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农门闲女之家里有矿不种田 > 第100章 100封赏诏令(四更)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0章 100封赏诏令(四更)

    一季水稻收割后,农民们抢种二季水稻,并且打算视天气情况而定,最好是还能种上第三季。
    现在一季水稻的收成,翻了五倍,农户们每家除去上缴的粮食,剩下的全家饱饱吃上一年还有余粮。
    若是加上第二季、第三季的收成,除了存粮还能用粮食换穿的用的……
    一想到地里能长出那么多粮食,农户们就开心得睡不着觉,耕种的热情极度高涨,纷纷觉得就算再苦再累都值得!
    郝甜这下子就成了花醴县的大功臣,老百姓再也不挑她的刺了,更不会嫌弃她曾经是个农女。
    现在,花醴县全民记着郝甜的恩情。
    花醴县粮食亩产量翻了数番的事,在人们口口相传向外传递的同时,百里羡一道奏折直达天听。
    百里羡在奏折里详细描述了整件事,并且附上农户每家领多少谷种,种多少田地,亩产量是多少的详细记载,这是郝甜叮嘱他必须要呈报上去的,用事实记录来说话,比百里羡写的奏折,更有说服力。
    不过一个月,昱京下发了一道诏令,宣郝甜、百里羡二人进京听封受赏。
    接到这一道诏令,在郝甜的预料之中。
    她又是发现铁矿脉,又是帮助花醴县全民解决温饱问题,就单单这两件事,绝对都是大功劳!
    大昱全民进入休养生息已经差不多有六年,但百姓们因着战时的沉重赋税,还未缓过劲儿来。
    朝廷虽然有很多的惠民政策颁发下来,但是相当于杯水车薪。
    对于掏空了国本,人数锐减了一半的大昱国来说,想要恢复到战前的繁盛,至少得二十年,并且还是无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还需得天子爱民,百官护民,百姓安稳度日,如此,老百姓才可能顺利从事农耕与生产,以助恢复国力。
    然而,郝甜免费提供的杂交水稻谷种,至少能将大昱恢复元气的时间缩短十年!
    民以食为天!
    农耕时代,地里产出的粮食是命脉,是国计民生之根本。
    温饱问题是大昱国目前的首要问题。
    而这个问题,难得文武百官天天在朝堂上唉声叹气,为了想解决办法,都想秃了头,却还是没想到合理的办法。
    哪知被郝甜这个小小的县主给破解了!
    皇帝陛下喜大普奔,这次不管反对派说什么了,一定要见一见这个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他带来惊喜的奇女子!
    郝甜将诏令一事告知阮氏,想听听阮氏的意见。
    阮氏温柔笑道:“你该得的,要去,阿娘陪你去。”
    “阿娘,谢谢你。”郝甜松了口气。
    依着原主的记忆,阮氏是不愿让原主外出的,所以原主十四岁以前,待得最多的地方是小虾村,去鱼米镇的次数都不超过十次。
    郝甜就觉得去昱京那么远的地方,阮氏可能也不愿她去。
    她都想好了,如果阮氏不同意她去,她就谎称生病了,让百里羡一个人进京就是。
    反正她是立了大功而去接受封赏,病了不去,皇帝陛下也不能拿她怎么办!
    郝甜却没想到阮氏如此爽快。
    郝甜得了阮氏的同意,再去找冉老夫人和陆氏婆媳俩,也将诏令一事说了。
    冉老夫人开怀笑,“去吧!也是时候恢复你的身份了。”
    陆氏接话,“你怕是不记得镇国公府的样子了,正好回去认认门。”
    见这二人如此表态,郝甜更是松了口气。
    虽然冉老夫人为郝甜隆重地举行过认亲宴,但那是在花醴县的冉府别院,那只是小范围的认亲。
    郝甜想要光明正大的身份,光明正大地站在人前。
    并不是说郝甜看重高门贵女的身份,而是她因着原先农女身份,就算是获封县主,别人依旧看不起她,还拿农女身份放肆地嘲笑她。
    郝甜倒不怕被嘲笑,只是阮氏和三只小崽儿因着她而被人嘲笑,她不想她们背负这些。
    镇国公府是郝甜的外祖,郝甜若是不光明正大地恢复身份,到时候,受嘲笑和指点的又多了镇国公府一家。
    人们会说镇国公府因着徐冉当年走失,在农家长大,上不得台面,因此都只敢偷偷地认回来,不敢光明正大地现于人前,就是觉得丢了颜面之类的话。
    虽然镇国公府势大,外人当面不敢说什么,但是背地里嚼舌根,保不齐也会传到冉老夫人等人的耳朵里。
    冉老夫人年事已高,郝甜可舍不得让她受这种窝囊气!
    所以,恢复身份势在必行!
    更重要的是,郝甜要变得更强,有足够的能力护住身边的每一个人!
    决定了进京接受封赏,一行人就纷纷准备起来。
    冉老夫人和陆氏这边讲究一些,需要收拾的行李就多。
    郝甜和阮氏二人的行李实在少,但是三只小崽儿的行李多啊!
    吃的、穿的、用的、玩的……
    还要带上从青阳山里抓回来一直养在身边的小兔子。
    好多好多好多……啊!
    等终于帮三只小崽儿打包好,已经塞满了两马车。
    郝甜和阮氏无奈地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安慰。
    亲生的,忍着吧!
    出行准备妥当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