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马尼拉恋爱笔记 > 第39章 祸起租房(四)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9章 祸起租房(四)

    单单就说这公共厕所,我发誓就是真的没有见到过啊。
    当然不能说本地人外出就没有任何办法地一气忍耐到底,这也未免太损他们了。
    而是真正意义的公共厕所是很稀少和干脆就不存在的,他们眼里的公共厕所,是设在公共场所的公用厕所。
    比如,购物中心里每层楼都有漂亮干净的卫生间。其他的如快餐店,加油站,酒店,机场,车站等等。
    所幸一般人的外出,无论如何都离不开上述的热点。
    所以这公共厕所的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了。
    但是,类似于joy这样的床位租客,要在深夜时分找到这样的场所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都关门了。
    如果发生在公寓小区,就大可以到楼下的健身房或是游泳池附近。一般都会有一两个公共洗手间可以一解燃眉之急。
    但如果是她以前所在的街道旁边的老式建筑,独门独户,在那些时刻外出就是有着巨大的风险了。
    哪怕是最近的邻居家,也得出了门口来到街上,再敲门进去,完事以后再重复一遍。
    想想都是辛酸和极其的不合适。
    总之,结论就是,无论什么窘迫的条件之下,都要竭力避免和多人共享这理应是最私密的场所。
    因为这事关人的尊严。
    换做是我还会深入思考一番生存的意义,如此的振聋发聩。
    且把这些有些变味的趣事抛在一旁。我理想中的老式建筑,最好要像以前一直中意的西班牙那婆婆家那样。
    古老的铁门,斑驳的栅栏。
    门口有小小的花园,勉强可以算是鸟语花香。
    尽管这里很少有鸟类出现,它们的鸣唱就一直是出现在依稀的梦里了。
    平街的一层可以作客厅和厨房,夹带着可以有一个小小的书房。
    不用太好的朝向和阳光。哪怕那小花园里高高低低的花木会遮住部分的光线,有些影影绰绰也是好的。
    就这样不太分明的一半是艳阳,一半是昏暗,反而更增添了静谧和亲切的私密。
    我其实纠结的是厨房。
    这里的出租房,甚至是公寓,可就没有配冰箱什么的厨房家电。
    想要自己一展厨艺,就真的要自行添置很多东西。而我又不能保证锲而不舍地要每天烹饪。
    所以想来想去我是真的没有必要使用那厨房。因为按照我的标准,的确是要大力改造一番才能投用,而且维护和后续成本都很高。
    好的一方面就是可以把那厨房区域空出来,留着使客厅和书房更加宽敞也是好事。
    退而求其次的话,再老套的建筑也得有个楼上楼下的简单分别。
    而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如何要有独立的卫生间。
    楼上才是宽松惬意的住房,之上还有一个小小的阁楼。
    房间里面不用太多的家具家电,就是床和灯,再要一个小小的床头柜吧。
    如果房间真的很小的话,这也是普遍的情况。
    就是一个长的双人沙发就很好,晚上就当做床来使用。
    有时还可以蜷缩在上面看看书,或者小憩片刻。
    楼上的房间一般采光都很好,几乎不用担心光线问题。
    阳光在这里不算是奢侈品,只能算是存在于我这样的异乡人心目中的奢华。
    除了阴影常常遮蔽的楼下,和一些终年无光的角落。其他地方只要一有一星半点儿空隙,阳光就会生长进来,迅速地生根发芽。
    天天住在这样的房间里面,那才是生活,才有心满意足的美好。
    再说到晾晒衣物的话,这走廊楼道,还加上窗户都是很好的处所。如果不是那么的在意形象。
    就我在酒店的经验,即便是未经脱水处理的简单手洗的衣物,不要说晾在阳光下的场坝,就是随意挂在通风的场所,半天的时间就会干了。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关上房门,有自己的世外桃源,不啻于小小的天堂。
    但开门走出去就是红尘万丈。
    不仅于此,这过程之中更有着切换的随心所欲。那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在。
    但这只是我的梦想。joy所爱的究竟是怎样一种风格,我还是不能确定。
    如同她这想起要租房的初心,我都不是那么的明了。
    如果她是真要一种名分,从而使自己这样的生活更加的名正言顺,倒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不管是怎么样的情况,我想都会支持她的。无论如何她这也是丰富着我们自己的生活啊。
    毕竟我已经试想过无数次,joy和我白头到老的种种情形,所有版本。
    也许那时我们的膝下早已是儿孙成群吧。
    他们成才或者不成才,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或者就是籍籍无名,都好。
    就算这跨国的血脉都稀薄最后而泯然众人了,也是好的。
    在这茫茫的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不已的人世间,就是当初极其不简单的大户人家,几代人以后都是那么普通地被淹没在人海里头了。
    就像一部戏剧,到了高潮以后的剧目,除了演员自己以外,已经是没有什么观众,或许就是纯粹的自演自看。
    不过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也是执着地按预定的脚本,不受干扰地演绎到最后的曲终人散。
    这种世世代代延续着的静静的安好,我认为是远远胜过了那些名声在外的广为流传。
    表面上的与世无争,骨子里有着留下自己印记的独特方式。就如同那些孱弱的温柔却一心一意地执拗。
    虽然这样那样都好,但无论怎样,都得是joy还如此地和我长相厮守。
    这是不可动摇的前提,也是所有幻想成立的先决条件。
    我不担忧自己。
    唯一害怕joy,就着这样平淡出水的滋味。她的孩子天性,最终竟然是不能坚持到老。
    她口口声声说要的宁静淡淡的幸福,给了以后也只是犹疑尚存的暂时安稳。
    我怕她某天早上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还是一无所获。
    于是昨晚信誓旦旦和恩爱痕迹未干,现在同一颗心就莫名地被巨大的失落吞噬,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心不甘情不愿。
    再之后,就是疯狂的歇斯底里来打倒和摧毁旧有的一切世界了。
    前后的行为举止就会变成那么的令人难以置信和反差巨大。
    我还顺路去看了chin之前打算要租的房子。
    也就是我有些心仪的那种类型。不过只是算是简化版。
    也是一楼一底。但门口就是一个小小的门,和紧邻马路的一片狭小的阳台,仅仅可以容一个人立足。
    整个一楼都是没有什么特色的通透,显得有点宽大的感觉。是因为除了一张木制的单人沙发,没有什么家具。
    就连餐桌也没有。
    就和其他这样的无数房屋一样,这一楼就是客厅,厨房,卫生间一体的。
    窗户前门后门处都有一个,不大不小。却无论如何改变不了采光不好的事实,阴天晴天都是黑乎乎的需要开灯。
    厨房就是楼梯间对着的角落,有那么两个洗菜和洗碗的水槽柜,预留了水电的接口和插座。
    所以想要自己做饭,还得买相应的炊具灶具和厨房电器了,也是还要买纯净水的。
    她们这边有简单的煤气灶具,可以买那种一罐一罐的液化气,也是送货上门的。
    而稍微好一点的厨房电器,比如最基本的电饭煲,就得去大的购物中心才买得到了。
    我这是说质量好一些的,最起码也是做工看着也稍稍精致一些的。就是价格同时也很可观的那些进口品牌,主要来自j国的。
    而要凑合着用的话,也可以就近在附近的小超市,还有集贸市场买了。
    不过就是看起来都会怀疑那使用寿命和操作安全。对,几乎就是小作坊出品的接近于三无的产品了。
    好在这卫生间还不算太小,就在楼梯间的旁边,但也总是这样的格局。
    她们这样设计的出发点可能就是方便楼上楼下所有的人。
    但美中不足就是卫生间永远只有一个。家庭人口稍微多几个就会捉襟见肘。而如果租客过多也会经常争夺这稀缺资源。
    楼上就要比下面的乏善可陈要好上一些。
    至少这阳光就要充足得多了,两个房间一字排开,各有一个大大的窗户。
    但空间就不免有些狭小,而且同样也是空空如也的家徒四壁。
    看上去就只能容得下一张单人床了,大一点的床肯定是放不下了。
    chin她们最终倒是真租下了,房租听说也还不是很高。
    我本来是想和她们合租下来,我和joy一个房间,她们使用另一个房间。
    但真的让人吐槽不已的是这楼上的房间太小,而楼下的空间又因为经年累月的暗无天日而闲置得厉害。
    还不要提到没有我所心仪的摆弄花草的空间,马路旁边的嘈杂声根本就无从躲藏。
    而且,joy最终也是对和她们一起合租也有些心里打鼓似的。加上她也不是很喜欢这房屋,所以我们就放弃了这一处房源。
    多逛了几天,我就发现了另外一处出租房源。
    说来很巧,就是这段时间一路闲逛打听下来,也是认识了一些好心人。就是附近的住户或者房东们。
    听说我是要从酒店搬出来,和心爱的女孩一起生活以后,她们都很热心支持。
    有的是家里的单间已经租出去了,还剩下单身客人要住的床位。当然我是不需要那床位的。
    但房东和街坊邻居之间就是相通气的。
    就有一个房东阿姨,后面我还会和她,甚至她的女儿们有些关联。
    简单地说她家也是这样的两楼一底,一栋小楼。
    但她有七个女儿。没错,就是七个之多,全是女儿。就是把所有的房间都住满了。
    而她底楼的客厅,一样黑漆漆的,也还住着几个租客。
    这还不算完,门口的小阳台,她干脆就用矮墙和铁栅栏围成了一个封闭式的小卖部。卖一些香烟,饮料,糖果零食还有什么样的杂货。
    她带我参观过一次她这小小的大家庭。
    果然是和想象之中一样的密密麻麻又不太通风,为了省电几乎就不开什么灯。
    要命的是也只有一个楼下的卫生间。
    她这房子还算是一般般的了,和左邻右舍比较起来。
    知道我是要找公寓和单间配套那样的房型,她就带我去看了她一个朋友空置的房屋。
    这是一栋四层高的建筑。
    一楼房东自己留了一处小小的门面做小卖部,其他几个门面就租给别人开小餐馆了,看起来每天生意都还不错。但油烟味就一直驱之不散地在楼上楼下蔓延。
    整个楼上三层,每一层都是一样的用木板分割成三个小房间,共用一个卫生间。如果这就算是她们口中的独立卫生间了。
    但这三个房间可都是打算要出租给不同的客户来的。每个房间就是小小的一张单人床。
    这房子就是在一个交通路口,楼下就是拥挤不堪的大马路,车水马龙。另一侧就是小饭馆和家庭排档林立的副街了。
    我是很难对这居住环境感到满意的。更不要指望joy会愿意搬进来。
    哪怕是租下整个一层。但那些油烟灰尘噪音确实就无法躲得开了。
    我还悄悄地联系了现在这酒店房间的保洁员。
    允诺一旦joy找到了满意的公寓,我们搬过去以后,也继续雇她每周去做清洁。
    同时灵光一闪,我也求她帮我们一起去寻找房间,毕竟她家住附近,人熟地熟。
    她家真的就是在酒店的背后那条小巷子里面。
    是两层楼的建筑,传统样式。
    第一眼就会给人好印象的是,二楼就有一个硕大的窗户,颇有些豪华落地窗的模样。
    此外,楼顶竟然是一个木头架设好的阁楼,上面是有些传统感觉的不知道什么材质做的屋顶。
    只是有些陈旧了,看起来还有些歪歪斜斜的感觉,不知道是由于路面的弯曲造成的还是房子本身。
    我就远远在楼下看了看,也没有进去仔细观摩一番。
    但想来里面是比较难得的空气清新和阳光明媚了,哪怕就从这明显不同的外观设计也可以想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