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农门妇 > 第9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3节

    或许,当初赫连一族送女儿进宫,为的就是这个,作为臣子,手里握着前朝富可敌国的宝藏,却隐瞒不报,就是存了不臣之心,既然早有心背叛慕容氏,又怎会忠于慕容鸿呢。
    更何况,慕容鸿根本是个无心大位之人,走到这一步完全是被这些人逼的,崔九说他二哥心机城府深不可测,完全是给他二哥多年以来伪装的样子给糊弄了,就自己看来,慕容鸿是个再简单不过的人,如果他真想夺嫡争位,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了。
    就像太子殿下,即便面儿上看来是个恪守本分的储君,可实际上,暗里笼络的朝臣,遍及各部,所以,自己有事儿找崔九帮忙,才能如此痛快,而这位二皇子就博了个温和亲善的名声罢了。
    自己先头还把他想成了九王夺嫡的八贤王,如今看来,这位根本就是个小白,而且,他自己都在矛盾着,一方面以大齐慕容氏为荣,一方面却想不想让他娘,外公舅舅失望,难道就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吗。
    搁 在前几天,打死碧青也不敢跟慕容鸿说这些,现在之所以敢,一个是冲动,还有一个,潜意识觉得,对算学有如此兴趣的天才,觉不会有太大的权力欲,望,天才往 往执拗,狂热的喜欢上一样东西,就不会再把这份狂热付诸于别的事,哪怕是皇位也一样。这人还真是不能光听名声,要真切的接触过,才能了解。
    碧青知道自己这番话说出来,慕容鸿会更纠结,但纠结总比身首异处强,先不说找不着的到宝藏,毕竟到现在所有的信息都是听说,谁也没亲眼见过前朝富可敌国的宝藏,即便找着了,去何处招兵买马?
    深州大旱已解,到处一片欣欣向荣,老百姓刚过上好日子,谁肯再起战祸,即便让他招了兵马,也不过是乌合之众。
    大齐兵士南征北战多年,慕容鸿统驭的乌合之众,岂是对手,到时打起来,倒霉的还不是老百姓。
    皇上是慕容鸿的亲爹,只要慕容鸿不造反,就不会把他置于死地,所以,一切到目前还有得救,只要慕容鸿把藏宝图交出去,他仍是大齐的二皇子。
    碧青忽然想到,或许皇上早就知道藏宝图在他手里,此次南征才让崔九监军,就是想给慕容鸿最后一次机会。
    崔九心性仁厚,颇顾念手足之情,即便当初疑心慕容鸿勾结南蛮散瘟疫的时候,崔九也一口一个二哥叫着,可见在他心里,慕容鸿多坏也是他哥,更何况,慕容鸿根本也不是坏蛋。
    碧青说了这些话之后就去睡了,得给慕容鸿时间让他自己想明白,以他如今的处境,拿到宝藏也无济于事,既无兴致又无胜算的必输之局,赌个什么劲儿,还不如保住自己的命要紧……
    ☆、第105章
    天亮的时候,碧青被慕容鸿推醒了:“沈姑娘,孟十一的船来了,就在前头。”
    碧青迷迷糊糊睁开眼:“孟十一?什么?孟十 一……”碧青猛然清醒过来,就算记性不好,这个孟十一碧青还是记的,当初献计于贺鲁帐下的,就是此人,自己儿子手里把玩的那把西域弯刀也是此人的,他是南 蛮孟氏的十一子,故称孟十一,此人是个彻彻底底的恶人,视人命如草荠,用人撒播瘟疫,早已泯灭了人性。
    碧青一想到孟十一之前做的那些事儿,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忍不住从心里恐惧,瞪向慕容鸿:“他怎么来了,这里还是大齐的疆域,他南蛮人怎会跑来。”
    慕容鸿十分抱歉的道:“对不住,我也不知道,大概那些侍卫有人给他传递了消息。”
    碧青心都凉了:“你的侍卫怎会不经你同意,就给敌国传递消息?”
    慕容鸿:“他们是我外公的人,因宝藏所在的地点是南蛮境内,孟氏手里还攥着另一半藏宝图,故此,我外公跟孟氏有过盟约,共同寻找宝藏。”
    一半?碧青道:“这么说,你手里的藏宝图并不全。”
    慕容鸿点点头:“外公说藏宝图一共由四十二张图组成,我手里有三十六张,孟氏手里有六张,当初他曾经见过孟氏手里的六张。”
    碧青心都凉了:“你见过孟十一?”
    慕容鸿道:“前些日子孟十一曾到过京城。”
    碧青道:“这么说,你绑架我的事儿是他授意的?”如果真是如此,自己必死无疑,而且,会死的凄惨无比,她可以考虑直接从这儿跳河了。
    慕容鸿却摇摇头:“他并不知道你是谁?我跟他也只有一面之缘。”
    碧青道:“你那些侍卫可知道我的身份?”
    慕容鸿继续摇头:“他们不知冀州的事儿,只当你是我在冀州府收的宠妾。”
    碧青松了口气,那些侍卫一个比一个坏,什么死士,简直一群畜生,之所以甘心为慕容鸿驱使,估计也是为了那些宝藏,有道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宝藏,这些人什么都做的出来。碧青相信,如果慕容鸿跟自己找到了宝藏,那么头一个死的就是自己跟慕容鸿。
    碧青又问:“这是何处?”
    慕容鸿道:“再走一天就到番禹城了。”
    碧 青记得崔九说过,南蛮孟氏曾据守番禹城,自封领南王,后被大齐军驱逐,才退居南蛮,虽说番禹属大齐国境,可孟氏曾在此据守百年之久,到了番禹还不等于落到 了孟氏之手吗,不用想也知道,孟十一之所以前来,定是为了宝藏,估计一直对慕容鸿礼遇有加,也是因为慕容鸿的算学本事,想让他破解藏宝图。
    自己跟慕容鸿如今的处境,简直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稍有不慎就会死在孟十一手上,当前只有一个字,拖,拖到大郎大破南蛮,再找机会从孟十一手里逃出去。
    碧青小声问:“那些题你解开了几道?”
    慕容鸿道:“你写的那些公式颇有用,昨儿晚上又解开了五道。”
    碧 青道:“待会儿孟十一问你,你就说只解开了一道,说你研究了这么久发现,这些题都是前后相连,互为条件的,把这些题都放到一起才能解开,你用手里的三十六 道算题,去换孟十一的六道,并且坚决许诺宝藏是共同的,你跟孟十一对半分,如此,或许会消弭他的戒心,咱们再找机会逃,还有,你就说我是你的宠妾,不舍得 丢在冀州,这才带了过来,记得,一定不要露出破绽,不然,你我的命就都交代了。”
    慕容鸿异常惭愧的道:“实在对不住……”
    碧青挥挥手:“什么时候了,还说这些,快去准备,对了,你船上的船老大跟哑仆是什么人?可信得过?”
    慕容鸿道:“他们是当年我阴错阳我救下的,这些年始终跟着我。”
    碧青点点头:“如此就好。”
    两人刚商量好,就听舱外一个声音道:“孟十一来迎接二皇子,二皇子还不出来,可辜负在下的心意了。”
    汉话说相当好,带着些岭南的口音,可声音却有些阴鸷,碧青道:“出去吧。”慕容鸿点点头,整整衣裳,走了出去。
    碧青竖起耳朵听着外头的声音,慕容鸿道:“不知孟兄到来,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孟十一透过未掩住的舱门,往里瞟了一眼,正瞄见斜卧在榻上的碧青,不禁道:“我说二皇子不出来呢,原来是佳人在怀,舍不得这温柔乡啊。”
    慕容鸿道:“孟兄见笑了,把青儿一人留在冀州,心里难免挂念,想这一路南行,怎么也得有个铺床叠被之人,就让她在跟前伺候了。”
    青儿?孟十一手里折扇摇了摇笑了一声:“光听名儿就知道是个美人,二皇子好艳福。”两人客气了几句,声音渐行渐远,估计是嫌慕容鸿的船不方便,去了孟十一船上。
    哑仆进来,碧青跟她比划着要衣裳,碧青之所以知道慕容鸿绑架自己筹谋已久,就是因为这船上什么都有,衣裳,首饰,甚至内衣,鞋袜,用的帕子都一应俱全,只不过,衣裳有些俗艳,估计是慕容鸿叫人准备的,鲜亮的居多,而碧青最不喜欢穿鲜亮的。
    走到这儿已经热了起来,她原先厚重的棉衣,早就穿不得了,只能从船上的衣裳里挑两套替换,碧青选的都是相对样式简单的,而且,并不戴首饰。如今客串慕容鸿的宠妾,无论如何都得打扮打扮,才不会引起孟十一的怀疑。
    哑仆服侍了碧青十天,碧青的大致爱好,也知道了一些,给她拿过来的衣裳都是素净的,碧青无奈只,得过去自己找,从里头找出一套俗气的桃粉色衣裳套在身上,叫哑仆给她梳了一个还算精致些的发髻,首饰盒子里的首饰插了好几样在头上,碧青都觉自己脑袋沉了好几斤似的。
    一眼看见手腕上大郎买给自己的镯子,虽说粗劣,却一直戴在手上,孟十一是个识货的,若让他看见,难免会疑心,想一个皇子的宠妾,怎会戴着如此廉价的玉镯,想着,把镯子褪下来用帕子包好放起来,从收拾盒里挑了个金镶玉的桌子套在手腕上,对着镜子照了照。
    铜镜内照见的影子有些陌生,碧青看了会儿才认出是自己,臭美的说,真挺漂亮的,平常不怎么打扮,这一打扮起来,客串一回皇子的宠妾,也挺像那么回事儿,怪不得她家蛮牛总说自己好看呢。
    想起蛮牛,碧青不禁叹了口气,不知他知不知道,自己也被绑到了南境,距他不过咫尺,却仿佛隔着天涯,更不知道家里如何着急呢,但愿不要宣扬,要是被孟十一知道,自己是大郎的老婆,可就麻烦了。
    想起这些,不禁暗暗埋怨慕容鸿,你自己一个人糊涂找死就罢了,却偏偏牵连上自己干什么,害得自己还得帮着他演戏。
    碧青不知道,家里何止着急,都快疯了,碧青带着冬月顺明去了冀州柳泉居贺寿,这一去人就没了,柳泉居的老掌柜说没见人来,还说二少爷小,姑娘离不开呢。
    王小三道:“哪儿啊,姑娘早进了冀州城,到铺子里待了一阵子,瞧着时辰差不多了,才去的柳泉居,还是俺亲自送上车呢,咋能没去呢。”
    老 掌柜也慌了神儿,二郎小海急的不行,小海见找不着大姐,顿时慌了神儿,就要回去告诉他爹娘,被二郎一把拽住:“老人家年纪大了,可禁不住吓唬,回头吓出病 了,更麻烦了,你听我说,回家就说深州的铺子出了点急事,来不及家去,从冀州府直接赶去深州了,你叫冬时收拾行李衣裳拿过来,记得,莫露出一点儿破绽,嫂 子可是咱王家的主心骨,要是嫂子没了的事儿传出去,可是大麻烦。”
    小海眼泪都快下来了:“二郎哥,我,我怕做不到,我这心里头比谁都怕呢,我怕大姐……”小海话没说完就被二郎厉声喝住:“不许胡说,嫂子没事儿,从嫂子嫁进俺家那天起,俺就知道,嫂子是我们王家的福星,嫂子不会有事,不会……”
    小海被二郎的厉声吓了一跳:“二郎哥,你也怕是不是?”
    二郎极力稳住心神:“不,我不怕,嫂子不会有事,你先回家稳住老人,我这就进京。”
    小海道:“大姐是在冀州没的,二郎哥进京做什么?”
    二郎道:“我觉着这件事不简单,嫂子做了那么多善事,在冀州的百姓心里,嫂子就是活菩萨,没有嫂子,哪有如今的好日子,心里恨不能供着嫂子呢,谁会绑架嫂子。”
    小海道:“莫非是周家?”
    二郎摇摇头:“嫂子不计前嫌,让承安承业入武陵源的学堂念书,周家再混账,也分得出好歹吧,更何况,凭周家还不敢做这样的事儿,倒是闫子明,近一年跟二皇子走的颇近,就前头南蛮人散播瘟疫的事情来看,二皇子跟南蛮恐有牵连 。”
    小海脸色都变了:“二郎哥是说南蛮人绑架了大姐,来威胁姐夫退兵?”
    二郎摇摇头:“目前还不知道,可我确信,有本事从冀州府绑走嫂子的人,即便不是闫子明,也跟闫子明脱不开干系。闫子明是冀州知府,咱们动不了他,太子殿下能。”
    小海道:“若是九皇子,此事不难,可太子殿下……怎会帮这个忙?”
    二郎:“殿下会帮,就凭嫂子当年捐出的那二十万两军饷和赈济深州百姓的青苗,太子殿下也不会袖手旁观……”
    ☆、第106章
    深州待惯了的杜子峰,越发不喜欢回京,可过年还是得回来,如今杜子峰在府里的地位,跟前些年不一样了,万岁爷亲自赐了匾,称赞杜丞相教子有方,杜丞相在京里露了大脸,一边儿欢喜,一边儿也有些忧虑。
    儿子是出息了,却越发难以控制,过去走出多远,也攥在自己手心儿里,可这一转眼的功夫,翅膀就硬了。
    杜相头一次觉得自己老了,从进腊月就遣人去叫儿子回京过年,堪堪到了大年三十,才见着人,问他怎么这么晚才回京,他说深州还有些公事未了。
    这些借口糊弄别人行,杜相什么人,光知府就干过几任,岂会不知怎么回事儿,过了小年万岁爷都封笔了,难道他这个知府比万岁爷还忙,子峰是不想回来。
    杜相也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却子峰娘不过一个外室若进了杜家祠堂,岂不是笑话吗,可不答应,眼瞅着子峰一天天跟杜家疏离,杜相是怕自己百年之后,子峰不会再顾念杜家。
    嫡子不成器,杜家族长的位子,早晚的交给子峰,到那时谁还拦得住他娘的灵牌进杜家祠堂,一个外室若是进了杜家祠堂,岂不是乱了宗法,自己怎么才能拦住他,真让杜丞相颇费了一番心思。
    末了真想出个法子,给杜子峰娶妻,来缓和子峰跟自己夫人赵氏的关系,子峰外放到冀州之前,他前头的妻子就病死了。病死也好,那个小门小户的丫头也着实配不上杜家的门第,当初是赵氏做的媒,赵氏当时存着小心思,生怕子峰的亲事压过长子,赶着给他娶了一个进来。
    后 来这几年,自己也动过心思,京城的宗族大户,好几家有意把闺女嫁给子峰,就连皇上上回也提了一句,赵氏前些日子说把她娘家的侄女嫁给子峰。赵氏系出名门, 如今的太子妃算她的堂侄女呢,想给子峰续娶的正是赵氏的亲侄女,赵氏亲兄弟的嫡出丫头,赵氏这是想笼络子峰,杜丞相自己也觉得这是个法子。
    子峰的娘早死多年了,何必再纠结旧事,若子峰娶了赵氏的侄女,过去的事儿也就过去了,有道是家和万事兴,母子和睦了,杜家就会更加兴旺。
    杜子峰的随从静安进来回话的时候,父子俩正说这事儿,杜相喝了口茶道:“这一晃你都快三十了,有道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也不小了,也该着再续一个进来,给我生个孙子,也好承继杜家的香火。”
    杜子峰挑挑眉:“大哥不是又纳了两个新嫂子吗,大哥才是杜家的嫡子,承继杜家香火也该是大哥,什么时候轮到我这个外室之子了?”
    杜子峰这话说的真真不客气,杜丞相略愣了一下,没想到杜子峰会有如此外露的情绪,即便知道他心有怨言,可这些年他始终隐藏在心里,不曾露出一丝一毫,就算他外放冀州之前,赵氏指着他的鼻子骂,他也只是微笑着躬身告辞,今天是怎么了?
    杜 子峰也知道,自己今天有些冲动了,他知道父亲想给自己娶的妻子是大夫人赵氏的亲侄女,就在他爹之前,他那个酒囊饭袋的大哥已经来过了,用一种施恩的口气告 诉自己,能娶他的表妹是自己的造化,不是看在自己如今混出点儿人样儿来,这样的好事儿,下辈子也轮不大自己头上,那副嘴脸,杜子峰恨不能一巴掌扇过去。
    当然,他不会这么做,他是杜子峰,不是街上的泼皮无赖,跟他大哥那样的人对骂,失了自己的身份,自己有法子收拾他。
    整个杜家的人都该庆幸,自己认识了碧青,在碧青身上,他学会了宽容,学会了与人为善,不然,这雕梁画栋的杜家,早晚会成为一座坟场。
    杜相叹了口气:“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你还不能释怀吗,即便赵氏有一千一万个不好,当初若不是她点头,你也进不来杜家的门,你一个外室之子,想有如今的风光,绝无可能,即便你不心存感激,好歹不应该恨她才是。”
    外室之子?杜子峰冷笑了一声:“敢问父亲,我这个外室之子是如何生出来的,没有父亲大人,又怎会有我这个外室之子。”
    你……杜相蹭的站了起来:“倒真是出息了,敢顶撞你爹了,百事孝为先,这就是你的孝道吗。”
    杜子峰点点头:“父亲说的是,百事孝为先,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儿子对母至孝有何不对吗?大娘想让我娶她的侄女也不难,只需把我娘的灵牌请进杜家祠堂,否则,请恕孩儿不能从命。”一甩袖子出去了。
    刚走到院里,正撞上来回事儿的静安,静安看了里头气的脸色铁青的相爷,凑近杜子峰道:“爷,外头王家二爷来了,说有要事,奴才瞧二爷的神色,有些慌急呢。”杜子峰愣了一下,忙往外走。
    二 郎也不是不得已才求到杜府,九皇子跟着大军去了南境,又赶巧东篱先生跟武陵先生结伴去外头游历,自己的师傅回乡过年还未回京,凭自己一个小小的司农部主 事,莫说求见太子殿下,就连东宫的大门都进不去,还是小五哥说杜子峰在,二郎这才来了杜府,正遇上静安,这才递了信。
    杜子峰出来的时候,一见二郎跟小五在大门外,焦灼的来回走,心里不禁咯噔一下,二郎自来稳重,不是急躁的性子,小五历练多年,更不会有点儿事就着急,能让两人这么着,一定是出了大事。
    杜子峰紧走几步过去:“出了什么事吗?”
    二 郎左右看了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儿,也只能长话短说:“我嫂子昨儿上午去给柳泉居老夫人贺寿,眼瞅天黑了,家里也不见人回来,叫人去柳泉居找,老掌柜却说 根本没见嫂子去,到这会儿也没半点音信儿,跟嫂子去的冬月,赶车的顺明,也都找不见影儿,最后见着嫂子的是个货郎,说瞧见闫子明的夫人跟嫂子进了茶楼,闫 子明是冀州知府,我大哥不在,只能来京求见太子殿下帮忙,却进不去东宫,无奈之下只得上门来寻杜大人,杜大人可否有法子?”
    杜子峰脸色变了几变:“你们俩在这儿稍等片刻,我去去就回。”撂下话转身回了相府,直奔他爹书房而来,进了门直接道:“父亲带我进东宫求见太子殿下,儿子愿娶赵家千金。”
    杜丞相愣了一下:“这是为何?”
    杜子峰道:“原因过后儿子自会跟父亲禀告,如今事急,耽搁不得,请父亲帮忙。”
    求见太子对杜相来说,不叫什么事儿,既然子峰答应娶赵氏的侄女,自己就帮他一回吧,出来看见王二郎跟小五,杜丞相不认识小五,却认识王二郎,目光闪了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