震撼,望向夏芩的目中,蓦然泛起水光。
    夏芩道:“他们对夫人甚是亲昵,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留在人间,或许是因为夫人过度的思念,或许是因为其他,但是,我看到的是,他们天真无忧,快乐祥和,绝不会是因为邪物迫害而死。
    所以慧清大胆猜测,他们不过是因为同一种病,一种罕见的病,离开了人世。”
    ☆、第29章 梨花白(5)
    第29章
    知府夫人的嘴唇颤抖着,满眼泪水:“他们在……”她的脸上呈现出说不清是欢喜还是悲伤的表情,梦呓似的呢喃,“他们真的在……我一直觉得他们就在我身边,从来没有离开过,可是别人都劝我……”
    泪水落雨似的从她脸上流下来,她张开双臂,像个盲人似的,急切地四处乱摸:“他们在哪里,快点告诉我,他们现在在哪里?”
    侍女被她这副样子吓呆了,一动也不敢动,夏芩连忙走过去,扶住她的双手,缓声道:“最大的男孩就在夫人的右腿边,”她把她的手慢慢地放低一点,“夫人现在抚到了他的头,他正在用脸蹭夫人的掌心呢。”
    她把她的另一只手臂微微弯曲,做成怀抱的姿势,声音柔和:“还有一个小女孩,头上绑着两只小髻,就在夫人的怀中,她对夫人的肚子很感兴趣,不时用手摸一摸,还叫它弟弟。”
    知府夫人不禁一笑,泪水纷落。
    夏芩微微含笑,眼眶湿润:“她好像是四个孩子里面最喜欢说话的,见到什么都会指着说一说,一个字两个字地往外蹦,非常可爱。
    还有一个就在夫人的脚边来回爬,见什么都要抓一抓。最小的那个,坐在他的旁边吮吸手指,口水成串地往外流……”
    从她的口中描述出来的是这样一幅生动可爱的幼儿图,知府夫人捂着嘴哭得肝肠寸断,不住地低声呼唤:“孩子,我的孩子……”
    四个孩子慢慢地爬向她,偎依在她的怀中。
    她张开手臂,空空地拥抱着自己看不见的骨肉。
    这一幕情景,让人如此心酸。
    夏芩目中含泪:“都说母子连心,他们虽然小,却能感受到夫人的忧心和思念,所以不自觉地留了下来。可是这个世间终究不是他们的久留之地,为了他们好,就让他们去轮回吧。”
    知府夫人摇着头,哽咽着,泣不成声。
    夏芩道:“他们太小,我无法与他们交流,或许能为他们超度的,只有夫人您,何去何从,就由夫人自己决定吧。”
    她再次行礼,离开了知府夫人的房间。
    冬日的阳光淡远迷茫,有一瞬间,她几乎忘了自己身在何处,听着房间传来的压抑的哭声,只觉得有一块巨石压在胸口,她抬起脚,沉重地一步步地走回自己的住所。
    什么都没有做到,可是却已经没有什么可做的了,她茫然地想,自己该离开了吧。这个结局是如此悲伤。
    可还没轮到她收拾东西,便有衙役匆匆过来道:“慧清师傅,知府大人请您去同福客栈一趟。”
    同福客栈的梨园中,仵作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尸身,对知府禀道:“除了脖颈处的勒痕,并没有其他致命伤,应该是自杀。”
    周知府拈着胡须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把客栈的其他人叫来一一问询。
    客栈老板李春林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看上去温实敦厚,对周知府道:“这个书生叫刘致,是个落第秀才,因为没有钱回家,便央求小的,求一个落脚地。小的看他可怜,便让他住进梨园中的柴房,每月只收几文钱。
    书生白天会去街上卖字画,挣两个钱填肚子。大约实在卖不出什么,常常唉声叹气,自恨落魄。几日前,有个同乡人路过,说他母亲过世了,他大哭一场,谁承想第二日就想不开上吊了。”
    问询其他人,也是差不多的说辞。似乎真的只是一件普通的自杀案。
    周知府拈须沉吟。
    夏芩赶到时,知府大人正在和客栈中的人聊那些梨树。
    周知府:“这些树是同一年种下的吗?”
    客栈老板:“是,说起来都有七八年了。”
    周知府:“既然是同一年种下的,那为何那一株特别高大?”他指着离柴屋最远的那棵梨树问。
    客栈老板:“这个……十个指头还不一般长呢,虽是同一年种下的,也不能长势一样是不是?那个地方阳光好,水分足,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旁边一个小伙计插话道:“可不是,那棵树上结的梨也特别大呢,个个有小孩的头那么大,好几年都当选了梨状元,谁见谁称奇,客人们都争着抢着要买呢。”
    客栈老板有意无意地瞄了他一眼,小伙计不说话了。
    周知府面上声色不动,却一一记在心里。
    然后,便有衙役回禀,说,慧清师傅到。
    周知府让众人退下,对来到他面前合十行礼的夏芩道:“你看到刘致亡魂的事情本府已经听说,你看看这里有没有什么异状?”
    他说的“异状”是什么,夏芩心知肚明,她依言看了一圈,说道:“这里人太多,就是有什么也未必会在此时出现。慧清来时,在这家客栈住过,那时曾亲眼见到这里有个缢死女鬼,她自称是这家客栈老板的妻子,因为深感寂寞,所以诱惑别人自缢与她作伴。”
    周知府目光微微一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