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擅始善终之下堂妇的幸福生活 > 第48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8节

    什么叫做不比不知道,通过对比后,驴友也自然看出来好坏了,再一问价格,梁沫要比镇子上的便宜得多,顿时人人后悔不已。
    好在驴友在镇子上买东西也没买太多,他们本来就抱着对比看看是镇子里的东西好,还是梁沫卖的东西好,发现梁沫的好,又从梁沫这里订购了不少。
    因为这些驴友开了一辆车来,自己带来的东西就不少,从梁沫这里订完东西,车就装不下了,梁沫便表示自己开的微店,自然包邮到家,一听少了运送到难题,加上这几天相处愉快,驴友一高兴,又追加订购了不少。
    第五天,梁沫终于送走了高高兴兴满载而归的驴友。
    这几天她绷着的筋也松了下来,像掏空了一样,回到院子里一下子就累的坐在凳子上起不来了。
    刚歇会没多久,就看到梁父,一脸为难的走了进来,后面跟着大哥一家和二哥一家。
    ☆、第二更
    第六十二章
    梁沫接待这第一批驴友不说殚精竭虑吧,也算是用尽全力了,这几天生怕哪里招待不好,加上还是第一次,就格外的仔细小心,此刻看到这么一群人,还明显来者不善的味道,就不由得在心里哀嚎,怎么了这是,惹到谁了。
    梁父进门也不吭声,找个小凳子一坐,吧嗒吧嗒抽着烟,大黄狗聪明的觉得气氛不对,躲的远远的,也没过来凑热闹,梁沫被大黄狗逗得轻松了点,不过还是累的没有站起来的力气。
    她看看大哥和二哥一家,也不说话,等着他们说。她记得以前哥哥都挺疼她的,这结婚以后怎么一个个的都变成这样了,想到嫂子们是十里八村有名的泼辣精明,再想想自己家这遗传的木讷老实的性格,便也明白过来。
    梁沫的两个哥哥也不是很想过来,都是自家媳妇逼着过来的,本来也都不好意思开口,哥俩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吭声,将媳妇在家里交过话都像是就饭吃了,一句话也不说。
    这么一来,真正的梁家人,没一个开口的,只有大嫂二嫂挤眉弄眼看着自己丈夫,恨不得上手去扒开他们的嘴。
    梁沫歇了一会,回过神,也琢磨过来,怎么今天两个哥哥嫂子都来了,世上没有那么巧的事情,昨天自己刚定了房子,今天这两家子人就来了,*不离十就是那个事。
    梁沫还真是猜对了,大嫂二嫂来就是为了房子的事情。村里买卖房子也算是大事,虽然昨天刚定下来,你传我,我传你的,很快全村都知道了。
    大嫂从厂子回来,一进村,就不时有人恭喜,恭喜她家买了房子。
    以前梁家的房子并不大,大哥结婚后,有个邻居搬到县城去,那时候宅基地也不贵,老两口便给老大买了那么块地方,盖了房子,也算是把老大分了出去。
    后来老二结婚,村里没有合适的房子,好在二哥家想要去县里做买卖,老两口便将手里所有的钱都给了二哥家,就这么二哥家也算是分了出去。
    大哥二哥说白了,分的东西虽然不一样,也没有谁少分谁多分,都算是公平。
    只不过近年来,大嫂生了两哥儿子,住的也近,老两口便有些偏向。二嫂不满,索性离得远,再说老两口就算是偏也没有多少能力偏太多,也就表面和气的不吭不哈的。
    这回家里买了房子,这可不是平时那几十块几百块的事情,便不约而同的都回了家,想着趁机会多占点东西。
    大嫂离得近,自然先找上了梁父,大嫂为了这房子的事情今天连班都没上,直接就去村委会堵住了梁父,想在转让手续上,写上大哥的名字。
    梁父知道这是女儿的钱,哪能随便就这么把人往上加,正和大嫂纠缠不过,二嫂也直接赶到村委会,说要将二哥名字也加上。
    这也就算了,后来不知道两个媳妇怎么研究的,索性决定一人一半,倒是把梁父给择了出去。
    两个嫂子这里满意了,梁父可没那么糊涂,他说这是梁沫出的钱,哪里想着,这话说出来两个媳妇愣是当没听见一样,根本就不甩梁父这弱弱一吼。
    梁父见自己说也说不过,两个儿子也不顶事,便手续也不办了,连忙跑了回来。连带着两家人也跟了过来。
    了解了前因后果,梁沫只觉得千万匹草泥马从心中奔腾而过。她原本以为两个嫂子喜欢占便宜就占点吧,人穷志气短。哪成想,还这么不讲理,再一看梁父,明显生气又怒不敢言的样子,心底便不由得冷笑。
    她想着法的挣钱,不单单是为了自己,当然也想着这个家好,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梁母说希望她借钱给大哥盖房子,才这么努力的。
    可这两个嫂子也太不懂事,为了眼前这么点蝇头小利就这么折腾,看父母这个样子,她不在家这几年,也不知道两个嫂子怎么折腾两口子呢。
    想到这里,梁沫就有点心酸,觉得都是自己不争气,当时就想着自己好过了,忘了父母过得好不好。
    当然,就算是嫂子不孝顺,也不是说一点都不可取,人都有两面性。这么多年,她们跟哥哥倒是一心一意的,为自己的小家付出的也不少,就是对老两口少了应有的尊重。
    这么一想,梁沫心里对两个嫂子的埋怨也少了几分,归根到底还是钱的事情,人只有有了钱,腰板才能硬。
    她原本想着,房子就过户在梁父身上,这么看来,是不行了。
    想到这里,梁沫看向两个嫂子开口说道:“这房子我出的钱,嫂子们都知道吧……”
    “知道,知道。”大嫂抢着说,她心里还惦记着梁沫答应借钱给她盖房子,说是借,到时候能不能还,那就另说了。
    梁沫看了大嫂一眼,又看了看二嫂,笑道:“既然知道,那我也不瞒着大家了,本来我还不想说,可现在不说估计不行了,我离婚了,没地方去,想先住家里,可家里地方也不大,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总这么住着也不是事,别人肯定得说闲话,就想买个房子住。”
    “你真离了呀?”大嫂这话让梁沫一愣,原本以为自己这话会引起轩然大波,没想到大家好像都有了准备一样。
    只有梁母听到了这件事一下子没忍住,哭了起来。
    梁沫这才回过味来,原来这么多天自己刻意瞒着担心父母难过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知道了也好,省得再瞒着了。
    “既然都知道,那更好,我原本以为这个房子放在爸名下,以后我要是不在这住了,房子就归爸了,既然大嫂二嫂不同意,那就放我名下好了。”
    梁沫这话一出口,大嫂二嫂对视一眼,都后悔的肠子要青了。
    要是放在梁父名字下,梁沫不在村里住了,梁沫肯定以后不会在村子里住,梁沫这么年轻,也就刚离婚心里不舒服在家住这么一段时间,时间长了,从那种大城市回来的人,在这小地方肯定住不惯,她走也是早晚的事情。
    那个时候,梁父这房子肯定还有他们一份,但要是这房子放在梁沫名下,那就不好说了,到时候万一她要是再想卖了,那不是说卖就卖。
    大嫂二嫂顿时有了一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
    梁沫见两个嫂子面有悔色,便故意叹口气说道:“就是我懒得去办这些手续,想着让爸跑跑腿,如果嫂子们不愿意,那就算了,反正我也待着没事。”
    “还是爸去吧,爸跟村子里的熟悉。”大嫂抢着说道。
    大嫂刚说完,二嫂也连连应道。
    见自家媳妇这么丢人,两个哥哥更是羞得抬不起头。
    梁沫知道该敲打的已经敲打过了,目送两个嫂子灰溜溜的走出家门,她又懒塌塌的不想动了,觉得自己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梁母见状,还以为是梁沫心里难过,忙倒了一杯开水给梁沫。
    梁沫接过水杯,喝了一小口,对梁母笑了笑:“放心妈,我不是难过,我是累的,你猜这几天我们挣了多少钱?”
    梁沫神秘兮兮的对梁母眨眨眼。
    看到梁沫神色没有一点的灰暗,梁母原本还担心女儿难过的心思也放下心来。
    “多少?”梁母顺着梁沫的话随口问道。
    “我算算。”梁沫拿出手机,连同微店里的,还有这些天住宿的收入,大概刨除成本,她也不由得眼前一亮,伸出三个指头来。
    “三百?”梁母惊讶的问道。
    梁沫摇摇头,笑着答道:“三千……”
    “我的天呀……”梁母捂着胸口,连忙找个凳子坐下来:“这么多?”
    梁沫也有点兴奋,头一次挣这么多,还是凭借自己努力,她也没想到,这么一来,身上的力气倒是充足了起来:“以后还会更多,不过妈,你千万别说出去,这种事情干的人多了,有了竞争就不挣钱了。”
    梁母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只是心想女儿有知识,按照女儿的话做不会错。
    梁沫说着给了梁母五百块钱,让她明天再去买些野菜,鸡鸭之类的,当然要家里养的那种。
    这一宿,梁沫睡得格外香甜,这是第一笔,她完完全全凭借自己力气挣的钱,这些钱揣在兜里安心,花起来舒心。
    第二天,梁沫一早上就收到了不少人要加她微信的请求,都是从驴友圈来的。
    梁沫看了看回去的这几个人微信,他们在朋友圈里各种显摆他们这几天的经历,什么又一个香格里拉,什么未经雕琢的人间仙境的,什么万亩无污染的茶山,什么渴了喝泉水,饿了吃蚂蚱的家鸡,什么会抽旱烟的老黄狗……
    当然还有梁沫微店里物美价廉的特产。
    万事开头难,梁沫这一天又定了一群驴友,还有其他想来的,可惜因为梁沫家的房间有限,接待不了。
    虽然有钱挣不了挺心痛的,可考虑到长久发展,梁沫也知道,口碑最重要,不能不自量力,没有那个招待能力硬是招待。
    这一晃就到了秋天,虽然招待了不少客人,不过梁沫手里还是没有多少闲钱,挣来的钱,都让她投入到新购置的房屋装修里了。
    每一间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配置,虽然不豪华,好在干净温馨。
    梁沫知道扩大规模的时机到了。
    王叔叔只是茶山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管杂事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得管。
    刚开始梁沫说要带些朋友来采茶,王叔叔本来没当回事,只想着给个方便罢了。
    一晃几个月过去,算了一下帐,因为茶叶的价格比卖给厂子里要高,整体算下来,利润惊人。
    正在他啧啧惊奇的时候,梁沫又找来了,这回她带了一份协议过来,协议的日期是五年,内容不外乎是梁沫和他口头约定的那些。
    只是有一点,这片茶山五年内,只有梁沫带来的人能来采茶,当然在不影响茶山正常经营的前提下。
    王叔叔对于白纸黑字之类的东西就没有话语权了,这得找他上面的人才成。
    虽然梁沫没得到准确答复,可她觉得应该问题不大,毕竟现在这个村子的这类活动,还没有人跟她争,只要这片茶山五年内只对她的客人开放,就算村里人回过味来,也出现不了有力的竞争者。
    这么一想,梁沫又忙着规划接下来的事情,在新购的院子里,梁沫散养了鸡鸭,菜园子也都种着新鲜的时令蔬菜,猪圈因为味道太大,被她给规划没了,毕竟这些人再喜欢乡土气息,也不可能喜欢伴着猪圈的味道入睡。
    随着游客的增多,梁沫发现了人力不足的问题,梁母还是老观念,觉得就算是自己累点,这个钱也不能让外人挣。
    梁沫刚开始没找外人,主要是担心村里人有效仿的,不过等茶山的协议定下来,她也就可以安心了。
    可以说,万事具备,只欠协议了。
    一个星期之后,王叔叔终于找过来了,只不过协议没带来,带来了一个口信,说他的老板想要见梁沫。
    ☆、第62章 没有心
    第六十三章
    老板呀……
    听王叔叔这么说,梁沫有点紧张,也有点兴奋,这算不算是谈生意呢?
    没有时间多想,梁沫和王叔叔来到他所说的老板住处,正是她当时围着看了半天的那个院落。
    院子里的楠木茶台边坐了一个人,水冒了汽,一只骨节分明修长的手握住壶把,清水婉转而下,茶叶翻腾旋转。
    如果这个人穿一件古代的衣服,看着到是有了那么点大儒的风范。
    只是稍微愣了一下,梁沫就回过神来。
    男人客套的站起来,示意梁沫和王叔叔坐下来。
    梁沫刚坐定,面前就被送过来一小杯茶,梁沫也不客气,嗅了嗅,分三口品下,顿时唇齿留下,眼睛喜悦的眯了起来,好茶呀,真是好茶。
    “梁小姐,也懂茶?”男人开口问道。
    梁沫连忙挥挥手,懂茶和品茶可不一样,茶里的学问高深莫测,还是自谦点好:“我只是平时比较喜欢这个,懂还真算不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