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玄幻魔法 > 问镜 > 第72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20节

    余慈微微一笑,睁开眼睛:“且细言之。”
    幻荣夫人便道:“若以属下论之,此为独当一面之人杰,条理清晰,轻重得当,最难得眼界开阔,搭起的架子如筋骨陈列,自成一格,只待血肉填充而已。”
    “非属下又如何?”
    “若是单指信众,恕妾身直言,主上耽搁了一块好材料。”
    余慈没有回应,事实上,今日叫沈婉过来,正是近段时间,感觉着那边心神动摇,不比以往,才请幻荣夫人探察一番,也算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幻荣夫人眼波流转,细察余慈表情,即而正色道:“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余慈微愕,这分明是道经中所言,以她魔门大佬的身份,诵读道经,真是怪异绝伦。而且,很久以前,好像也有人这么对他讲过……
    幻荣夫人不管他如何想法,续道:“道经之中,实是以此点透与信众、眷属相处之秘。不过流传之中,有一处相悖……”
    余慈却是知道的:“然,不知有之。”
    这一段道经中,实有“下知有之”和“不知有之”两种说法,向来颇有争议,连余慈这等不怎么读经的,也略知一二。
    幻荣夫人道:“知与不知,分划两类。下知有之者,精耕细作;不知有之者,广种薄收,主上当有所感。”
    余慈再次点头,结合自身情况,他知道,精耕细作者,有比较得力的信众;而广种薄收者,则参差不齐,不过相应的反馈也颇为可观。
    “前者为神主,后者为魔主?”
    幻荣夫人嫣然一笑,本来削瘦的模样,竟有刹那芳华之感:“焉有是理?”
    “哦?”
    幻荣夫人道:“人人有向解脱之心,佛在心中;人人有慕逍遥之心,道在心中;人人有欲堕落之心,魔在心中。如此何为神主?何为魔主?”
    余慈“唔”了声,若按幻荣夫人的说法,佛祖、道尊、元始魔主,难不成都是走的这种路子?
    此类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理解清楚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不自觉跑题了……
    余慈只能暂时放下这个问题,把方向纠正回来:“此事与沈婉何干?”
    幻荣夫人道:“无论知或不知,神主信众之间,亲、誉、畏、侮之念,均等而下之,如水污于墨,难见澄澈……主上与那位的距离,太近了些。”
    余慈轻击扶手,久在心头的那层薄雾顷刻散去:“原来如此!”
    自从再见沈婉,暴露了身份之后,余慈就一直感觉着不对劲儿,只是缺乏明确的认知,如今被幻荣夫人点透,以他的经验智慧,自然立刻醒悟过来。
    他也记起来,上一个引用此句道经,对他说起过类似言语的,却是幽蕊。
    只不过,当时幽蕊是彰显她灵巫之能,事关神主信众关系,虽也解释了,却湮没在香火信力的玄虚之中。
    不管怎么说,只要知道问题所在,理解了深层的理论,余慈就有了解决的思路。
    他对幻荣夫人还是很感谢的。近日来,有幻荣夫人随侍左右,余慈自觉颇有进益,只当年影鬼在时,可堪仿佛。可那时候,他自家的修为境界不过关,眼界不开,所得当远不及眼下。
    他也在观察幻荣夫人,尤其是近距离旁观她如何在千万里开外,操弄刘显东的心境,不但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上,更有“偷天换日”之能,使那个靠着噬原虫才登入长生境界的家伙,一点点地重塑心志。
    逐日相较,微乎其微;可与初见时相比,简直有脱胎换骨之效。
    作为神主一流,余慈很理解这套理论,更明白其中的难度。这个过程不能太慢,慢了显不出神异的效果;但更不能快,快了必将异化本来的要求。精微的掌控,充分的耐心,彰显出幻荣夫人的手段。
    余慈自愧不如。
    无怪乎当年幻荣夫人要成就欲染魔主,人欲横流,漫漫无疆,正是可大展拳脚的领域。
    幻荣夫人以绝伦的赌性,本想借九宫魔域,一举登上巅峰,可遭到余慈借势控制,焉能没有怨恚之心?
    只是这位魔门大能更是理智之辈,并不讳言,也坦白心迹,做出了让步。
    余慈自然也要拿出些诚意来——他早想着改易信众根基,不能真如使唤奴仆一般,也给幻荣夫人相当的尊重。不过,仅凭这般态度,就想赢得幻荣归心,也太过想当然,余慈也是通过观察,不断地调整策略,以为长久之计。
    他扳起指头:“秽渊、无明、欲染、无畏、寂妙……你还未能得到无明之位,终有瑕疵。扎实根基,重新谋划,也是一条路子。大梵近来也往真界伸手,你可尽可图之,便是一时不成,也可以斩断他的爪子。”
    幻荣夫人静静听着,没有开口的意思,或许她很清楚,余慈还有后话。
    余慈低笑一声:“大梵在此界砸下的钉子,你是知道的。”
    幻荣夫人应道:“是,在北荒。”
    余慈道:“北荒黄泉秘府……这些年来,也不知道他经营得如何。别的也还罢了,唯有业火排布,直若天途,轻易不好下手。”
    说到这里,余慈和幻荣都有些忌惮。
    尤其是余慈,当年在北荒时,层次境界不到,又有平等珠镇压,有段时间,甚至把地狱道的碎片都纳入心内虚空之中,现在想来,真是无知者无畏。
    那佛国业火之属,实是因果恶业汇聚,对常人的效果也还罢了,对神主、地仙这等“因果照映之身”,才是真正可怖。
    在“因果线”上,所有的神主、地仙,因其过于“沉重”,其实是“处卑就下”,如渊如海,汇万流于己身。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是承担着一界生灵的因果之力。
    这种情况下,面对业火,除非是以绝顶修为彻底隔离,否则一旦沾染,亿万生灵因果恶业倒逼,就是曲无劫、陆沉复生,也要饮恨。
    大梵妖王如此布置黄泉秘府,当真是一步妙棋,便如刺猬也似,让人无处下口。
    不过,余慈眼下也不是针对黄泉秘府,他话锋一转:“北荒之地,蠹修众多,又有鬼狱散等大行其道,寻常人看来,实是堕落之所,然而在我们眼中,却是上佳之地……你不妨就在那里,施展手脚罢。”
    此言一出,幻荣夫人讶然看来。
    余慈似乎没看到她表情,不紧不慢,继续道:“观你培养信众之法,我也颇有所得,尤其在耐心上,我是远远比不过你的。北荒一众黎庶,正是天然信众,只是里面线头繁多,立场多变,非你不能为之。只不过,这等上乘之地,似乎有人故意做来,你也要小心行事。”
    幻荣夫人沉默片刻,终于躬身应道:
    “谢主上。”
    余慈微微颔首,不再多说,重又闭目养神去了。
    身侧,幻荣夫人身形如轻烟般消逝。
    余慈虽是闭眼,心里却明亮得很。像幻荣夫人这般心机深沉,又有大野心之辈,想凭好处让她归心,未免也太过天真。
    他这份“好处”,也没有指望幻荣夫人感激。
    将北荒“划”给幻荣夫人,一方面此人确实能够独当一面,在眼下真界变局横生之际,可以给他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本来,这块地方是想让影鬼操持,只是那家伙显然志不在此。
    另一方面,他很好奇,不知道通过幻荣夫人的“中转”,汇聚过来的信力,会有什么变化呢?
    这也算是余慈对“下知或不知有之”的一个尝试。
    余慈渐渐澄静心神,如此做法,不过是权谋之术。他和幻荣夫人之间的纽带,从来不是“归心”与否,而是来于自“魔种”的超强控制力。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把根基打好。
    他闭眼坐着,脑中却翻过东海之下,降伏幻荣夫人,使之成为眷属的全过程。
    当时,以他的种魔之术造诣,根本不足以掌控局面,最后是以平等珠,催发了照神铜鉴的最大威力,才最终得手。如今,取巧的后遗症终于显然出来。
    他的信众,绝大部分都是与幻荣夫人走的同一路数,想要改变信众根基,照神铜鉴是绕不过去的关口。
    然而系铃容易解铃难,平等珠发动的有限时间,着实不足以支撑信众根基转化之所需。要想将他们从魔门体系中解放出来,重立炉灶,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段时日,余慈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想要解决,一个办法自然是如幻荣夫人所言,真正炼化照神铜鉴——且必须是完整的。只是,照神铜鉴另外半边,已经在东华虚空灰飞烟灭。当时他记忆了结构,可想要炼制出来,很困难,或者说,希望渺茫。
    恐怕非要找到黄泉夫人,才有可能。
    第二就是遵循十方慈光佛的誓愿,不断收集缘觉法界碎片,寄望于威能全开的平等珠。可这比上一条还要渺茫,就有互有感应,可近些来,北荒、真界剧变,缘觉法界碎片可能散入天地间任何一个角落,天地茫茫,又该如何寻觅?
    这是他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第041章 华阳魔窟 波撼三城
    自从天地大劫兴起以来,黑夜就成为了北地野外最恐怖的时段。
    没有宗门、城池法阵的保护,不管是凡俗还是修士,都沦为各路魔物捕食的对象。不管你是上天、下地、入水,都有极大的可能性遭遇猎杀,成为魔物的饵食,或者干脆就沦为魔物的一员。
    尤其是某些特殊的地点,此类机率更是十倍、数十倍地提升。
    比如,华阳山。
    华阳山地处洗玉湖北端支流上游,连接阴山、黑水河一线,恰恰就卡在地火魔宫与洗玉盟腹地之间的重要节点上,地理位置颇为重要。而在上一劫末,这里就是上清宗的山门所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虽然上清宗以太霄神庭最为著名,可高不过七千尺的华阳山,仍然有其独特的地位。
    上清宗开派的三位祖师,以华阳山为根本,布下了名震天下的“诸天”之阵,上感天星,下运地气,后世弟子以此为基石,又排布“真灵位业”,召劾诸天神明,由此形成了太霄神庭的基本轮廓。
    只可惜,那一场浩大魔劫,使号称“不朽”的阵势从内部崩溃,毁灭性的冲击,冲垮了大半山体,造成了至今仍令人闻之变色的“华阳窟”,几与中南部的万鬼地窟齐名。
    巨大的山体裂隙,形成了深不见底的洞窟,其入口阔及百里,内部至今都还有凶残魔头,甚至是遭遇魔染的修士,择日而出,杀生噬人。
    后来因为为害太烈,洗玉盟诸宗联手清剿几次,成效不大,干脆就将洞窟彻底封印,并以法阵环围,此后每年都派人前来维护修缮,直到十余年前,魔劫再起。
    再起魔劫之后,华阳窟的封印第一时间破灭,内外合流的魔潮,冲垮了绝大部分外围阵势,将其化为万里魔国。
    偏偏法阵破坏得不彻底,似破非破,再没有规律可言,若有人运气不好,吃阵势一绊,就别想再活着出去了。
    故而近年来,已经少有人来,就算魔门修士也是如此。
    可正是这样一处险地,铁阑已经逗留快半个月了。
    黑暗、白日交替了十三次,他一直都在附近游荡。看影影绰绰的阴鬼魔物,还有时隐时现的天魔之属,最近的距离他甚至仅有半里左右,危险到了极点。
    至于目的,则是由他“主上的主上”吩咐下来,要记录周边地形地势变动,为不久之后的灵脉移植做准备。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是关涉未来北地三湖区域的整体局面,还有“主上的主上”的雄图抱负,不好假托于人,干脆就由他这位宗主亲自出动。
    事实上,在盘皇剑宗,即使是诸事繁杂,用得着他这个宗主决断的,也不是太多,他没这个能力,也没那份心思。若不是主上要求,他怎么会顶上宗主的头衔,装腔作势?还不如这样,做些实际之事。
    他手中风水盘发出莹莹黄光,远在数百里外的手下,将最近的信息导入。
    如今大的框架已经没问题了,只有一些相对隐秘的藏魔之所,还要进一步发掘,以免未来“清理”时候,出现漏网之鱼,污了灵脉地气。
    转眼又一层黄光压上来,风光盘上的磁针微微颤动,激发出了玄奇之处,渐渐标识出地气流经或泄露的关键节点。至此,带来的七位精通寻龙点穴之术的修士,已经全部完成了任务,只待风水盘将各路信息融会贯通,就圆满了。
    近半个月的时间,就算千小心万小心,还是有两名手下不慎被魔物猎杀,铁阑心里也一直绷紧了弦,眼看着能离开险地,他也忍不住吁一口长气——
    说起来,成就长生之后,他的种种反应,倒是越发地人性化了。
    正准备发令集合,手上风水盘突然激颤,一低头,便见其上磁针乱转,来来回回,没有半点儿规律,看起来,细长的磁针几乎要给崩断掉。
    “怎么回事?”
    念头乍闪,未有头绪,森然杀意陡然横加其身。刹那间,他精修淬炼的鬼体竟然为之扭曲,不类人形,换了血肉之躯,怕不直接就给崩得碎了?
    铁阑心知不妙,当即就有了决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