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盛宠之嫡妻归来 > 第678章 顾瑶的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78章 顾瑶的怨

    很痛,很难受。
    她看向黛眉,从来不知道自己会这样痛,她以为自己是不在意的,在人前她一直表现得不在意,到了此时才知道自己是在乎的,秦王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女人。
    为什么不能只有她一个?他是她看上的人。
    她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专宠,他心中有她,她哪里不好?他要纳那么多的女人,那个宫人她可以告诉自己,不过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宫女,她只要出手什么也不是,现在却要纳太子的表妹为侧妃。
    只比她这个正妃差一点,曾经的云淡风清在他纳侧妃的时候不复存在,只要想到他娶侧妃,身边的宠的女人,她就难以忍受,就算她知道他不会宠太子的表妹。
    有时候她会想为什么他可以有这么多女人,她和纪宁见一面就是错?
    “姑娘。”
    黛眉看着姑娘的表情,姑娘为什么不用早膳,早膳凉了,姑娘怎么了,不高兴吗,难道?心中担心起来,姑娘不是一直不在意吗。
    为什么又在意了?她记得姑娘说过秦王殿下不会宠这位侧妃娘娘的。
    当时她担心,姑娘让她不用担心。
    她对上姑娘的目光。
    “姑娘早膳凉了,奴婢让人热一下,再端上来?或者姑娘不喜欢,重做一份?不知道姑娘想用什么。”
    “热一下吧。”顾瑶道,黛眉明白了,看着姑娘清丽的面容,松了口气,转身看了眼摆好的早膳,叫了人,一个丫鬟进来,黛眉吩咐了,丫鬟撒下了早膳,送到小厨房去热了。
    黛眉回过头来。
    “姑娘。”
    这几日,外面又有了一些消息,秦王殿下似乎更宠那个叫锦绣的宫人了,还有传言秦王殿下想让这个叫锦绣的宫人生下庶长子。
    好像是宜妃娘娘的意思,不知道是真还是假,因为太子妃有了身子,幸好姑娘早早就找到那个宫人的家人,威胁,不然还不知道会如何。
    但也让人担心。
    要是那个宫人告诉了秦王殿下,要是——
    姑娘也知道了,是不是在担心,前些天,宫里宜妃娘娘召见了那个叫锦绣的宫人,又赐了不少东西,宜妃娘娘很喜欢这个宫人,秦王殿下也入宫了。
    由此可以看出秦王殿下有多宠那个叫锦绣的宫人,现在秦王殿下又纳了侧妃,还是太子殿下表妹。
    姑娘是在想太子殿下纳侧妃的事吗,之前她出去看过了。
    “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样,黛眉。”顾瑶神色难言:“你说怎么办?”
    “姑娘。”
    黛眉脸色一变,看着姑娘,姑娘?格外的担心。
    “你说秦王为什么不能只娶一个?”顾瑶又问,像是问黛眉,又像是在问自己,不知道到底是在问谁,黛眉不知道如何回答。
    “你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吗。”顾瑶清丽温柔,神情如水,很美很柔,柔美动人:“我可以不计较,想让宫人生下庶长子?”宜妃为免想太多了。
    秦王看不上她,看上一个宫人!
    “姑娘,等姑娘你嫁入秦王府。”黛眉找不到别的:“不是让人和那个宫人说过了吗。”觉得姑娘和秦王殿下大婚后一切就会好。
    这是她的希望。
    “我也没想到我会这样痛,有些时候皇权高于一切。”顾瑶开口,清丽无双的脸上多了什么。
    “姑娘。”
    黛眉还要说话,顾瑶不想再听,她又看了一下菱木花窗外面:“我以为我不在意!”
    “姑娘,奴婢去看看?让人威胁一下那个宫人。”黛眉不由开口,知道姑娘不想再听下去了。
    秦王殿下纳侧妃,那个叫锦绣的宫人那里
    “嗯。”
    顾瑶应了声。
    黛眉退了出去,一直到黛眉又进来:“姑娘,奴婢让人去和那个宫人说一声,老夫人老爷还有夫人刚刚已经出门,府里。”
    顾瑶脸上看不出有什么,像是没有听到,黛眉听到门外有声音,看了下姑娘,到了外面,小厨房把早膳热好送来了。
    “送进来吧,摆好,姑娘还没有用。”黛眉道,姑娘不知道?
    小厨房的婆子忙应了声,黛眉走到里面,走到姑娘身边:“姑娘,小厨房的婆子把热好的早膳送来了,奴婢让她们送进来摆好。”
    顾瑶点头,她也看到了,看到小厨房的人,什么也没有说。
    小厨房的婆子指挥着丫鬟摆好了热好的早膳,行了礼,退下,看了姑娘,姑娘好像——今日是秦王殿下纳侧妃的日子,姑娘心情应该很不好。
    不少人都有猜测议论,姑娘是正妃,但秦王殿下宠的另有其人,都在说着这次秦王殿下纳了侧妃,会不会宠这位新的侧妃。
    要是宠,姑娘还有什么地位,就是嫁过去也不好说。
    好在是正妃,还是不一样的,这些心思大家都是私下议论,不敢让姑娘知道,婆子低下头。
    顾瑶感觉到了,走过去坐下来:“服侍我用膳。”
    “是,姑娘。”黛眉开口,服侍姑娘用膳,早膳很简单,云片豆腐一品,粥汤点心,顾瑶用了半碗,就没有再用,黛眉觉得姑娘用得太少。
    丫鬟婆子早就退下去了。
    “姑娘再多用点。”黛眉注视着姑娘。
    “我用好了。”顾瑶说了一句。
    黛眉知道姑娘不想用了,没有再说,叫了人吩咐撒下,她陪着姑娘,守在门外的丫鬟婆子进来。
    顾瑶站起来,往外面去,黛眉顾不上别的,不知道姑娘要去哪里,跟在后面,老夫人老爷夫人都不在府里,她想到府里又多出来的流言。
    姑娘要是听到,定会生气的,顾瑶脸上的表情不再清冷。
    宜妃娘娘派来的嬷嬷还有人,行了一礼:“不知道姑娘?”
    “姑娘要去哪里?”
    黛眉赶紧上前。
    “喂鱼。”时间还早,还不热,空气很清新,顾瑶没事的时候喜欢喂鱼,看了周围一眼,心情好了很多,看了几个嬷嬷一眼,黛眉带着丫鬟婆子在姑娘的身后。
    宜妃娘娘派来的陈嬷嬷周嬷嬷闻言,对视一眼。
    顾瑶并没有去哪里,站在假山旁边的桥上,她让黛眉取了东西喂湖中的鱼,红色的鱼争先恐后的追着,抢食。
    黛眉一直担心姑娘听到府中新的议论,好在没有,遇到的丫鬟婆子都规矩的行礼。
    顾瑶一身淡青色的禙子,白色的襦裙,裙裾飘飘,飘然若仙,乌黑的发吹动,眉目清丽无双,淡扫娥眉,丽质天生,柔美动人,目光温柔如水,腰肢纤细,身姿美丽,风一吹,轻纱飘动,黛眉和丫鬟婆子在一边看着,姑娘真的好美,跟九天下凡的仙子一样。
    都不由屏住呼吸,说不出话来,顾瑶看到了湖中的莲,都开了,让人去摘了莲花来。
    黛眉一听,吩咐了人,湖并不大,湖边就有莲花,没有多久,莲花摘来了:“姑娘,莲摘来了。”
    顾瑶眉目如水看了看,伸出手取了其中一朵,别的赏了人,手轻轻的转着一朵莲,白色加粉色的莲很纯净,她摸了摸,又喂鱼。
    黛眉退下。
    把姑娘赏的莲分下去,顾瑶没有呆太久,回到屋子里,她把手上的莲放在一边,让黛眉取了琴来。
    黛眉也有一朵姑娘赏的莲,她放在一边,吩咐丫鬟为姑娘取了琴来,等到琴来了,她看着姑娘:“姑娘,琴取来了。”
    顾瑶站在菱木花窗前,转过身看了看,一眼看到她的瑶琴,示意她们放在这里,点一柱香,端水过来,黛眉马上安排,丫鬟随着黛眉着安排动作。
    瑶琴放好,顾瑶走到面前,伸出手拔弄了一下。
    琴声响起来。
    顾瑶的手很长,纤细,柔弱,就像她的人一样,柔美无双,轻轻在瑶琴上拔弄。
    香燃了起来,慢慢升起,淡淡的弥漫,一个丫鬟端了水进来,黛眉走近姑娘:“姑娘,奴婢服侍你净手。”
    顾瑶说了一个好字。
    黛眉服侍姑娘净手,净手,焚香,落坐,瑶琴放在姑娘面前,姑娘手抚起瑶琴。
    一声琴声响起。
    黛眉示意一边的丫鬟婆子下去,不要打扰姑娘。
    她站在一边,香是沉水香,目光落在姑娘的手上,姑娘的手拔弄着琴弦,风吹进来,吹起姑娘的乌发还有衣袖。
    衣袖飘逸,如要随风而去。
    琴声缓慢的响起,余音袅袅,高山流水不绝,如缕珠落玉盘,接着如诉如泣,带着淡淡的闺怨还有倾诉。
    黛眉从中听出姑娘的情绪,姑娘心里不好受。
    她再次想到纪公子,纪公子不在京城,要是换成纪公子,姑娘要嫁的是纪公子,一定不会让姑娘受这样的委屈。
    纪公子不可能纳妾。
    心中只有姑娘,满心满眼都是姑娘,姑娘和纪公子一起,不知道多快乐,只要姑娘想的,纪公子都会做到。
    只要姑娘要的,纪公子都会送到姑娘面前,可是姑娘不愿嫁给纪公子,老夫人老爷也觉得纪公子配不上姑娘。
    姑娘不想过平淡的日子,想要成为人上人,这些纪公子给不了姑娘,皇上也下了旨。
    姑娘不知道会不会后悔,纪公子心里还记着姑娘,还给姑娘写信,姑娘心里也不是完全没有纪公子的,纪公子要明年才会回京。
    那时候姑娘已经嫁了,纪公子和姑娘还能见面吗。
    等到纪公子成了亲,和姑娘就再无可能,纪公子不可能不成亲的,姑娘会不会伤心呢,她不敢在姑娘面前提纪公子,怕姑娘发现什么,如果可以,她想替姑娘安慰纪公子,她的心思越来越明,她想替姑娘照顾纪公子,纪公子在姑娘嫁入秦王府后一定很难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听到姑娘口中的诗,黛眉知道外面宜妃娘娘派来的陈嬷嬷周嬷嬷肯定会听到,姑娘这是?不怕宜妃娘娘以为是想纪公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顾瑶念到最后一句,声音很轻,只有黛眉听到,黛眉心里一松,姑娘是?见姑娘没有再拔弄:“姑娘。”
    顾瑶手收回没有再动瑶琴。
    *
    吴府,三房,王氏看着霏姐儿,摸着霏姐儿的脸:“老太婆想让人送你去庄子上,娘怎么可能同意,老太婆想让你去庄子上反省,娘哪里舍得,你爹现在也和老太婆——”
    小姑子的死让她很是吓了一跳。
    老爷这些天,问过那个如兰,知道了真相,早出晚归,为了小姑子的死。
    人都死了,还能做什么,柔姐儿她也知道了,跟她娘一样,看样子没有查到,不然早就——
    “祖母太可恨了,为什么要送我去庄子上,我不过是。”吴霏不高兴,她被吓到,病了很久,好不容易好了,听到纪四叔来了,想见一见,祖母不让她见,还让人送她回来,要送她去庄子上,她很久没有出门了。
    “你祖母就是偏心,只知道宠雯丫头几个。”连丫头生的都疼着,听说老太婆给那个芸丫头说了一门亲,她的霏姐儿可是老太婆的孙女,却一点也不疼,王氏怎么能不生气。
    恨老太婆。
    “外面的丫头都疼,我的霏姐儿真是可怜。”
    王氏的三角眼露出不满。
    “娘,祖母?”吴霏听出什么。
    “说是给萧芸芸说了一门亲事,怎么不想想我的霏姐儿。”王氏又道。
    “娘,能有什么好亲事,我不相信,而且我要嫁给纪四叔。”吴霏开口,她才不要嫁给别的人。
    “除非菁姐儿不在了,霏姐儿。”王氏三解眼盯着霏姐儿,屋子里没有人,也不怕有人听到。
    “娘,那就让菁表姐死,只要菁表姐不在了,我就能嫁给纪四叔?”吴霏马上抓着娘。
    “你说什么。”王氏忙看了身后一眼,怕有人听到:“小心点,霏姐儿可别叫人听到了。”
    “听到了就怎么样,娘。”吴霏不以为然。
    “这不是容易的,霏姐儿,不是娘不帮你。”王氏可不觉得菁姐儿那么容易就死,菁姐儿可是郡主,身边有不少的侍卫,想对付菁姐儿很难。
    “娘。”吴霏摇着娘。
    “让娘想想。”王氏被摇得,也想当一当阁老的岳母,她打算想一想,要是能想到办法,就做。
    “还有景非翎。娘想好怎么报仇了吗,上次景非翎用石子把我打到水里,还不承认,娘。”
    吴霏耿耿于怀,她害人关他什么事。
    “娘想过,对付景非翎不容易,倒是叶丫头。”王氏有想法。
    “那就对付,我一定要报仇。”吴霏知道景非翎很可怕。
    “叶丫头和菁姐儿很好,可以一起。”王氏也在找机会,想办法。
    “娘,我不想嫁给别人。”吴霏紧跟着又说。
    “好,娘答应你,老太婆就是看不惯三房,娘和你爹也不入老太婆的眼。”王氏想到老太婆也不高兴。
    “娘我反正不要去庄子上。”
    吴霏:“祖母不让我见纪四叔,表姐根本配不上纪四叔,还要把我关起来,娘你不能答应,爹一心只有柔表姐还有姑母。”
    “你爹确实是,柔姐儿是做过妾的,以后还不知道如何呢,纪永叔不是你能想的,霏姐儿啊。”王氏有些看不上柔姐儿。
    “放心,娘不会答应送你去庄子上。”
    “娘,纪四叔是最好的。”吴霏不满。
    “好。”
    王氏当然也觉得纪永叔好,怎么不好。
    “娘,你说爹和祖母怎么?”吴霏想到娘说的。
    “还不是为了你姑母。”王氏一直没有告诉霏姐儿,吴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爹又为了姑母,不满:“爹老是为了姑母。”
    “你姑母死了,柔姐儿没有娘了,你爹多半是在查。”王氏说:“事情是老太婆还有菁姐儿几个弄出来的,你爹不信。”
    “姑母死了?”吴霏没想到姑母死了,惊讶的问,姑母怎么会死了。
    “嗯,你姑父赐死了,你姑母害死了另一位姑母,就是菁姐儿的母妃,被查出来,好像是打断手脚赐死。”王氏和霏姐儿说了,她真的没有想到安郡王会这样做。
    安郡王可是很宠小姑子。
    只是查到了当年的真相就断手断脚赐死。
    “你爹不知道在干什么。”早出晚归的。
    “啊,娘,姑母死了,那。”吴霏想说什么。
    “娘也是那日听老太婆说的,就是那日你要去见纪永叔的时候,老太婆怎么会见你,她怕你抢走纪永叔。”王氏又道。
    说出了她的猜想。
    “祖母只帮着菁表姐。”吴霏非常不满。
    “娘让去看了老太婆走了没有,今日是秦王纳侧妃的日子,这一段时间老太婆不带娘去,上次太子纳侧妃就是,娘去不了,你也去不了,娘不想让老太婆把咱们三房撇在外面,老爷光顾着查。”无论是太子纳侧妃,秦王纳侧妃,都是好机会,像这次老太婆不带她一起,她就去不了。
    吴霏也想跟着娘出门。
    “夫人,姑娘。”
    一个丫鬟声音响起,跪在门口。
    吴霏一听,看过去,王氏让霏姐儿又装起了病,要是不装病,老太婆已经把霏姐儿送到庄子上了,她看到了门口的丫鬟,问起来:“娘还有大嫂二嫂走了吗?”
    “夫人,姑娘老夫人还有几位夫人走了。”
    丫鬟闻言恭敬的抬起头来。
    “走了!什么时候出府的?”
    老太婆又没有带她,王氏很不高兴。
    “已经出府一会了。”丫鬟回答。
    “老爷呢?”王氏又问。
    “老爷在书房。”丫鬟说。
    “下去吧。”王氏很不高兴。
    “是,夫人。”丫鬟退下。
    “娘。”吴霏看着娘,王氏三角眼中闪过恶毒,看向霏姐儿:“霏姐儿,你等一等,娘去找你爹,和你爹说一说。”
    王氏刚走到前面的书房,就从书房外的丫鬟口中得知老爷出府了,老爷又去干什么了。
    一处偏僻的院子,王姨娘不再像之前,她好了起来,从收到柔姐儿传来的消息,她就好了起来,有了精神。
    最近柔姐儿一直没有再传消息,她不免又担心起来,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事,她这个外祖母想帮也帮不了。
    她问了服侍的婆子,知道今日是秦王殿下纳侧妃的日子,老夫人出了府,不知道柔姐儿?
    柔姐儿也成亲了,嫁给了楚王府二爷,她走到门前。
    只要柔姐儿和女儿好好的,她就好,她身边的丫鬟婆子不知道去了哪里,依然是那两个婆子守在外面。
    还有一个婆子服侍。
    柔姐儿想让她这个外祖母帮一个忙,她知道柔姐儿喜欢礼哥儿,柔姐儿不想礼哥媳妇好过,她这个外祖母怎么不帮。
    她想好了,怎么帮柔姐儿,服侍她的婆子去取东西了。
    “听说吴侧妃被郡王爷赐死了,好像是害死了郡王妃,被老夫人查到,当年郡王妃身边服侍的丫鬟也找到,还是郡王爷给王妃的,老夫人生了气,要一个交待,吴侧妃不止被赐死赐死前还断了手脚。”
    一个婆子说着。
    “我也听说了,那个叫如兰的丫鬟被老夫人留在了府里。”另一个婆子道。
    “吴侧妃是自作自受!”两个婆子又说了什么,王姨娘听不见了,不,不会的。
    她一下子推开了门:“你们说什么?”
    “王姨娘听到了?”两个凶神恶刹的婆子看着王姨娘。
    “你们说。”王姨娘脸色惨白,混身颤抖。
    “对。”
    两个婆子开口。
    “老夫人,王爷——”王姨娘想说什么,忽然昏了过去,倒在地上,两个婆子一见,对视一眼。
    她们是故意的,老夫人可是交待了,好好侍侯王姨娘。
    她们当然要好好侍侯王姨娘。
    她们走上前,看了王姨娘一下。
    “王姨娘昏过去了,还有气。”一个婆子摸了摸,开口,望向另一个婆子。
    “还以为王姨娘会气死,倒是一了百了。”婆子又摸了摸:“王姨娘这样都没有气死,命还真硬。”
    要是王姨娘被气死也不用再守在这里,她们早就想离开这里了,好向老夫人交待,偏王姨娘命硬得很。
    吴侧妃做了那样的事,活该,王姨娘也该死,以死谢罪,不管王姨娘知道还是不知道,当年是不是帮着吴侧妃出谋划策,知不知情。
    “接下来怎么办,连这样都没有把王姨娘气死。”婆子抬起头。
    她们还以为王姨娘一听之下说定就会死。
    “先把王姨娘弄到里面,等醒了再说,之前王姨娘忽然好了起来,老夫人那里问,我们竟然都不知道,还要弄清楚。”
    另一个婆子道。
    “王姨娘为什么还不死!”
    “老夫人要王姨娘的命,王姨娘不可能活得了多久。”
    *
    吴三老爷出了府,他这些天一直在找三妹妹埋的地方,联系柔姐儿。
    终于让他找到了。
    柔姐儿恨妹夫,恨菁姐儿还有嫡母,哭得很伤心,一直叫着娘,他还以为柔姐儿不知道,想着怎么瞒着。
    从柔姐儿口他知道是妹夫说的,他不知道妹夫为什么要告诉柔姐儿,为什么不找个理由。
    柔姐儿想要替三妹妹报仇,他没有答应,好在还有赵昕安慰她。
    他这些日子没有去见妹夫,三妹妹就算害了大妹妹,大妹妹也去了那么久,妹夫不该这样一点情份不顾赐死三妹妹。
    今天是秦王纳侧妃的日子,吴三老爷准备去秦王府。
    纪家,大房。
    崔氏知道婆婆还有二弟妹三弟妹都出府了,老爷出了府,婆婆说她病了,就不要出去,府里没有人。
    她让木嬷嬷去看看,前几次她一直没有做什么,一直让嬷嬷派人注意着。
    今日她要——脚步声响起,她撑起身体,看向外面。
    “夫人。”木嬷嬷从外面进来,行了一礼。
    “嬷嬷。”崔氏看向嬷嬷,木嬷嬷起身,扶住夫人:“夫人别急,府里没有人,今日夫人想怎么就怎么。”
    “嗯。”崔氏听到嬷嬷的话平静下来。
    “夫人,那个丫鬟昨日又服侍了老爷,说不定哪一日就有了。”木嬷嬷说:“厨房按着老奴的意思,那个贱蹄子应该很快就会变样子。”
    “送碗药。”崔氏不放心,想让嬷嬷送碗去。
    “夫人的意思是?”木嬷嬷早就知道夫人想做什么。
    等不了。
    因为最近老爷几乎都是让那个贱蹄子——
    “熬一碗药,送过去,让她喝下去,一个丫鬟还是好好服侍老爷。”崔氏喘着气。
    “老奴知道了。”
    木嬷嬷马上道。
    “老爷那里。”只是老爷那里?木嬷嬷不由。
    “老爷不会为了一个丫鬟——”崔氏相信。
    “四房那边,老奴找了一个丫鬟,不过是外面的,并不能接近四爷和四夫人,亲近服侍的都是四夫人带来的丫鬟,原本四爷就很少用丫鬟,听书司琴早就——”木嬷嬷想到另一件事。
    “就算四爷四夫人不在,也有四夫人带来的一个老嬷嬷看着,不好动手。”
    “嬷嬷,我恨。”
    崔氏道。
    *
    秦王府,太子表妹被迎到府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